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家庭教育应该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工作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和学生家长建立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当就会减轻许多工作压力,顺利地开展班级各项工作。处理好这层关系也是维护学校形象、教师形象的重要途径。那么班主任该如何与家长沟通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一、与学生家长沟通,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为了孩子的成长,沟通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教师和家长之间话题是谈了又谈,但是这个谈,也要找对时机,因为热情诚恳的交谈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人人都有心理障碍期或心情不佳的时候,如果看到家长的脸上写着忧伤,我们最好不要和他(她)聊太长的时间,即便是谈了许多也不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他(她)或许需要安静;当你看到外面乌云密布,此时你就千万别多嘴了,赶紧让家长把孩子接回家,安全最重要;如果你看到他(她)是主动来向你了解他(她)孩子的情况,而且看得出他(她)想和你长谈时,你就敞开心扉和他(她)交流你对这个孩子的看法。
二、与学生家长沟通,要选择适当的地点
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不同,所喜欢谈话的场所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要因人而异,选择适当的谈话地点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你发现今天要和你交流的家长是个“爱面子”的,你最好不要和他(她)在公共场合讨论孩子的不足,当然优点是可以的;如果你发现要和你交流的他(她)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同时也非常想和老师促膝长谈,你最好选择有能坐的地方;放学带队出校门了,有家长找你沟通的,如果门口挤,最好不要久留,要不邀请他(她)到办公室,要不就长话短说。到底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该说什么话,还要考虑当时的情况。
三、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
倾听有两个好处,一是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二是便于我们从中捕捉信息。多数班主任在约见家长时,说得多,听得少,只顾自己痛快,啪啪啪一通数落。情绪发泄完了,自己累了,家长的耳朵也塞满了,原先准备的话还没说出来,只好闷在心理,回去再拿孩子撒气。不妨换个方式,班主任作个听众。
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位学生家长。她独自一人带着女儿生活,压力非常大。我找她谈她女儿情况时,她竟把我当成了她倾诉的对象。在她的倾诉中我找到了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也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从此我也明白了与学生家长沟通时倾听是多么重要。
四、与家长沟通,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 ,教养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 “护短”的粗鲁家长,那就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要深入浅出,将大道理说小。多数学生在学校做了错事之后是不会向家长坦白的,反而说别人怎样错,老师又如何袒护那些同学,这往往引起家长的误解。所以班主任应该在家长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驾驭好批评的艺术,用爱心感化家长,使他能理智地与老师一起解决问题,工作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五、与家长沟通要以诚相待、以心换心
不管是家访还是家长来学校交换意见,我们应该立即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这个家庭的朋友,与家长说话就变得容易多了,千万不要板起面孔去教育家长或指示家长,否则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家长来访时,我坚持起身欢迎,端椅递茶,家长走时要起身相送。而且要尽量使用文明用语,如“请坐”、“请喝茶”等。这样就会使家长明白你是一个很有道德修养的班主任,为彼此间的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让家长知道你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情况以及你为这个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最好拟一个简单的提纲。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就能让他产生老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的感觉以及班主任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好印象。这样从情感上就更容易沟通。让家长表达他的意见很重要,谦虚诚恳,专心倾听,会让家长感到自己很受重视。即使是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家长,在一个具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善于倾听的班主任面前,都会被“软化”得通情达理。要认真耐心地听家长倾述,同时要辅以眼神、动作,或插以“对”或“是”这样的短语呼应,最好是动笔记一下要点;同时要表现出对家长心情的理解,坦诚地与家长交流,这样可以对学生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互补因素,两者配合得越默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要使家长的教育配合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关键在于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通过沟通,教师与家长才能最终保持思想上的一致,才能共同寻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形成学校与家庭的德育工作统一战线。无论运用何种方式、何种技巧与家长沟通,最为关键的是要以诚待人,以心换心,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这样才可以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编辑/岳凤
一、与学生家长沟通,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为了孩子的成长,沟通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教师和家长之间话题是谈了又谈,但是这个谈,也要找对时机,因为热情诚恳的交谈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人人都有心理障碍期或心情不佳的时候,如果看到家长的脸上写着忧伤,我们最好不要和他(她)聊太长的时间,即便是谈了许多也不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他(她)或许需要安静;当你看到外面乌云密布,此时你就千万别多嘴了,赶紧让家长把孩子接回家,安全最重要;如果你看到他(她)是主动来向你了解他(她)孩子的情况,而且看得出他(她)想和你长谈时,你就敞开心扉和他(她)交流你对这个孩子的看法。
二、与学生家长沟通,要选择适当的地点
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不同,所喜欢谈话的场所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要因人而异,选择适当的谈话地点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你发现今天要和你交流的家长是个“爱面子”的,你最好不要和他(她)在公共场合讨论孩子的不足,当然优点是可以的;如果你发现要和你交流的他(她)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同时也非常想和老师促膝长谈,你最好选择有能坐的地方;放学带队出校门了,有家长找你沟通的,如果门口挤,最好不要久留,要不邀请他(她)到办公室,要不就长话短说。到底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该说什么话,还要考虑当时的情况。
三、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
倾听有两个好处,一是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二是便于我们从中捕捉信息。多数班主任在约见家长时,说得多,听得少,只顾自己痛快,啪啪啪一通数落。情绪发泄完了,自己累了,家长的耳朵也塞满了,原先准备的话还没说出来,只好闷在心理,回去再拿孩子撒气。不妨换个方式,班主任作个听众。
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位学生家长。她独自一人带着女儿生活,压力非常大。我找她谈她女儿情况时,她竟把我当成了她倾诉的对象。在她的倾诉中我找到了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也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从此我也明白了与学生家长沟通时倾听是多么重要。
四、与家长沟通,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 ,教养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 “护短”的粗鲁家长,那就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要深入浅出,将大道理说小。多数学生在学校做了错事之后是不会向家长坦白的,反而说别人怎样错,老师又如何袒护那些同学,这往往引起家长的误解。所以班主任应该在家长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驾驭好批评的艺术,用爱心感化家长,使他能理智地与老师一起解决问题,工作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五、与家长沟通要以诚相待、以心换心
不管是家访还是家长来学校交换意见,我们应该立即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这个家庭的朋友,与家长说话就变得容易多了,千万不要板起面孔去教育家长或指示家长,否则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家长来访时,我坚持起身欢迎,端椅递茶,家长走时要起身相送。而且要尽量使用文明用语,如“请坐”、“请喝茶”等。这样就会使家长明白你是一个很有道德修养的班主任,为彼此间的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让家长知道你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情况以及你为这个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最好拟一个简单的提纲。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就能让他产生老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的感觉以及班主任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好印象。这样从情感上就更容易沟通。让家长表达他的意见很重要,谦虚诚恳,专心倾听,会让家长感到自己很受重视。即使是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家长,在一个具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善于倾听的班主任面前,都会被“软化”得通情达理。要认真耐心地听家长倾述,同时要辅以眼神、动作,或插以“对”或“是”这样的短语呼应,最好是动笔记一下要点;同时要表现出对家长心情的理解,坦诚地与家长交流,这样可以对学生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互补因素,两者配合得越默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要使家长的教育配合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关键在于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通过沟通,教师与家长才能最终保持思想上的一致,才能共同寻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形成学校与家庭的德育工作统一战线。无论运用何种方式、何种技巧与家长沟通,最为关键的是要以诚待人,以心换心,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这样才可以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编辑/岳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