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告别营销同质化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a3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是顾客体验的一个载体。然而,网络社区一定会分化,一些社区会越来越小(研究表明,每个人线上经常保持沟通的朋友至多30人),一些社区则会越来越大,并可无限细分。人们在这些社区里穿梭往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对于企业的营销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唯一的差别是信任关系
  
  一个奶粉品牌应当如何营销运作?通常广告主会在报纸、电视、户外媒体上告诉妈妈们选购奶粉的注意事项,同时亮出产品优点。考虑到互联网的影响力日渐深远,广告主还可能建立自己的产品网站,在网站上罗列产品信息。他们会同时在门户网站或者垂直网站上放置一个广告条或产品链接,从而引导消费者进入自己的产品网站。
  然而在欧洲,达能的奶粉品牌认为此类方式已经过时,营销的重点应当放在培育顾客的品牌偏好度上。与社区网站合作,达能将页面设计成一个体验中心,不打硬广告,没有产品链接,只在适当的时候出现品牌LOGO。在这样的体验中心,妈妈们的问题会得到即时反馈。基于强大数据库的支持,妈妈们输入基本信息、注册登录后,看到的将是高度定制化的内容。另外,利用社区的联络功能,一名怀孕1个月的妈妈可以与另外一群同样怀孕1个月的妈妈们建立联系,交流孕期的心得体会。
  试想一下,当你与一个奶粉品牌有了近10个月时间的密切交互后,会对此产生怎样的印象?一旦你走进店铺,看见熟悉的品牌LOGO,首先会感到亲切,继而会想,一个如此关心母亲的品牌,产品本身又能错到哪里去?随着营销战日益激烈,高举高打的产品推广方式越来越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在其他营销渠道上,各奶粉品牌可能打成平手,唯一的差异就是长时间互动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
  这就是互动的力量。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只有将消费者最深层次的需求真正融合到沟通过程中,才能在人们心中培育起近乎偏执的品牌偏好度。通过社区开展营销活动,其成本还将达到历史新低,产出之高,则更是传统营销方式不能企及的。奥美互动曾为森马做过一个互动营销项目:邀请网友在网上自己设计T恤,不限风格,只要本人觉得好看就可以(对应森马“穿什么就是什么”的口号)。同时设置投票机制,得票最多的设计方案,设计者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品。此外,他们还建立了交流平台,满足网友们的表达欲望。方案刚上线,浏览量就突破百万人次,接下来动用了十几个服务器才支撑起日渐增多的访问量。
  欧美国家的网络社区在品牌传播上已经扮演了主导性的角色,中国基于社区的营销实践现在还只是冰山一角,很快也将蔚为大观。一些企业意识到这一点,将部分营销经费从报纸、电视、门户网站等渠道转移到社区。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开始在社区平台推广卡通人物信用卡。阿童木、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等经典卡通人物粉丝成群,通过社区集中找到他们后,只要新建一个类似“阿童木信用卡拥戴者在此排队”的话题,就可以引发许多人主动响应。由于社区具有公开性,一个人做任何事情别人都可以看到,品牌不需要太多的动作,传播效果就已经达到了。这类营销手段将信息分散进入网络的各个角落,参与人们的生活,其内在逻辑是沟通而非灌输,因而更容易改变消费者的认知。
  
  口碑营销的学问
  
  让消费者产生兴趣(哪怕是一次),然后逗留并产生好感、建立忠诚度,进而主动传播,这是营销的不同境界。所有营销方案无不希望走完全程,让信息不胫而走。
  新环境下,怎样才能达到营销的理想境界?首先,必须以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沟通。弹出式广告之所以效果有限,正因为其信息传播的方式与用户习惯相违背。社区营销方案的制定者要倾听他人的谈话,弄清楚他们的兴趣点所在,在此基础上植入品牌信息,以保证话题的相关性。随后还要持续跟踪,根据各种反馈随时作出调整。营销的目的绝不应该只是卖出一件产品,它还要提供一种体验。消费者有问题要及时回复,考虑他们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才能紧紧地粘住他们。其次,抛开种种酷炫外衣。互联网也是一个传播平台,只不过对内容有独特的要求。传统的营销创意无论高下,只要付钱都可以在电视上做广告;基于社区的营销创意却必须来自受众生活,这是最根本的区别所在。
  美国的研究者发现,90%以上的女性都对自身形象不满意。女性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金钱维护形象,不满意的人竟然还是如此之多,这反映出一个基本的社会现象。洗护品牌多芬由此提出疑问:“到底是我们越来越丑,还是我们的审美标准发生了变化?”营销方案也由此生发开来:一个体态臃肿却阳光自信的女孩子出现在画面,配以问句“她到底是胖还是美?”一个满头白发、满脸皱纹的老太太出现在画面,两眼放出年轻人的光芒,配以问句:“她到底是老还是美?”疑问句加上多芬的品牌LOGO,潜台词很明确:是时候反思一下所谓“公认的”审美观,进而找到自己独有的美丽。同时,多芬还在Youtube上发布了一个病毒式视频:一个平凡的邻家女孩经过巧妙的化妆,配合专业摄影棚的灯光,再加上修图软件的一系列加工后,变得异常完美,被直接用作户外广告模特。人们纷纷传播这一视频,从而继续强化着多芬“真美”的品牌诉求。
  病毒式营销是一柄双刃剑。“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所言非虚。一件好事情,人们可能告诉身边的一两个人;一件坏事情,人们会告诉身边的六七个人。既想提高营销信息的传播范围,又要实现可控,就必须清楚一点:“人们只会去传播那些100%超出人们想象力的正向信息。”而病毒式营销的难度正在于此。人们会传播什么信息?或者是有用的,或者是有趣的,或者是让人眼前一亮的。苏珊大妈这样的草根明星的视频,很多人为之感动并争相传播,因为有励志的成分在里面。
其他文献
9月初,在众多有识之士为“国进民退”担忧之时,企业界传来了特大喜讯:“2009中国企业500强”净利润首度超越美国企业500强,领先幅度达700多亿美元。  数字虽然喜人,但这份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共同发布的榜单并没有迎来舆论的起立鼓掌。这并不意外,毕竟,在经过多年的自感技不如人的赶超体验之后,无论是企业界、学术界还是新闻界,大家都比10年前要冷静多了。  何止是冷静!榜单刚一发布,舆
期刊
衡量企业家的水准,与衡量厨师的手艺非常相似一标准往往不是国宴大餐,而是家常蛋炒饭。精明能干的企业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资源和条件便能白手起家,平中建奇,灵活机动地调动身边普通常见的资源,迅捷机敏地发现别人熟视无睹的商机。    过去的大户人家在聘厨子之前,为了考察其手艺高下,一般并不要他烹制山珍海味、满汉全席,而是让他做一道简单的家常饭菜,比如蛋炒饭。这样做自有其道理,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吃的是家
期刊
职业发展管理是组织和员工个人对职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和反馈的一个综合性过程。如何将胜任力模型运用于员工职业发展管理,以提升职业发展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近年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新热点。    传统的晋升方法    翰威特最近对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做了一次调研,研究不同公司对员工的晋升或职业发展作出决策的方法。我们发现,各类企业存在两类传统的晋升方法:经验导向的晋升方法和业
期刊
在与一些已经构建胜任力模型的HR管理人员交流时,他们普遍反映“构建的胜任力模型不适用也不实用”。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建模顾问的选择——实战、实在    从目前主持和主导胜任力建模的咨询顾问的履历看,很多都没有在企业一线任职的经历,对企业实际运作不熟悉,大多只有一些概念或理念。虽然有咨询公司的数据库作支持,但数据库毕竟不是活生生的企业实践。这种类型的顾问所构建出来的胜任力模型在很大程度上
期刊
李东生也好,张瑞敏也好,他们赖以维系高管团队的更多的是物质和权位。也许可以大胆地认为,他们的骨子里,仍是X理论的信奉者。    2009年的夏天,负责TCL通讯业务的高级副总裁刘飞离职;8月,担任TCL通讯首席运营官的于恩军辞职;TCL高级副总裁王康平也在这个夏天辞去了TCL多媒体执行董事一职。这一幕,与2004年、2007年发生的TCL多名高管“批量”离职情形颇为相似。  走马换将虽然有时是企业
期刊
几年前,我在做领导力开发工作时问一个客户,他的公司如何开发自己的胜任力模型?对方很自豪地告诉我,公司最近聘请的一位副总裁将以前雇主使用的胜任力模型带了过来,他们公司决定使用这套胜任力模型。我还听说过一些其他的例子,比如由一名主管或一个工作组来开发胜任力模型。  并不是说,上述企业的胜任力模型不能带来价值。在短期内,它们还是能起作用的。然而,如果企业对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胜任力模型及其应用不甚理解,很
期刊
自本世纪初胜任力引入中国之后,对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的研究方兴未艾,企业也纷纷投入时间和精力,建立自己的胜任力模型。然而,胜任力模型并未在甄选、培训、绩效和薪酬管理方面发挥功效,并且常常与企业战略和文化脱节。很多人认为,胜任力模型不适合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  这些偏差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对胜任力模型的产生背景、基本内容和作用方式存在片面认识。从人力资源管理来看,人事经理或外部咨询师很难将胜任力模
期刊
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将年度人物给了“YOU”。YOU是所有坐在电脑前的你我他,既是在虚拟世界里遨游的比特人,也是现实生活中的消费者。当时,以维基百科、Youtube和Myspace为代表的互联网新事物风生水起,彰显出开放、包容、创新、合作的特性,展现了更为广阔的想象与实践的空间。  时隔3午后的今天,继续高速繁衍扩大的YOU群体,已经在社会和商业领域里展现出无处不在的影响力。美国总统奥巴马
期刊
网商规模发展的惊人速度和规模的无限想象,一方面令京东掌门人刘强东振奋不已,另一方面,随之而来的管理瓶颈和可能存在的发展失控也在慢慢逼近。京东的规模战略究竟是“局”还是“关”?眼下,这已成为刘强东不得不面对的发展难题。  创办京东商城11年后,刘强东终于休了一个长假——尽管被“禁足”在医院,但无论如何,对刘强东来说,这都是一段难得的闲暇时光。在不足10平方米的病房里,他计划用30篇左右的文章,梳理出
期刊
无论是自建品牌社区,还是参与到非官方的品牌社区中,企业都应谨记:“粉丝”最懂你的心。而赢得“粉丝”的关键是:不要试图控制一切,允许社区多样化,提供互动的方式,并辅以适度的监督与支持。    在线品牌社区(online brand communities)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然而,这些社区良莠不齐。好的社区让访问者经常光顾,互相交流,家常的、娱乐化的气氛也很浓厚。有些社区则乏善可陈,它们往往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