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的细节里“穿行”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alli_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如茉莉》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讲述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这件事,让人感受到真爱就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芳香怡人。文章事小情真,感人至深,尤其是其中的细节描写,温暖质朴,细腻动人,将父母之间平凡而深厚的亲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教学时,需引导学生在爱的细节里“穿行”,走来回,悟情感,学语言,建构真实的阅读经验。
  一、 品咂揣摩,从细节中感悟真情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大多会以学生的阅读初感为起点,引导他们运用已习得的语文知识,加以遣词造句、构段理解等策略,以及用过往言语实践活动中建构起来的阅读方式,去尝试自己得出阅读结论;但许多时候学生的阅读理解还只停留在表面,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读不到”的地方加以点拨引导,从而将学生的阅读引向文本深处。
  《爱如茉莉》描写的是一些日常生活,读来亲切易懂,但要真正唤起学生的共鸣却并不容易。所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琐碎细节学生未必会留意,更不会轻易地被触发感动。因此,教学时,教师一方面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探究作者映子对于“爱如茉莉”认识变化的原因,去发现父母间彼此关心爱护的细节描写,并尝试理解其含义;另一方面,要预设到学生的阅读障碍,有重点地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揣摩语言,读出文字背后的画面与情感,去真切地理解和感受父母之间这份心照不宣的爱。例如,学生都会交流到“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这一句,大多能够抓住“直奔”一词来感受爸爸对妈妈的关心,但理解得比较粗浅,这时教师可提问:“读着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会透过词语在脑海中呈现画面:“我仿佛看到了爸爸匆匆的背影。”“我仿佛看到了爸爸焦急的眼神。”“我仿佛感受到了爸爸急切的心情。”“我感受到了爸爸对妈妈的爱。”……接着教师还可进一步追问,爸爸是在什么情况下“直奔”医院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从而感受到:一般人们出差回来 “可能会休息”“可能会吃点东西”等,而爸爸却没有那么做,甚至不顾及我“费尽心思”编的谎话就“直奔医院”。通过这样的阅读,学生读出了爸爸的心急如焚和心无旁骛,读出了爸爸对妈妈似茉莉花般的深情,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用词“淡而有味”的精妙。
  二、联系比较,在细节处体悟匠心
  一篇课文是一个整体,任何断章取义都可能削弱对文本的理解。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贯通前后文,在整体阅读中获得情感的触动和升华,得到语言的滋润和熏染。尤其是进入高年级,学生已慢慢具有一定的篇章意识,要引导他们去认识文本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与文章架构特点,以及体会这样的语言形式对文章的表达作用。
  《爱如茉莉》是一篇充满情味的美文,父母彼此的深情缓缓流淌在字里行间,流淌在不着痕迹的细节里。作者的描述自然纯真又匠心独运,特别是前后文细节的呼应,值得学生再三品读,得其真味。教学时一方面要让学生循着作者的思路顺“序”而为,感受文章谋篇布局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要打破常规,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将细节描写有机串联,通过比较、联想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学习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如文中映子看到的爸爸和妈妈的“眼睛”:爸爸去医院照顾妈妈,是健康的,眼睛却是“布满血丝”,而生病的妈妈反而是“清醒含笑”,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联系上下文,学生就能够读到爸爸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不敢休息,因而睡眼蒙眬、哈欠连天;妈妈则因爸爸在身边,而感到恬静幸福。这一细节让我们感受到父母一个甘愿付出,一个因接收到对方的爱而深感幸福。而父母分别对“我”说的话更让人动容,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妈妈说:“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把两句话联系起来读,便发现一个不敢睡得沉,怕对方不肯叫醒自己;另一个担心惊动对方,打扰了他的休息。他们一心都为对方着想,彼此为了对方,甘愿自己辛苦一点,也不想让对方知晓。两个人对彼此的这份担心和“怕”,正是一种心照不宣的爱,而这份爱,就藏在几近平淡的叙述和对话之中,需要学生在贯通全文的基础上,加以品读和感悟,从中获得对细节描写作用的体悟以及“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的美好感受。
  三、实践表达,到细节里构筑语言
  每一篇课文都承载着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去挖掘和落实,从而带领学生走向语言发展的远点。当学生从课文的细节里感受到了“爱如茉莉”,再如何前行?我想应该顺势而为,将教学的触角由文本引向生活,唤起学生的情感经验,让他们去学习描绘和表达爱的细节,从而构筑和发展自己的语言。
  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会围绕“爱是什么”设计拓展练习。有的是针对文本内容的提炼:如“爱是妈妈虚弱的牵挂”“爱是爸爸直奔医院的背影”“爱是爸爸每天病床前的守护”等等。这样的练说巩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帮助学生还原和回忆爱的场景。有的教师引导学生谈自己对于爱的认识:“爱是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爱是同学默默借给我的一块橡皮” 等。学生说的内容很丰富,但以上种种还仅限于某种句式的表达,并没有运用从这篇文章中习得的技能。换言之,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停留在原有水平,并没有得以发展。分析这篇课文,学生学习的意义、细节描写的学习与運用应是其中的重要元素。因此,要引导学生在“爱是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爱是同学默默借给我的一块橡皮”等句子概念化表达的基础上还原场景,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将这份爱描述得具体动人,这才是本文语言实践的落脚点。
  由此我们会发现,在学习本文时,由细节的阅读开始,再以细节的描述结尾,实际上是围绕着语言学习的轴心走了一个来回,是基于学生已有语言能力的一种实践和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习作一直是学生学习语文最苦恼之事,苦于不知写什么,也苦于不知如何下笔。为了不让学生在习作面前望而却步,也为了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笔者侧重选择“嬉系列”作为突破口进行了课堂习作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所谓“嬉”,就是嬉戏、玩耍之意,而爱玩正是儿童的天性,是他们的乐趣所在。“嬉作文”就是将有趣的活动、游戏等引进作文教学,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后,春风化雨般地积累素材、习得方法、积淀情感。  不少教师以为学生只
摘 要: 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文章以“不屈不挠”这一教学片断为切入点,结合语用学理论,通过反思、评析教学过程,提出实施建议,进一步明晰阅读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核心价值,阐述“唯有指向真实语用,才能实现‘成语’核心价值”这一观点。  关键词: 成语 真实语用 核心价值  教研組举行活动,一位同事执教《海伦·凯勒》一课。恰逢笔者近期主持区级课题“语用学视野下的熟语教学研究”
春风度过了山海关,鸟儿就往回飞了,冰雪消融的黑土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在这样好的季节里,侯一刀被患者骂了,骂得苦不堪言、体无完肤、无可奈何。他窝囊地坐着,脸上还挂着无奈的笑,这是他惯用的伎俩,代替了口诛笔伐。侯一刀清楚,很多双内容丰富的眼神,在他身上飘来拂去。现在社会呀!有些人怎么了?浮躁、自私、麻木,通俗地说,把好心当成驴肝肺!侯一刀想着,内心怒火燃烧,想搧这个女人的耳光……  赵主任久经沙场
摘 要: 针对开放教育学生的基本特点,将国开学习网与课程钉钉群相结合,设计了三“课”四“学”的线上教学模式。教师通过钉钉群直播开展导学课、答疑课、复习课,通过教师导学,学生开展自学;通过组织专题讨论活动,促进学生之间互学;教师根据直播课堂、课程讨论区的学生反馈信息进行精准助学。将四“学”融入三“课”,满足了需求多样性,增强了师生互动性,提高了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开放教育 国开学习网 钉钉群直
摘 要: 要使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必须从课堂导入入手,根据语文学科固有的特点导入。本文分析了“伪语文导入”现象,提出了“真语文导入”策略。  关键词: 真语文 语文课堂导入 语文味  在真语文讨论的大背景下,我们倡导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拒绝“假语文”、“伪语文”。所谓语文味,是指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的特点,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位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把握语文这一重要交际工具的同时
摘 要: 刘备与唐僧之所以能够领导团队走向成功,正是因为他们具有出众的社会交往能力。本科院校文秘专业学生要具备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必备的思想素养:目标明确,意志坚定;严于律己,言而有信;心地善良,待人宽厚。第二,掌握交往策略:维护上级的权威;与同级精诚合作;对待下级要赏罚分明。第三,懂得沟通技巧:明确对方的心理;注重礼貌礼节;把握沟通的主动权。  关键词: 文秘专业
从孙立权老师提出“批注式阅读”至今,小语界学者们对批注式阅读的研究和实践已有十多年。这种阅读方式以简洁、高效的特点,个性化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又通过以直接领悟为出发点的思维方式和“在只言片语中立论”的表述方式深深契合当下语文课改的方向。  《女娲补天》是统编本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文章。讲了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甘于奉献的精神。
摘 要: 随着《幼儿园规程》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游戏在当前幼儿园课程中还存在以下四个问题:教师的儿童观存在偏差,限制幼儿的主体性;游戏和教学难以平衡,无法发挥游戏的优势;游戏与幼儿的需要无法对接,失去游戏的价值;家长的传统游戏观念导致课程功利化。为了更好地发挥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现以雅安市天全县第一幼儿园为例,提出以下四个建议:改
作为教师,既需要以读者的身份理解文本,更要站在学生的视角,把文本转化为教学行为。这就需要教师努力挖掘文本中的语言文字与表达特色,设计学生学习的路径,通过文本唤醒学生的语文学习。换言之,文本解读需要发现文本中的语文。笔者试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沙漠中的绿洲》为例,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读出文本表达的特色  《沙漠中的绿洲》是一篇关于环境改造的文章。课题中的“绿洲”并不是在沙漠中自然形成的,而是阿联酋
为什么在名师的课堂上,当学生的思维发生偏差时,会诞生很多无法预料的精彩?这其实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睿智理答行为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何为理答?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即时评价,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教师如何通过睿智的理答来打破学生的思维局限,营造良好的充满思维张力的课堂氛围,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探问,提高思维效度  巧妙的理答能生成许多无法预约的精彩。但教无定法,理答也是如此,甚至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