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放与互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hongmi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而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这一核心理念,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必须面临而又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教师积极实行案例教学,组织学生搜集、获取案例进行研讨与交流,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科学信息的能力,不仅是创新教育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下面就笔者在教学“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月球与月相》第一课时设计的案例进行分析和反思。
  
  一、教学案例回放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晴朗的夜晚,我们都会看到一轮明月高挂天空,关于月球,我国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都留有不少美丽诗句,民间也流传许多神话故事,同学们你们知道的有哪些吗?
  甲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乙生: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丙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丁生: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戊生:嫦娥奔月、吴刚伐树、月兔捣药。
  师:这些美丽的诗句和神话故事曾给许多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与遐想,那么对于月球,想知道哪些问题?
  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甲生: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乙生: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又是怎么回事?
  丙生:为什么月球上引力会变小?
  丁生:月球上到底有没有外星人?适不适合地球人居住?
  戊生:月球上有没有液态水和空气?
  己生:我想知道在月球上能不能放风筝和溜冰?
  庚生:我想知道在月球上能不能用手机打电话?
  师:很好,大家能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老师感到非常高兴,这说明大家对科学具有强烈的探索热情,希望大家继续保持这种精神,共同探究科学的真谛。下面我们一起学习有关月球的知识。
  (多媒体展示):介绍月球表面“环形山”及其形成原因,月球表面温度、月球半径、体积、质量、地月距离、自转周期、公转周期。
  师:宇宙的奥秘是无穷的,想要探索宇宙的奥秘,需要无数人的艰辛努力,不过到现在为止,老师还有一个问题不够明白,那就是我们人类为什么要去探索月球呢?
  甲生:由于地球各种能源有限,到月球去开发矿产资源,以解决地球的能源危机。
  乙生:我们去月球开发一条旅游线路,让更多人去月球旅行。
  丙生:去探究月球到底适不适合人类居住,若可行的话,那等地球即将毁灭时,人类可以移居月球。
  丁生:可以了解月球上到底有没有广寒宫,有没有月兔和嫦娥?
  师:很好,看来今天这节课大家学得很棒,最后老师有个要求,请你以《月球之旅》为题,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篇科幻文章,向青少年朋友介绍你在月球上的奇闻趣事。
  
  二、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本案例的设计很好地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
  1.开放性
  本案例的开放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引入开放。本案例教学的内容是关于月球的知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比较陌生,他们不能通过亲身实践来感知月球,所以对知识的了解只能停留在想象阶段。本案例让学生列举古代有关月球的诗句和神话故事作为切入点,具有开放性,既让学生领略了诗句中美好的意境,又使他们感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2)教学过程开放。本案例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重点提出了三个开放性问题:一是你对月球了解了多少,二是你对月球还想知道哪些问题,三是假如你到月球旅行需作哪些准备。通过这三个问题把整个关于月球的知识串通在一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把整节课的气氛推向了高潮。(3)教学结尾开放。在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后,提出人类为什么要去探索月球作为结束点,体现了开放性这一教学特点,一方面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发散了学生思维,更重要的是从中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沟通能力。
  2.互动性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本案例从提出对月球有哪些诗句和神话故事开始,让全体学生都参加进来,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相互交流。特别是最后,教师提出一个疑问:我们为什么要去探索月球?以一个未知者的身份提出问题,让学生来帮忙解决,更是较好地体现了师生交流、生生交互、师生互教互学的教学特点。
  通过开放和互动,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增强消化与运用知识与经验的能力,使学生不仅能从讨论中获得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上的益处,而且能从讨论中学会与人沟通,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从而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 廖银燕)
其他文献
研究始于问题,问题产生于情境,创设一个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明确探究方向和目标的首要问题。“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交流讨论,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研究、自主解决,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的教学模式。  一、“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及实践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中可通过创设不同问题情境进行。  1.创设“渐进式”问题情
不少初中科学教师都在为以下问题而苦恼:在做科学实验时,基础好反应快的学生已经提前完成了实验任务,而有的学生还没有搞清楚实验的目的,而无从着手。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尴尬的场面:先完成实验的学生百无聊赖,有的甚至会大声嚷嚷,四处走动,而尚未完成实验的学生受其影响,也没有心思继续完成实验了。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实验教师往往顾此失彼,难以控制局面,从而使实验课的效果大打折扣。如果能够有一种好的实验课模式,能
无机推断是高考的热点题型,它融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化学计算等于一体,侧重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该类题条件一般比较隐蔽,思维容量较大。解该题型通常采用以下思路:迅速浏览、整体扫描、产生印象、寻找题眼、大胆假设、注意联系、全面分析、验证确认。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认真辨析题干中有关信息,以物质的特性或反应特征为解题“突破口”,挖掘隐含条件,顺藤摸瓜,仔细推敲。复习该类题型应注意从
合作学习是改变教师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模式,利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探索和建构知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教学方式,是课改以来最具生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之一。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对同伴的立场、观点和所提供的事实不断地进行比较、分析、推理、判断和综合,从而有助于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创造精神的培养。同时学生对合作过程中动机、态度、情感等非认知方面的变化,弥补了学生在非认知品质发展的缺陷,从而有
第五届全国改革创新教学大赛已在美丽的呼和浩特市胜利闭幕了,作为大赛的选手经过这次大赛的洗礼,感受很深,想法颇多。观看各地市优秀选手的录像课,让我对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及理解;现场评课赛,则使我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我发现若能从全局的角度有理有据地进行议学、议教,既可改善学生的学习,又可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青年教师如何进行评课议课?通常我们都会看看教学设计有无重点突出,难点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分,也是学习活动中最基本的内驱力因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在科学课的学习中,这是科学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我校地处城郊,师资配备不均衡,导致部分老师专业不对口,有的老师就一直教七年级,有的就一直是接班(教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不注重艺术性,过于简单,诸如“是不是呀”“好不好啊”“有没有啊”之类的提问,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其实这样的提问不宜过多,过多的话会抑制学生积极思维;有的教师提问超出学生知识范围,大而空,这样,问题过难,学生无所适从,只能面面相觑,目瞪口呆,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否,关
在学习中创造,就必须能够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作用,并能够对学习产生充分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进行创造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增长创造的才能。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更是应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从兴趣上升到创造的高度。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化学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1.利用化学史激发学生兴趣化学发展的历史,反映出了化学科学从孕育、产生和发展整个过程的演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学观念已经有所改变,但是,课堂的高效性已经成为永恒的主题.高效的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所有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获得成功的满足.而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渠道,因此,在打造高效课堂活动中,笔者体验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快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 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
根据我们对新课程下物理课堂的观察,常态的课堂中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音符:许多教师在教学策略中,制定的教学目标仅是一种摆设,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并未围绕目标展开,教学随意性很大,教学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教师虽有“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以平等的观念设置课堂,采用了小组学习、自主探究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但课堂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闹,没有真正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教师过于注重自己的教学形式,而忽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