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定位“教什么” 发展素养是目标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l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节课,到底要“教什么”,这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理性的思考、本质的挖掘。“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得多。“教什么”定位不同,教学目标就会不同,效果也就不同。因此,要准确地定位“教什么”,把落实学科素养、发展学生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针对《平均数》这节课,可以从概念理解、统计理解、算法理解三个角度思考教学,让学生经历平均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体会求平均数的方法,感悟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一、重视概念引入,经历形成过程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的一个非常好的统计量,在小学教材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上好《平均数》这节课,理解平均数概念本质的意义毋庸置疑。概念教学的关键是概念的引入,让学生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知道概念的来龙去脉,明白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如吴正宪教师执教的《平均数》一课是这样引入概念的:
  师:你们听说过平均数吗?在哪儿见过?
  生:分桃子时有、足球比赛时有。
  师:在生活中算过平均数吗?
  生:考完试算平均分,如平均分是90分。
  师:90分怎么来的?
  生1:算出来的。
  生2:如果大家的分数分别是63、96、90、100等,根据这些分数算出来是90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3+96+90+100+…)÷40=90。
  师:每人都是90分吗?等号后的90分到底是谁的?数据是会说话的。
  师:两个90分一样吗?等号后的90是怎么来的?
  生:把高高低低的分数打平了,得90。
  师:那这个90代表了什么?
  生1:代表全班。
  生2:代表全班水平。
  师:那另一个90代表什么?
  生:个人。
  师:其实等号后的90就是今天介绍的平均数,它代表了什么?
  生:整个(全体)。
  师(板书):具有代表性。
  师:这两个90分有关系吗?如果把算式中的90分变成60分,结果会怎样?
  生:平均分会变小。
  师:如果变多一些呢?
  生:平均分会变大。
  从上述片段可以看出,吴老师是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学生对平均数有所认知,会计算诸如“平均分”这样的问题。课堂上,教师以学生提供的信息作为素材,利用关键问题:“这里的两个90分一样吗?”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让学生充分体会两个“90分”的不同,在对比中认识平均数。在平均数概念引入的过程中,学生对平均数的两个特征(虚拟性和代表一般水平)有了初步的感觉,知道了平均数是什么样的数。“这两个90分没有关系吗?这个90分变少一点、多一些呢?”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又体会了平均数的敏感性。
  在上述的教学过程中,平均数概念及特征是在学生充分探究、感悟后形成的,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是深刻的。这样的学习过程,是追寻数学本质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品尝着“数学的美味”。
  二、重视数据分析,发展统计观念
  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观念的建立非常重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据观念包括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作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的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数据分析观念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应该落实的素养之一,是促进学生发展、培养数学思考的重要方面。为了让学生对“平均数”这一统计量深度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吴老师在《平均数》一课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北京市6岁以下儿童1.1米乘车免费,对这个标准你有什么看法?有什么建议?小组讨论汇报。”
  生1:低了,应当是1.25米。
  师:为什么?
  生1:我6岁就是1.25米。
  生2:先调查,把调查的数据加起来再除,看得多少,就知道一般的水平。(学生不由自主地给这个学生鼓掌)
  师:你为什么鼓掌?
  生3:他是为大众想,他算的数有代表性。
  师:做事要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
  从最初的“6岁以下儿童1.1米乘车免费”这个“前标准”,到需要作调查后求平均数,再到取样时,选一些高高低低的数据,到最后根据国家的富裕程度作出决定,富裕时,可以放宽一些标准。分析数据到最后,到底要把多高定为免费乘车的标准已不重要了,学生已认识到了数据分析的重要性,運用数据进行分析的种子已种到了学生的心田。
  上述教学片段中的数据1.1米就是根据6岁儿童的平均身高得到的,体现了平均数在制定政策中的作用,让学生明白,平均数的价值是具有代表性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看见“看不见”的本质。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数据分析后的决策才是公平合理的、才是有价值的,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统计观念,落实了核心素养。
  三、理解计算方法,落实学科素养
  教材中,关于平均数的算法有两种:一是移多补少,二是先合后分。课堂上教师放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如:出示下图,让学生猜一猜平均数是多少。
  师:大家动笔算一算。(生算)
  师:平均数是多少?
  生:5。
  师:有同学刚才猜8,现在你问一问其他同学,他们为什么不猜8?
  (学生上台辩论)
  生1:因为算出来是5,8太大了。
  生2:最大的数才7,平均数不可能是8。
  师:那平均数应该是什么样的?
  生1:比7小。
  生2:比3大。
  (引导学生体会平均数的范围:平均数小于最大数,而大于最小数。)
  师:你们为什么除以4,而不除以5?(让学生体会总数量和总份数的对应关系)
  生:因为是4种球,总数要平均分成4份,所以除以4。
  师:大家动手来移一移,看一看平均数到底是多少?(两名学生上台动手移)
  在教学平均数计算方法时,教师通过猜—算—辩—移,让学生自主探索、理解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通过“移多补少”的方式,使学生再次直观理解什么是平均数。“先合后分”的方法,教师并没有刻意引导学生去总结计算的方法: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而是重感悟、重理解,利用平均分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明白:求几个数的平均数就相当于把这些数据的总和平均分成几份,由此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什么”不能等同于教材上的显性知识,而要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与把握,挖掘教学内容的核心价值。教师对“教什么”思考、挖掘得越深刻,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就越强,课堂的“数学味”就越浓。《平均数》这节课的教学,应打破原有的把计算方法作为重点的教法,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尽可能多提供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丰富素材,让学生经历平均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会思考,学有用的数学、学学生自己的数学,从而发展学生的素养,实现课程的多维目标。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第十七小学)
  (责任编辑 吴 磊)
其他文献
语文课堂活动是快速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对语文课堂的活动设计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得出结论:语文课堂活动的设计要针对不同课型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具体需要,采用行之有效、灵活多变的形式,创设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一、情境表演,激活体验  语文课堂中的情境表演是深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活动形式之一。在情境表演中,学生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到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虽然,数学知识有点枯燥,但教学过程完全可以变得有趣,变得贴近学生实际,况且对于中低年级学生而言,更应创设情境,搭建平台,激发学生内在兴趣,在推促他们主动探究学习的同时,也让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并丰盈起来。  一、借助故事激趣,激活学生思维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教师借助故事激发趣味,将故事情节融入数学知识之中,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可以有
期刊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利于学生体验的学习情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崇尚个性化的理解,关注学生经历认知、思维等心理活动的过程。学生不仅要用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去说,用手操作,用身体去亲身经历,用心灵去亲自感悟,在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语言的品味、感悟和理解。  一、读出“啥滋味”,在品评文本中体验语言  多媒体出示: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籽儿一颗颗
期刊
在小学阶段培养好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减少学生在今后数学学习中的困難,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更感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好奇心重,对事物的探索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对数学思维的兴趣,逐渐引导学生去思考。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时,
期刊
何谓生态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效能达成。它与传统课堂相比,更多关注生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他们的情感、兴趣,乃至动机、潜能等。它能让师生在课堂上感到一种生命的流淌,一种灵感的闪光,一种思想的碰撞。但是从现实来看,不少课堂虽有生态之名,却无生态之实。  一、注重个性解读,奠定生态基础  对于文本解读来说,虽不要求标新立异,但也要注重个性解读,不能千篇一律,缺乏个人思想,直接照搬
期刊
“微写作”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合理运用“微写作”的教学模式,结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利用更加精短的语言进行沟通,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微写作”可结合情境来表达自己的感悟和内心的感受,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微写作”的教学模式,能够以文本教材为依据,探索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微分享”,让学生爱上写作  “微写作
期刊
“一题多解”是数学教学中极为常见的情况,学生在学习和练习中解题思维、解题办法或者对问题的切入点不同,解题的过程、难易程度甚至结果也有所不同。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掌握“一题多解”的解题技能,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不同的解题思路,对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一、巧用题目类型,提高解题的效率  目前数学练习的题目大致有如下几类:选择题、填空题、画图题及应用题。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有的题目需要逐步
期刊
数学领域有很多符号,如运算符号、结合符号、排列符号以及关系符号等等。其中小学数学涉及的符号相对基础,主要以运算符号、关系符号为主,这些数学符号将数学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当前小学数学应该致力于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促使他们能清晰认识与理解数、数量关系以及数之间的变化规律,并利用符号来表达这些数学语言。培养学生符号意识,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
期刊
写作,就是围绕一个具体的主题对象,按照一定的语言逻辑,使用一定的语法技巧,通过恰当字词予以构造,最终创作出符合主题要求的文字语言。小学语文是语文教学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写作教学要求虽然不算很高,但是不少学生并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学生存在写作问题的背后,是教学活动的不足。语文教师要理解其中的内在关联,对学生的问题科学分析,采用积极合理的策略改善作文教学。  一、小学阶段学生写作的问题  1.缺乏兴趣
期刊
数感培养是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内容之一,有利于改善当前数学教学现状,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数学运算方式、结构等方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拓展学生的逻辑创新思维,从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联系生活,建立数感  数学教材中的所有重要知识点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同时又能够运用于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适当地融入现实生活元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