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零八个月后,我国第一枚氢弹在大漠深处成功炸响。1993年7月,该基地经过环境治理并通过国家验收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将州府迁入这里并将基地重新命名为“西海镇”。2007年4月28日,曾经神秘威武、制造两声巨响的地方对外开放了,现在俨然一个旅游胜地——
一路向北,当旅游大巴离开西宁约3个小时后,来到海拔3000多米的金银滩大草原。当年西部歌王王洛宾就是在这里写下了那首传唱至今的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西海镇,一个只有万余人口的小镇。在当年研制核武的221厂建起来之前,这里根本没有人。
在广州,骄阳如火,然而到这里才下车不久,天上竟然飘起了鹅毛大雪。踏着雪,沿着基地公路前行,昔日神秘的禁区越来越近,伸向远方的铁轨和架满铁丝网的高大红墙清晰可见。在导游的引领下,我们很快进入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核心禁区。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耸的纪念碑,碑的正面写着“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几个大字,背面是600字的碑文。一位美女游客小声地问-“这里不会有核辐射吧?”导游说:“当然不会,因为这里并不是真正的爆炸现场,只是研制和试爆的地方。”
昔日戒备森严的景象几乎让人难以想象,只有马路旁的路牌和石碑不时提示善人们,这是昔日的“将军楼”、“办公楼”、“专家楼”和“科研楼”,王淦昌、朱光亚、邓稼先、周光召等著名科学家都曾在这里工作过,这些当年“原子城”里最高的决策之地,如今成了州委领导的宿舍。
从外围进人基地,首先要经过被称为基地大门的“6号哨卡”,这是当年进入基地的唯一通道。当年,凡进入基地的有关人员都必须在这里严格检查,仅出人证就多达40多种,专家、科研人员、工人及其家属都配有专门的出人证。如果没有证件,“连一只鸟也飞不过去一”
我们时而乘车,时而步行,走了近10公里,来到基地的“三分厂”,也叫“221厂火车站”,它在当时是整个核基地的交通枢纽,由38公里的铁路专线连接各分厂。
“一分厂”当年是进行核部件机加工、无线电控制系统和特种材料研制与生产的地方,生产车间多数都是在地下,里面密布着错综复杂的秘密通道,现在这些地下车间并没有对外开放。被称为靶场的“六分厂”是当年的爆轰试验场。试验场的正前方有一面厚达1.3米的钢板隔离墙,岁月的侵蚀使这面“墙”变得斑斑驳驳,“墙”上布满了坑坑洼洼的小槽,这便是爆轰试验时核弹冲击波“雕刻”的痕迹。
“二分厂”是个半掩体的建筑物厂房,空旷的厂房周围都是高耸的避雷针。这里原是组装原子弹的地方,即核武器的总装车间。废弃的车间里,除了偶尔在墙上看到已发黄的保密守则、标语口号、毛主席语录和残缺不全的岗位职责外,几乎所有的设备已经“撤离”了。
在展览馆,高耸在展厅右侧的两朵“蘑菇云”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爆炸时的模型。在“蘑菇云”的右下方,摆放着一颗型号为A2923,按一定比例“复制”而成的原子弹模型。在展览馆里,这件“惊世之物”最能吸引游客的眼球,没想到原子弹这样的家伙外表上看起来如此平常,就像只大煤气罐。
现在的海北州邮政局大院内,有一幢三层楼房。从外表看这幢楼与普通的楼房并无二致,红砖砌的墙,木框架的窗,显得低矮而破旧,大院内树木成阴,已把这幢三层小楼遮掩了一大半。然而,这样一个极普通的楼房下面,竟然隐藏着一个规模庞大的通信指挥枢纽——地下指挥中心。这个中心的人口处在这幢三层楼房内的一面墙壁里,大小只容一个人钻进去。通过这道门,有三段曲折的水泥台阶通往地下,沿着台阶走下去可以看到通道里布满了各种通风管道、供暖设备以及密密麻麻的通信线路。
沿着台阶走几分钟,便可以来到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厅”,这里是通往地下指挥中心的最后道关卡,有三道大型钢制门横亘在前面,第一道钢门厚度将近一尺,这道门既能防爆也能防辐射。第一道钢制门之后,依次设有两道相对较小的铁门,两道门都有很强的密封性,能阻隔外面空气进入,这两道门均为防毒气门。经过这三道门之后,才可抵达指挥中心的“心脏”——由载波室、配线室、通风室、指挥室、发电机房、配电室、指挥室、人工交换室和电报室8个部分组成。在这里,所有的电话机均为手摇碰石电话机,可别小看了它们,当年就是靠这样的破电话机,直通北京中南海哩!
在地下指挥中心的最底层有一个小房间,门牌上写着“发电机房”几个大字,房间里面装有一台12kw的汽油发电机,在外部电源断电时,它负责供给指挥中心的一切用电。这个房间的左下角有一个仅够一个人出人的四方形小洞,洞口写有“秘密通道,游客止步”的字样。
“秘密通道”到底会通向哪儿呢?管理人员面无表情紧盯着我们,表示再往前走已经是不可能了。
离开金银滩时,已是傍晚,晚霞高高地飘在西面的山上,形状各异,仔细一看,有的云朵像是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
一路向北,当旅游大巴离开西宁约3个小时后,来到海拔3000多米的金银滩大草原。当年西部歌王王洛宾就是在这里写下了那首传唱至今的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西海镇,一个只有万余人口的小镇。在当年研制核武的221厂建起来之前,这里根本没有人。
在广州,骄阳如火,然而到这里才下车不久,天上竟然飘起了鹅毛大雪。踏着雪,沿着基地公路前行,昔日神秘的禁区越来越近,伸向远方的铁轨和架满铁丝网的高大红墙清晰可见。在导游的引领下,我们很快进入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核心禁区。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耸的纪念碑,碑的正面写着“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几个大字,背面是600字的碑文。一位美女游客小声地问-“这里不会有核辐射吧?”导游说:“当然不会,因为这里并不是真正的爆炸现场,只是研制和试爆的地方。”
昔日戒备森严的景象几乎让人难以想象,只有马路旁的路牌和石碑不时提示善人们,这是昔日的“将军楼”、“办公楼”、“专家楼”和“科研楼”,王淦昌、朱光亚、邓稼先、周光召等著名科学家都曾在这里工作过,这些当年“原子城”里最高的决策之地,如今成了州委领导的宿舍。
从外围进人基地,首先要经过被称为基地大门的“6号哨卡”,这是当年进入基地的唯一通道。当年,凡进入基地的有关人员都必须在这里严格检查,仅出人证就多达40多种,专家、科研人员、工人及其家属都配有专门的出人证。如果没有证件,“连一只鸟也飞不过去一”
我们时而乘车,时而步行,走了近10公里,来到基地的“三分厂”,也叫“221厂火车站”,它在当时是整个核基地的交通枢纽,由38公里的铁路专线连接各分厂。
“一分厂”当年是进行核部件机加工、无线电控制系统和特种材料研制与生产的地方,生产车间多数都是在地下,里面密布着错综复杂的秘密通道,现在这些地下车间并没有对外开放。被称为靶场的“六分厂”是当年的爆轰试验场。试验场的正前方有一面厚达1.3米的钢板隔离墙,岁月的侵蚀使这面“墙”变得斑斑驳驳,“墙”上布满了坑坑洼洼的小槽,这便是爆轰试验时核弹冲击波“雕刻”的痕迹。
“二分厂”是个半掩体的建筑物厂房,空旷的厂房周围都是高耸的避雷针。这里原是组装原子弹的地方,即核武器的总装车间。废弃的车间里,除了偶尔在墙上看到已发黄的保密守则、标语口号、毛主席语录和残缺不全的岗位职责外,几乎所有的设备已经“撤离”了。
在展览馆,高耸在展厅右侧的两朵“蘑菇云”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爆炸时的模型。在“蘑菇云”的右下方,摆放着一颗型号为A2923,按一定比例“复制”而成的原子弹模型。在展览馆里,这件“惊世之物”最能吸引游客的眼球,没想到原子弹这样的家伙外表上看起来如此平常,就像只大煤气罐。
现在的海北州邮政局大院内,有一幢三层楼房。从外表看这幢楼与普通的楼房并无二致,红砖砌的墙,木框架的窗,显得低矮而破旧,大院内树木成阴,已把这幢三层小楼遮掩了一大半。然而,这样一个极普通的楼房下面,竟然隐藏着一个规模庞大的通信指挥枢纽——地下指挥中心。这个中心的人口处在这幢三层楼房内的一面墙壁里,大小只容一个人钻进去。通过这道门,有三段曲折的水泥台阶通往地下,沿着台阶走下去可以看到通道里布满了各种通风管道、供暖设备以及密密麻麻的通信线路。
沿着台阶走几分钟,便可以来到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厅”,这里是通往地下指挥中心的最后道关卡,有三道大型钢制门横亘在前面,第一道钢门厚度将近一尺,这道门既能防爆也能防辐射。第一道钢制门之后,依次设有两道相对较小的铁门,两道门都有很强的密封性,能阻隔外面空气进入,这两道门均为防毒气门。经过这三道门之后,才可抵达指挥中心的“心脏”——由载波室、配线室、通风室、指挥室、发电机房、配电室、指挥室、人工交换室和电报室8个部分组成。在这里,所有的电话机均为手摇碰石电话机,可别小看了它们,当年就是靠这样的破电话机,直通北京中南海哩!
在地下指挥中心的最底层有一个小房间,门牌上写着“发电机房”几个大字,房间里面装有一台12kw的汽油发电机,在外部电源断电时,它负责供给指挥中心的一切用电。这个房间的左下角有一个仅够一个人出人的四方形小洞,洞口写有“秘密通道,游客止步”的字样。
“秘密通道”到底会通向哪儿呢?管理人员面无表情紧盯着我们,表示再往前走已经是不可能了。
离开金银滩时,已是傍晚,晚霞高高地飘在西面的山上,形状各异,仔细一看,有的云朵像是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