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

来源 :海上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013w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到年关,我们这个久远的乡村又盼着她的子民们一个一个一群一群地回了。
  下了火车,背上沉重的牛仔包,照例走了一个多小时,回到这小村。晴天。下午。用煤渣铺过的土路;干干的,似乎与阳光一般刺眼。空旷,田野中不乏绿意。常青树的枝叶显得干巴,倒是光秃的枝干直指天空的些许生气让人心舒。行人不多,偶尔有辆破自行车的吱呀声响起,或者一阵沉闷的摩托车的声响以及刺鼻的汽油味、随之而起的尘烟。穿过这样的空间,我终于从城市疲惫地回到了我的小村,我的家。
  那个下午的天色不能再记起。田野间,冬季独有的萧索看来很广漠,没有遮掩,却让我有遇见熟人般的局促。高高低低的田地似乎休憩了,似乎也累了。总是那个样子,就连池塘边的树一年一年就是那么大小,不见长高也不见老去。就像家藏了好久的一幅古画儿,到了什么节令,谁就把那幅画儿挂出来,而我们就在这画中行走、生活。然而这个深冬有些异样。除了添加了几处新起的房子,空气中的味道也有了微妙的调整。如同别的地方,这样冬日,阳光并不明朗,你却感觉不到丝毫阴冷。使皮肤皴裂的北风潜入地底了,有些风的话也是温和的。这种温和从感觉上是人们乐意接受的,虽然使人慵懒,也会让我们的父辈为明年的虫害有那么一丝忧虑。这没什么,只要舒服就行,何况老天并没有拒绝给我们在枯涩单调的日子添上一点雪花与雪粒,我们还是有冬的乐趣的。相比而言,散落在周围的大小池塘日渐见浅,也日渐发绿变稠,我们清晰地见到池塘岸底暴露的树之须根,尽管没有了蛇虫藏身的幻想,在阳光暴晒下,它一样丑陋,并强迫着进入你的心里。半睡在这幅画里面,也不由得皱眉。河里塘里挑水吃的日子日趋成为远景,而昔日稚嫩肩头被水桶压出的红印和有些快意的酸痛也将成为自豪与落寞的回忆。村里的水井越发多起来,井水却不尽清澈甜美。
  顺着踩上去还湿的田埂,这路可爱极了。到了屋前,父亲还未回来,与母亲、弟弟互相高兴地喊着。如此情景重复过多次,有些平淡。家中的陈设一如既往的简单,并无多少新意。腹中空空而少食欲,照例坐着闲扯了几句,然后就着咸菜与青菜嚼下半碗饭。饭菜的香味因疲累而消减,实无所谓长途跋涉,怎么至于如此艰辛。
  与弟弟到了奶奶与二叔家,奶奶的喜悦与爱怜一如往常。一切又都似乎没变。几位老人去世了,几个婴儿出生了,并无太大影响。旧的屋子在人声中倒去,新的屋子又在人声中树起。这都是欣喜的,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变化,这是必然的。生活仿佛是凝固的,在相当长的时期,我们并不感到人们脸孔的苍老。一年一年,大家还是那个样子。是的,也许不知不觉间他的屋子换了,他的孩子猛然已是茁壮少年,这也许给人们一些惊讶。然而,这惊讶并没能让我们停留一下,我们依旧顺着时间的河道,与大家一起向前飘去。我们一直是活动的,而互相看看,我们又一直是固定的。我们的思维凝止在自己的身上了,凝止在老屋新屋、见面的招呼上了。屋子里的东西,打招呼时说的话我们遗忘了,或者本质就是遗忘的。
  我们兄弟俩在我们这几家屋前屋后转悠,是这些日子的常课。好像就我们有这份闲心。我还在学校里呆着,游离而又飘荡在乡村与城市之间。弟弟在沿海打工,与众多的农村小伙子一样。他具有一种沉静与忧郁,轻薄少年的喧闹浮狂在他身上寻觅不到。我们实际已经好久没有真正在一起生活,这些天也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细节的相互揭露剖析,但一母所生的我们许多东西是相通的。在这样毫无目的又似是专为打发时间而设的散步中,与熟人一一招呼,就如例行公事。或站或坐的闲聊,大家的说笑,已经是无数次的演练,我想着它们,想起几岁时候,在门前大塘埂边的白杨树下,春夏之交的凉风惬意地抚摸包裹着全身,而我痴痴望着波光的水面,心里的涌动不可名状。我不能不发觉,这波光如今已渐暗浊,而我们谈天的情意与内容也有了新的轨迹。这不单是发言者的新老更替吧,我想。
其他文献
几乎每天他都搭乘巴士回家,尽管说起来这并不必要。年迈的父母现在仍居住在市中心一幢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旧宅里,黑漆的铁门,窗格中嵌着彩色玻璃,还有嘎吱嘎吱的楼梯总是间或作响。  他的父母身体都很健朗,所以其实并不需要每天去看他们。至于那旧房子,已经不适合继续居住和缅怀,它年久失修,车辆从街上驶过,整幢楼房就会摇晃。再说屋内墙粉剥落,光照不足,壁炉是早已封死了。  可是,无端地,他仍然喜欢坐巴士回家,
期刊
人到中年,颐影自怜;肚子渐大,越看越烦。本想戒饭,越戒越谗;实在没招,戒酒戒烟!  唉,遭罪!  3年前,我出差到承德,和大连一位大哥住在同一房间。他穿着裤头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胸部以上是平的,到了小腹一带,轰然凸出,呈弧形。我问他是不是病了?他不屑地说,什么呀?我这是发福,你将来也会这样的。那时我还以青年自居。可是今天,那个混蛋的讦语竟应验了。  所以,经典中年男人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肚子不饶人,大腹
期刊
永福路夹在大名鼎鼎的淮海中路和复兴西路中间,它是那样短而窄的一条马路,这个路名在大多数人耳边刮过的时候,风力微乎其微,很多出租车司机都很茫然,而在另一部分入耳边刮过的时候,就不一样了。那小一部分人,用上海切口说,是“懂经”的。因为他们了解,永福路除了历史悠久、人文环境优雅以外还有两幢美丽的西式小洋房,那就是如雷贯耳的英国和德国领事馆。  多少年前在国门紧闭的时候,永福路是那样的寂静,不通公共汽车,
期刊
潘幸知,女,1983年11月出生于浙江温岭,自高中开始写作,坚持自己的文字方式。性情如文,细腻,犀利,孤独,热情。中学时代文字见诸于《中学生博览》《少女》《同学月刊》等杂志。念了大学后放弃纸媒,开始依赖网络。现为北京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大二学生,同时在对外经贸大学辅修法语专业。    1    我生活在一座孤岛上。一座岛屿就是一个城市。这个城市是没有白天的。黑夜里所有的植物都在睡梦中长大。城堡
期刊
何西,女,70年代生,浙江人,写诗歌与小说及其它文体,现在北京某杂志工作。     早上,太阳发出淡淡的光,仿佛鸡蛋黄一般悬在天边。风冷飕飕地,间或有一片枯黄的叶子掉下来。早自习后,单小泉取出书包里的茶叶蛋,几口吞下去,还是觉得冷。上课铃响的时候,他用圆珠笔在课桌上写下“夏天瞬间就溜走了”的句子。  语文课,走进门的却是教数学的陆老师。心不在焉地讲了一节课新课文后,他慢吞吞地说,苏老师生病请
期刊
“乱世金银,盛世集藏”。收藏,时下甚为时髦,全国上下,各大都市都涌动着一股浩浩荡荡收藏热。  古镇收藏夺人眼球,不外是它得天独厚的天时地理。追溯它的根脉,早在1700多年前就已形成集市村落,后就“商贾贸易甲于他镇”,继而“长街三里,店铺干家”,最后被誉为“三泾不如一角”。镇上名门望族、大户巨富,比比皆是。追溯它的文脉,历史又向人们诉说,从清刑部右侍郎王昶著书立说,到上海《申报》创始人席裕福,从行医
期刊
中国画坛有一个老人,足不出户却经常将画坛搅得纷纷扰扰。他数年前一句话,能让画家、评论家们争论至今;他的画不时在拍卖场上呼风唤雨,屡破成交价格纪录。这个老人便是吴冠中。  看外表,他似农民般的质朴;听他言谈,却像是个热血青年般激情澎湃,以至于他的家人经常在一旁劝阻他,以免他的身体承受不了这么强烈的感情。  86岁了,而且病患缠身,他心中牵挂的还是艺术界的事。跟他交谈,我惊讶他对艺术圈里的“一言一行”
期刊
上赛场的“成龙杯”车赛有他的看点。男人看成龙有什么看头,大致看成耀东也就可以了。成耀东和成龙有相似的脸面,这颇有趣;也有相似的好人缘,这也颇有意思。成耀东手下的“国际”兄弟,却难与成龙手下的美女大腕搭脉。看美女们在大哥的呵护关照下撒娇,也算是人间真性情的流露。好生赞叹。  看直播的时候,我心底里无端为大哥捏一把汗。各人有各人的喜好,美女们基本有自己固定的追崇者。看到金喜善稍有被冷落一边的时候,我还
期刊
1992年当短消息出现子英国,却未能取得成功,那时,商家何曾想到,短信在中国会以一种“火箭式”的速度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如此重要的一席——至少对于拥有手机的人来说是如此的。有人曾把短信比作“丑小鸭”,而如今它却是名副其实的“白天鹅”,周杰伦代言的动感地带“我的地盘我做主”充分展示短信今日之霸主地位。    短信发展史    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短信的发展史。  早在1992年,短信就已经在英国诞
期刊
记得刚到上海的时候,便被这拥挤不堪的车厢所迫而叫苦不迭,但是看着一个个年青的学子们在座位上还拿着英语笔记本边读边划的劲头,心里不由得对这个城市产生一种特殊的感觉。  后来想起来,那只不过是对一种由衷的文化情结刚刚了解的起始。  上海的公交车次之多恐怕是全中国城市里数一数二的。  而车上的所有东西,这衣着百态的人,时尚流行的音乐,被捧在眼皮底下的各种报刊杂志,那一口地道流利的属于吴方言之一的上海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