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被”说开去
“被”是当下太过流行的词汇,“被富裕”、“被民意”、“被网瘾”……课堂上,老师,你的学生被“被”了吗?
新课改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就是把学生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去。是不是课堂上只要学生说得多、活动占得时间多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了呢?所谓把课堂还给学生,到底是把什么还给他们?
听过很多课,总感觉学生的脖子上是有绳子的,他们仿佛是一个又一个木偶被幕后的一双大手操纵。那双大手一定会在他需要的时候牵动绳子,于是木偶就会此起彼伏地站起坐下,很多时候这就被称为学生活动活跃。现实情况是,学生为了小组的分数不因为自己而被扣,或者不因为自已没有举手回答一个问题而被称作胆量小,就在其实对文本没有深入地阅读和仔细地分析的情况下“积极”、“大胆”地举手。而通常结果是,学生的回答总是与问题风马牛不相及或者肤浅粗陋,这时教师便会“适时”地点拨,显示了教师高出学生的作用——这样的课因为学生此起彼伏地站起坐下,热热闹闹而常常被冠以“成功”,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课堂并没有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沉潜下去浸润心灵的应有作用。这就是学生被“被”了。
是一帆风顺的预设还是杂花生树的生成
现在许多所谓“好课”,其实就是一场表演,有时是教师在表演,有时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表演。笔者认为,无论演得怎样天花乱坠,毕竟丧失了阅读主体的思维含量。现代科技为课堂做了最好的技术支持,几乎所有的公开课都在充分运用声光电手段,音乐、图片、视频……嘈杂的声音、翻飞的图片、莫名的学生跳跃,上蹿下跳的忙碌教师,哪还是在解读一个文本,倒像是在摆摊叫卖;哪还有什么整体美感,更多的是被撕成碎片。更何况,课件是个已经“固化”的东西。有的教师因为自己预设地太过“完美”,就不顾及学生的思维腾跃,硬生生地强拉学生的思路到自己的预设轨道上来,使课堂顺着教师的思路行进。因此看似一帆风顺,学生活动也很多,但每一个环节都有固定的线路和已知的目标,繁华难以掩盖以教师为主体的“旧路”。
真正的好课是杂花生树般的自然生成。如果教师的教学真的以“学生为主体”,那就把文章的解读权利还给学生,看他们真实的困惑与收获。首先给足够的时间把文字读顺,这是初读文本的必经之路——是学生在读书,不是教师。读书不同阅历各异的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自然“横看成岭侧成峰”,哪怕是一个大人看来滑稽可笑的简单问题,也似小溪中的一块顽石阻隔了学生理解的河流,教师就应该停下来倾听,帮助他们疏浚河道,然后才有可能听到欢快前行的步伐。这样的课堂是未知的探索,虽有可能跌跌撞撞,深深浅浅,但笔者认为,这才是真实的课堂、真诚的课堂——没有被“被”的主动课堂。
语文的“本真”与教师的姿态
语文是“语言”、“文字”、“文章”、“文学”的课堂——语文的本真就是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认真地倾听,写出独抒性灵的文字。
教师“博览群书”阅历丰富又反复备课,不要奢望那些十几岁的学生能够在短短的阅读中可以达到怎样的“深入”。初遇文本让学生静下心来顺着作者思想的脉络行进,独悟其中的深刻与精美,是每一个学生、教师面对文本时首先要做的工作。教师一再启发,可学生常常“启而不发”,这是教师自己制造的尴尬。
让学生说出独属于他的困惑,是一个教师的姿态。教师会真心关注学生阅读文本时的真切体验吗?教师以怎样的姿态行走在学生中间?教师怎样做才真正是学生的学习伙伴?他手中有没有一团无形的线在缠绕着学生的思维?他的高妙之处到底在哪里?下课的时候,他试图把学生引领到哪里去呢?读书就是:遇到,从此不同。学生读完这篇文章,走出这间教室,真的就不同了吗?不同在哪里呢?
回答这一系列问题关涉执教者心中有怎样的育人理念。教师首先应该透彻地思考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然后才是选择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方式方法去达成,最后考虑课堂如何运行。如果执教者认为要培养的是考高分的人,那么要做的事就是让学生学会答题;如果他认为要培养顺从的人,课堂上就要教会学生如何乖乖地听从安排;如果要培养的是有独特思考的人,课堂上就要给学生独特思考的时间空间,允许甚至鼓励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选择这样的课堂本身也是对教师自我的挑战。但只要教师坚持认为他要培养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人,一个不盲从他人有独特见解的人,是一个具有合作精神的人,更是一个去适应将来社会万般变化的人,教师就有责任和勇气去接受这样的挑战,坚守这样的姿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教师放下的是架子,高擎的是真理的火炬。
“被”是当下太过流行的词汇,“被富裕”、“被民意”、“被网瘾”……课堂上,老师,你的学生被“被”了吗?
新课改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就是把学生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去。是不是课堂上只要学生说得多、活动占得时间多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了呢?所谓把课堂还给学生,到底是把什么还给他们?
听过很多课,总感觉学生的脖子上是有绳子的,他们仿佛是一个又一个木偶被幕后的一双大手操纵。那双大手一定会在他需要的时候牵动绳子,于是木偶就会此起彼伏地站起坐下,很多时候这就被称为学生活动活跃。现实情况是,学生为了小组的分数不因为自己而被扣,或者不因为自已没有举手回答一个问题而被称作胆量小,就在其实对文本没有深入地阅读和仔细地分析的情况下“积极”、“大胆”地举手。而通常结果是,学生的回答总是与问题风马牛不相及或者肤浅粗陋,这时教师便会“适时”地点拨,显示了教师高出学生的作用——这样的课因为学生此起彼伏地站起坐下,热热闹闹而常常被冠以“成功”,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课堂并没有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沉潜下去浸润心灵的应有作用。这就是学生被“被”了。
是一帆风顺的预设还是杂花生树的生成
现在许多所谓“好课”,其实就是一场表演,有时是教师在表演,有时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表演。笔者认为,无论演得怎样天花乱坠,毕竟丧失了阅读主体的思维含量。现代科技为课堂做了最好的技术支持,几乎所有的公开课都在充分运用声光电手段,音乐、图片、视频……嘈杂的声音、翻飞的图片、莫名的学生跳跃,上蹿下跳的忙碌教师,哪还是在解读一个文本,倒像是在摆摊叫卖;哪还有什么整体美感,更多的是被撕成碎片。更何况,课件是个已经“固化”的东西。有的教师因为自己预设地太过“完美”,就不顾及学生的思维腾跃,硬生生地强拉学生的思路到自己的预设轨道上来,使课堂顺着教师的思路行进。因此看似一帆风顺,学生活动也很多,但每一个环节都有固定的线路和已知的目标,繁华难以掩盖以教师为主体的“旧路”。
真正的好课是杂花生树般的自然生成。如果教师的教学真的以“学生为主体”,那就把文章的解读权利还给学生,看他们真实的困惑与收获。首先给足够的时间把文字读顺,这是初读文本的必经之路——是学生在读书,不是教师。读书不同阅历各异的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自然“横看成岭侧成峰”,哪怕是一个大人看来滑稽可笑的简单问题,也似小溪中的一块顽石阻隔了学生理解的河流,教师就应该停下来倾听,帮助他们疏浚河道,然后才有可能听到欢快前行的步伐。这样的课堂是未知的探索,虽有可能跌跌撞撞,深深浅浅,但笔者认为,这才是真实的课堂、真诚的课堂——没有被“被”的主动课堂。
语文的“本真”与教师的姿态
语文是“语言”、“文字”、“文章”、“文学”的课堂——语文的本真就是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认真地倾听,写出独抒性灵的文字。
教师“博览群书”阅历丰富又反复备课,不要奢望那些十几岁的学生能够在短短的阅读中可以达到怎样的“深入”。初遇文本让学生静下心来顺着作者思想的脉络行进,独悟其中的深刻与精美,是每一个学生、教师面对文本时首先要做的工作。教师一再启发,可学生常常“启而不发”,这是教师自己制造的尴尬。
让学生说出独属于他的困惑,是一个教师的姿态。教师会真心关注学生阅读文本时的真切体验吗?教师以怎样的姿态行走在学生中间?教师怎样做才真正是学生的学习伙伴?他手中有没有一团无形的线在缠绕着学生的思维?他的高妙之处到底在哪里?下课的时候,他试图把学生引领到哪里去呢?读书就是:遇到,从此不同。学生读完这篇文章,走出这间教室,真的就不同了吗?不同在哪里呢?
回答这一系列问题关涉执教者心中有怎样的育人理念。教师首先应该透彻地思考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然后才是选择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方式方法去达成,最后考虑课堂如何运行。如果执教者认为要培养的是考高分的人,那么要做的事就是让学生学会答题;如果他认为要培养顺从的人,课堂上就要教会学生如何乖乖地听从安排;如果要培养的是有独特思考的人,课堂上就要给学生独特思考的时间空间,允许甚至鼓励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选择这样的课堂本身也是对教师自我的挑战。但只要教师坚持认为他要培养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人,一个不盲从他人有独特见解的人,是一个具有合作精神的人,更是一个去适应将来社会万般变化的人,教师就有责任和勇气去接受这样的挑战,坚守这样的姿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教师放下的是架子,高擎的是真理的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