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形状是物体的一种空间存在形式,几何图形是对客观物体的抽象和概括。引导幼儿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向幼儿进行几何图形的教育,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通过认识几何形状,可以提高和改善幼儿的空间能力,如提高手眼协调能力等,几何图形的认识是数学概念学习的桥梁和基础,通过几何图形的认识,还将发展幼儿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核心视阈;小班;图形能力;
中图分类號:G4 文献标识码:A
在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活动中,除了根据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组织个性化的游戏活动外,教师还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提供适宜的指导,以期促进幼儿图形能力的发展。下面将结合小班幼儿游戏几何拼图——小卡车的两个片段,对小班幼儿图形能力的发展进行分析和总结。
[背景介绍]拼图游戏当中,一名幼儿选择了一张彩色小卡车的图片,这是一张等比例且包含所有分割线的几何图形组合。图片中的小卡车由红黄蓝三种颜色组成,幼儿的拼图材料同样是由红黄蓝三色的简单几何图形构成。
[片段一]
描述:幼儿毫无迟疑就开始了拼图活动。她先是将图样拉到了自己胸前,紧接着开始选择材料。她首先选择的是蓝色小圆片,幼儿手中的蓝色小圆片放在了图样中卡车的轮子上,与图样中轮子完全契合。幼儿从左往右依次完成了卡车轮子的拼图,拼图游戏开始的较为顺利。车轮完成后,幼儿开始拼车厢,她首先拿了一块黄色正方形,接着拿了一块红色正方形,就这样一块黄一块红、一块黄一块红……幼儿从左往右依次拼完了整个车厢,游戏进行较为顺利。突然,幼儿出现了明显的停顿,犹豫了四五秒之后,她选择了一个红色的小三角形,把它缓缓的放在了红色正方形的上方,终于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卡车头。第一次拼图结束了。
分析:首先,这是一张等比例且包含所有分割线的彩色图例,图例相当于拼图结果的等比照片。幼儿直接选择了在图例上完成拼图,采用的是一一匹配的策略,这表明小班幼儿拼图能力处于低水平阶段,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将材料的颜色考虑在内,表明幼儿对图形本身认识没有超出颜色这一维度,仍处于一个初级阶段。
其次,该名观察对象为小班幼儿,年龄在三岁到三岁半之间,对图形的认知发展处在“拓扑阶段”。该名幼儿在拼图游戏中最先选择了小圆片,其次选择了正方形,最后选择了三角形,表明她对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掌握程度依次递减,这也与Clements(2004)等对3-6岁幼儿形状辨认的研究结果一致: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顺序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
此外,小班的幼儿绝大多数是没有掌握“左右”概念的,而该名幼儿每次操作时皆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行拼图。最初,笔者猜测这是幼儿较强的秩序感所呈现的结果,然而,通过观察录像发现,该名幼儿为“左利手”,她的操作活动皆从左边开始,由近及远,在生理方面解释了该名幼儿的行为特点。
最后,该名幼儿在用红色三角形拼卡车头时出现了明显的“停顿”,这是她思考的过程,造成这个“困难”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一是因为三角形的拼图需要旋转,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旋转对小班幼儿来说仍是一个难点。
二是因为红色正方形的上方放置了一块红色三角形,正方形的边与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边重合在了一起,构成了一个梯形,虽然幼儿未必掌握了“梯形”的概念,但在从拓扑图形到欧氏图形的发展过程中,幼儿已经掌握了识别封闭图形和开放图形的能力,红色梯形(由红色正方形和红色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对她无疑是一种干扰。
总体来看,幼儿出现的停顿行为可能是上述原因中的一种,也有可能是这两种原因共同导致的结果。
[片段二]
描述:教师观察到该名幼儿较快地完成了拼图,于是教师提议到:“这样拼的话我就看不见图卡了,可不可以把卡片放在上面,我们在下面拼一拼呢?”教师说完,将图例往前移了一下。幼儿虽然保持了沉默,但她显然接受了教师的建议。
和初次操作一样,该名幼儿逐个找出了蓝色小圆片,从左往右依次排开。不同的是,她一共摆了5个小圆片,且每两个圆片之间间距差别较大。“卡车有几个轮子啊?”教师干预到,幼儿抬头望了教师一眼,“你可以用手指点着数一数。”教师建议道。幼儿先是手指着图例中的小圆片,嘴里念到“1、2、3、4。”接着,幼儿又用同样的方法数了数自己摆的小圆片,发现数到了5,她很快自己撤掉了最右边的小圆片。拼图游戏继续进行,幼儿和上次一样,一个黄色正方形一个红色正方形,放好第三个正方形的时候,她并没有继续进行,而是开始在图例上数一共有几个正方形,她用食指和中指交替指点图例中的小正方形,两个手指像是会走路的“小人”。幼儿正确的点数到8,而后取了一个红色小正方形,把它和其它三个正方形摆成了一排,接下来她用食指指着自己的正方形开始点数,数到4她并没有停止,而是在空白的桌面上接着往后数,一直数到了8。
依旧按照“黄-红”的顺序,幼儿继续摆放正方形,“你发现问题了吗?你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是分开的还是连在一起的?”教师指着图例问道。幼儿发现了问题,她很快将所有正方形都连接在了一起。接着,幼儿数了数自己摆的正方形,又数了数图例中的正方形,各数了两次后,最终拼好了8节车厢。这次幼儿没有犹豫,一下子就正确的拼出了卡车车头。“老师,我拼好了。”幼儿开心地对教师说到。教师回应道:“你看看这个小轮子在两个正方形的什么位置呢?跟你的一样吗?你再看看第二个小轮子在什么位置呢?它俩挨着吗?”教师指着图例卡问道。幼儿依次观察图例卡和自己的小卡车,将小卡车较快调整完毕。教师继续补充到“每个小轮子都在黄(黄色正方形)红(红色正方形)中间”,老师指着幼儿的作品上向幼儿展示,“黄红、黄红、黄红。”
分析:首先,离开图例拼图是一个复制过程,相较于在图例上直接拼图,对图形进行匹配的活动难度更大,该游戏要求幼儿把握位置与距离的关系。这名幼儿在拼图的过程出现的“材料离散”现象(小圆片与正方形一个离一个太远,整个图形过于分散),表明小班幼儿没有较好的掌握位置与距离的关系,幼儿的观察是从整体形象出发,注意力集中难以集中在某个点上,细节观察力不够。 其次,幼儿在图例上数了4个车轮,自己在摆了5个车轮之后,迅速撤掉了一个小圆片,这个过程表明幼儿已经掌握了5以内数的含义。在拼车厢的时候,幼儿一共数了6次,才将8块正方形全部拼好,整个过程表明幼儿能够对8以内的数准确唱数、一一点数,但接数、按数取物的技能尚未掌握,符合大多数小班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特点。
[总体反思]
根据《指南》的要求,遵循不同年龄幼儿的学习路径,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支持幼儿自主建构,并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有利于促进幼儿图形以及空间关系感知能力的发展。在学前儿童早期的数学教育中,滲透几何经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该经验的渗透,一方面可以将几何图形与幼儿的生活世界建立起联结,帮助幼儿了解和认识世界,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提升培养幼儿的空间意识。诸多研究已表明,儿童图形认知能力与空间关系等诸多重要能力的获得与几何图形活动的开展有密切的关系。在两个教学片段中,教师的相关教学教法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经验。
1、教师对游戏所用材料较为考究。首先,无论是图例的选择还是操作材料的准备,教师都考虑到了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并依此选择了较为适当的材料。3-4岁的幼儿倾向于关注物体的颜色,在该游戏中图例的颜色与操作材料的颜色保持一致,降低了游戏的操作难度,方便幼儿的操作,有助于幼儿游戏中自信心的建立。其次,等比例实物照片式的图例方便幼儿在图例上直接匹配,使整个游戏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2、教师以幼儿的活动为中心,在每一个“难点”处给予及时的引导。片段二中幼儿脱离了图例拼图,凭借自己想象和兴趣摆拼了5个车轮,老师及时发现问题,干预问到“卡车有几个轮子?”,并建议幼儿用手指点数,幼儿在操作中逐渐找到正确的拼接方法;在幼儿拼车厢时,老师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图例中的车厢摆放方式,抛出了“分开的”和“连在一起的”两个关于距离的词句,帮助幼儿在操作中感受不同的空间关系,促进小班幼儿空间知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慧和,张俊.幼儿园数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高美娇.幼儿图形以及空间关系的感知特点和学习途径[J].幼儿教育,2013(8):17-20.
[3]陈家欢.论如何提高幼儿对推行和空间的认识[J].经验,2016.
作者简介:程慧霞(1994—),女,汉,河南省项城市,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河南科技职业大学,河南省、周口市、邮编466000。
关键词:核心视阈;小班;图形能力;
中图分类號:G4 文献标识码:A
在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活动中,除了根据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组织个性化的游戏活动外,教师还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提供适宜的指导,以期促进幼儿图形能力的发展。下面将结合小班幼儿游戏几何拼图——小卡车的两个片段,对小班幼儿图形能力的发展进行分析和总结。
[背景介绍]拼图游戏当中,一名幼儿选择了一张彩色小卡车的图片,这是一张等比例且包含所有分割线的几何图形组合。图片中的小卡车由红黄蓝三种颜色组成,幼儿的拼图材料同样是由红黄蓝三色的简单几何图形构成。
[片段一]
描述:幼儿毫无迟疑就开始了拼图活动。她先是将图样拉到了自己胸前,紧接着开始选择材料。她首先选择的是蓝色小圆片,幼儿手中的蓝色小圆片放在了图样中卡车的轮子上,与图样中轮子完全契合。幼儿从左往右依次完成了卡车轮子的拼图,拼图游戏开始的较为顺利。车轮完成后,幼儿开始拼车厢,她首先拿了一块黄色正方形,接着拿了一块红色正方形,就这样一块黄一块红、一块黄一块红……幼儿从左往右依次拼完了整个车厢,游戏进行较为顺利。突然,幼儿出现了明显的停顿,犹豫了四五秒之后,她选择了一个红色的小三角形,把它缓缓的放在了红色正方形的上方,终于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卡车头。第一次拼图结束了。
分析:首先,这是一张等比例且包含所有分割线的彩色图例,图例相当于拼图结果的等比照片。幼儿直接选择了在图例上完成拼图,采用的是一一匹配的策略,这表明小班幼儿拼图能力处于低水平阶段,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将材料的颜色考虑在内,表明幼儿对图形本身认识没有超出颜色这一维度,仍处于一个初级阶段。
其次,该名观察对象为小班幼儿,年龄在三岁到三岁半之间,对图形的认知发展处在“拓扑阶段”。该名幼儿在拼图游戏中最先选择了小圆片,其次选择了正方形,最后选择了三角形,表明她对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掌握程度依次递减,这也与Clements(2004)等对3-6岁幼儿形状辨认的研究结果一致: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顺序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
此外,小班的幼儿绝大多数是没有掌握“左右”概念的,而该名幼儿每次操作时皆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行拼图。最初,笔者猜测这是幼儿较强的秩序感所呈现的结果,然而,通过观察录像发现,该名幼儿为“左利手”,她的操作活动皆从左边开始,由近及远,在生理方面解释了该名幼儿的行为特点。
最后,该名幼儿在用红色三角形拼卡车头时出现了明显的“停顿”,这是她思考的过程,造成这个“困难”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一是因为三角形的拼图需要旋转,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旋转对小班幼儿来说仍是一个难点。
二是因为红色正方形的上方放置了一块红色三角形,正方形的边与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边重合在了一起,构成了一个梯形,虽然幼儿未必掌握了“梯形”的概念,但在从拓扑图形到欧氏图形的发展过程中,幼儿已经掌握了识别封闭图形和开放图形的能力,红色梯形(由红色正方形和红色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对她无疑是一种干扰。
总体来看,幼儿出现的停顿行为可能是上述原因中的一种,也有可能是这两种原因共同导致的结果。
[片段二]
描述:教师观察到该名幼儿较快地完成了拼图,于是教师提议到:“这样拼的话我就看不见图卡了,可不可以把卡片放在上面,我们在下面拼一拼呢?”教师说完,将图例往前移了一下。幼儿虽然保持了沉默,但她显然接受了教师的建议。
和初次操作一样,该名幼儿逐个找出了蓝色小圆片,从左往右依次排开。不同的是,她一共摆了5个小圆片,且每两个圆片之间间距差别较大。“卡车有几个轮子啊?”教师干预到,幼儿抬头望了教师一眼,“你可以用手指点着数一数。”教师建议道。幼儿先是手指着图例中的小圆片,嘴里念到“1、2、3、4。”接着,幼儿又用同样的方法数了数自己摆的小圆片,发现数到了5,她很快自己撤掉了最右边的小圆片。拼图游戏继续进行,幼儿和上次一样,一个黄色正方形一个红色正方形,放好第三个正方形的时候,她并没有继续进行,而是开始在图例上数一共有几个正方形,她用食指和中指交替指点图例中的小正方形,两个手指像是会走路的“小人”。幼儿正确的点数到8,而后取了一个红色小正方形,把它和其它三个正方形摆成了一排,接下来她用食指指着自己的正方形开始点数,数到4她并没有停止,而是在空白的桌面上接着往后数,一直数到了8。
依旧按照“黄-红”的顺序,幼儿继续摆放正方形,“你发现问题了吗?你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是分开的还是连在一起的?”教师指着图例问道。幼儿发现了问题,她很快将所有正方形都连接在了一起。接着,幼儿数了数自己摆的正方形,又数了数图例中的正方形,各数了两次后,最终拼好了8节车厢。这次幼儿没有犹豫,一下子就正确的拼出了卡车车头。“老师,我拼好了。”幼儿开心地对教师说到。教师回应道:“你看看这个小轮子在两个正方形的什么位置呢?跟你的一样吗?你再看看第二个小轮子在什么位置呢?它俩挨着吗?”教师指着图例卡问道。幼儿依次观察图例卡和自己的小卡车,将小卡车较快调整完毕。教师继续补充到“每个小轮子都在黄(黄色正方形)红(红色正方形)中间”,老师指着幼儿的作品上向幼儿展示,“黄红、黄红、黄红。”
分析:首先,离开图例拼图是一个复制过程,相较于在图例上直接拼图,对图形进行匹配的活动难度更大,该游戏要求幼儿把握位置与距离的关系。这名幼儿在拼图的过程出现的“材料离散”现象(小圆片与正方形一个离一个太远,整个图形过于分散),表明小班幼儿没有较好的掌握位置与距离的关系,幼儿的观察是从整体形象出发,注意力集中难以集中在某个点上,细节观察力不够。 其次,幼儿在图例上数了4个车轮,自己在摆了5个车轮之后,迅速撤掉了一个小圆片,这个过程表明幼儿已经掌握了5以内数的含义。在拼车厢的时候,幼儿一共数了6次,才将8块正方形全部拼好,整个过程表明幼儿能够对8以内的数准确唱数、一一点数,但接数、按数取物的技能尚未掌握,符合大多数小班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特点。
[总体反思]
根据《指南》的要求,遵循不同年龄幼儿的学习路径,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支持幼儿自主建构,并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有利于促进幼儿图形以及空间关系感知能力的发展。在学前儿童早期的数学教育中,滲透几何经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该经验的渗透,一方面可以将几何图形与幼儿的生活世界建立起联结,帮助幼儿了解和认识世界,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提升培养幼儿的空间意识。诸多研究已表明,儿童图形认知能力与空间关系等诸多重要能力的获得与几何图形活动的开展有密切的关系。在两个教学片段中,教师的相关教学教法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经验。
1、教师对游戏所用材料较为考究。首先,无论是图例的选择还是操作材料的准备,教师都考虑到了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并依此选择了较为适当的材料。3-4岁的幼儿倾向于关注物体的颜色,在该游戏中图例的颜色与操作材料的颜色保持一致,降低了游戏的操作难度,方便幼儿的操作,有助于幼儿游戏中自信心的建立。其次,等比例实物照片式的图例方便幼儿在图例上直接匹配,使整个游戏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2、教师以幼儿的活动为中心,在每一个“难点”处给予及时的引导。片段二中幼儿脱离了图例拼图,凭借自己想象和兴趣摆拼了5个车轮,老师及时发现问题,干预问到“卡车有几个轮子?”,并建议幼儿用手指点数,幼儿在操作中逐渐找到正确的拼接方法;在幼儿拼车厢时,老师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图例中的车厢摆放方式,抛出了“分开的”和“连在一起的”两个关于距离的词句,帮助幼儿在操作中感受不同的空间关系,促进小班幼儿空间知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慧和,张俊.幼儿园数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高美娇.幼儿图形以及空间关系的感知特点和学习途径[J].幼儿教育,2013(8):17-20.
[3]陈家欢.论如何提高幼儿对推行和空间的认识[J].经验,2016.
作者简介:程慧霞(1994—),女,汉,河南省项城市,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河南科技职业大学,河南省、周口市、邮编4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