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程序双维度特征的恶意程序相似性分析

来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ro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空间中充斥着大量的恶意代码,其中大部分恶意程序都不是攻击者自主开发的,而是在以往版本的基础上进行改动或直接组合多个恶意代码,因此在恶意程序检测中,相似性分析变的尤为重要。研究人员往往单一种类的信息对程序相似性进行分析,不能全面地考量程序的有效特征。针对以上情况,提出综合考虑动态指令基本块集合的语义特征和控制流图的结构特征的程序相似性分析方法,从语义和结构两个维度对恶意程序相似性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其他文献
一、教材分析  l.教学内容  本课是PEP教材第六册Unit 5 B部分的内容,主要学习“四会”单词sleeping、climbing、fighting、swinging、短语drinking water和“三会”句子“What are the elephants doing?They’re drinking water.”。内容紧贴学生的兴趣实际,语言材料真实具体,让学生乐学易学,通过对动物动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必定是一个有情感、有爱好的人。热爱语文、热爱阅读是足以影响人一生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从小具有这方面的美好情感.是小学阅读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六年级上学期,恰逢同年级组两位教师(简称A教师、B教师)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这部分知识,笔者分别做了听课学习,课后作了调查,深受启发。现摘录片段如下:
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决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也就是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由此可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小学这个基础教育阶段必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设法点燃学生心中的创新火花,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质疑问难,激发创新精神
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助手和骨干力量.班主任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教师的课堂语言对学生起着正面的示范、引导作用,学生往往会以教师的话作为唯一正确的答案,有时甚至终生难忘。我们也经常听到学生会这样说:“某某老师就是这样说的。”可见,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慎言,因为你的每一句话都会在学生心中播下一粒种子。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锤炼课堂语言。  一、语言的科学性  也许很多教师会认为自己的课堂语言缺乏一些艺术性,但不至于不科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