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于质量与公平之间的美国高等教育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an_h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教师》:美国大学招生目前有何困境?
  罗宾森:成本问题是目前美国高校招生所面临的巨大的挑战。即使在联邦政府资助下,低收入家庭依然负担不起学费,因此学生不得不贷款。然而美国目前失业率较高,许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无法偿还贷款,因此许多学生望而却步。同时在过去十年里美国高校费用支出不断上涨,是所有公共事业支出中最为庞大的一项,超过汽车、医疗等领域的支出。公立大学会得到州政府的大部分资金补助,但是由于州政府的税收减少,使得其对大学的资助也不断在减少,在过去的5年里减少了30%。因此即使是州立大学,其学费对于那些低收入家庭而言也是十分昂贵的。目前面对大学成本高的问题,联邦政府有两种解决思路。一是建立大学成本问责制。大学需每年向联邦政府汇报其费用增长情况,如果增长速度过快,大学将没有资格获得联邦政府的学生贷款,从而使大学重视成本控制问题。二是建立投入—回报机制。联邦政府要求大学追踪毕业生的去向及工资报酬,并且将其贷款成本与回报进行对比,从而以更加明确的方式让学生抉择是否要接受高等教育以及专业选择问题。在美国,一些不需要受高等教育背景的工作例如护士、社工等都可以得到较高的报酬。反而教师这一职业须经过大学四年的培训,然而毕业生却在劳动力市场中仍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因为美国正值经济萧条期,数以千计的教师被辞退,教师岗位被取消。因此那些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不得不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在可接受的投入与回报比例范围中,作出适当的抉择。
  《中国教师》:如何看待大学招生公平问题?
  罗宾森:美国大学招生不公平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资金资助不公平,二是学生质量不均衡。高等教育一直被认为是为公众提供平等机会、实现社会流动的机制,而政府的作用则是保障这一公平性。美国自19世纪中期开始关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问题,随即出台一系列法案保障中下层阶级子女、退伍军人、少数族裔及妇女、中低收入家庭后代和残疾青少年等弱势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例如1862—1890年的赠地学院法案(Morrill Land Grant College Act)、1944年的G.I.人权法案(G.I. Bill of Rights)和1972年的联邦佩尔助学金计划(Federal Pell Grant Program)。但是进入20世纪以来,政府和高校资助逐渐由助学金(以需求为主导)转变为奖学金(以能力为主导),这一举措使得低收入家庭子女进入高等教育的数量大大减少。1995—2000年期间,家庭年均收入低于4万美元、获得奖学金资助的学生数量增长幅度为22%,而家庭年均收入高于10万美元、获得奖学金资助的学生数量增长幅度却达到145%。大量的财政资助给予了那些原本有能力支付学费的学生,而不是贫困学生。2000—2013年期间,联邦政府、州政府和高校纷纷出台政策将关注点由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转向提高毕业率。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09年发表了美国2020年高校毕业率目标宣言,即截至2020年,社区学院毕业生将达到1 000万,四年制大学毕业生将达到200万,为全世界培养最具竞争力的优秀人才。随后19个州纷纷出台提高大学毕业率计划,29个州先后加入华盛顿非营利组织“完成美国大学教育”组织(Complete College America),以此履行美国高校不断减少招生数量,特别是来自弱势群体、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数量之承诺,从而提高生源质量来保证较高的毕业率。然而,这些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并不是在能力上有所缺陷,而是因为没有接受过较高质量的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没有教授他们为进入大学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因此相比那些来自高收入家庭的学生他们暂时有所落后,即使进入大学也会发生辍学、被辞退等问题,而学校也不愿意投入额外的资金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为此他们受到大学的冷落。纵观过去的几十年,美国高等教育在质量与公平的博弈中,不断倾向于质量而淡化公平问题,为此招致众多非议。但是大学作为高深学问的研究机构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水平也无可厚非,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保障生源质量的均衡,如何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接受优质的中等教育则显得更为重要。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责任编辑:林静)
其他文献
偶尔迷茫的王老师(以下称王老师):周博士您好,我最近在班级管理方面遇到了一个问题,想跟您聊一聊。  未必正确的周博士(以下称周博士):是什么问题呢?  王老师:最近,我们学校开展了一次关于学校班级管理的培训,专家在培训的时候向我们特别强调,教师要“尊重儿童天性”,要让学生“自然生长”“自由发展”。我觉得专家说得挺好的,但真要让我按照专家说的去做的话,却又感到迷茫。  周博士:您是哪里觉得迷茫呢? 
俞正强,浙江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兼职研究员,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浙江省金华市环城小学校长。  “角的度量”这一课时,其基本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用量角器量角或用量角器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其间含有关于角的度量单位与角的度量工具的认识,称为知识。  与这些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连在一起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结合本人对这一课时的教学,做如下探讨。  一、从角的大小到形的赋值  材料呈现:
“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是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携手合作,在四川省青川县和苍溪县、甘肃省西和县和平凉市崆峒区开展的教育项目,旨在加速地震灾区学校实现“重建更美好”的目标。该项目自2009年年底开始,在5年的时间里,一方面为项目校提供各种教学资源包,另一方面组建县级导师团队并建立导师定期下校指导的机制,对项目学校教师进行持续的专业指导。项目最突出的特点是“移动性”,即一部分教学资源包由导师团
编者按  青年教师意味着教育的未来和希望。  我们欣喜地发现,近些年教师队伍中活跃着这样一批“新锐教师”,教育因他们而不同。他们依然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但不再严肃、古板;他们前卫、时尚、有活力,甚至是舞台上耀眼的明星;他们眼界开阔、知识渊博、富有锐气,把最新潮也最有趣的东西引入课堂;他们是敏锐的年轻人,也是理想的教育革新者;他们是学生的朋友,也是他们的青春合伙人。  为庆祝第32个教师节,我们将
基布兹是以色列最具特色,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城市。“基布兹”的字面含义是“聚集”,它是犹太人的集体农庄,是一个所有成员没有私人财产、凡物公用的农耕小区。在基布兹的一所幼儿园参观访问期间,走进他们的“儿童乐园”,我们吃惊地发现,这里俨然像一个废品回收站。在一块沙地上,简单竖起一片遮阴篷,里面横七竖八散满了废油桶、废轮胎、旧微波炉、旧的小型洗衣机、木板架子,甚至是一些不锈钢的瓢盆。但细细看,这里又不是废品
上学的时候,我最喜欢的诗就是舒婷的《致橡树》;走上讲台后,我盼望自己长成一棵挺立在天地间的树,呵护众多的小树苗,与他们一起迎朝霞送夕阳,看繁星满天,听虫语蛙鸣;经过不懈的努力,我成了特级教师,成了别人眼中一棵高大挺拔的树。但是,我不想成为灌木丛中不愁阳光但没有竞争的大树,我希望身旁有高大的木棉、挺拔的青松,我期望置身于一片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每天向上的生命的森林里。成为名师工作室的“领头雁”以后,
2016年10月30至31日,首届明远教育论坛成功举办。在此次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石中英、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张民生、山西省教育厅正厅级督学张卓玉、广州大学党委书记屈哨兵、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浙江金华师范附属小学校长俞正强以及来自一线的校长、教师们,围绕教育活力这一主题做了报告。石中英教授所在的课题组在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协同创新中心的支持下,做了“办学体制机制和学校活力关系
2013年12月,我有幸参加了在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举办的教育管理人员高级研修班,这是一段理念洗礼、实践印证、反思前行的教育旅程,让教师们满怀憧憬和梦想而来,满载收获和希望而归。一场场讲座,一所所名校,一次次智慧的碰撞,让我受益良多,对课程有了新的理解,尤其是在课程领导力方面。接下来,我将从憧憬、洗礼、体验、反思和构想五个方面介绍我的“课程理解过程”。  一、憧憬:课程离我有多远  在开始这段
孙先亮,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校长,青岛二中分校校长,知名教育专家。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孙先亮提出了“造就终身发展之生命主体”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学校“终身发展”的教育思想,形成“系统教育观”“教育即环境”等教育观念,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山东省首届年度教育创新人物十佳校长、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校长奖、青岛市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中国教师:“造就终身发展之生命
DNA可以解释我们是什么,身份可以解释我们是谁。教师身份则包含了教师关于“我是谁”这一根本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同时,教师身份建构对教师学习“怎么成为一名教师”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教师身份建构可以帮助教师发展其教育哲学,进行教师决策,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和教学效率[1]。  对教师身份建构的研究还有利于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教育教学过程。布瑞兹曼(Britzman)认为教学不仅包含认知层面的知识和教学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