谈谈中学语文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mlk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能力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文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在各级升学考试中,作文分占的比重就非常大,几乎是半壁江山。而学生作文分的高低,可以说直接影响他们的升学情况。
  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方法,整理如下:
  一、 贴近生活,巧出题目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所以教师在平时的作文命题上,一定要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在措词上,要尽可能形象具体,要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特点,不可太抽象深邃,让学生望而生畏,无从下笔。叶圣陶先生曾说:“善于教导学生的老师无不深知学生的底细,他出的题目总不越出学生的经验和意思的范围之外。”笔者有一次监考,七八年级学生同一考室,同一时间考语文,看到七年级学生的作文题目有两题供选,其一:“好心情”,有提示语;其二:“我的视线”,没有提示语。八年级学生的作文题目是“我很幸运”,没有提示语。笔者在监考中发现,八年级学生完成作文的速度普遍比七年级学生快,而七年级学生百分之九十选“好心请”来写。出现这样状况的原因,我想就是因为“我很幸运”这个题目它贴近生活,每个学生都可以很容易地找出一些生活中自己很幸运的地方来写,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他们的心情一定是很愉悦的,所以完成作文的速度快。而“我的视线”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显得过于抽象,且又没有提示语,所以大部分学生难以下笔,只好选“好心情”来写。
  那么贴近学生生活的作文题目从哪里来呢?我觉得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从教材每一单元的《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里来。在这个板块里,我们的编者都会根据单元所选的课文内容并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找出一些作文题目来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我们的教师应好好利用。以七年级上册为例,第一单元编者推荐的写作话题有:(1)新的校园,新的环境。(2)我是中学生了,感觉真棒。(3)我的新同桌真幽默。(4)校园里有这么一个有趣的地方。七年级学生刚升入中学,面对的是崭新的学习环境,一张张陌生的面孔,经过一两个星期的校园生活,他们一定有许多新的感受和想法,我们的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这几个话题中选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来写。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从课本的每一个单元的《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编者所推荐的写作题目中筛选一两个最适合自己本班学生的写作题目,这样做,有时也是可行的。
  2.从所学的课文中来。选入教材里的文章,它们的功用是多方面的,其一就是对学生的写作就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我们的教师在教完一篇新课文之后,往往可布置一些相应作文题目让学生模仿着去写。比如,笔者这个学期教八年级下册的语文,当教第一课《藤野先生》时,我就要求学生去认真观察自己班级的任课教师。当教完这一课时,周末我就要求学生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作文。当然,在写之前,我有让学生先说说自己所观察到的结果。大家发言的时候可热闹了,同学们是争先恐后,畅所欲言。老师的外貌、衣着、手势、语速、板书,常用语、讲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关系等等,他们都一一道出。在此基础上,我又启发学生选取个性鲜明的老师来写,同时,又要像鲁迅先生一样,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后来,批改学生上交来的作文,我发现大家写得都很不错,条理清楚,内容具体,他们笔下的老师都形象鲜明,真实可感。教完胡适《我的母亲》之后,我又让学生以《我的母亲》为题作文,再次强调要通过典型的事例多角度来表现母亲的性格特点。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经验,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更高了。在后来的家长会上,我把学生的作文推荐给他们的父母亲看。从家长的反馈来看,他们对孩子的这篇作文是满意的,有的甚至感到欣慰和自豪。在此基础上,我又趁热打铁,再布置一篇《我的同桌》,要求同学们用以上写人物的方法,写一写自己现在的同桌。这一次同学们更是兴趣盎然,连平时不爱动笔的学生都积极地拿起笔来写他们的同桌。批改此次作文时,我常常是忍俊不禁。在他们的笔下,同桌有的小气,有的嘴馋,有的懒惰,有的好学,有的乐于助人,慷慨大方,有的爱吹牛做白日梦,有的爱唱歌,有的爱画画,等等,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笔者就不再一一列举。
  3.从学校平时组织的一些活动和社会实践中来。我们学校每个学期都会组织一些活动,如歌咏比赛,校运会,广播操比赛,演讲比赛,元旦迎新晚会等等,平时学生也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节日的活动。参加这些活动,同学们一定有不同的感受,这时,我们教师就可以巧出一些作文题目,如《学会欣赏》《美丽的绽放》《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那一次,我真难忘》等,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其中一定有不少佳作涌现。
  二、认真批改,及时反馈
  学生写好作文交给老师之后,他们一定是满怀期待之情,总希望能得到老师些许的肯定和赞美。我们的教师千万不可因各种原因,把学生的作文拖到十天半个月后才批改完毕发给学生,因为时间一长,学生会淡忘自己所写的作文内容,他对批改的结果就不太感兴趣。最佳的时间应该是在一周左右。为了提高批改速度,我的做法是错别字、标点符号和病句圈出来让学生自己改,批改语言尽量做到精当,不要面面俱到。多找闪光点,评语多带赞美和鼓励之情。有些学生作文内容并不太好,但文中有些句子写得特别好,幽默有趣,特别是一些比喻句,想象新颖奇特,我就会用红笔在该句子下划一横线,并简单写上一些赞美性的语句,如:你真聪明,能想象出一个这么生动形象的句子来,老师佩服你!还比如学生在文中的细节描写,如果细致准确,我就会写上:观察仔細,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诸如此类的话语,我们教师不妨多写些,这样对好生来说,他们会更上一层楼,对程度差的学生来说,他也能尝到成功的乐趣,写作的兴趣就会越来越高。当然,在表扬之后,也要委婉指出不足之处,让其知道自己作文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才能增强他的自信,提高写作兴趣。
  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我还特别舍得送分。我给学生作文的分数往往不止一个,有些学生作文经我批改之后,明白了不足之处,他要重写其中的某个段落,或者整篇重写过,好,我赞成!写好,交上来,一看,改得好,加分!只要他肯改,我就会不断给他加分,这样学生的作文兴趣也就越来越高。
  三、 深情朗读,积极展示
  作文批改完之后,我们的教师都会对本次作文的情况向班上同学做一个反馈,指出写得好的同学有哪些,对于完成得不太好的同学呢,我往往也不会点名批评,只是笼统地说一下问题的所在。我觉得做到这里还不够。学生好的习作,我们教师要有选择地朗读给班上的学生听,让班上同学知道它好在哪里,从而起着榜样的作用。作家毕淑敏曾经说过,她念小学时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范文在班上读,由此还引起班上同学对她嫉妒呢,下课后不跟她玩。许多作家在念书时的作文由于写得好,都是经常被老师拿来当范文读给班上的同学听。也正是老师一次又一次不断的朗读、表扬,他们的作文兴趣才越来越高,文章才写得越来越好,终于走上创作之路。也许有的老师会叫学生自己读,但我觉得效果不如老师读的好。有的学生作文虽然写得好,但她胆子小、害羞,在同学面前朗读自己的作品放不开,声音小的就像蚊子一样,同学听不清她在读什么。还有的学生由于过度紧张,语速把握不当,一篇文章没两分钟就读完了,同学听了也不知所云。我们老师读就不一样了,我们会把握好节奏,声调也会尽量做到抑扬顿挫。可以说一篇文章,经过老师的深情朗读和点评之后,学生会更加觉得那真是写得好!再看那作文被朗读的同学,他们涨红了脸,羞涩地低下了头。但他们的心里一定是喜滋滋的。读完之后,我还会叫他们重抄一份,贴在教室的“优秀作业栏”里,让班上同学更好地一睹它的风采。
  总之,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途径还有很多,记得刚从学校毕业那几年,我经常写“下水文”,学生听了觉得很有趣,模仿的积极性也很高。现在“下水文”少写了,改为向学生推荐各种美文,效果也不错。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想,只要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动动脑筋,多费点心思,我们学生一定会爱上写作这门功课,一定会努力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其他文献
一、一个奇怪现象的背后  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曾经呼吁:“高中同学们,请多多写记叙文,多多写自己吧!”“单从高考‘拿分’来看,写记叙文也分明优胜于议论文。”“面广量大的所谓‘议论文’几乎千篇一律,均是公理、常理、大道理,甚至‘不讲理’。这种作文委实把阅卷人读倦了、读厌了。请想一想:这些作文能获得好的成绩吗?”  毋庸置疑,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写作文最大的追求以及成就感的来源便是取得理想的分数
[摘 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还要让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本文对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进行论述,根据实际英语教学情况,合理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现文化魅力,拓宽一线英语教师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中国传统文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西方文化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甚至沉溺于西方国家的节日氛围中难以自拔,渐渐弱化了对中国传统
一年一度的百花奖教学竞赛是我们青年教师竞争、学习、成长的舞台。在教学竞赛的过程中,我们探究文本,分析学情,揣摩语言,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设想,在课堂实践中学会尊重学生、尊重自主、尊重规律。  《紫藤萝瀑布》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散文。执教的两位老师对文本的开掘都从对紫藤萝花的描写入手,逐渐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从而获知文本背后传达的正能量: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痛苦,投入全新的生活。但
初听到“以读代讲”,我困惑不已,教师可以不用讲,只让学生读,就能成一堂课?在江苏省通州区实验中学听了几节同题异构课之后,我不禁暗笑自己太“迂”,这几节课让我对“以读代讲”有了新的认识。“以读代讲”的提出无疑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设定了新的高度。那么,我们语文老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运用“以读代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施。  一、以读促读,书声琅琅  1.以教师的读促学生的读  《义务教育
目前,观察占据着我们教学课时半壁江山的阅读课,教师往往以“粗略的文本信息梳理→详尽的语言知识讲解”的教学方式为主导,学生思维也往往以“理解”“识记”为主,而“分析”“对比”“评判”等高层次思维活动较少。教师的“阅读”替代了学生的“阅读”。久而久之,学生懒于思考﹑质疑,宁可相信教师和教材的权威,也不相信自己的判断﹑质疑能力,甚至没了自己的观点看法。长此以往,学生就形成了惰性,认为这些问题老师会讲,用
一、内容与内容解析  (一)地位和作用  本節课是浙教版八上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起始课。本节的内容是继等量关系之后,继续学习现实世界与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另一关系——不等关系。在数学研究和数学应用中,不等关系与等量关系一样,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不等关系是建立不等式、掌握不等式性质及解法的基础,也是后续整体构建方程、不等式与函数关系的基石。因此,本节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二)教学内容解
[摘 要:美术教育是促进我国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美术教育无疑担负起了更重的使命、无疑凝聚了更多人的期望,因此,强化美术教育、创新美术教育是必然的结果。在实现该目标的道路上,促成设计思维导向与美术教学的融合,已然是众望所归。基于此,我们就针对设计思维导向融入高中美术教学展开深入探索与研究,进一步阐述两者融合的办法,希望可以让美术教师、高中生受益匪浅。  关键词: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基于此,作为一名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语文教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要在培养学生深厚的语文素养上下功夫,出实招,还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丰富的人文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尤其要引领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
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是戏剧,古有关汉卿《窦娥冤》,今有曹禺《雷雨》,外有莎翁巨作《哈姆雷特》,可谓古今中外名剧荟萃,历届学子见之每每心驰神往,满怀期待,总觉在此当会遇见别样的风光。而在现实教学中,语文老师要么涛声依舊,与小说、散文教学一样,只注重文本鉴赏;要么标新立异,将相关影视作品逐一放映一遍了事;要么直接充当“戏剧导游”的角色,一节课带学生“游”完一个单元;更有甚者,因不得其门而入
小说的叙述视角是指叙述语言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叙述视角通常由叙述人称决定。传统小说多采用第三人称视角,这是一种全知视角,叙述者可以无所不知和毫无阻碍地讲述故事。他可以同一时间出现在不同地点,可以从各个方面观察人物的生活,还可以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索。第二人称是一种极少见的叙述视角,“你”不再是古典小说中的“各位看官”,不再是作者期待的对话者,而是作为故事的主要人物,给读者全新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