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封闭式的教学模式,不重视利用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资源,忽视了科学课程的开放性,只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缺乏了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一些学生课堂上注意力难以有效集中,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声、光、色、图等信息可直接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刺激学生思维积极性,促使学生感知迅速、积极探究、想象丰富。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无疑给科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改变了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封闭的科学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我校已经给每班配置了信息技术设备,在信息技术为科学教学服务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在此与广大科学教师共同探讨一下。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的基础
(一)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信息技术网络教学实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的,把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生自主式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发现探索自己想要的知识;通过网络接触世界,了解世界;在网络中搜集信息,做出是非判断,进行综合处理,并将自己对信息的认识发送出去实现信息的交流。在网络运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实践,并在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过程中实现合作学习和终身学习。
(二)物质基础
现在不少学校都建立了校园网,而且不久的将来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普及。而基于校园网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网站,特别适合于构建这种学习环境,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校园育人环境。这些校园教学网站实际上是网络信息与科学教学整合的一个平台。学校建立了自己校园网,还在台州市校园网站评比中获奖,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已在每班安装了信息技术设备,许多学生家里都有电脑,而且他们对此非常感兴趣。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特别鼓励我们年轻的教师多学电脑,用好电脑。多次组织老师参加信息技术制作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并且开展教师间的竞赛,以真正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的初步实践探索
(一)建立科学专题网站区
我们可以将互联网中关于科学学科的专题网站进行分类,构建成各科学专题网站。如关于海洋开发、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农业开发及大量的关于地球科学、天文、气象和气候的科普网站、各种类型的网络新闻、网络热点专栏及专业报刊杂志网站,另外还有各种个人网站和各级政府网站以及本学科的科学教学网站等。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可以点击进入相关网站搜索信息资料。并且进行超级链接,使各位科学老师能很快地找到相应的专题网络资源。
(二)建立科学课堂教学区
这是将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进行整合的关键步骤,在具体的实践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营造适当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声、电、光、影、形、色等多种功能,在创设情境,营造气氛方面比其它方法来得更形象、直观,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同时得到刺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学习《光的直线传播》时,先利用信息技术技术播放本世纪地球上第一次出现日全食情景来引入新课,学生会被日全食美丽、壮观、奇妙的情景深深吸引。我接着提出两个问题:地球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其中包含了什么物理道理?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我结合其他生活中例子指导学生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又能有效地提高科学教学水平。
2、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提供生动形象的声像信息,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根据学生观察的需要把事物化静为动、化虚为实,使难以观察到的事物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可以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启发积极思考。同时还能对时间进行缩放,在显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有独特的功效,在教学实际中,初中科学地理部分是很大的难点,利用信息技术来展现,使学生如临其境,印象深刻,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科学《月相》在以前的教学中,学生普遍反应很难懂。于是我就要求学生对月相进行一个月的持续观察,并记录有关月相的情况。由于月相观察的时间跨度较长,并且要每天观察和记录,从每天的记录来看,有时月相的变化不是很大,有时因为天气等原因看不到月相,学生的观察和记录会存在很多困难,很多的学生都能坚持,这是很难能可贵的。而整个变化过程的动态的观察,全靠学生课外的观察记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结合网络资源把一个月的变化过程浓缩于几分钟内,形象地再现了月相的变化过程,使课堂的交流生动、形象,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3、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科学课堂教学中往往有一些抽象的、难懂的现象要求学生掌握,但由于空间性、地域性和季节性等原因,在搜集实物教材方面会遇到很多困难,教学时这些内容就成了教学难点。但如果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声音、图像等信息直接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感知迅速、记忆牢固、思维灵敏、想象丰富,就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如《日食和月食》一课,学生对于日食、月食的发生原因及变化过程很难理解。在教学中,可以用计算机动画技术展示月球、地球、太阳三种天体的位置关系,演示三球同时运动,当月球绕地球运动到地球在太阳照射下的影区时,月球逐渐由部分变暗到全部变暗,此时月偏食、月全食便发生了。这种动画的辅助,使月食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变得比较形象易懂,学生可以借助动画来理解、概括出三种天体的运动关系,帮助学生认识日食与月食的形成原因及月相变化等知识。在这里信息技术技术直观、形象地将这些现象表现出来,起了突破难点,化难为易的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 将各种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的技术手段用于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和科学学科教学的整合正是这众多手段中的一种,它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其巨大的教学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只要立足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科学学科的特点,合理利用信息教学的优势,就一定能找准两者的整合点,让信息技术激发科学教育的新的活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学习科学的能力。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的基础
(一)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信息技术网络教学实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的,把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生自主式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发现探索自己想要的知识;通过网络接触世界,了解世界;在网络中搜集信息,做出是非判断,进行综合处理,并将自己对信息的认识发送出去实现信息的交流。在网络运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实践,并在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过程中实现合作学习和终身学习。
(二)物质基础
现在不少学校都建立了校园网,而且不久的将来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普及。而基于校园网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网站,特别适合于构建这种学习环境,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校园育人环境。这些校园教学网站实际上是网络信息与科学教学整合的一个平台。学校建立了自己校园网,还在台州市校园网站评比中获奖,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已在每班安装了信息技术设备,许多学生家里都有电脑,而且他们对此非常感兴趣。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特别鼓励我们年轻的教师多学电脑,用好电脑。多次组织老师参加信息技术制作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并且开展教师间的竞赛,以真正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的初步实践探索
(一)建立科学专题网站区
我们可以将互联网中关于科学学科的专题网站进行分类,构建成各科学专题网站。如关于海洋开发、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农业开发及大量的关于地球科学、天文、气象和气候的科普网站、各种类型的网络新闻、网络热点专栏及专业报刊杂志网站,另外还有各种个人网站和各级政府网站以及本学科的科学教学网站等。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可以点击进入相关网站搜索信息资料。并且进行超级链接,使各位科学老师能很快地找到相应的专题网络资源。
(二)建立科学课堂教学区
这是将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进行整合的关键步骤,在具体的实践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营造适当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声、电、光、影、形、色等多种功能,在创设情境,营造气氛方面比其它方法来得更形象、直观,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同时得到刺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学习《光的直线传播》时,先利用信息技术技术播放本世纪地球上第一次出现日全食情景来引入新课,学生会被日全食美丽、壮观、奇妙的情景深深吸引。我接着提出两个问题:地球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其中包含了什么物理道理?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我结合其他生活中例子指导学生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又能有效地提高科学教学水平。
2、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提供生动形象的声像信息,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根据学生观察的需要把事物化静为动、化虚为实,使难以观察到的事物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可以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启发积极思考。同时还能对时间进行缩放,在显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有独特的功效,在教学实际中,初中科学地理部分是很大的难点,利用信息技术来展现,使学生如临其境,印象深刻,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科学《月相》在以前的教学中,学生普遍反应很难懂。于是我就要求学生对月相进行一个月的持续观察,并记录有关月相的情况。由于月相观察的时间跨度较长,并且要每天观察和记录,从每天的记录来看,有时月相的变化不是很大,有时因为天气等原因看不到月相,学生的观察和记录会存在很多困难,很多的学生都能坚持,这是很难能可贵的。而整个变化过程的动态的观察,全靠学生课外的观察记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结合网络资源把一个月的变化过程浓缩于几分钟内,形象地再现了月相的变化过程,使课堂的交流生动、形象,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3、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科学课堂教学中往往有一些抽象的、难懂的现象要求学生掌握,但由于空间性、地域性和季节性等原因,在搜集实物教材方面会遇到很多困难,教学时这些内容就成了教学难点。但如果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声音、图像等信息直接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感知迅速、记忆牢固、思维灵敏、想象丰富,就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如《日食和月食》一课,学生对于日食、月食的发生原因及变化过程很难理解。在教学中,可以用计算机动画技术展示月球、地球、太阳三种天体的位置关系,演示三球同时运动,当月球绕地球运动到地球在太阳照射下的影区时,月球逐渐由部分变暗到全部变暗,此时月偏食、月全食便发生了。这种动画的辅助,使月食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变得比较形象易懂,学生可以借助动画来理解、概括出三种天体的运动关系,帮助学生认识日食与月食的形成原因及月相变化等知识。在这里信息技术技术直观、形象地将这些现象表现出来,起了突破难点,化难为易的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 将各种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的技术手段用于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和科学学科教学的整合正是这众多手段中的一种,它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其巨大的教学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只要立足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科学学科的特点,合理利用信息教学的优势,就一定能找准两者的整合点,让信息技术激发科学教育的新的活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学习科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