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情境,自主探究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c200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设计有效合理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 个别教师将教学情境仅仅设置在有趣的层面,而忽略了对教学情境本身的思考,反而对教学的开展起了阻碍作用. 所以,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将数学知识的内涵与数学的探索性结合起来. 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情境设计;课堂教学;方法
  
  一、巧妙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 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如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关键.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实际,针对所学课程,创设一些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情境,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究新知.
  案例1 在教授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
  很久以前,有个老财主要将土地分给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分得一块长方形土地,另一个儿子分得一块平行四边形土地,长方形土地的两边长和平行四边形土地的两边长对应相等,但是两个儿子都说对方分得的土地比自己多,那么这两个儿子谁分得的土地更多呢?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这位财主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样的情境设计既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让学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2. 设计生活情境,在实践中体验数学
  数学的精髓在于逻辑概念,而逻辑概念又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 所以,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按照学生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设计情境,从而有利于增加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现实中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 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及发展,让他们真正热爱数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案例2 在平均数应用题教学时,我拿出了本校初二年级部分班级学生在某次活动中的成绩和人数,让学生观察并提问:“现在让你担任评委,你觉得哪个班级成绩好?”学生看到名单中全是熟悉的名字,脸上显露出新鲜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通过这种让学生担任比赛评委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二、引导学生独立地探讨,积极自主地体验
  学习的精髓是什么?怎样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我们应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对此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的概念,在他看来,教师的作用应是启发和引导,而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维,他们应按自己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去表达学科知识的结构,同时借助于教师或教师提供的其他工具去发现事物,去了解事物. 布鲁纳还强调说,“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是发现,这也是人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假如我们要展望未来,那么对学校来说什么是应特别注重的问题,我们就得说如何训练几代儿童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思考问题,这就是应特别注重的. ”数学家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东西 ,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原则也说明,通过自身活动所得到的知识和能力要比别人硬塞的理解得更加透彻,掌握得更快,并且也更善于应用. 当教师把学生引入特定的问题情境后,引导学生主动地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尽量做到独立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身感受这个过程,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独立地分析和解决.
  案例3 在轴对称课程教学时,首先让学生预习教材,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回家找一些是轴对称图形的图片、照片、小的实物等,最后根据这些来展开对轴对称图形的学习. 在搜集过程中他们就实实在在地看到、感受到了这些轴对称图形的模样,所以很快就进入到了学习的氛围当中. 在解答相关习题时,我也采用这种独立探究的教学方式,学生根据问题设置,亲自动手制作模型,通过制作的过程,探究出问题的答案. 学生们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在实践中,不仅提高了他们实践的能力,而且增加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解疑导拨,“生生”合作探究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遇到困难,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时教师应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思维,寻找解决的方法. 最后将学生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综合在一起,组织学生一起探讨,发挥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相互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既可以让学生自由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相互探讨,共同解决问题,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别探讨,再由小组发表意见,商讨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由老师点评,公布最终结论. 这样做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发挥积极性,主动去学习,发挥团队意识,共同探究问题. 在合作中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增强了相互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让学生在更加融洽的环境中学习.
  案例4 对于平面坐标内的坐标转换问题,给学生完全的自主性,先让他们自己画出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系内任选一点,再通过测量、填表、比对,让小组内各成员相互交流,共同发现规律. 探究问题的步骤:
  (1)在坐标系上任意标出点A,测量并写出它的坐标;
  (2)分别把A点向左、向右各平移5个单位,并写出它们的坐标;
  (3)分别把A点向上、向下平移3个单位,并写出它们的坐标.
  与小组成员交流,比较点A与它的像坐标,你发现其中有什么规律吗?
  从上面的合作学习中得出:平面坐标内的点与它平移h(h ≥ 0)个单位后所得像的坐标关系. 新课导入时让学生们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体验数学思维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谭月娥,李景.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是真正的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2]刘英.营造教学环境,激活生命课堂[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3]陈代坤.追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命意义[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其他文献
【摘要】 数学解题思考活动的核心内容和动力就是反思.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应引导学生从知识构架、解题思维、解题步骤、错解根本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反思性学习的训练,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夯实基础知识,确保审题成功率,熟练掌握解题技巧,宏观把握解题规律,提高解题综合能力,更能通过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反思性学习,使学生在反思中不断感悟和成长.  【关键词】 反思;数学;解题能力  反思,顾名思义,指的是回过头来
【摘要】 课堂小结是一堂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帮助学生重新回顾知识点以及做好对新知识的衔接. 本文首先阐述了初中数学课堂进行小结的必要性,然后举例说明了在课堂教学中小结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小结  “好的开端,不如好的结尾”. 一个成功的课堂结尾犹如曲终时留下的袅袅不尽的余音,给人无尽的回味,是加深印象、增强记忆、促使学生思维活动进一步展开的关键,从而使教学活动画上一个完美
【摘要】 巧用幽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课之初运用幽默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开始新的学习;在概念理解、重难点处幽默点拔,可加深对知识的掌握,激发学生思维;课尾以幽默结束,让学生回味无穷. 巧用幽默,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关键词】 幽默;课堂;精彩  調查表明,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通常是富有幽默感的老师. 幽默风趣,能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 幽默能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活泼;幽默能起
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可见,提出疑问是思维的起点,也是学习的开端. 所以,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特别重要. 以下就是笔者对小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原因及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对策的初步分析和探究.   一、问题意识的概念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认真探索
“找规律”、“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安排是苏教版教材的一个亮点,旨在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也有别于其他知识的传授,强调突出思维的训练,培养良好思维习惯,逐步达到一定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一、课前思考  1. 教什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找规律”,旨在使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学会应用这种
中国有句老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美国人很欣赏,他们将这句话译成英语就是:“Give me a fish and I will eat today,Teach me to fish and I will eat for a life time.”看来他们是读懂了——前者只能使人一日受益,后者却能使人一生受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实施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对加强学生自主学习,
21世纪教育的特征是创新教育. 创新源于问题,问题推动发展.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意识在人的思维活动和认识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的灵魂. 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才会有主动探究学习的愿望;有了问题,才会有创新. 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背景下,新的教材中增设了“解决问题策略”这一大板块,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与创造、观察与实验、猜测与验证、调控与反思,从而形成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感觉教得累,学生学得苦. 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就题论题”, 过分注重解题的结果,忽视了策略的形成. 教师马不停蹄地罗列各类题型,学生埋头苦干于题海之中,学生只会解决做过的类似问题,一旦碰到更
2010年3月19日,舟山、嘉兴、绍兴、湖州、衡州五地市数学高考复习研讨会在衢州高级中学举行,五地市的数学教研员及高三数学教师近360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紧紧围绕“高考数学创新题的命题特点与导向”这一主题,由教学观摩和专家讲座两个部分组成19日上午,该校贾林义老师为研讨会奉上了一堂颇受好评的教学观摩课,随后,五地市教师代表分别做了专题报告,就高考数学命题特点与导向、备考信息等做了畅所欲言的交
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 数学作业是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数学学科问题,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促进心理能力发展的过程. 然而,对如何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有效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来促进学生发展,大部分教师关注的并不多. 教师往往使用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