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级电视台在所有电视台中是处于最低层的地位,它主要是转播其他电视的节目,自身的内容非常缺乏,所以很多观众都有很大的选择性;另外,加上县级台一般实力较弱,设备档次较低,节目制作能力和水平相对较差。在新闻信息传播中往往出现力不从心的窘况:往往是记者满腔热情忙得够呛,观众无动于衷不买账。在这种情况下,县级电视台如何增强自办新闻节目的吸引力,提高收视率,保证其宣传效果,就成为县级电视台亟待解决的问题。
1.县级电视台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新闻的信息容量较少。在县级电视台新闻播放中,经常是依据领导的职务大小来编排,从而把节目变成了自己的喉舌,任何活动都要报道,导致会议报道多,反映百姓生活少。另外,新闻播放的时间短。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每期一般都只有十分钟左右的播放时间,而且基本上都是每周三次首播,三次重播,周日选播这样来操作。
第二,缺乏地方特色,远离群众。县级电视台主要是转播央视或者其他电视台的节目,很少自己创作节目。虽然减少节目的制作可以减少成本,但是这样就会造成收视率低下,反而是得不偿失。我们县级电视台要制作一些成本不高的新闻节目,这些新闻节目可以让观众更加贴切,因为这些事情都是发生在他们自己的身边的。
第三,人力资源短缺。电视台的发展离不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如果电视台没有大批高素质人才的引入,那么是没有办法发展的。县级电视台是没有人事任免和独立招聘有编制的人事权,所有的人员招聘都由县政府决定。这样就便造成不合格的人员不能辞退,而有能力的人才由于没有正式的编制又招不进来。另外,由于体制的问题造成的人员能上升到上级部门,但是不会下放到下级部门中,这样就形成不了实质性的内部竞争机制,所以,有能力的员工很多都向上跳槽。这样就造成留不住人才,招不到人才的局面,从而限制了县级电视台的发展。
针对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县级电视台如何突破发展中的瓶颈,在新闻宣传中扬长避短,走出一条良性发展的个性化道路,成了县级电视台工作着的工作重点。那么,怎样做好县级电视台的节目来提高新闻收视率呢?
2.提高新闻收视率的策略
第一,要定好位。县级电视台服务对象是广大百姓,在这一点上县级台在新闻报道上又有一定的优势,处于基层的县级电视台离受众的距离最近,更能准确体会群众的呼声和建议,可以说县级台的新闻资源直接、丰富。但遗憾的是,一些没有传播价值的会议、县领导的日常活动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等被当作新闻,整天充斥于电视屏幕上。据调查,像此类没有传播价值或传播价值甚少的节目,占到新闻报道的90%左右,形成“白天领导干部开大会,晚上电视新闻开小会”的局面。要知道电视新闻不是全盘照搬会议内容,当然,直接关乎着该县的未来发展,关乎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像这样关系县计民生的重要会议新闻,县级电视台不仅要报道,而且应该整合力量,多角度、深挖掘、下气力报道好。但同时我们的受众是广大百姓,这就不能照搬会议过程,而应让老百姓有兴趣去看,能看进去才行。
第二,内容要贴近百姓生活。不仅仅新闻内容要贴近,娱乐性节目亦是如此。目前,我国大部分县、市农村人口占80%左右,所以要体现实用价值,就应该提高服务“三农”的信息。在“农”字上做足文章,即根据农时、农季、农民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向农村群众提供具体使用的致富信息和科学技术。但有些县级电视台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的传播对象,节目定位模糊,播发的一些经济新闻脱离县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科技新闻服务性差,实用性不强,降低了县级台在人们心中的信誉。新闻报道时要脱离模式化内容,一些记者工作作风漂浮,不扎实,写出的新闻稿件蜻蜓点水,缺乏深度;一些记者思想因循守旧,不爱动脑筋,缺乏创新意识。在新闻报道中,常常爱套用一些固定模式和语言习惯,譬如,在语言上常常爱用“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是说”等陈旧说词;报道会议,总离不了“县领导说”、“县领导强调”、“县领导指出”、“县领导要求”等命令式的词语,让普通干部群众收看后很不舒服。在报道农业问题上总是遵循着“春耕”、“夏长”、“秋收”、“冬藏”等套路,这些毫无意义的模式化的新闻,在一定意义上主宰了采编人员跳出模式化的圈子,努力提高自己的采编水平,尽可能地运用贴近百姓生活的方式去报道新闻。
第三,想方设法扩充自己的传播信息内容。当然不能随意扩充,仍需要做好精品工作,电视新闻的精品工程不是单单地去做一个精品节目,而是整体新闻节目包装讲究、定位准确、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制作精细、节目完美、讲究实效等一系列问题,是电视台新闻节目思想性、艺术性和引导性的具体体现。比如可以变换新闻视觉,改进报道形式。要想使新闻节目更加贴近群众,要变换视角,把过去的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模式化、规格化、严重的新闻改变成为领导、群众共同关注的新闻,这就要从社会和群众的视角来观察、分析和报道、树立群众意识,抓住贴近性,把新闻做得可看、亲切、平易近人。这就要求编辑、记者勤于思、敏于行,善于挖掘与老百姓关系重大的新闻选题,做大做足。另外,还可以注重公益宣传,公益事业是我们全社会都应该关住的事业,像节能减排问题、社会环保问题、人口与社会发展问题、妇女与儿童权益保障问题等等。公益宣传往往使受众对电视台产生好的印象,进而能极大地提高自己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人们对公益事业越来越关注,如果观众经常在电视里看到公益宣传,无形之间就会对这个无偿为公众做公益的电视台增加好感,公益宣传不仅是大型电视台也是县级电视台的责任。
第四,充分发挥本地优势,造就新闻节目。为受众提供本地新闻是县级电视台的首要任务。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记者要利用身处基层并且距离群众近的有利条件,在地方新闻节目的采编上做大做强,打造地方新闻这一主要节目。电视新闻播放的形式和内容要被县区的观众所接受并且认可,要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和欢迎,这样就要必须将镜头拉近基层群众,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反映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条件,把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好人好事、奇闻轶事、活灵活现的真实生活,通过电视镜头反映出来,体现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职业意识。新闻记者要想在县区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那么就要深入到群众生活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愿望,对于触及广大人民群众特别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要敢于大胆披露和善于深入报道。所以,只有把镜头对准更多的平民百姓的生活,报道出他们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弘扬正气、鞭挞落后,才能使电视新闻与广大受众的关系更为密切,才能上下沟通,充分履行好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第五,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人事的体制制度或许我们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在现有的人力资源中去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可以让县级的新闻编辑到省级或者其他电视台去学习培训,让他们增长见识,学习应用他们的技术,交流经验。另外,可以增加内部的竞争机制,多劳多得,按照工量的大小和影响的程度来发放奖金,同时也作为升做领导的条件。这样,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就可能造就,同时也为电视台增加了活力。
总之,县级电视台应与时俱进,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新闻宣传的准绳,不断探索改进地方新闻报道的路子和方法。采编人员则要树立群众意识,服务受众,使采写、拍摄、编辑的新闻,既有地方特色、有鲜明个性,又不背离党的方针政策。这样的电视新闻才有生命力,才有可视性。 [科]
1.县级电视台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新闻的信息容量较少。在县级电视台新闻播放中,经常是依据领导的职务大小来编排,从而把节目变成了自己的喉舌,任何活动都要报道,导致会议报道多,反映百姓生活少。另外,新闻播放的时间短。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每期一般都只有十分钟左右的播放时间,而且基本上都是每周三次首播,三次重播,周日选播这样来操作。
第二,缺乏地方特色,远离群众。县级电视台主要是转播央视或者其他电视台的节目,很少自己创作节目。虽然减少节目的制作可以减少成本,但是这样就会造成收视率低下,反而是得不偿失。我们县级电视台要制作一些成本不高的新闻节目,这些新闻节目可以让观众更加贴切,因为这些事情都是发生在他们自己的身边的。
第三,人力资源短缺。电视台的发展离不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如果电视台没有大批高素质人才的引入,那么是没有办法发展的。县级电视台是没有人事任免和独立招聘有编制的人事权,所有的人员招聘都由县政府决定。这样就便造成不合格的人员不能辞退,而有能力的人才由于没有正式的编制又招不进来。另外,由于体制的问题造成的人员能上升到上级部门,但是不会下放到下级部门中,这样就形成不了实质性的内部竞争机制,所以,有能力的员工很多都向上跳槽。这样就造成留不住人才,招不到人才的局面,从而限制了县级电视台的发展。
针对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县级电视台如何突破发展中的瓶颈,在新闻宣传中扬长避短,走出一条良性发展的个性化道路,成了县级电视台工作着的工作重点。那么,怎样做好县级电视台的节目来提高新闻收视率呢?
2.提高新闻收视率的策略
第一,要定好位。县级电视台服务对象是广大百姓,在这一点上县级台在新闻报道上又有一定的优势,处于基层的县级电视台离受众的距离最近,更能准确体会群众的呼声和建议,可以说县级台的新闻资源直接、丰富。但遗憾的是,一些没有传播价值的会议、县领导的日常活动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等被当作新闻,整天充斥于电视屏幕上。据调查,像此类没有传播价值或传播价值甚少的节目,占到新闻报道的90%左右,形成“白天领导干部开大会,晚上电视新闻开小会”的局面。要知道电视新闻不是全盘照搬会议内容,当然,直接关乎着该县的未来发展,关乎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像这样关系县计民生的重要会议新闻,县级电视台不仅要报道,而且应该整合力量,多角度、深挖掘、下气力报道好。但同时我们的受众是广大百姓,这就不能照搬会议过程,而应让老百姓有兴趣去看,能看进去才行。
第二,内容要贴近百姓生活。不仅仅新闻内容要贴近,娱乐性节目亦是如此。目前,我国大部分县、市农村人口占80%左右,所以要体现实用价值,就应该提高服务“三农”的信息。在“农”字上做足文章,即根据农时、农季、农民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向农村群众提供具体使用的致富信息和科学技术。但有些县级电视台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的传播对象,节目定位模糊,播发的一些经济新闻脱离县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科技新闻服务性差,实用性不强,降低了县级台在人们心中的信誉。新闻报道时要脱离模式化内容,一些记者工作作风漂浮,不扎实,写出的新闻稿件蜻蜓点水,缺乏深度;一些记者思想因循守旧,不爱动脑筋,缺乏创新意识。在新闻报道中,常常爱套用一些固定模式和语言习惯,譬如,在语言上常常爱用“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是说”等陈旧说词;报道会议,总离不了“县领导说”、“县领导强调”、“县领导指出”、“县领导要求”等命令式的词语,让普通干部群众收看后很不舒服。在报道农业问题上总是遵循着“春耕”、“夏长”、“秋收”、“冬藏”等套路,这些毫无意义的模式化的新闻,在一定意义上主宰了采编人员跳出模式化的圈子,努力提高自己的采编水平,尽可能地运用贴近百姓生活的方式去报道新闻。
第三,想方设法扩充自己的传播信息内容。当然不能随意扩充,仍需要做好精品工作,电视新闻的精品工程不是单单地去做一个精品节目,而是整体新闻节目包装讲究、定位准确、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制作精细、节目完美、讲究实效等一系列问题,是电视台新闻节目思想性、艺术性和引导性的具体体现。比如可以变换新闻视觉,改进报道形式。要想使新闻节目更加贴近群众,要变换视角,把过去的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模式化、规格化、严重的新闻改变成为领导、群众共同关注的新闻,这就要从社会和群众的视角来观察、分析和报道、树立群众意识,抓住贴近性,把新闻做得可看、亲切、平易近人。这就要求编辑、记者勤于思、敏于行,善于挖掘与老百姓关系重大的新闻选题,做大做足。另外,还可以注重公益宣传,公益事业是我们全社会都应该关住的事业,像节能减排问题、社会环保问题、人口与社会发展问题、妇女与儿童权益保障问题等等。公益宣传往往使受众对电视台产生好的印象,进而能极大地提高自己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人们对公益事业越来越关注,如果观众经常在电视里看到公益宣传,无形之间就会对这个无偿为公众做公益的电视台增加好感,公益宣传不仅是大型电视台也是县级电视台的责任。
第四,充分发挥本地优势,造就新闻节目。为受众提供本地新闻是县级电视台的首要任务。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记者要利用身处基层并且距离群众近的有利条件,在地方新闻节目的采编上做大做强,打造地方新闻这一主要节目。电视新闻播放的形式和内容要被县区的观众所接受并且认可,要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和欢迎,这样就要必须将镜头拉近基层群众,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反映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条件,把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好人好事、奇闻轶事、活灵活现的真实生活,通过电视镜头反映出来,体现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职业意识。新闻记者要想在县区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那么就要深入到群众生活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愿望,对于触及广大人民群众特别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要敢于大胆披露和善于深入报道。所以,只有把镜头对准更多的平民百姓的生活,报道出他们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弘扬正气、鞭挞落后,才能使电视新闻与广大受众的关系更为密切,才能上下沟通,充分履行好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第五,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人事的体制制度或许我们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在现有的人力资源中去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可以让县级的新闻编辑到省级或者其他电视台去学习培训,让他们增长见识,学习应用他们的技术,交流经验。另外,可以增加内部的竞争机制,多劳多得,按照工量的大小和影响的程度来发放奖金,同时也作为升做领导的条件。这样,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就可能造就,同时也为电视台增加了活力。
总之,县级电视台应与时俱进,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新闻宣传的准绳,不断探索改进地方新闻报道的路子和方法。采编人员则要树立群众意识,服务受众,使采写、拍摄、编辑的新闻,既有地方特色、有鲜明个性,又不背离党的方针政策。这样的电视新闻才有生命力,才有可视性。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