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初学习作,由于语言技巧和材料积累不足的问题,往往为习作所困扰。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组织其围绕课本进行仿写。若能根据言语技能设计仿写项目,如尝试揣摩语境造句,用替代法学习句型,在仿写中掌握修辞手法,围绕文本主题链接生活表达内心想法等,这些活动皆能促使学生发展言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课堂练笔;语言能力;小学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注意使用有新鲜感的词句。然而小学生阅读量不大,生活经验不丰富,在习作练习中如何自造“无米之炊”?要改变这样的现状,教师可以讓学生从仿写做起,根据课本中的内容进行练笔训练。小学生模仿能力较强,仿写训练能促使其快速掌握句型,学会使用语汇。
一、紧扣语境,遣词造句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在认知上缺乏统一整合能力,即使心中有想法也不知如何用语言完整地表达内心想法。教师若能以课本文本为抓手,则能让学生参考文本语境,将文本内容和言语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锻炼语言能力,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
在学习《心中那盏灯》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执意’一词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文章中作者说:‘我执意要父亲给我做一个灯笼’,体现了‘我’怎样的性格?”学生查阅字典以后发现“执意”是固执、坚持己见的意思,如造句“虽然女儿不同意这门亲事,但父亲执意要这么做”,这里的“执意”表示了父亲是一个老顽固,是贬义词。但是在课文里则更多表现出小孩对父母撒娇的状态,贬义并不明显。而如“不管家人如何劝阻,他执意要参军入伍、保卫祖国。”这里则体现出“他”大无畏的精神,具有褒义的色彩。在经过这番分析后,学生发现词语语义是褒义还是贬义要在一定的语境下分析才能知道,意识到了语境的重要性。此时可以让学生尝试运用一些词语造句,在句子里根据语境造出不同的感情色彩。如有学生尝试造句:“下雨天我还执意要出门,害得妈妈出来给我送伞,摔了一跤。”这里用的是贬义色彩。
在依照课文语境进行仿写的过错中,学生能更灵活地学会新词新句。学生不再为词典中的词汇解释所囿,能想到更新颖、充满创意的词汇用法。在逐步训练中,学生能理解不同语境下同一个词汇往往有不同的语义,久而久之其遣词造句的能力可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二、依循句型,学会替换
在小学阶段学生要学习各种基本句型及其变式,学习扩句、缩句,修改病句等内容。然而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若直接讲授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学生难以理解,学习效果自然不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让其参考课文中的句型进行替换练习,学生自然而然能在实践中掌握这些语法知识。
《孔子学琴》中有不少感叹句,教师在教授时可以让学生分析不同语境中感叹句所带的情感色彩,还可以让学生展开拓展阅读,说说感叹句的基本形式。学生发现感叹句可以用“多、多么、好、真”等副词构成,能表示各种不同的感情色彩,如快乐、悲伤、厌恶、害怕等都可以。如课文中“可以学一首新曲子了!”这句感叹句表现了惊讶、赞叹的语义。在学生理解了感叹句的句型和语义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运用替换的方法,将其他词汇代入到总结出的感叹句句型结构中,尝试造出更多感叹句,并尝试说说这些感叹句所代表的感情色彩。如有学生造句:“他学习真是太刻苦了!”这句感叹句表达的是一种赞叹的语气。“你害得我好苦啊!”这句感叹句表达的是责备的语气。“能在老师的身边学习,这多光彩啊!”这里表达的是欣喜的情感。
教师可以将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融入到句型训练中,让学生进行对比游戏、替换游戏等,要选择最适合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模仿实践。
三、借鉴修辞,增加色彩
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其认知思维有所提升,在此阶段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感受修辞手法,体会运用修辞手法给文章语义带来的影响。在练习中学生能明白借鉴文本修辞手法进行习作能提高作文的感染力。
在学习《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说说这些修辞手法在文章其起到的作用,并尝试在随文练笔中尝试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如文章开头的部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很多孩子从公园里挤出来比喻成一群群小天使从大魔术匣子里飞出来。学生在分析后认为在运用了修辞手法后首先形象地体现了孩子的数量很多,其次展现了作者对孩子们的喜爱之情。在分析后学生发现运用修辞手法能令文章增强表达效果。在写作尝试中,学生也试着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有学生在描写荷花时写道:“当秋风萧瑟时,池塘里只剩下了一些荷叶,然而它们却依然不畏风霜傲然而立,好像顽强的战士一样,坚强地守着自己的领地。”这里将“荷叶”比喻成“顽强的战士”,赞美了“荷叶”不畏严寒的精神。在运用了拟人手法后,荷叶形象栩栩如生,更具有感染力,学生也体会到了巧妙运用修辞能让作文产生脱胎换骨的效果。
在习作中尝试运用修辞手法增添感情色彩,这能让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到教师可以将修辞知识和阅读教学结合在一起,组织学生进行随文练习,不必硬性要求学生背诵相关知识,更不必对其进行系统的修辞教学。
四、链接生活,个性表达
学者邓拓提出:“真实的创作灵感,只能来源于现实生活。”在习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链接生活,尝试用个性化语言表达内心想法。教师可以将所学文本的内容作为习作主题,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基础上得到启发,进而思索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故事,尝试写出自己的生活经历。
《语言的魅力》中法国诗人让·彼浩勒巧妙地用诗化的语言表达了瞎眼老人的悲哀,令双目失明的老者得到了更多人的同情。在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学生意识到了有时同样意思的一句话若是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产生的效果可能完全不同,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研究语言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尝试联系生活,思考在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故事,尝试用文字将其表达出来。如有学生在作文中讲述了用不同的语气讲述同一句话,因语气变化不同而让听者产生不同感受的问题。“晚上妈妈加班,回来晚了,爸爸大声地说:‘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语气太重,妈妈一下子就哭了:‘我还不是为了这个家吗?’闹得家里一晚上都不得安宁。第二天,妈妈晚上又加班了,这回爸爸学乖了,温柔地说:‘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妈妈笑了,还夸爸爸真体贴。”在这样的练习中,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运用个性化表达能让写作更具有表现力的特点,在写作时开始尝试主动炼句,其写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习作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写作是学生利用文字认识世界和自我的一种方式。课文作为范例给学生以启迪,而链接生活则让学生能将眼光从课本扩展开,写出属于自己的生活。
总而言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从最基础的模仿做起,从词汇模仿到句式模仿,从修辞模仿到篇章模仿,模仿的难度越来越大,学生的积极性却越来越高。在逐步模仿中学生渐渐掌握写作要领,能逐步学会如何独立撰写文章。
参考文献:
[1]苏醒.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仿写训练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上,2016(10):71-72.
[2]王芳.巧用小练笔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J].广西教育:小教版,2014(7):80-81.
[3]鲁志英.浅析仿写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新疆教育,2013:135-135.
[4]祝桂兴.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5(8):32-34.
【关键词】课堂练笔;语言能力;小学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注意使用有新鲜感的词句。然而小学生阅读量不大,生活经验不丰富,在习作练习中如何自造“无米之炊”?要改变这样的现状,教师可以讓学生从仿写做起,根据课本中的内容进行练笔训练。小学生模仿能力较强,仿写训练能促使其快速掌握句型,学会使用语汇。
一、紧扣语境,遣词造句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在认知上缺乏统一整合能力,即使心中有想法也不知如何用语言完整地表达内心想法。教师若能以课本文本为抓手,则能让学生参考文本语境,将文本内容和言语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锻炼语言能力,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
在学习《心中那盏灯》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执意’一词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文章中作者说:‘我执意要父亲给我做一个灯笼’,体现了‘我’怎样的性格?”学生查阅字典以后发现“执意”是固执、坚持己见的意思,如造句“虽然女儿不同意这门亲事,但父亲执意要这么做”,这里的“执意”表示了父亲是一个老顽固,是贬义词。但是在课文里则更多表现出小孩对父母撒娇的状态,贬义并不明显。而如“不管家人如何劝阻,他执意要参军入伍、保卫祖国。”这里则体现出“他”大无畏的精神,具有褒义的色彩。在经过这番分析后,学生发现词语语义是褒义还是贬义要在一定的语境下分析才能知道,意识到了语境的重要性。此时可以让学生尝试运用一些词语造句,在句子里根据语境造出不同的感情色彩。如有学生尝试造句:“下雨天我还执意要出门,害得妈妈出来给我送伞,摔了一跤。”这里用的是贬义色彩。
在依照课文语境进行仿写的过错中,学生能更灵活地学会新词新句。学生不再为词典中的词汇解释所囿,能想到更新颖、充满创意的词汇用法。在逐步训练中,学生能理解不同语境下同一个词汇往往有不同的语义,久而久之其遣词造句的能力可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二、依循句型,学会替换
在小学阶段学生要学习各种基本句型及其变式,学习扩句、缩句,修改病句等内容。然而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若直接讲授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学生难以理解,学习效果自然不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让其参考课文中的句型进行替换练习,学生自然而然能在实践中掌握这些语法知识。
《孔子学琴》中有不少感叹句,教师在教授时可以让学生分析不同语境中感叹句所带的情感色彩,还可以让学生展开拓展阅读,说说感叹句的基本形式。学生发现感叹句可以用“多、多么、好、真”等副词构成,能表示各种不同的感情色彩,如快乐、悲伤、厌恶、害怕等都可以。如课文中“可以学一首新曲子了!”这句感叹句表现了惊讶、赞叹的语义。在学生理解了感叹句的句型和语义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运用替换的方法,将其他词汇代入到总结出的感叹句句型结构中,尝试造出更多感叹句,并尝试说说这些感叹句所代表的感情色彩。如有学生造句:“他学习真是太刻苦了!”这句感叹句表达的是一种赞叹的语气。“你害得我好苦啊!”这句感叹句表达的是责备的语气。“能在老师的身边学习,这多光彩啊!”这里表达的是欣喜的情感。
教师可以将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融入到句型训练中,让学生进行对比游戏、替换游戏等,要选择最适合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模仿实践。
三、借鉴修辞,增加色彩
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其认知思维有所提升,在此阶段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感受修辞手法,体会运用修辞手法给文章语义带来的影响。在练习中学生能明白借鉴文本修辞手法进行习作能提高作文的感染力。
在学习《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说说这些修辞手法在文章其起到的作用,并尝试在随文练笔中尝试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如文章开头的部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很多孩子从公园里挤出来比喻成一群群小天使从大魔术匣子里飞出来。学生在分析后认为在运用了修辞手法后首先形象地体现了孩子的数量很多,其次展现了作者对孩子们的喜爱之情。在分析后学生发现运用修辞手法能令文章增强表达效果。在写作尝试中,学生也试着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有学生在描写荷花时写道:“当秋风萧瑟时,池塘里只剩下了一些荷叶,然而它们却依然不畏风霜傲然而立,好像顽强的战士一样,坚强地守着自己的领地。”这里将“荷叶”比喻成“顽强的战士”,赞美了“荷叶”不畏严寒的精神。在运用了拟人手法后,荷叶形象栩栩如生,更具有感染力,学生也体会到了巧妙运用修辞能让作文产生脱胎换骨的效果。
在习作中尝试运用修辞手法增添感情色彩,这能让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到教师可以将修辞知识和阅读教学结合在一起,组织学生进行随文练习,不必硬性要求学生背诵相关知识,更不必对其进行系统的修辞教学。
四、链接生活,个性表达
学者邓拓提出:“真实的创作灵感,只能来源于现实生活。”在习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链接生活,尝试用个性化语言表达内心想法。教师可以将所学文本的内容作为习作主题,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基础上得到启发,进而思索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故事,尝试写出自己的生活经历。
《语言的魅力》中法国诗人让·彼浩勒巧妙地用诗化的语言表达了瞎眼老人的悲哀,令双目失明的老者得到了更多人的同情。在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学生意识到了有时同样意思的一句话若是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产生的效果可能完全不同,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研究语言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尝试联系生活,思考在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故事,尝试用文字将其表达出来。如有学生在作文中讲述了用不同的语气讲述同一句话,因语气变化不同而让听者产生不同感受的问题。“晚上妈妈加班,回来晚了,爸爸大声地说:‘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语气太重,妈妈一下子就哭了:‘我还不是为了这个家吗?’闹得家里一晚上都不得安宁。第二天,妈妈晚上又加班了,这回爸爸学乖了,温柔地说:‘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妈妈笑了,还夸爸爸真体贴。”在这样的练习中,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运用个性化表达能让写作更具有表现力的特点,在写作时开始尝试主动炼句,其写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习作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写作是学生利用文字认识世界和自我的一种方式。课文作为范例给学生以启迪,而链接生活则让学生能将眼光从课本扩展开,写出属于自己的生活。
总而言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从最基础的模仿做起,从词汇模仿到句式模仿,从修辞模仿到篇章模仿,模仿的难度越来越大,学生的积极性却越来越高。在逐步模仿中学生渐渐掌握写作要领,能逐步学会如何独立撰写文章。
参考文献:
[1]苏醒.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仿写训练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上,2016(10):71-72.
[2]王芳.巧用小练笔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J].广西教育:小教版,2014(7):80-81.
[3]鲁志英.浅析仿写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新疆教育,2013:135-135.
[4]祝桂兴.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5(8):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