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格先生是我国当代有广泛影响的教育专家,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组组长。他也是我的QQ好友,是在父亲的鼓励和推荐下,我才有了和这位“忘年交”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我很珍惜。此后,每每我都激动于他空间的穿梭和博文的浏览。
刚刚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心里自问:教育没用?晕,要知道,只这个名字就会对家长和老师造成多大的打击。试想:自己作为一线的教师,每天披星戴月、废寝忘食的进行着教育;所有的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恨不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地注视着孩子的举止、唯恐少说一句就贻误了孩子的成长。但是,林格先生竟然说教育是没有用的。那么,什么有用?如果再问,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什么才有用带?着强烈的疑问和少许的愤愤之情,我翻开了他的书……
《教育是没有用的》立足中小学教育的现状,颠覆现行教育观念,化解全民教育焦虑,由全国100所知名中小学校长联名推荐,受到著名教育家佟乐泉、孙云晓、郭思乐、程鸿勋、唐曾磊的高度评价。整本书介绍了林格的观点,分别为:
第一章:教育之困;
第二章:回归教育的纯真;
第三章:全面依靠孩子;
第四章:教育的目标是焕发人性光辉;
第五章:教是为了不教;
第六章:真正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
第七章:教育的最低纲领:培养能力;
第八章:习惯是教育的最终成果;
在这本书中,林格先生提出“教育应当使每个人的天性得以健康发展,和种树、种庄稼时疏松土壤,兴修水利一样,让根系自然生长,而不是强迫学生或孩子们接受外来的知识与道德要求。教育之困——这就是我们在做的“牛不吃草强摁头”的事。 难道不是吗?我们普遍头疼于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我们总是把这一切归于应试教育的体制,林格告诫我们有没有想想“我们仅仅尊重人的基本权利是不够的,还要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这是一切教育的逻辑起点。就是要让人自然自由生长、主动学习。”我们往往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无所不至、无所不能的,一切教育目标都可以通过教育技巧实现。真正的教育在于于无声处听惊雷,教育是道,而不是技术。学生要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无为而无所不为,不教而教。”这些“惊世骇俗”的观点加上生动深刻的案例,如利剑,如春风,如溪水,由惊异到认同到渗透,我真是感到春风拂面,一种感觉——爽。不能说是完全的颠覆,但绝对是全新的思维理念,适合我们80后的感觉,更适合现行的素质教育改革。
教育专家林格先生在这本书中重在强调教育要回归教育的本质。他认为,真正的教育绝对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智力的开发,而是给他们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使自己求知,可以使自己适应社会,可以使自己更好的生活。但是,现在的教育现况不是这样的,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的现在的教育现况呢?
林格先生认为,造成目前教育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实践在学生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学生的本性却是不愿意感受到有人在教育他的,他们更喜欢自然地成长。在我的另两篇文章《师是教之本 育乃爱之源》和《和谐理念进课堂 科学发展促教育》中我也曾提出一定要避免学生陷入“8小时痴呆”。要给学生权利,求知和自主探索的權利,不要“大包大揽”,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所以,平时教学中,我们多是以强者的、完美的、懂得所有知识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还自以为自己是伟大的、正确的,殊不知,我们这样做不仅仅是错的,而且是大错特错的,因为教育者的目的是让学生成长,而不是显示自己的聪明和才华,孩子的本性是不愿意感受到有人在教育着他。而是自然的成长,自然的学习和自主的探索。
但是,回头看我们现在的教育,为了升学,为了眼前的教育利益,家长和老师舍本逐末,两只眼睛紧紧地盯着学生的分数。要孩子力争考好、考好再考好,似乎分数就是生活的目的、成长的目的。这些,是忽视了生命的真正价值,忽视了生命的真正意义,忽视了学生成长的权利,老师和家长过多地介入了他们的成长过程。
林格先生告诉我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不要过多的介入,我们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捍卫学生的主动性。要想真正捍卫孩子,教育者就要力争少做一点什么。林格先生形象地提出教育者最好少一只手,这样,在孩子面前,少了一只手的老师就成了需要他帮助的人。我觉得,我们老师不但要勇敢地做“身体残缺者”,甚至有时候,还要尝试做“智力残缺者”——敢于“装傻”,只有敢于装傻的老师,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的主动发展,因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而不是显示自己的才华。
有句话叫“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如果老师示弱下来,学生才能强起来。
掩卷深思,我学到了很多。今后,我不会再去摁着牛头硬吃草了,我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要了解学生,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聆听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使自己的角色得到彻底转变:也像我的一位好友说的,我们要做火柴不做蜡烛,做农夫不做园丁,做律师不做法官,做拉拉队不做陪跑者。
林格说出了广大教育者心中困惑已久的迷惘,说出了他们不敢说的心里话,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教育者的盲点,也科学精准地指明了教育者应努力的方向。我们的教育太缺乏这种自主性了,学生,甚至老师牢牢地被牵制着,因此林格毫不留情地指出“厌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癌症’。”
这让我又想起了在亲戚家看见不愿吃饭的孩子,妈妈每天精心烹调着富有营养的美味佳肴,可每到吃饭时间,孩子却没有胃口,甚至恐惧于吃饭。因为孩子自然的本能——饿了就吃,被妈妈出于爱意的过于精心而给破坏了。
认真回味林格先生《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中关于“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感应”的论述。可以看出他的基本观点: ①单纯地教育体制变革,或教学方法创新,无法使教育回到其本源。②教育的本质是心灵之间的感应。因为心是一切经验的基础。③变“向外看”为“向内看”,使教育回归到心灵深处。
我相信,刚开始的教育是出于自然需要,是质朴本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事情变得愈来愈复杂化了,教育也就变得愈来愈扑朔迷离……假象迷惑了我们,我们渐渐遗失了教育的真道。
教育是道,道在回归。做教育,本来就是一份内心的坚守,更是对自然的回归本真,不能刻意不能强加亦不能改造。我们教育工作者就应该保持这一份“真”,坚守这一份“真”。
刚刚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心里自问:教育没用?晕,要知道,只这个名字就会对家长和老师造成多大的打击。试想:自己作为一线的教师,每天披星戴月、废寝忘食的进行着教育;所有的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恨不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地注视着孩子的举止、唯恐少说一句就贻误了孩子的成长。但是,林格先生竟然说教育是没有用的。那么,什么有用?如果再问,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什么才有用带?着强烈的疑问和少许的愤愤之情,我翻开了他的书……
《教育是没有用的》立足中小学教育的现状,颠覆现行教育观念,化解全民教育焦虑,由全国100所知名中小学校长联名推荐,受到著名教育家佟乐泉、孙云晓、郭思乐、程鸿勋、唐曾磊的高度评价。整本书介绍了林格的观点,分别为:
第一章:教育之困;
第二章:回归教育的纯真;
第三章:全面依靠孩子;
第四章:教育的目标是焕发人性光辉;
第五章:教是为了不教;
第六章:真正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
第七章:教育的最低纲领:培养能力;
第八章:习惯是教育的最终成果;
在这本书中,林格先生提出“教育应当使每个人的天性得以健康发展,和种树、种庄稼时疏松土壤,兴修水利一样,让根系自然生长,而不是强迫学生或孩子们接受外来的知识与道德要求。教育之困——这就是我们在做的“牛不吃草强摁头”的事。 难道不是吗?我们普遍头疼于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我们总是把这一切归于应试教育的体制,林格告诫我们有没有想想“我们仅仅尊重人的基本权利是不够的,还要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这是一切教育的逻辑起点。就是要让人自然自由生长、主动学习。”我们往往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无所不至、无所不能的,一切教育目标都可以通过教育技巧实现。真正的教育在于于无声处听惊雷,教育是道,而不是技术。学生要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无为而无所不为,不教而教。”这些“惊世骇俗”的观点加上生动深刻的案例,如利剑,如春风,如溪水,由惊异到认同到渗透,我真是感到春风拂面,一种感觉——爽。不能说是完全的颠覆,但绝对是全新的思维理念,适合我们80后的感觉,更适合现行的素质教育改革。
教育专家林格先生在这本书中重在强调教育要回归教育的本质。他认为,真正的教育绝对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智力的开发,而是给他们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使自己求知,可以使自己适应社会,可以使自己更好的生活。但是,现在的教育现况不是这样的,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的现在的教育现况呢?
林格先生认为,造成目前教育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实践在学生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学生的本性却是不愿意感受到有人在教育他的,他们更喜欢自然地成长。在我的另两篇文章《师是教之本 育乃爱之源》和《和谐理念进课堂 科学发展促教育》中我也曾提出一定要避免学生陷入“8小时痴呆”。要给学生权利,求知和自主探索的權利,不要“大包大揽”,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所以,平时教学中,我们多是以强者的、完美的、懂得所有知识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还自以为自己是伟大的、正确的,殊不知,我们这样做不仅仅是错的,而且是大错特错的,因为教育者的目的是让学生成长,而不是显示自己的聪明和才华,孩子的本性是不愿意感受到有人在教育着他。而是自然的成长,自然的学习和自主的探索。
但是,回头看我们现在的教育,为了升学,为了眼前的教育利益,家长和老师舍本逐末,两只眼睛紧紧地盯着学生的分数。要孩子力争考好、考好再考好,似乎分数就是生活的目的、成长的目的。这些,是忽视了生命的真正价值,忽视了生命的真正意义,忽视了学生成长的权利,老师和家长过多地介入了他们的成长过程。
林格先生告诉我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不要过多的介入,我们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捍卫学生的主动性。要想真正捍卫孩子,教育者就要力争少做一点什么。林格先生形象地提出教育者最好少一只手,这样,在孩子面前,少了一只手的老师就成了需要他帮助的人。我觉得,我们老师不但要勇敢地做“身体残缺者”,甚至有时候,还要尝试做“智力残缺者”——敢于“装傻”,只有敢于装傻的老师,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的主动发展,因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而不是显示自己的才华。
有句话叫“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如果老师示弱下来,学生才能强起来。
掩卷深思,我学到了很多。今后,我不会再去摁着牛头硬吃草了,我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要了解学生,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聆听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使自己的角色得到彻底转变:也像我的一位好友说的,我们要做火柴不做蜡烛,做农夫不做园丁,做律师不做法官,做拉拉队不做陪跑者。
林格说出了广大教育者心中困惑已久的迷惘,说出了他们不敢说的心里话,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教育者的盲点,也科学精准地指明了教育者应努力的方向。我们的教育太缺乏这种自主性了,学生,甚至老师牢牢地被牵制着,因此林格毫不留情地指出“厌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癌症’。”
这让我又想起了在亲戚家看见不愿吃饭的孩子,妈妈每天精心烹调着富有营养的美味佳肴,可每到吃饭时间,孩子却没有胃口,甚至恐惧于吃饭。因为孩子自然的本能——饿了就吃,被妈妈出于爱意的过于精心而给破坏了。
认真回味林格先生《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中关于“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感应”的论述。可以看出他的基本观点: ①单纯地教育体制变革,或教学方法创新,无法使教育回到其本源。②教育的本质是心灵之间的感应。因为心是一切经验的基础。③变“向外看”为“向内看”,使教育回归到心灵深处。
我相信,刚开始的教育是出于自然需要,是质朴本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事情变得愈来愈复杂化了,教育也就变得愈来愈扑朔迷离……假象迷惑了我们,我们渐渐遗失了教育的真道。
教育是道,道在回归。做教育,本来就是一份内心的坚守,更是对自然的回归本真,不能刻意不能强加亦不能改造。我们教育工作者就应该保持这一份“真”,坚守这一份“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