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TT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对教育工作非常重视,说明我国的“教改”已进入了新的阶段。下面笔者谈谈做法和思考。
  一、改革教学思想
  为培养新世纪需要的人才,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所以必须要改革教学思想,因为教学思想是确定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前提,也是确立教学价值和评判教学质量的标准,而教学思想又是时代的产物,时代不同,对培养人才的要求也不同。当今是市场经济,所需的是复合型人才。
  什么是复合型人才呢?如果教师的教由注意共性转向以个性为主,由注意开拓和应用转向强调开拓和应用,教师注意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重视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具有智能,那么培养这样的学生就是复合型人才。其特点是:
  不仅有智能,而且有开拓进取精神。我们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就需要改革旧的教学思想,用新的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来代替过去那种“仅把知识传授正确、板书清晰、条理清楚”作为衡量优秀教师的标准。还要用新的衡量学生的标准来代替过去那种“学生仅以把教师的板书抄上,教师要求记住的暂时背过了,考试照答不误,成绩是高分”作为衡量优秀学生的标准。
  我们的初中学生将来是要升入高中、大学或走入社会工作的,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素质,具有智能,所以当务之急是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地去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提供锻炼的机遇,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即材料的组织能力、语言的运用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临场发挥能力、机智的应变能力、高度的概括能力。
  二、改革教学内容
  有了新的教学思想,还需要改革教学内容。
  1.选取教材。
  教材是教学工具,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的。时代变了,培养人的工具毫无疑问地应该改革。改革应依“三个根据”,一是根据培养目标,二是根据语文本身的目的和任务,三是根据实际情况。我认为语文课的内容应包括三部分:基础课(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口语训练课、应用写作课。大的框框有了,在具体选材时,还应注意教材的三性——时代性、系统性、科学性。
  选取教材,要有一个着眼点、一个原则。着眼点,即时代所需的人才;原则,即要努力提高教材的思想性、启发性、适应我国国情的先进性、教学的适用性。
  2.选择篇目。
  教材中的篇目和涉及的内容很多,如果再给学生锻炼口才的机会,课时肯定不够,所以要进行篇目选择。教材中选用了一些名家名篇,但重点是选用时代感强的内容,如语文基础知识性强的文章、训练写作思路方面的文章、对话与交谈方面的文章、介绍与解说方面的文章。这样,学生不但能学会基本知识,而且也增强了他们的时代感,教学实践也足以证明这一点。
  三、改革作文教学
  我们要改革“老师指导——学生写作——老师讲评”这种老的模式,尤其是讲评这个环节。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点评。评析材料可以是名家名篇,也可以是中学生自己写的作文。评析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整体的立意、结构、表达;局部的开头、过渡、结尾等等。评析的方式方法可以是一篇文章多方面评析;或好差两篇文章对照评析。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不少尝试。比如,学生自改和互改作文。又如,学生文学社团的社刊开设“改作文、评作文”的栏目,不时地登载作文原文和修改文,进行两相对照,并附有批改意见。文学社在每个年级设编辑组,编辑组成员是由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基本上掌握了评析、修改作文的方式、方法。他们对同学的来稿,及时评析批改,好的推荐发表,差的改一改,写上一段针对性强,同时又饱含感情的评语,退回给作者。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作者、编者都得到锻炼,很受学生欢迎。评析作文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索,加强学生这方面的训练,无疑将使学生“教作文能力”大大提高。
  总之,我们要改革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尤其是作文教学要加强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适应社会的需要。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实验改革的今天,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当务之急  我认为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如何让主渠道的水涓涓地流入学生的心田呢?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优化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我个人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的个性张扬,对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效率的探索研究谈几点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效果,帮助学生解决重点、
期刊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语文学习中培养语感对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中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所谓语感,就是读者或听者通过听人讲话或阅读直接感知语言,它是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理念,接下来从三个层次来谈一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  一、感
期刊
伟大的优秀的艺术,自有其永恒的生命力,自是美的无尽藏。歌德说:“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多少年来人们读屈原的《离骚》,人们认识它,分析它,开掘它,只要是一个态度严肃者,真正的渴求者,似乎都不曾空手而返过。它给人以“真”的启迪,“善”的激励,“美”的享受。它是那样完美而丰富,古老而常新,“逸响伟辞,卓绝一世”.《离骚》是诗人蕴藏着满腔激情,饱含着血泪写成的一首悲伤怨愤之歌,读之
期刊
作文教学怎样才能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探索了这样一些常用方法。  1.置身写作情境,和学生交流自己在写作过程中获得的感受和体会,让学生从中获得启发,得到教训。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本身就是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自身的教学资源。这一理念,在阅读教学中的体现相对较到位,但在写作教学中的体现却远远不够,就这个意义上讲,圈外的人士批评我们“不会写文章的教师教不会写文章的
期刊
新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但是多年以来,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语文教学身上仍套着一副沉重的枷锁,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倾听,文学作品的美感和情趣丧失殆尽。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让语文教学富有个性化,就成了当代语文教师亟待探索和创新的主要
期刊
语文的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作为语文教师应考虑如何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展现语文教学魅力的同时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就决不能仅凭几节课堂上的发言和一学期几篇作文训练,而是更有赖于学生自觉自愿地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探究语文。为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我采用开展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主进行语言实践。具体做法如下:  听。集中进行听力训练。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这一任务主要通过系统的口语训练来完成。根据口语训练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掌握学生说话的心理,让学生想说。  作为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心理、生理趋近或开始成熟,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在感情上出现了内
期刊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在作文中袒露真情  (一)鼓励学生写“放胆作文”  面对中考的升学压力,初中作文教学往往是为作文而作文,写作时也不能放开手脚。学生的个性有差异,认识能力有差异,知识水平有差异,但千篇一律的题目,既激发不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教师可在学生入学之初的作文课上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命题、选材、立意,不限体裁,不规定字数,不规定时间,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喜
期刊
学习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基本最核心的方法是阅读,在阅读学习上没有阅读量的沉淀是不可行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反之,阅读贫乏的人,一定是语言贫乏的人,同时也是思想贫乏的人。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想方设法地改变这种现状,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并加以指导,积累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阅读的水平和能力。  (一)关注课内,注重迁移,开展活动,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期刊
中学德育现代化的课题,已经历史性地摆到了中学德育工作者的面前,一种历史的紧迫感,一种现实的责任感,鞭策着,鼓励着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力图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中学德育现代化的新路。  一、德育思想的现代化  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初就提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我们应把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德才兼备的学生,作为现代德育思想的核心。因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有崇高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