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以提高学生基础文化素养为目标外,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与创新技能,为学生以后的就业与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语文作为中职教学的基础课程,必须立足于职业教育的专业性特点,将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联系起来,以提高中职语文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语文 课堂教学 职业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17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国民素质作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因此,能否培养出各领域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科研劳动力是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人才的构成成分除了具有高水平研究能力的科研人才外,还有相当大比重的技术专业人才,他们从事社会生产、服务、技术工作,对推动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基地,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肩负着为社会生产、服务一线输送专业人才的重任。
《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承担着实施文化基础教育和培养职业能力的任务,其课程设置分为文化基础课程化课程两类。文化课和专业课都是为了实现中职阶段的教学目标,两者的出发点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以此来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社会就业竞争,使学生能够在将来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语文是中职文化教学中的基础课程,也是各学科中综合性最强的课程,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提高职业技能、开发创新能力的前提,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态度上给予充分的重视,正视中职语文的作用。
首先,语文作为以汉语语言为载体的学科,以其对语言文字的认识与解读成为其他学科的教学基础,学生如果能够通过语文教学获得高水平的文字理解能力,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加以迁移,必然能够提高专业课程的学习效率。其次,中职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专业技术方法,就课程学习而言,学习方法大同小异,教师在进行中职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与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专业技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虽然中职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与职业能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许多用人单位在考查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也对学生的社会能力非常重视,包括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基础写作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以及组织协调沟通能力等。针对这些非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由此可见,学生在中职教育中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职业技术,更要重视文化素养的提高,将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联系起来,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又能突出中职语文的特殊性,为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服务。
一、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中职学校过于重视自己的职业性定位,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上采取专业课一边倒的模式,只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严重忽视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导致许多教师对中职文化课教学一头雾水,在文化课教学实践中不能有效落实教学计划。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中职语文也面临着同样的教学困境,教师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导致许多教师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中职教育在教学目标和生源情况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中职学生不能适应其他教育阶段(如:普高)的教学模式,采取张冠李戴的方式开展教学不仅不能为中职语文教学提供好的指导,反而会适得其反,不利于激发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要明确中职语文教学的问题所在,从问题的本质出发,从教学的初始环节入手,从源头上改善照搬他人的教学模式,结合中职教育的专业性特点,为中职语文制定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活动,教师要想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效果,就必须从教学目的入手,結合中职学生的不同专业要求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教师的教学有侧重点,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一举两得。教师在设置中职语文教学目标时,一方面要以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注意语文课程的普遍性与适用性,重视各专业学生对语文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内涵;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中职学校不同专业的要求,寻找语文与职业课程的切合点,将二者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设置具体的语文教学目标。例如,针对文秘专业,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目标;针对旅游专业,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对于职业学校教育来说,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专业技术,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这种属于职业软实力的素养虽然不能像职业技术一样直接为学生带来物质财富,但对学生以后的就业和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中职语文教学时,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可以从教材中选择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专业人物和事件,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高尚精神,并且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职业理想与道德追求,鼓励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与职业,刺激学生的职业动机。除了职业道德的教育渗透,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还要有意识地将语文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不仅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巩固专业知识,更能以专业课程知识提高语文课程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针对烹饪专业的学生,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将中国的地方饮食文化与语文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在学习不同地域的文化内容时以饮食作为切入点,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参与语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三、创新语文教学评价方式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通常就是书面考试,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中职教育,因此,教师在对中职学生的语文活动进行评价时要及时转变观念,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将中职语文的评价方式与学生的专业方向结合起来,达到巩固语文基础知识与锻炼学生职业能力的双重目的。例如,针对幼师专业,除了常规的语文基础知识测试外,教师还可以增加口试环节,考查学生的语文口语表达能力,这对于学生以后提高专业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职业教育为背景,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职业课程结合起来,以提高中职语文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语文 课堂教学 职业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17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国民素质作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因此,能否培养出各领域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科研劳动力是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人才的构成成分除了具有高水平研究能力的科研人才外,还有相当大比重的技术专业人才,他们从事社会生产、服务、技术工作,对推动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基地,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肩负着为社会生产、服务一线输送专业人才的重任。
《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承担着实施文化基础教育和培养职业能力的任务,其课程设置分为文化基础课程化课程两类。文化课和专业课都是为了实现中职阶段的教学目标,两者的出发点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以此来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社会就业竞争,使学生能够在将来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语文是中职文化教学中的基础课程,也是各学科中综合性最强的课程,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提高职业技能、开发创新能力的前提,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态度上给予充分的重视,正视中职语文的作用。
首先,语文作为以汉语语言为载体的学科,以其对语言文字的认识与解读成为其他学科的教学基础,学生如果能够通过语文教学获得高水平的文字理解能力,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加以迁移,必然能够提高专业课程的学习效率。其次,中职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专业技术方法,就课程学习而言,学习方法大同小异,教师在进行中职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与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专业技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虽然中职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与职业能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许多用人单位在考查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也对学生的社会能力非常重视,包括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基础写作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以及组织协调沟通能力等。针对这些非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由此可见,学生在中职教育中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职业技术,更要重视文化素养的提高,将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联系起来,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又能突出中职语文的特殊性,为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服务。
一、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中职学校过于重视自己的职业性定位,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上采取专业课一边倒的模式,只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严重忽视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导致许多教师对中职文化课教学一头雾水,在文化课教学实践中不能有效落实教学计划。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中职语文也面临着同样的教学困境,教师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导致许多教师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中职教育在教学目标和生源情况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中职学生不能适应其他教育阶段(如:普高)的教学模式,采取张冠李戴的方式开展教学不仅不能为中职语文教学提供好的指导,反而会适得其反,不利于激发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要明确中职语文教学的问题所在,从问题的本质出发,从教学的初始环节入手,从源头上改善照搬他人的教学模式,结合中职教育的专业性特点,为中职语文制定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活动,教师要想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效果,就必须从教学目的入手,結合中职学生的不同专业要求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教师的教学有侧重点,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一举两得。教师在设置中职语文教学目标时,一方面要以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注意语文课程的普遍性与适用性,重视各专业学生对语文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内涵;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中职学校不同专业的要求,寻找语文与职业课程的切合点,将二者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设置具体的语文教学目标。例如,针对文秘专业,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目标;针对旅游专业,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对于职业学校教育来说,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专业技术,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这种属于职业软实力的素养虽然不能像职业技术一样直接为学生带来物质财富,但对学生以后的就业和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中职语文教学时,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可以从教材中选择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专业人物和事件,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高尚精神,并且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职业理想与道德追求,鼓励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与职业,刺激学生的职业动机。除了职业道德的教育渗透,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还要有意识地将语文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不仅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巩固专业知识,更能以专业课程知识提高语文课程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针对烹饪专业的学生,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将中国的地方饮食文化与语文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在学习不同地域的文化内容时以饮食作为切入点,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参与语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三、创新语文教学评价方式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通常就是书面考试,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中职教育,因此,教师在对中职学生的语文活动进行评价时要及时转变观念,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将中职语文的评价方式与学生的专业方向结合起来,达到巩固语文基础知识与锻炼学生职业能力的双重目的。例如,针对幼师专业,除了常规的语文基础知识测试外,教师还可以增加口试环节,考查学生的语文口语表达能力,这对于学生以后提高专业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职业教育为背景,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职业课程结合起来,以提高中职语文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