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学案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讨、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是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导学案是以教材为载体,以学生为主线设计的教学活动方案。教学中以“学案”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说得更直白些,导学案就是把课堂教学的流程、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学习中的反馈以书面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所要做的事、所要讲的话做到心中有数,按“学案”开展学习,从而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教学中通过使用导学案这一策略,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參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了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导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展示、巩固提升、反馈检测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导学案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的热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导学案教学课的第一步是学生根据学案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而在探究环节,分小组讨论、学生之间互相答疑、快速抢答等方式则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等。在课堂展示环节,在巩固提升环节,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极好的锻炼。在教学反思环节,又能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客观分析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能力不断得以提升。
三、课堂教学的容量得以增大
使用导学案后,对于学生能自学懂的问题课堂不再展示,节约了时间;而且课前教师已经把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方法等都体现在学案上了,上课时学生是有备而来,因此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过去我们常抱怨时间太短,解决不了多少问题。如今,课堂上重点解决学生心存疑惑、难以解决的问题,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
四、教师获得解放
可能像我这样已有二十几年教龄的同行都有着职业的倦怠,尤其是我们物理教师往往任教班级较多,面临几百名的学生,以往我们总感觉自己在重复机械地工作,从这个班讲到那个班,从这一届讲到那一届,千篇一律。老师讲的口若悬河,声音嘶哑,学生却不买你的账,真是可气!如今,我发现原来我们是可以自我解脱的,使用导学案后学生懂的教师不讲,学生能相互解答的教师也不讲,教师主要是从总体上为学生构建学习的框架,引领学生思考。教师上课时板书也少了,因为学案上都有体现。
导学案在教学实践中的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我们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一:导学案编写教案化,以“教”定“学案”的色彩浓重。教案的着眼点在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它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学案的着眼点则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很多老师在编写学案的时候往往受到教学中思维定势的影响,把教案的条框详细化,规定或者限定了学生的学习路径,呈现的还是不容选择的过程,不断“强化训练”的过程,为落实知识点服务的过程,偏离编制学案初衷的现象严重。 误区二:导学案编写作业化,导学案更像是“题案”。导学案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手段,习题只是导学案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些教师认为“导学案”不过是教学内容习题化,所以,他们在设计“导学案”时没有经过认真研究,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的编织成一个个的习题,甚至机械照搬课本内容,连编排顺序都完全一样,认为这就是“导学案”。必定会造成学生去抄课本,死记硬背教学内容,简单机械的寻找答案,整堂课就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根本无法实现“导学案”教学的优势。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和完善,我们相信,“导学案”教学模式将在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中释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导学案是以教材为载体,以学生为主线设计的教学活动方案。教学中以“学案”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说得更直白些,导学案就是把课堂教学的流程、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学习中的反馈以书面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所要做的事、所要讲的话做到心中有数,按“学案”开展学习,从而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教学中通过使用导学案这一策略,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參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了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导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展示、巩固提升、反馈检测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导学案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的热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导学案教学课的第一步是学生根据学案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而在探究环节,分小组讨论、学生之间互相答疑、快速抢答等方式则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等。在课堂展示环节,在巩固提升环节,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极好的锻炼。在教学反思环节,又能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客观分析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能力不断得以提升。
三、课堂教学的容量得以增大
使用导学案后,对于学生能自学懂的问题课堂不再展示,节约了时间;而且课前教师已经把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方法等都体现在学案上了,上课时学生是有备而来,因此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过去我们常抱怨时间太短,解决不了多少问题。如今,课堂上重点解决学生心存疑惑、难以解决的问题,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
四、教师获得解放
可能像我这样已有二十几年教龄的同行都有着职业的倦怠,尤其是我们物理教师往往任教班级较多,面临几百名的学生,以往我们总感觉自己在重复机械地工作,从这个班讲到那个班,从这一届讲到那一届,千篇一律。老师讲的口若悬河,声音嘶哑,学生却不买你的账,真是可气!如今,我发现原来我们是可以自我解脱的,使用导学案后学生懂的教师不讲,学生能相互解答的教师也不讲,教师主要是从总体上为学生构建学习的框架,引领学生思考。教师上课时板书也少了,因为学案上都有体现。
导学案在教学实践中的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我们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一:导学案编写教案化,以“教”定“学案”的色彩浓重。教案的着眼点在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它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学案的着眼点则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很多老师在编写学案的时候往往受到教学中思维定势的影响,把教案的条框详细化,规定或者限定了学生的学习路径,呈现的还是不容选择的过程,不断“强化训练”的过程,为落实知识点服务的过程,偏离编制学案初衷的现象严重。 误区二:导学案编写作业化,导学案更像是“题案”。导学案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手段,习题只是导学案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些教师认为“导学案”不过是教学内容习题化,所以,他们在设计“导学案”时没有经过认真研究,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的编织成一个个的习题,甚至机械照搬课本内容,连编排顺序都完全一样,认为这就是“导学案”。必定会造成学生去抄课本,死记硬背教学内容,简单机械的寻找答案,整堂课就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根本无法实现“导学案”教学的优势。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和完善,我们相信,“导学案”教学模式将在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中释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