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主体参与环境创设,共同打造温馨的“嘟嘟乐园”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363018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阶段是幼儿步入社会的第一个阶段,而小班新生入园,是开始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幼儿初次离开父母、家庭进入集体生活,一切都是陌生的,会产生各种不适应的情况。如何帮助幼儿以及家长熟悉幼儿园,协助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成功迈出第一步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一个熟悉、亲近的环境能满足幼儿心理上的安全感,同时一个可供幼儿操作和展示自我的“活”环境,也有利于幼儿在环境中学习和成长。因此,我们决定从环境入手,共同打造温馨的“嘟嘟乐园”。
  一、以“温馨”为基调的环境创设,建立幼儿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1.以幼儿熟悉、可亲的素材建构环境,建立幼儿对班级的归属感。
  幼儿从出生起,逐渐发展和形成了对父母或其他养护者的依恋,依恋的对象成为幼儿安全的象征,是幼儿得以信任、依赖的人。幼儿离开熟悉的家庭,来到陌生的幼儿园,没有熟悉的爸爸妈妈和其他亲人,只有陌生的教师和陌生的小朋友,当依恋对象突然不在幼儿的视线之中时,难免会感到孤独,他会努力寻找,找不到时便会不安地哭闹起来。有效的创设环境,营造一个温馨、熟悉的环境氛围,首先会让幼儿在情绪上得到适应。因此,我们选择幼儿比较熟悉的形象——嘟嘟熊,作为我们的班级标记,并将我们的新集体命名为“嘟嘟乐园”。引领幼儿将“嘟嘟乐园”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大家共同来维护这个家,在家中体验和分享快乐。在新学期开始,我们的第一个主题环境“快乐的大家庭”,幼儿从家里带来温馨的“全家福”照片,并用“嘟嘟熊”的形象做相框,每当有人哭泣的时候就请他们看看带来的照片:“我们的爸爸妈妈是和我们在一起的,我们是快乐的小嘟嘟!”这样,很快幼儿在“嘟嘟乐园”里就有了家的归属感,心理上渐渐地接受了新环境。
  2.以幼儿的作品为素材建构环境,建立幼儿的自信及认同感。
  小班幼儿入园之初,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入园不适应现象存在,概括起来,总体分为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方面不适应。其中,心理环境方面对于幼儿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每个人都需要得到认同,认同不仅是体现在老师对他的关心、鼓励等语言肯定上,也要让幼儿自己对自己形成认同、肯定。“这个环境那么陌生,没有我的一点痕迹……”。全新的、陌生的生活环境,会使幼儿产生恐惧感和不安全感。为了建立幼儿对环境的认同感,我们把幼儿的第一次涂鸦用可爱的“嘟嘟熊”形象作底,刷上漂亮的底色,写上幼儿的名字,并附上照片,醒目地展示在走廊上。瞧,他们多骄傲呀!入园和离园时牵着家长的手来寻找自己的作品,自豪地问家长:“我能干吗?”得到大家认同的幼儿心理上渐渐地把自己当作了“嘟嘟乐园”的主人,并且爱上了它!
  二、多主体参与环境创设,家长、幼儿、教师互动营造融洽班级氛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已明确指出了环境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有效的活动空间环境,让幼儿在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1.丰富材料、鼓励动手,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参与者、创作者。
  墙面环境不仅可呈现主题活动的进展情况,同时也借此帮助幼儿梳理、积累在活动中获得的相关经验。小班幼儿因为年龄小,绘画、手工等都尚在起步阶段,而且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语言表达和接受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使得信息交流不便,因此,给环境创设的参与带来很大的难度。虽然如此,我们仍尽力想办法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有能力出发,多形式、多角度开发幼儿的美工参与性,并将他们的美工作品独具匠心地组合完善,以美的形式展示出来。
  结合“秋天”的主题活动,我们从秋天的树、秋天的果、秋天的花、秋天的田野等多角度设计了多个版面,供孩子们充分地展示自我,体验快乐。例如在“奇异的果树”活动中,老师提供各种果子的轮廓形象,供幼儿涂色,并在涂色中帮助幼儿认识了红、黄、橙、绿等颜色;在“秋天的树林”活动中,我们从幼儿的现有能力出发,带领幼儿尝试了各种美工表现方法,有蜡光纸撕贴、涂色、手掌印画、树叶印画等形式;在“玉米丰收了”活动中,尝试体验水粉脱色画形式,当幼儿将练习画的横竖交错线条,尝试用大笔蘸上颜料刷底色的过程中,发现了奇迹,体验了玩色的快乐以及成功的快乐;在“秋天到了,菊花开了”及“果子熟了”的活动中,幼儿尝试手指点画和手指涂画。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完善组合,制作成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墙饰,展示在教室内外墙壁及走廊上。
  另外,我们还尽可能发挥有用空间的作用,有效利用在活动室内外墙面、走廊等空间设立了多个活动区角,并提供多样的操作材料,供幼儿参与互动,操作材料,在与环境互动中体验快乐,获得经验。
  2.平等沟通、搭建平台,让家长成为环境创设的支持者、协作者。
  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我们在家长工作中利用家长会、家长QQ群、书面便条、口头交流等形式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倡导家园合作、群策群力,共同打造温馨的“嘟嘟乐园”。
  在“秋天”的主题活动,我们专设活动“秋天的画报”,鼓励家长和幼儿共同将全家秋游的经历,以及关于秋天的经验制作成画报和同伴一起分享。家长协助幼儿参与制作的过程不仅可梳理幼儿积累的相关经验,还可增进亲子情感。同时,家长也认识到自己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参与者,也是环境创设的主体,家长可自由运用各自擅长的知识和技能拓宽表达表现的途径和方法。瞧!这份独具特色的树叶画报是我们刘润嘉小朋友的家庭制作的,他们通过桂花飘香、荷塘寂静的动、静视角来表现秋天,从画报中我们清晰可见幼儿在家长的引领下寻找秋天、了解秋天的过程;还有这份“秋天在哪里”的画报是华浩然小朋友的家庭制作的,家长用图画、文字的形式记录了幼儿与自然亲近的过程,同时也让幼儿亲身体验了大地处处是秋意;还有李承熙小朋友家庭制作的“寻找秋天”,还有许多家庭制作的画报……   看着这一份份精心制作的画报,不论作为“嘟嘟乐园”的幼儿,还是“嘟嘟乐园”的家长或教师,不再觉得和“嘟嘟乐园”有心灵的距离。“嘟嘟乐园”是我们大家的“家”,大家都愿意为我们的“嘟嘟乐园”增光添彩。
  区角环境也为幼儿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还设立了多个活动区角:体育角、自然角、美工角、娃娃家等,鼓励家长协助收集材料,丰富环境。例如:“体育角”中,家长利用废旧材料自制了纸球、飞盘、沙包、响瓶等玩具;在“美工角”中家长协助收集废旧的盒子、纸筒、毛线、小瓶等等;在“娃娃家”区角中,家长还带来各种绒质玩偶以及芭比娃娃套装组合等等供幼儿操作的材料。
  3.积极引导、适度调控,让教师成为环境创设的规划者、整合者。
  不论是开展主题还是设置多个活动区角,创设环境都是为了幼儿的发展。幼儿在环境中的发展也要靠教师来实现。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发展,把握推进主题的适度,规划主题环境,给幼儿及家长提供创设环境的氛围,同时要引领幼儿及家长参与到班级环境创设中来,共同打造温馨的“嘟嘟乐园”。
  作为教师,每一次活动的开展,都要精心做好活动前期准备、过程引导、后期整理。在前期准备材料时,要了解幼儿的兴趣以及已有经验,预料活动过程幼儿可获得的经验,以便在活动开展中观察、引导幼儿进行成长,在活动结束后,从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幼儿间的个体差异,看待幼儿的成长,并将幼儿的作品以美观的形式构图,集中展示在有效的空间。
  例如:在组织幼儿尝试第一次涂鸦的活动中,面对初次认识油画棒,以及运用油画棒在画纸上涂鸦,难免会有幼儿不敢下笔。为了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我们创设情境:笔宝宝们喜欢跳舞,鼓励幼儿请出自己喜欢的颜色笔宝宝,让它们在地毯上来跳圆圈舞。在情境中的幼儿一个个都显得无拘无束,快乐的涂鸦活动便顺利地进行了下去。活动结束后,面对一张张弯弯曲曲线条的作品,也曾考虑过多种呈现方式,最后,我们结合班标,选择“嘟嘟熊”形象轮廓作底,于是我们的墙壁上,便出现了一只只可爱的小嘟嘟熊来和幼儿做伴,不仅美观,而且形象。
  在“秋天”主题开展之初,依据主题内容及目标,我们认真思考了家长、幼儿以及教师在主题环境中如何互动的问题,于是,规划了多个版块来开展主题:“秋天的画报”为家长搭建参与环境创设的平台,促进家园合作。我们通过书面便条通知,以及个别调动,首先树立个别家长的榜样作用,再次引领众多的家长积极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另外,引导幼儿尝试以现有的能力表现主题“秋天”。教师提供了多样水果轮廓,供幼儿涂色,发展技能;活动后,在呈现幼儿作品时有效利用走廊的空间,将各样水果悬挂起来,制作了一棵结出多样水果的奇异果树,带给幼儿视觉上的整体感受;在“秋天的树林”版面,经过反复考虑提供有远近层次感的背景墙,以美的氛围感染幼儿,同时让幼儿在背景墙上撕、贴、印、画,展示自我,体验快乐。
  设置、完善活动区角,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区角材料的收集、整理、投放中,教师要把握合理、适度;同时,在幼儿与环境互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适度调控,使幼儿在环境中得以健康发展。提倡废旧物品的利用,鼓励家长利用废旧物品自制体育角的玩具:如报纸球、瓶子响滚筒,毛线辫、纸板飞盘……另外,引领家长参与收集了多样材料,可操作的废旧物品及半成品环境材料,促进幼儿与区角环境材料的互动。看到家长踊跃参与收集的大小盒子,我们整理后,将小盒子投放到“美工角”供幼儿制作之用;将大盒子重建了一个新的活动区角“我们的盒子王国”,供幼儿垒高、拼搭进行结构游戏。除此之外,充分利用活动区角,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获得成长。
  总之,家长、幼儿、教师的一起参与,齐心协力打造温馨的“嘟嘟乐园”,让环境成为“活”环境,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在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其他文献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进行合理应答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不仅伤害了师幼之间的感情,降低师幼言语互动的质量,而且有可能抹杀幼儿的智慧,限制幼儿的思维发展。本文探讨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言语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帮助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更好地与幼儿对话,让幼儿有一个发展智慧与思维的健康环境。  一、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言语互动的问题  (一)教师的独人舞台  有的教师很容易把教学活动当成自己的独人
期刊
5岁的儿子在幼儿园上大班。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总是喜欢玩他的外生殖器。一天晚上我帮他洗澡时,他又在摆弄。我轻轻地告诉他以后不能这样,因为手上脏,沾满了很多细菌,如果细菌沾到小鸡鸡上,就会发炎,那样尿尿时会很痛,甚至尿不出尿来。听了我的话,儿子很乖地把手拿开了。刚过一会儿,他突然指着自己的睾丸问:“妈妈,这叫什么?是干什么用的?”我一时语塞,真不知怎么回答。我是学习心理学的,看过很多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期刊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活动,感受活动的乐趣。  2.知道遵守游戏规则,懂得不随意离开集体。  3.能听指令,顺一个方向走跑,走跑时不拥挤。  活动准备:  1.物品准备:动物头饰若干,幼儿人手四只“老鼠”玩具。  2.幼儿学会儿歌“捉老鼠”。  3.场地:中心为小猫的院子,四周分别是四种颜色的圆圈。  活动过程:  一、扮演小猫热身活动(初步学会听指令做动作)  师:亲爱的猫咪宝宝,跟
期刊
设计意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重要的。但是他人制定的规则是强加的,属外力约束,而自己制定的规则有内省成分,易于自律。我设计了这样一次社会活动,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和体验,认识到没有规则带来的不良后果,知道规则的重要性,从而自己商量制定出规则并自觉遵守。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无序到有序的体验,意识到规则在集体活动中的重要。  2.学会自己制定一些简单的集
期刊
班级是幼儿园的基本单位,是幼儿生活、学习、游戏的主要场所,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习得,一日活动的开展,家园之间的沟通等,都是依托班级进行的。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幼儿园管理的成功与否。  笔者通过跟班观察以及与班级教师的讨论交流,发现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如下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将极大影响幼儿园管理、班级工作质量以及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幼儿园
期刊
互动,指的就是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具体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互动作为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的日常生活现象,其分类也较多。其中亲师互动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人际互动,是教师与家长两个主体间的交互行为。互动的核心是相互依赖,社会学中将这种相互依赖称为相倚。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克特·W·巴克在对人际互动行为进行研究时,曾依据互动行为主体在互动过程中个体行为和反应依赖的三个因素(
期刊
正如马拉古奇所说:“幼儿通过记录,看着自己所完成的工作时,会更加好奇、感兴趣以及有自信心。”由此可见,记录是幼儿学习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  晨间活动过后,我带领幼儿来到了我们的种植园地。突然,有一位小朋友叫起来:“你们看,这是蜗牛的化石。”“不对,恐龙才有化石呢,这是蜗牛的贝壳。”……孩子们一下子把话题切入到蜗牛身上去了。对于幼儿来说,蜗牛可能是一个神秘而又特感兴趣的动物,它能激发幼儿的探索热情
期刊
一、主题的由来  进入大班以来,发现一个与小班、中班完全不同的现象,就是男孩子会聚成一圈,女孩子也聚成一圈,各玩各的,甚至互不干扰。男孩、女孩的兴趣完全不同,针对这样的情况引出了关于“认识我自己”的主题活动,并预设了“我的身体”“我的形成过程”“我的成长过程”“夸夸我自己”等系列子主题。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不仅感受到自己身体结构的特征,而且了解到每个人的心理角色、喜好、能力上都会有所不同,从只关注
期刊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幼儿园艺术活动与幼儿的生活应该是紧密相连的,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正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感受与欣赏”的目标——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我们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的环境和生活中美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愿望。”实践中,我们立足积极探索美术活动与幼儿日常生活的有机结合,在生活环境、主题活
期刊
环境创设作为幼儿教育的“隐形课程”,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对3~6岁儿童来说,环境应该是充满植物、充满生机、富有游戏气息的。种植园地一直以来都是幼儿园在创设教育教学环境时不可少的一部分,种植园地里的各种生物都自然地向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的生命内容,提供了直观生动的科学材料,幼儿通过长期观察、操作,可以感知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与生长过程,见识自然的丰富与多元,感受生长的喜悦与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