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线上教学”成为常态化,学生们在各类线上APP学习软件中查找资料、接收资源,有效实现预习、复习、作业、咨询的高效化和便捷化[1]。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牢牢把握住线上教学的便利性与资源的丰富性,同時也需把握好线下教学的真实性和互动性,促进小学数学线上与线下学习的有机协调与融合,以此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提高其学习成绩。本文以小学数学三上《长方形与正方形》为例展开具体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线上;线下;协调融合;小学数学
分类号:G633.67
引言:
线上教学使小学生们学习不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只需网络和学习设备就可随时随地展开教学[2]。但线上教学受限于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控能力,学生极易受到网络诱惑。线下教学师生间的面对面教学更为突出,教师能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但线下教学学生受时间地点空间约束,较为不便[3]。通过将线上与线下教学有机融合,线上与线下优势互补,不仅提高了教师教学效率,而且提升了教学质量。
1.线上观看教学资源,完成预习习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线上优势,先整理好与课程相关的资源、教学目标、初步习题等等,并将资源打包发送给学生。同时教师布置预习目标,要求学生向上预习课文,遇到问题可及时记录。
如在三上《长方形与正方形》中,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设计好教学目标。如:学生需要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其长、宽、边长的含义;明确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和差别;观察记录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诉说其具体用途等等。
教师设计好教学目标后,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搜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学习资源,比如学习视频、图片等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微课视频,里面罗列着本课的重要知识点和难点内容,比如“自主观察、验证中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等。微课视频中重要内容要详略得当,以便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后能了解本课的重要内容、疑难点内容,明确学生需要学习的重点。
当学生观看教师教学资源后,即可在线上学习平台完成教师布置的分层预习习题和任务。线上学习平台有腾讯云课堂、钉钉、慕课等等。笔者针对班级学生情况布置的预习习题如下:针对优秀学生布置“提供全面综合的探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探究过程和结论”;针对提高组学生布置“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探究方式”;针对学困生布置“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哪些”等等。以此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认知理解。
2.线下合作探究,解决疑难问题
小学生在线上观看《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教学资源、了解教学目标、完成预习习题后,即需要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罗列总结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这些疑难问题记录并发送给教师。教师在课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依照学生的层次将学生科学、合理分工,组成若干个4-6人的小组,每组中含有优秀学生、提高组学生、学困组学生。小组聚拢在一起落座,此阶段教师给予学生8-10分钟左右的合作交流、思考探究的时间。学生们先将自己的问题整理归纳呈交给小组长,小组长针对问题,由易到难地一起进行组内讨论,此过程中确保学困生和提高组的学生疑难点和困惑点都能被有效解决。随后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即进行总结归纳,呈交给教师,接下来进入教师的答疑解惑阶段。总的来说,在线下教学需要经历组内讨论答疑解惑——教师点评答疑解惑阶段。
如《长方形与正方形》中,学生们一致觉得较为困惑的知识点是长正方形的边、角特征。为此教师即可从困惑题目入手,并分发直尺、量角器等教具。
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用直尺量一量长方形与正方形各个边的长度,并记录在纸片上。学生得出第一个长方形的四条边是“6厘米、4厘米、6厘米、4厘米”。从中得出“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其他学生量得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分别为“4厘米、4厘米、4厘米、4厘米”,得出“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通过折纸使得对边叠加在一起,以此发现对边相等。
第二步:学生用量角器测量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四个角。学生合作实践中得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90度”。
第三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后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角、边的特征。
3.线上学习拓展资源,检测复习
当学生验证完毕后,教师需要布置习题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整理分析《长方形与正方形》中的所学知识点与学生的心得体会。教师需要在网络上结合学生实际拓展复习、测试的学习资源,加强学生的学习。
如教师可根据优秀组、提高组、学困组三组学生布置复习资源:
学困组(判断题):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就是正方形;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提高组: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就是四边形(不是请说出理由);至少要用四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才能拼凑出一个大的正方形,为什么?
优秀组:正方形的边长增加了五厘米,其周长增加多少厘米?
等等,学生复习资源的布置、分享要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关,教师可适当给优秀组的学生提高要求,引导优秀组学生不断提升超越自己。借助于丰富的线上资源,以此促进小学生数学的稳步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优势,有机融合两者,在线上中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线下答疑解惑合作探究、线上习题检测复习巩固等等,借助于线上线下来实现新课标要求,有机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洁.浅谈疫情期间小学数学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0
[2]彭青海.浅谈小学数学网络互助教学法[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0
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一小学 广东省 珠海市 519000
关键词:线上;线下;协调融合;小学数学
分类号:G633.67
引言:
线上教学使小学生们学习不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只需网络和学习设备就可随时随地展开教学[2]。但线上教学受限于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控能力,学生极易受到网络诱惑。线下教学师生间的面对面教学更为突出,教师能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但线下教学学生受时间地点空间约束,较为不便[3]。通过将线上与线下教学有机融合,线上与线下优势互补,不仅提高了教师教学效率,而且提升了教学质量。
1.线上观看教学资源,完成预习习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线上优势,先整理好与课程相关的资源、教学目标、初步习题等等,并将资源打包发送给学生。同时教师布置预习目标,要求学生向上预习课文,遇到问题可及时记录。
如在三上《长方形与正方形》中,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设计好教学目标。如:学生需要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其长、宽、边长的含义;明确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和差别;观察记录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诉说其具体用途等等。
教师设计好教学目标后,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搜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学习资源,比如学习视频、图片等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微课视频,里面罗列着本课的重要知识点和难点内容,比如“自主观察、验证中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等。微课视频中重要内容要详略得当,以便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后能了解本课的重要内容、疑难点内容,明确学生需要学习的重点。
当学生观看教师教学资源后,即可在线上学习平台完成教师布置的分层预习习题和任务。线上学习平台有腾讯云课堂、钉钉、慕课等等。笔者针对班级学生情况布置的预习习题如下:针对优秀学生布置“提供全面综合的探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探究过程和结论”;针对提高组学生布置“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探究方式”;针对学困生布置“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哪些”等等。以此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认知理解。
2.线下合作探究,解决疑难问题
小学生在线上观看《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教学资源、了解教学目标、完成预习习题后,即需要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罗列总结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这些疑难问题记录并发送给教师。教师在课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依照学生的层次将学生科学、合理分工,组成若干个4-6人的小组,每组中含有优秀学生、提高组学生、学困组学生。小组聚拢在一起落座,此阶段教师给予学生8-10分钟左右的合作交流、思考探究的时间。学生们先将自己的问题整理归纳呈交给小组长,小组长针对问题,由易到难地一起进行组内讨论,此过程中确保学困生和提高组的学生疑难点和困惑点都能被有效解决。随后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即进行总结归纳,呈交给教师,接下来进入教师的答疑解惑阶段。总的来说,在线下教学需要经历组内讨论答疑解惑——教师点评答疑解惑阶段。
如《长方形与正方形》中,学生们一致觉得较为困惑的知识点是长正方形的边、角特征。为此教师即可从困惑题目入手,并分发直尺、量角器等教具。
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用直尺量一量长方形与正方形各个边的长度,并记录在纸片上。学生得出第一个长方形的四条边是“6厘米、4厘米、6厘米、4厘米”。从中得出“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其他学生量得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分别为“4厘米、4厘米、4厘米、4厘米”,得出“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通过折纸使得对边叠加在一起,以此发现对边相等。
第二步:学生用量角器测量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四个角。学生合作实践中得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90度”。
第三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后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角、边的特征。
3.线上学习拓展资源,检测复习
当学生验证完毕后,教师需要布置习题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整理分析《长方形与正方形》中的所学知识点与学生的心得体会。教师需要在网络上结合学生实际拓展复习、测试的学习资源,加强学生的学习。
如教师可根据优秀组、提高组、学困组三组学生布置复习资源:
学困组(判断题):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就是正方形;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提高组: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就是四边形(不是请说出理由);至少要用四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才能拼凑出一个大的正方形,为什么?
优秀组:正方形的边长增加了五厘米,其周长增加多少厘米?
等等,学生复习资源的布置、分享要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关,教师可适当给优秀组的学生提高要求,引导优秀组学生不断提升超越自己。借助于丰富的线上资源,以此促进小学生数学的稳步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优势,有机融合两者,在线上中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线下答疑解惑合作探究、线上习题检测复习巩固等等,借助于线上线下来实现新课标要求,有机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洁.浅谈疫情期间小学数学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0
[2]彭青海.浅谈小学数学网络互助教学法[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0
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一小学 广东省 珠海市 51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