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2013年春节前夕,带着社会提供的慰问品和救济金,我实地走访了班级中的几位典型贫困生,亲眼目睹了他们贫寒的物质生活:破旧的房舍、简陋的家具、粗劣的饮食、过时的穿着等桩桩件件,让我们苏南地区的人感觉触目惊心,但在与贫困生及其家庭成员的交流中,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流露出来的“心理贫困”更让我揪心:
案例1:男生小李父亲早逝,母亲在丝织厂打工,该生在校表现不佳,常有违纪现象,期末考试成绩名列班级倒数。学校提前通知小李,老师走访的确切时间,但那天上午来到他家时,他母亲请假在家接待老师,说儿子昨晚玩电脑玩得太晚了,还在睡觉。最后直到走访老师离开,小李始终没有露面。
案例2:女生小王父母亲都下岗,享受城镇低保,该生在校学习较努力,成绩一般。到她家走访时,小王特地到路口迎接,她母亲非常客气,由衷地感谢学校对她女儿的关心。当老师鼓励小王更加勤奋刻苦争取优异成绩时,母亲竟然说:“女孩子读得出最好,读不出也没办法,看她的运气了”。
案例3:男生小赵父亲常年有病,母亲离家出走,靠祖父的退休金维持生活,该生在校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竞赛多次获奖,但性格怪僻。在走访他家时,学校老师让他拿着红包和领导合影,他死活不愿意,走回房间再也没出来。
二
以上案例反映了社会在对贫困生扶贫济困时,偏重于对贫困群体物质方面的救助,而疏于甚至根本就没有关注到对他们“心理贫困”的救助。其实,治贫先要治“心”,助困更须需“心”。健康的心态,良好的个性,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意识,进取的精神,是每一个贫困学生摆脱贫困、建功立业、创造美好家园的法宝,也是当代青少年必备的心理素质。
从贫困生角度看,生活在苏南地区的他们,遭遇的最大问题可能不是经济弱势,而是精神弱势。经济贫困生有的是农村建卡特困户,有的是城镇吃“低保”的,还有是因家庭变故而经济特别困难的,这些学生的生活水平确实低于来自同一社区的学生,对他们来说家庭条件本已十分艰难,父母还要为他们凑学杂费、生活费,他们内心深感歉疚,觉得对不起家人,贫困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物质资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在有形的经济压力,却并没能改变他们内心深处与日俱增的焦虑、自卑以致麻木的心理压力。
如案例1中的小李存在麻木而慵懒心理。这类学生似乎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对功课不感兴趣,对友情、亲情也不太在意。他们所关注的是一日三餐能否痛快玩耍,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大的理想和追求,得过且过,缺乏改变家庭面貌的进取精神,这类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很差。
如案例3中的小赵存在自尊而敏感心理。这些学生在学校里一般寡言少语,学习非常刻苦,想以优异的成绩消除自卑心理,但往往又形成了极强的自尊,情绪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同学的一句玩笑,老师的一个眼神,有可能使他心理长时间难以平静,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因而自卑、多疑、敏感。
学校对贫困生的关注有些片面。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有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遗忘学生的教育精神关怀,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来说,我们对“贫困生”的关照往往就是指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照顾,更多的是通过减免学杂费、发放贫困补助或是提供勤工俭学岗位等方式进行物质帮扶。我们很少意识到,除了物质帮扶之外,他们更期待精神上的关怀。因此学校对贫困生关注的狭隘性也造成了帮扶方式上的失当。
如案例3中的教师要求小赵拿着红包与领导合影,而小赵断然拒绝这种带有作秀色彩的合影,始料未及的后果鲜活地反映了目前我们对贫困生的救助体系和方式仍然存在漏洞:关心贫困生的物质困境,却让其心理因此受到损伤,因为有些贫困生把贫困当成无能、丢人和耻辱的事,不同程度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与帮助,甚至为了尊严拒绝援助。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然而,小赵的事例让我们看到了教育者没有在这方面给予应有的关注。
从家庭角度看,贫困的原因无外乎突遇天灾人祸,或因病致贫,或遭意外伤害,或受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或父母文化素质低、观念落后,缺乏必要的经济头脑。而父母文化低下、观念滞后对贫困生的“脱贫”有严重的消极影响。
如案例1中小李的母亲对儿子无原则的溺爱,使得儿子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将来可能蜕变为啃老一族。如案例2中的小王母亲对孩子的价值取向的随意性,甚至用宿命论指导孩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女儿的进取心。这类贫困生因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他们面对贫困时缺乏正确的心理指导、明确的方向和合理的对策,这样“双困生”的烙印很难彻底消除。
三
高中贫困生心理不适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心理现象,这种不良的心理现象已经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身心健康、成才发展。为此我们应构建起“社会、家庭、学校”三元联合教育模式,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与教育力量,对高中贫困生采取积极心理学干预,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改善他们的心理现状。
1.晓之以理。积极心理学强调人人都有发展的可能性和能力,强调每个人的潜能在解决自身心理问题、促进自身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古今中外无数成材者就来自于贫困家庭,这很好证明了人的潜能和向上的本性的伟大驱动力。
教育者可以引导贫困生正确看待贫困,勇敢直面苦难,认识到经济贫困只是暂时的困难,并不代表自己就比别人低一等。学生的真正价值体现在学业、人格品质上,应充分利用贫困这笔宝贵财富,将贫困的压力转变为勤奋学习、增强能力、锻炼品质的动力,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贫困,最终达到超越贫困的境界。
2.动之以情。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和群体自我的积极面,关注个体正在经历的知足、满意等主观感受和过去体验的良好状态,同时关注对未来的乐观希望、当前的幸福感。它包括积极的个性特征,如爱、勇气、给予、创造和持之以恒。在群体水平上,它包括培养个体承担社会责任的美德,培养更好的公民品质。
教育者对贫困生的教育工作要充满责任心,用自己的真挚情感感染、激发贫困生的情感,实现情感沟通,引导他们克服由于首因效应、刻板效应而形成的对社会、他人的认知偏差及由此产生的躲避、敌意等消极的人际态度,从而促使贫困生以友善、平和的心态处世。
3.导之以行。在积极心理学看来,社会关系、文化规范、潜能发展的家庭影响能够为人的能力、潜能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比如家庭、学校、社会的文化条件、语言环境等,都是这样的支持系统。而贫困生往往从小就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环境中,经常遭到周围同学的歧视和嘲笑,使他们产生非常低的自我评价,产生无助感。家庭、学校、社会应给贫困生营造一个积极的氛围和环境,把助人与育人有机结合,让他们意识到各种资助措施只能为他们“输血”,只有树立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意识和品格,通过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培养自我“造血”的能力,这才是育人的根本。
4.励之以志。人格研究是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学家要重点研究人格中所包含的积极特质,特别是人格中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乐观、爱、交往、技巧、美德、工作能力、感受力、创造力等。
为此对贫困生要进行“抗逆”教育,引导贫困生正视贫困,立志崛起,然后有步骤、有计划地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激励、磨炼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的意志、参与竞争的决心、取得成功的信心,积聚正能量,开创新时代。
2013年春节前夕,带着社会提供的慰问品和救济金,我实地走访了班级中的几位典型贫困生,亲眼目睹了他们贫寒的物质生活:破旧的房舍、简陋的家具、粗劣的饮食、过时的穿着等桩桩件件,让我们苏南地区的人感觉触目惊心,但在与贫困生及其家庭成员的交流中,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流露出来的“心理贫困”更让我揪心:
案例1:男生小李父亲早逝,母亲在丝织厂打工,该生在校表现不佳,常有违纪现象,期末考试成绩名列班级倒数。学校提前通知小李,老师走访的确切时间,但那天上午来到他家时,他母亲请假在家接待老师,说儿子昨晚玩电脑玩得太晚了,还在睡觉。最后直到走访老师离开,小李始终没有露面。
案例2:女生小王父母亲都下岗,享受城镇低保,该生在校学习较努力,成绩一般。到她家走访时,小王特地到路口迎接,她母亲非常客气,由衷地感谢学校对她女儿的关心。当老师鼓励小王更加勤奋刻苦争取优异成绩时,母亲竟然说:“女孩子读得出最好,读不出也没办法,看她的运气了”。
案例3:男生小赵父亲常年有病,母亲离家出走,靠祖父的退休金维持生活,该生在校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竞赛多次获奖,但性格怪僻。在走访他家时,学校老师让他拿着红包和领导合影,他死活不愿意,走回房间再也没出来。
二
以上案例反映了社会在对贫困生扶贫济困时,偏重于对贫困群体物质方面的救助,而疏于甚至根本就没有关注到对他们“心理贫困”的救助。其实,治贫先要治“心”,助困更须需“心”。健康的心态,良好的个性,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意识,进取的精神,是每一个贫困学生摆脱贫困、建功立业、创造美好家园的法宝,也是当代青少年必备的心理素质。
从贫困生角度看,生活在苏南地区的他们,遭遇的最大问题可能不是经济弱势,而是精神弱势。经济贫困生有的是农村建卡特困户,有的是城镇吃“低保”的,还有是因家庭变故而经济特别困难的,这些学生的生活水平确实低于来自同一社区的学生,对他们来说家庭条件本已十分艰难,父母还要为他们凑学杂费、生活费,他们内心深感歉疚,觉得对不起家人,贫困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物质资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在有形的经济压力,却并没能改变他们内心深处与日俱增的焦虑、自卑以致麻木的心理压力。
如案例1中的小李存在麻木而慵懒心理。这类学生似乎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对功课不感兴趣,对友情、亲情也不太在意。他们所关注的是一日三餐能否痛快玩耍,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大的理想和追求,得过且过,缺乏改变家庭面貌的进取精神,这类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很差。
如案例3中的小赵存在自尊而敏感心理。这些学生在学校里一般寡言少语,学习非常刻苦,想以优异的成绩消除自卑心理,但往往又形成了极强的自尊,情绪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同学的一句玩笑,老师的一个眼神,有可能使他心理长时间难以平静,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因而自卑、多疑、敏感。
学校对贫困生的关注有些片面。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有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遗忘学生的教育精神关怀,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来说,我们对“贫困生”的关照往往就是指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照顾,更多的是通过减免学杂费、发放贫困补助或是提供勤工俭学岗位等方式进行物质帮扶。我们很少意识到,除了物质帮扶之外,他们更期待精神上的关怀。因此学校对贫困生关注的狭隘性也造成了帮扶方式上的失当。
如案例3中的教师要求小赵拿着红包与领导合影,而小赵断然拒绝这种带有作秀色彩的合影,始料未及的后果鲜活地反映了目前我们对贫困生的救助体系和方式仍然存在漏洞:关心贫困生的物质困境,却让其心理因此受到损伤,因为有些贫困生把贫困当成无能、丢人和耻辱的事,不同程度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与帮助,甚至为了尊严拒绝援助。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然而,小赵的事例让我们看到了教育者没有在这方面给予应有的关注。
从家庭角度看,贫困的原因无外乎突遇天灾人祸,或因病致贫,或遭意外伤害,或受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或父母文化素质低、观念落后,缺乏必要的经济头脑。而父母文化低下、观念滞后对贫困生的“脱贫”有严重的消极影响。
如案例1中小李的母亲对儿子无原则的溺爱,使得儿子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将来可能蜕变为啃老一族。如案例2中的小王母亲对孩子的价值取向的随意性,甚至用宿命论指导孩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女儿的进取心。这类贫困生因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他们面对贫困时缺乏正确的心理指导、明确的方向和合理的对策,这样“双困生”的烙印很难彻底消除。
三
高中贫困生心理不适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心理现象,这种不良的心理现象已经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身心健康、成才发展。为此我们应构建起“社会、家庭、学校”三元联合教育模式,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与教育力量,对高中贫困生采取积极心理学干预,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改善他们的心理现状。
1.晓之以理。积极心理学强调人人都有发展的可能性和能力,强调每个人的潜能在解决自身心理问题、促进自身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古今中外无数成材者就来自于贫困家庭,这很好证明了人的潜能和向上的本性的伟大驱动力。
教育者可以引导贫困生正确看待贫困,勇敢直面苦难,认识到经济贫困只是暂时的困难,并不代表自己就比别人低一等。学生的真正价值体现在学业、人格品质上,应充分利用贫困这笔宝贵财富,将贫困的压力转变为勤奋学习、增强能力、锻炼品质的动力,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贫困,最终达到超越贫困的境界。
2.动之以情。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和群体自我的积极面,关注个体正在经历的知足、满意等主观感受和过去体验的良好状态,同时关注对未来的乐观希望、当前的幸福感。它包括积极的个性特征,如爱、勇气、给予、创造和持之以恒。在群体水平上,它包括培养个体承担社会责任的美德,培养更好的公民品质。
教育者对贫困生的教育工作要充满责任心,用自己的真挚情感感染、激发贫困生的情感,实现情感沟通,引导他们克服由于首因效应、刻板效应而形成的对社会、他人的认知偏差及由此产生的躲避、敌意等消极的人际态度,从而促使贫困生以友善、平和的心态处世。
3.导之以行。在积极心理学看来,社会关系、文化规范、潜能发展的家庭影响能够为人的能力、潜能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比如家庭、学校、社会的文化条件、语言环境等,都是这样的支持系统。而贫困生往往从小就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环境中,经常遭到周围同学的歧视和嘲笑,使他们产生非常低的自我评价,产生无助感。家庭、学校、社会应给贫困生营造一个积极的氛围和环境,把助人与育人有机结合,让他们意识到各种资助措施只能为他们“输血”,只有树立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意识和品格,通过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培养自我“造血”的能力,这才是育人的根本。
4.励之以志。人格研究是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学家要重点研究人格中所包含的积极特质,特别是人格中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乐观、爱、交往、技巧、美德、工作能力、感受力、创造力等。
为此对贫困生要进行“抗逆”教育,引导贫困生正视贫困,立志崛起,然后有步骤、有计划地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激励、磨炼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的意志、参与竞争的决心、取得成功的信心,积聚正能量,开创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