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虽然学优生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但对“学困生”的教育才是艰巨和复杂的工作。主要从“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和怎样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进行阐述,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心理剖析;转化策略;树立信心
班主任的工作繁多且忙碌。本人从教24年,担任19年班主任,所有的工作都是秉承着一心为学生的态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而不断努力着。基于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我发现,面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班主任的工作相对轻松一些,而“学困生”的教育工作会消耗班主任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育过程中的“反复”出错,可以说是教育“学困生”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特点。而要改善“学困生”的教学问题,班主任就必须思考问题“反复”的根本原因,根据“学困生”掌握知识模糊,情绪波动大,意志较为薄弱,缺乏毅力和自制力的学习特点,做出积极而有效的改变。鉴于此,对待“学困生”的“反复”出错,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利用激励精神,创造安静课堂
班主任要告诉学生:“我们要做那永不停息的风,一季又一季地换颜色,一路又一路地领略。”让每个学生有斗志、有激情,以此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内心丰富的学生是有一定的课堂氛围要求的,而安静就是有效课堂开展的关键。安静有两方面:一是老师在传授知识时,课堂安静听讲;二是学生做习题或思考时保持安静。二者的有效结合,会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和学习,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安静对“学困生”来说存在一定困难。课堂处于安静状态,教师对他们稍加引导和注意,“学困生”就会注意自身影响;而在思考过程中,由于“学困生”的思维能力较弱,遇到难以自我解决的问题时会询问同学,但他们也会在不经意中打扰到其他学生的思想进度。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注意提示他们进行思考,学会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语言和肢体上的温馨提示,有效改正“学困生”说课堂小话的习惯,让课堂得到更好的利用,培养“学困生”的自我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二、加强锤炼理性和平衡心理教育
“学困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大多难以抵抗外界的诱惑,一旦他们处于安静的学习状态,外界的吵闹和诱惑便随之而来。初中时光是学生情绪波动最大的一个时期,若是没有处理好,就很难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因此,老师要多注意和学生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为学生提供相應的解决办法,引导学生理性地处理问题,在学习中保持积极乐观、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加强学生的理性和平衡心理教育。
三、有效的语言能够激励“学困生”
海涅在《法国的现状》中这样写道:“言语之力,大到可以从坟墓唤醒死人,可以把生者活埋,把侏儒变成巨无霸,把巨无霸彻底打垮。”“学困生”的转化,主要是通过语言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转化,进而通过行为监督,让“学困生”在思想和行动上有所改变。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在转化过程中,说有效的话,即话要说到“点”上和富有真心。
(一)说话要抓住重点
有效的语言要运用在合适的“点”上,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可对学生说无效的话。说话是要讲究质量的,需要注重将有效的语言用在每一个环节,发挥其有效的教学作用。教师在与“学困生”交流过程中,需要抓住重点,不可漫无目的地说,舍本逐末。这样的谈话不仅会使班主任自己说话毫无逻辑,而且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心中对班主任说的话毫不在意,自然无法促进“学困生”有效地转化为“学优生”,也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和评价。
(二)说话要富有真情实感
首先,人们处于社会环境中,在许多事情上都会有共通性,同时教师经历的事情比学生多,自然也能理解学生时代中的一些心理、感情,这就要求教师在和学生交流时要将心比心,才能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心中的真情实感。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情况和内心想法,才能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做出教学调整,也能够促进师生间的感情。话要说到心上,即是指说话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当前事情的侧重点,发现事情的本质问题进行交流,让事情得到有效解决。在这一过程,切勿对学生说假话、空话等。因为,即使在谈话过程中,教师抓住问题本质,可是这些虚假的话会导致教师失去学生的信任,让学生对教师产生距离感,无法做到真正的交流,无法解决“学困生”的教学问题,也无法实现“学困生”向“学优生”的有效转化。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就要做到注重对此类学生的循环渐进的教学引导,不可操之过急,要让学生在转化过程中逐渐养成自强、自律的学习习惯和做事原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教师要做好长期坚持的心理准备,不能半途而废。
参考文献:
李勇,王保平.探究初中学困生转化教育的有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193-194.
关键词:心理剖析;转化策略;树立信心
班主任的工作繁多且忙碌。本人从教24年,担任19年班主任,所有的工作都是秉承着一心为学生的态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而不断努力着。基于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我发现,面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班主任的工作相对轻松一些,而“学困生”的教育工作会消耗班主任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育过程中的“反复”出错,可以说是教育“学困生”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特点。而要改善“学困生”的教学问题,班主任就必须思考问题“反复”的根本原因,根据“学困生”掌握知识模糊,情绪波动大,意志较为薄弱,缺乏毅力和自制力的学习特点,做出积极而有效的改变。鉴于此,对待“学困生”的“反复”出错,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利用激励精神,创造安静课堂
班主任要告诉学生:“我们要做那永不停息的风,一季又一季地换颜色,一路又一路地领略。”让每个学生有斗志、有激情,以此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内心丰富的学生是有一定的课堂氛围要求的,而安静就是有效课堂开展的关键。安静有两方面:一是老师在传授知识时,课堂安静听讲;二是学生做习题或思考时保持安静。二者的有效结合,会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和学习,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安静对“学困生”来说存在一定困难。课堂处于安静状态,教师对他们稍加引导和注意,“学困生”就会注意自身影响;而在思考过程中,由于“学困生”的思维能力较弱,遇到难以自我解决的问题时会询问同学,但他们也会在不经意中打扰到其他学生的思想进度。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注意提示他们进行思考,学会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语言和肢体上的温馨提示,有效改正“学困生”说课堂小话的习惯,让课堂得到更好的利用,培养“学困生”的自我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二、加强锤炼理性和平衡心理教育
“学困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大多难以抵抗外界的诱惑,一旦他们处于安静的学习状态,外界的吵闹和诱惑便随之而来。初中时光是学生情绪波动最大的一个时期,若是没有处理好,就很难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因此,老师要多注意和学生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为学生提供相應的解决办法,引导学生理性地处理问题,在学习中保持积极乐观、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加强学生的理性和平衡心理教育。
三、有效的语言能够激励“学困生”
海涅在《法国的现状》中这样写道:“言语之力,大到可以从坟墓唤醒死人,可以把生者活埋,把侏儒变成巨无霸,把巨无霸彻底打垮。”“学困生”的转化,主要是通过语言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转化,进而通过行为监督,让“学困生”在思想和行动上有所改变。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在转化过程中,说有效的话,即话要说到“点”上和富有真心。
(一)说话要抓住重点
有效的语言要运用在合适的“点”上,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可对学生说无效的话。说话是要讲究质量的,需要注重将有效的语言用在每一个环节,发挥其有效的教学作用。教师在与“学困生”交流过程中,需要抓住重点,不可漫无目的地说,舍本逐末。这样的谈话不仅会使班主任自己说话毫无逻辑,而且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心中对班主任说的话毫不在意,自然无法促进“学困生”有效地转化为“学优生”,也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和评价。
(二)说话要富有真情实感
首先,人们处于社会环境中,在许多事情上都会有共通性,同时教师经历的事情比学生多,自然也能理解学生时代中的一些心理、感情,这就要求教师在和学生交流时要将心比心,才能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心中的真情实感。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情况和内心想法,才能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做出教学调整,也能够促进师生间的感情。话要说到心上,即是指说话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当前事情的侧重点,发现事情的本质问题进行交流,让事情得到有效解决。在这一过程,切勿对学生说假话、空话等。因为,即使在谈话过程中,教师抓住问题本质,可是这些虚假的话会导致教师失去学生的信任,让学生对教师产生距离感,无法做到真正的交流,无法解决“学困生”的教学问题,也无法实现“学困生”向“学优生”的有效转化。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就要做到注重对此类学生的循环渐进的教学引导,不可操之过急,要让学生在转化过程中逐渐养成自强、自律的学习习惯和做事原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教师要做好长期坚持的心理准备,不能半途而废。
参考文献:
李勇,王保平.探究初中学困生转化教育的有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