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抚心,帮困必励志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angr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2013年春节前夕,带着社会提供的慰问品和救济金,我实地走访了班级中的几位典型贫困生,亲眼目睹了他们贫寒的物质生活:破旧的房舍、简陋的家具、粗劣的饮食、过时的穿着等桩桩件件,让我们苏南地区的人感觉触目惊心,但在与贫困生及其家庭成员的交流中,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流露出来的“心理贫困”更让我揪心:
  案例1:男生小李父亲早逝,母亲在丝织厂打工,该生在校表现不佳,常有违纪现象,期末考试成绩名列班级倒数。学校提前通知小李,老师走访的确切时间,但那天上午来到他家时,他母亲请假在家接待老师,说儿子昨晚玩电脑玩得太晚了,还在睡觉。最后直到走访老师离开,小李始终没有露面。
  案例2:女生小王父母亲都下岗,享受城镇低保,该生在校学习较努力,成绩一般。到她家走访时,小王特地到路口迎接,她母亲非常客气,由衷地感谢学校对她女儿的关心。当老师鼓励小王更加勤奋刻苦争取优异成绩时,母亲竟然说:“女孩子读得出最好,读不出也没办法,看她的运气了”。
  案例3:男生小赵父亲常年有病,母亲离家出走,靠祖父的退休金维持生活,该生在校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竞赛多次获奖,但性格怪僻。在走访他家时,学校老师让他拿着红包和领导合影,他死活不愿意,走回房间再也没出来。
  二
  以上案例反映了社会在对贫困生扶贫济困时,偏重于对贫困群体物质方面的救助,而疏于甚至根本就没有关注到对他们“心理贫困”的救助。其实,治贫先要治“心”,助困更须需“心”。健康的心态,良好的个性,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意识,进取的精神,是每一个贫困学生摆脱贫困、建功立业、创造美好家园的法宝,也是当代青少年必备的心理素质。
  从贫困生角度看,生活在苏南地区的他们,遭遇的最大问题可能不是经济弱势,而是精神弱势。经济贫困生有的是农村建卡特困户,有的是城镇吃“低保”的,还有是因家庭变故而经济特别困难的,这些学生的生活水平确实低于来自同一社区的学生,对他们来说家庭条件本已十分艰难,父母还要为他们凑学杂费、生活费,他们内心深感歉疚,觉得对不起家人,贫困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物质资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在有形的经济压力,却并没能改变他们内心深处与日俱增的焦虑、自卑以致麻木的心理压力。
  如案例1中的小李存在麻木而慵懒心理。这类学生似乎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对功课不感兴趣,对友情、亲情也不太在意。他们所关注的是一日三餐能否痛快玩耍,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大的理想和追求,得过且过,缺乏改变家庭面貌的进取精神,这类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很差。
  如案例3中的小赵存在自尊而敏感心理。这些学生在学校里一般寡言少语,学习非常刻苦,想以优异的成绩消除自卑心理,但往往又形成了极强的自尊,情绪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同学的一句玩笑,老师的一个眼神,有可能使他心理长时间难以平静,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因而自卑、多疑、敏感。
  学校对贫困生的关注有些片面。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有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遗忘学生的教育精神关怀,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来说,我们对“贫困生”的关照往往就是指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照顾,更多的是通过减免学杂费、发放贫困补助或是提供勤工俭学岗位等方式进行物质帮扶。我们很少意识到,除了物质帮扶之外,他们更期待精神上的关怀。因此学校对贫困生关注的狭隘性也造成了帮扶方式上的失当。
  如案例3中的教师要求小赵拿着红包与领导合影,而小赵断然拒绝这种带有作秀色彩的合影,始料未及的后果鲜活地反映了目前我们对贫困生的救助体系和方式仍然存在漏洞:关心贫困生的物质困境,却让其心理因此受到损伤,因为有些贫困生把贫困当成无能、丢人和耻辱的事,不同程度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与帮助,甚至为了尊严拒绝援助。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然而,小赵的事例让我们看到了教育者没有在这方面给予应有的关注。
  从家庭角度看,贫困的原因无外乎突遇天灾人祸,或因病致贫,或遭意外伤害,或受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或父母文化素质低、观念落后,缺乏必要的经济头脑。而父母文化低下、观念滞后对贫困生的“脱贫”有严重的消极影响。
  如案例1中小李的母亲对儿子无原则的溺爱,使得儿子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将来可能蜕变为啃老一族。如案例2中的小王母亲对孩子的价值取向的随意性,甚至用宿命论指导孩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女儿的进取心。这类贫困生因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他们面对贫困时缺乏正确的心理指导、明确的方向和合理的对策,这样“双困生”的烙印很难彻底消除。
  三
  高中贫困生心理不适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心理现象,这种不良的心理现象已经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身心健康、成才发展。为此我们应构建起“社会、家庭、学校”三元联合教育模式,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与教育力量,对高中贫困生采取积极心理学干预,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改善他们的心理现状。
  1.晓之以理。积极心理学强调人人都有发展的可能性和能力,强调每个人的潜能在解决自身心理问题、促进自身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古今中外无数成材者就来自于贫困家庭,这很好证明了人的潜能和向上的本性的伟大驱动力。
  教育者可以引导贫困生正确看待贫困,勇敢直面苦难,认识到经济贫困只是暂时的困难,并不代表自己就比别人低一等。学生的真正价值体现在学业、人格品质上,应充分利用贫困这笔宝贵财富,将贫困的压力转变为勤奋学习、增强能力、锻炼品质的动力,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贫困,最终达到超越贫困的境界。
  2.动之以情。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和群体自我的积极面,关注个体正在经历的知足、满意等主观感受和过去体验的良好状态,同时关注对未来的乐观希望、当前的幸福感。它包括积极的个性特征,如爱、勇气、给予、创造和持之以恒。在群体水平上,它包括培养个体承担社会责任的美德,培养更好的公民品质。
  教育者对贫困生的教育工作要充满责任心,用自己的真挚情感感染、激发贫困生的情感,实现情感沟通,引导他们克服由于首因效应、刻板效应而形成的对社会、他人的认知偏差及由此产生的躲避、敌意等消极的人际态度,从而促使贫困生以友善、平和的心态处世。
  3.导之以行。在积极心理学看来,社会关系、文化规范、潜能发展的家庭影响能够为人的能力、潜能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比如家庭、学校、社会的文化条件、语言环境等,都是这样的支持系统。而贫困生往往从小就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环境中,经常遭到周围同学的歧视和嘲笑,使他们产生非常低的自我评价,产生无助感。家庭、学校、社会应给贫困生营造一个积极的氛围和环境,把助人与育人有机结合,让他们意识到各种资助措施只能为他们“输血”,只有树立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意识和品格,通过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培养自我“造血”的能力,这才是育人的根本。
  4.励之以志。人格研究是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学家要重点研究人格中所包含的积极特质,特别是人格中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乐观、爱、交往、技巧、美德、工作能力、感受力、创造力等。
  为此对贫困生要进行“抗逆”教育,引导贫困生正视贫困,立志崛起,然后有步骤、有计划地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激励、磨炼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的意志、参与竞争的决心、取得成功的信心,积聚正能量,开创新时代。
其他文献
摘 要: 针对应用型本科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学的特点,作者对计算机软件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提出了构建以行业需求为原则、以实践创新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阐述了实践模式下具体的教学体系设计原则,旨在构建以实践创新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关键词: 计算机软件专业 实践模式 教学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培养信息技术领域高科技人才的主要学科,为我国的信息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计算机软件专业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打造有效课堂是基础教育教学的热门话题。从开学至今的教学调查检查发现,很多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效评价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我校以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形式,大力开展“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提高教学效率”的培训和研讨活动,旨在为教师提供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的平台,探索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班班通”交互式电子白板能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构建适应新课程理
摘要: 在英语听说课中,Pair-work或Role-Play是最常见的口语练习活动。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交流熟练掌握目标用语,提高口语水平。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即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然而,学生仅仅通过课堂的对话练习,就代表会运用语言了吗?毫无疑问,答案是否定的。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口语教学教学策略    英语口语教学最根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独立学院教学与科研现状,研究基于现实条件的独立学院教学质量提高制度建设,提出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策略及加快独立学院教学制度创新步伐的措施,以期为独立学院教育政策的创新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教学质量 制度创新  独立学院所学习的基础理论已经建立了本学科较为严密的概念、范畴与理论体系,具有高深系统性特点,离开了大量的阅读、调查、实验就难以掌握本学科知识的全貌,难以理
摘要: 作者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体育在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阐述了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 素质教育高校体育教学作用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它以人的基本素质形成与发展为核心,根据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形成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它能促使学生体质、智力和非智力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
摘要: 高校红色经典文学作品主要通过现当代文学课程、校园文化、校园网络等形式传播,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校园文化、现代媒体为新平台。利用红色经典文学作品,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合格建设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红色经典文学作品    高校文学课程中蕴含大量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是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青
2013年3月23日,我在华东师范大学聆听了吴亚萍教授的一节讲座,讲座题为《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的策略研究》。她在讲座中阐述了课堂教学要做到“三放三收”。”所谓“放”,就是要把问题“放下去”,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独立地面对问题,并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谓“收”,就是把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状态和相关信息“收上来”,从中解读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存在的困惑和差异。她的讲座给了我很多启示,于是我尝试在自己的物理课
摘 要: 本文给新市民子女的健康成长开了一张爱的处方“一张笑脸、两句鼓励、三份关爱”:把微笑送给他们,拉近距离;把鼓励赠给他们,激发自信;把关爱洒给他们,温暖心灵,使新市民子女健康成长。  关键词: 新市民子女 微笑 鼓励 关爱 健康成长  近年来,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这些在城市生活和就业的人员我们把他们称为“新市民”。2013年,张家港市在全省率先推行“新市民子女入学积分管理”制度,为新市
摘 要: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相当一部分二语学习者在语音输出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这种偏差容易在交流沟通过程中引起误会,尤其在语用信息传递中,通过句子重音实现的语音处理中的“重点”和“突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研究通过对于被测试者习惯性错误的案例分析得出由于语音迁移引起的重音误置及音高变化不明显等语音特点对于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在句子重音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于语言信息突显实现的影响。  
摘 要: 我国西部的农村英语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本文旨在寻求制约当代西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瓶颈,并在此基础上探求瓶颈的成因,最后提出改变西部农村英语教学现状、突破教学瓶颈的建议。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瓶颈 追因 建议  步入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我国农村英语教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笔者植根西部,对西部城乡英语教学进行了多年研究,现总结西部农村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