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情境教学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gfongfongf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逻辑性较高的一门学科,是小学阶段重要课程之一。新课改理念认为:数学教师自身的任务是给学生设定相应的学习情境,给学生以全方位且清晰的学习讯息,引领学生在教师所创建的教学情境内,自行开展思索并学习,把握数学有关的知识。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情境教学被广泛地运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情境教学旨在教师要有目标地引用或是构建具备情绪特征的、鲜活且生动的各类情境,进而辅助学生全方位对数学知识进行应用、把握、理解,提升教学成效。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期间,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身心特征与学习状况,构建与其相呼应的教学情境,以此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其更为主动地开展学习。
  一、借助生活背景创设情境
  借用各类生活场景来构建情境,就是把与教学知识相关联且学生能够把握并加入其中的各类生活经历当作情境引进到教学当中,让学生借助这些情境全方位把握教学知识,借用这些情境牢固地记住知识、科学地运用知识。学生的许多知识均來源于其生活经历,生活就是其汲取知识的根源,学习情境如能深入学生的生活,知识的习得可能会更加自然且深入。因此,借助学生的各类生活场景来创建情境就变成了教学的首要关键点,这也与建构主义的观念相符。
  比如,在教学“加减法”这一内容时,教师设定如下的情境:有一天,丽丽用100块钱买了一只小猫回来,但不久后以110块钱卖给了小华;卖出去以后,丽丽每天日思夜想,非常不舍,所以又用120块钱从小华手中买回了小猫。但是,因为爸爸妈妈每天要上班,自己每天都要去上学,没空照顾小猫的生活,又以130块钱卖给了别人。这时候教师提问:丽丽这两次买卖中有赚到钱吗?赚了多少?首先可以从“丽丽用100块钱买了一只小猫回来,但不久后以110块钱卖给了小华”出发,可以得知110[-]100=10(元),再从“所以又用120块钱从小华手中买回了小猫,又以130块钱卖给了别人”可以得出[130-120]=10(元),把两次买卖一起算“10+10=20(元)”,所以得出答案,丽丽从两次买卖中都赚了钱,一共赚了20元。这样创设生活情境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二、借助各类活动创设情境
  创设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各类活动,可以使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将活动类情境融入数学课堂,以数学思维思考生活问题。
  《有趣的拼搭》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的一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课程,主要是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通过日常活动中用到的沙包为例,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形状的图形,了解图像的结构组成。在活动开展前,教师为学生构建活动类情境,并对学生展示出多个不同形状的沙包,让学生进行观察,并对学生提问:“这些沙包中包含了哪些形状?”让学生在圆形、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中进行挑选。学生通过日常接触,能够很快地对这些沙包进行分类。之后学生自行分组,开始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布料,制作不同样式的沙包。具体制作方法学生可以根据书本介绍的制作步骤并在小组内交流后进行。教师在其中主要担任的是指导与辅助解决问题的角色,为学生答疑解惑,从而让他们顺利解决问题,以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在享受学习之外的乐趣的同时,得到身心的释放,之后以更好的学习态度以及更佳的精神面貌来学习数学。
  三、借助数学模型创设情境
  好的教学模式就是应该将好的建模思想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掌握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小学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从掌握理论知识到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在开展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数学模型的理念下,构建数学模型类情境,并适当运用数学工具,如方形图、表格以及示意图等创新模型思想。具体的数学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多种类型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通过这种多元化模型思想能够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其多元化思维。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深刻体验数学发现的全过程,对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扩大学生知识面大有益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数学模型思想的孕育与渗透,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提供有效载体,让学生养成运用数学模型探寻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让数学学习成为素质积淀的必备过程。
  四、借助认知冲突创设情境
  学生认知的进展就是其观点的“均衡—丧失均衡—再均衡”这一重复、进展的过程。教师借助构建冲突型情境,使学生生成知识方面的冲突,进而冲破原本固有的传统观念,生成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所以,在开展教学期间,教师应将学生原本固有的传统观念当作根本,把握学生的认知特征,借助为学生设定的思维型障碍,辅助学生发掘思维之中的潜能与冲破点,高效地开展学习。
  比如,在对“三角形的稳定性”开展教学期间,教师应先引领学生构建出长方形与多边形等各类图形。学生知晓了长方形与多边形可以随意进行改变并变成其他形状后,惯性思维,学生可能会认为三角形也能够随意进行改变。这时,教师就应对学生进行设问:“为何大家觉得三角形的形状能够随意进行改变呢?”部分学生凭借原本固有的传统观念,觉得既然长方形与多边形能够产生改变,三角形一样也可以。然而,学生在亲自拉开了三角形的图形后,就会知晓三角形是一类稳定的形状,无法改变成其他形状。此时,学生的内心就会对新知识与原本固有的传统观念生成认识方面的冲突。伴随这一冲突,就会产生寻求知识的疑虑与欲望。最后,在教师的引领之下进入到对新知识的探寻当中。
  总的来说,数学教学中对各类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也是践行《课程标准》的具体措施。教师在构建高效的教学情境后,能激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致,促使学生生成浓厚的学习激情,让其主动思索、敢于摸索,积极参与到新知识的探求之中,进而收获大量新的知识,最终获得进步。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南阳小学)
  (责任编辑 冉 然)
其他文献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利于学生体验的学习情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崇尚个性化的理解,关注学生经历认知、思维等心理活动的过程。学生不仅要用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去说,用手操作,用身体去亲身经历,用心灵去亲自感悟,在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语言的品味、感悟和理解。  一、读出“啥滋味”,在品评文本中体验语言  多媒体出示: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籽儿一颗颗
期刊
在小学阶段培养好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减少学生在今后数学学习中的困難,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更感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好奇心重,对事物的探索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对数学思维的兴趣,逐渐引导学生去思考。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时,
期刊
何谓生态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效能达成。它与传统课堂相比,更多关注生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他们的情感、兴趣,乃至动机、潜能等。它能让师生在课堂上感到一种生命的流淌,一种灵感的闪光,一种思想的碰撞。但是从现实来看,不少课堂虽有生态之名,却无生态之实。  一、注重个性解读,奠定生态基础  对于文本解读来说,虽不要求标新立异,但也要注重个性解读,不能千篇一律,缺乏个人思想,直接照搬
期刊
“微写作”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合理运用“微写作”的教学模式,结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利用更加精短的语言进行沟通,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微写作”可结合情境来表达自己的感悟和内心的感受,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微写作”的教学模式,能够以文本教材为依据,探索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微分享”,让学生爱上写作  “微写作
期刊
“一题多解”是数学教学中极为常见的情况,学生在学习和练习中解题思维、解题办法或者对问题的切入点不同,解题的过程、难易程度甚至结果也有所不同。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掌握“一题多解”的解题技能,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不同的解题思路,对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一、巧用题目类型,提高解题的效率  目前数学练习的题目大致有如下几类:选择题、填空题、画图题及应用题。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有的题目需要逐步
期刊
数学领域有很多符号,如运算符号、结合符号、排列符号以及关系符号等等。其中小学数学涉及的符号相对基础,主要以运算符号、关系符号为主,这些数学符号将数学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当前小学数学应该致力于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促使他们能清晰认识与理解数、数量关系以及数之间的变化规律,并利用符号来表达这些数学语言。培养学生符号意识,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
期刊
写作,就是围绕一个具体的主题对象,按照一定的语言逻辑,使用一定的语法技巧,通过恰当字词予以构造,最终创作出符合主题要求的文字语言。小学语文是语文教学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写作教学要求虽然不算很高,但是不少学生并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学生存在写作问题的背后,是教学活动的不足。语文教师要理解其中的内在关联,对学生的问题科学分析,采用积极合理的策略改善作文教学。  一、小学阶段学生写作的问题  1.缺乏兴趣
期刊
数感培养是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内容之一,有利于改善当前数学教学现状,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数学运算方式、结构等方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拓展学生的逻辑创新思维,从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联系生活,建立数感  数学教材中的所有重要知识点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同时又能够运用于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适当地融入现实生活元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
期刊
一节课,到底要“教什么”,这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理性的思考、本质的挖掘。“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得多。“教什么”定位不同,教学目标就会不同,效果也就不同。因此,要准确地定位“教什么”,把落实学科素养、发展学生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针对《平均数》这节课,可以从概念理解、统计理解、算法理解三个角度思考教学,让学生经历平均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体会求平均数的方法,感悟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一、
期刊
当下在一些小学语文课堂中,费时低效的现象仍然很严重:作业多、考试勤、压力大、耗时长……换来的是语文教学生态的残损、脆弱和不知所措。语文教学何去何从?一个语文教师到底是成为一名应试“操盘”高手,还是成为兼顾技法、能力和情感滋养的课堂教学能手,或者兼而有之?窃以为,语文教学应在“有效性”上下功夫,包括真实、多元、新颖的视频情境;超大而合适的课堂教学容量;多样化、个性化、及时化的练习模式……这一切,离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