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学习和生活都十分重要,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不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那么青少年就容易形成不健康的心理,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首先要掌握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常见的青少年心理疾病有哪些,然后从世界观,人生观,人际交往等方面入手,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 健康 培养 教育 指导
1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心理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心理学已渗透到医疗、体育及教育等不同的领域,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加德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死于癌症的病人中,80%的人是被吓死的,其余的才真正病死于癌症。在他的指导下,有个叫伯恩的人成功横渡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于是他大胆地提出:在绝境中死亡的人,多数不是体力上的限制,而是由于心理上的恐惧和精神上的崩溃。在教育教学上也有不少的心理学家做过不同的心理实验,结果都表明,健康的心理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也非常重要。由此可见,心理的作用力非常强大,它不仅支配着一个人的言行,而且直接影响着人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因此,要让青少年健康成长,首先要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2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2.1乐于学习和工作。心理健康的人乐于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学习和工作中发挥出来,并获得成就。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满足,这种满足又反过来增加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心理健康的人通常是乐于学习,而不是把学习当作负担。
2.2正常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而且能与兄弟姐妹、同学、师生和朋友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多于消积的态度。他们重视集体的团结,珍惜朋友间的友谊。青少年从小就在成人的影响下学习和与人交往,他们逐渐学会诚恳、谦虚的态度对待别人,尊重他人的意见,乐于和他人交往。
2.3正确地估价自己。心理健康的人以自己正确的了解,能正确地对待自己,能发挥自己的优点,也能克服自己的缺点。他们能在学习中正确地估价自己的能力,了解自己的性格,并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安排学习。由于对自己能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因此表现得既自重又不自卑。在完成自己学习任务的同时,自觉地培养和发展自己的优秀心理品质。
2.4正确地对待现实。心理健康的人能和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对周围的环境能有客观的、正确的认识,并能细致地观察和了解生活中各种复杂的现象和现实对自己的要求。在解决所遭遇的各种问题时,能采取既是积极又是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即或有时遭遇挫折和失败,他所采取的适应方式也是成熟的、健全的。
2.5积极乐观的情绪。心理健康的人,对事积极热情,情绪稳定而深刻。热爱生活,精神饱满,奋发向上。遭遇到挫折时不灰心、不消沉。
3常见的青少年心理疾病
3.1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是由于大脑过度紧张而造成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失调。神经衰弱大多是由于学习负担过重,生活挫折,长期的心理矛盾冲突引起恐惧、悲伤、压抑、烦闷等消积情绪且长久地无法改变造成的。这种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疲劳无力、头痛头晕、情绪烦燥、容易冲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效率低等症状。
3.2歇斯底里。患者多数是由于突然的心理创伤导致大脑机能失调所致。表现为意志模糊、嚎啕痛哭、喊叫等症状。
4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的思想、情感等的内在活动。俗话说,人心不同,犹如其面。这说明心理的个体差异性和复杂性。由于心理现象是非物质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因而不容易被人们所了解。但是它又在活动中时时刻刻地发生着,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特点,因此我们可以窥视和发现它。青少年正处于个性的形成阶段,这时期的特点是: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这个时期的心理发展过程是在比较短的时期内发生的,具有突然、急剧变化的性质,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只要掌握这时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并给予教育和正确的心理引导,青少年就能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促进青少年健康的成长。
4.1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没有对现实世界有个正确的认识,就会产生悲观厌世,甚至仇恨社会。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才能冷静、妥善地处理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才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周围发生的一切,并给以正确的解决。世界观又决定着人生观,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认清了人生的目地和意义,就能树立远大的理想。这种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的理想,能促使青少年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并鼓舞着青少年努力学习,勇于同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作斗争。能正确地估价自己的言论和行动,正确处理自己和集体的关系。全面地估价自己性格的缺点和优点,在顺利时不忘乎所以,受挫折时不灰心丧气。由于世界是多变的、复杂的,作为一个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结合自己所教的科目,帮助青少年正确地认识世界,使青少年树立科学的、辩证的世界观。
4.2充分地认识自己,接受现实中的自我。大千世界,人的个体差异千差万别,人所处的环境也千姿百态。一个人不仅应该对自己的一切有充分的了解,而且应该愉快地承认和接受。生活中有的人不了解自己,有两种极端的表现为:一种是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另一种是过低的估计自己,对自己缺乏信心。这真是认识别人容易,认识自己难。有的人虽然了解自己,但不能接受自我,因而长期感到压抑和不安,并逐渐演化成心理疾病。这种人如果不加以及时矫正或治疗,不仅不能健康地成长,而且很容易作出过激行为,并走上犯罪的道路。全国A级通缉犯马加爵,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他之所以因一点小事而做出骇人听闻的事,这与他不接受现实中的自我的不健康心理是有很大关系的。因此,认识和了解自己、接受自我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用这样几种方式来帮助青少年了解和认识自己。
4.2.1通过和别人比较来了解自己。通过同他人的比较来了解自己的学习成绩、品质、认识自己的形象。但要真正了解自己,只与周围的人比较还不够,要与理想的标准、青年的榜样进行比较。例如,有的青少年用张海迪作为自己战胜疾病、克服困难的榜样;用雷锋精神衡量自己的品质;用战斗英雄来检查自己对人生意义的看法;用居里夫人对科学的态度来激励自己努力学习。青少年同英雄模范相比较,能够以更高的境界认识自己和要求自己。
4.2.2从别人的态度来了解自己。人总是要和别人交往,别人的态度常常可以作为了解自我的尺度。假如,一个学生在学校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受到同学的尊重,同学愿意和他接触,喜欢和他一起讨论学习中的问题,这些都表明了这个青年具有一定的才能和良好的性格,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信。反之,如果一个学生不被周围的人所重视,大家对他有厌烦的态度,这种情况会使他感到不安。这时应该检查自己和同学不合群的原因,了解自己的缺点。如果一个青少年能经常了解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是有助于自我认识的。
4.2.3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成果来了解自己。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活动,例如,智力竞赛、科技制造、书法比赛、文艺晚会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才能,树立他们对自身的信心。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各方面的情况有了正确的了解,那么他在活动中的表现也会是很恰当的。
4.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马克思说:人是社会的产物。既然社会造就了人,那么人就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人一出生就生活在社会里面,就同别人接触。青少年是在社会集体中生活,要与周围的老师、同学和亲人朋友交往。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与他人的交往也是不正常的,主要表现为孤僻、恐惧、怀疑和孤独。正常的人际关系只能建立在既充分了解自己,又客观地了解他人的基础上。双方都为了增进友谊,互相促进,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4.3.1教师和家长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上应成为青少年的表率。父母既要关心他们的成长,培养他们具有优良的品质;又耐心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使青少年热爱父母,尊敬师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教师对每个学生要抱期望的态度,期望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师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尊重学生;既要做他们的师长,又要当他们的知心朋友。这样的教育才会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
4.3.2教育学生关心他人,使学生懂得应当把别人看成是和自己平等的人,要像尊重自己一样去尊重别人。要关心别人,首先要了解别人,全面地看别人的优点和缺点。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根据个别的品质作全面的肯定或否定。当某同学犯错误时,应该给予善意的批评,使对方感受到批评后面的友情。如此关系,才能使青少年在愉快、团结和友爱的集体中健康成长。
4.4培养健康的情绪。情绪是对客观事物同自己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应,是人在活动时产生的兴奋状态。情绪不仅在人冲动时支配着人的言行,而且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常的情绪是由适当的原因引起的,有正常的反应强度,情绪的反应时间随客观情况而转移。青少年情绪极易波动,忽儿兴高采烈,忽而愁眉苦脸,这样不稳定的情绪,使人容易失去心理平衡,甚至导致心理疾病。教师应该帮助青少年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情绪不是压抑情绪,而是找出产生这种消积情绪的原因,并寻找适当的途径去克服它。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稳定的情绪,稳定的情绪使人心境安定。培养稳定的情绪,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另一方面是要锻炼他们的意志,用坚强的意志来控制情绪的波动。只要人们对学习和生活抱有乐观的态度,情绪也会是开朗健康的。
4.5对青少年进行适当的性知识教育。性,是一个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在传统文化占主导地位的中国,性文化是封闭的和禁锢的,性被披上了神秘的外衣。青少年正处于性机能的逐渐成熟期,性机能的成熟使青少年产生了性意识。这种生理的成熟和心理上不成熟的矛盾,如果不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对青少年进行性健康教育,首先是学校应当重视性知识教育,把青春期的生理卫生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当中,根据青少年的不同发育时期进行不同内容的教育。同时,在性道德方面也给予适当的教育,性行为是人类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而不是一种低级的趣味活动,使青少年懂得性道德和性文明。其次,还需要家长的配合。俗话说: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对青少年心理上的微妙变化,往往首先会引起父母的注意,父母可以视情况给予及时的教育和引导。对她们在一些有关性的问题上的疑惑,家长不要回避,而要作正面的回答和引导,消除青少年对性的蒙胧感和神秘感。再次,还需要社会的支持。中国的性文化是封闭的,但这种封闭实际上是封而不闭、藏头露尾的。在大人们的谈论中,在电影电视或报刊杂志里,在网络世界,都不免有些与性有关的内容。从这些渠道获得的信息,往往缺乏教育性。特别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目前中国已进入网络时代,在众多的网民里面青少年占了绝大多数。有些网站利欲熏心,在网上撒布黄色小说、图片和视频,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一方面,网络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和查处力度,控制色情信息的泛滥。另一方面,要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远离这种精神“毒品”。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健康的心理,虽然不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是不会健康成长的。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应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让青少年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 健康 培养 教育 指导
1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心理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心理学已渗透到医疗、体育及教育等不同的领域,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加德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死于癌症的病人中,80%的人是被吓死的,其余的才真正病死于癌症。在他的指导下,有个叫伯恩的人成功横渡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于是他大胆地提出:在绝境中死亡的人,多数不是体力上的限制,而是由于心理上的恐惧和精神上的崩溃。在教育教学上也有不少的心理学家做过不同的心理实验,结果都表明,健康的心理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也非常重要。由此可见,心理的作用力非常强大,它不仅支配着一个人的言行,而且直接影响着人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因此,要让青少年健康成长,首先要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2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2.1乐于学习和工作。心理健康的人乐于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学习和工作中发挥出来,并获得成就。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满足,这种满足又反过来增加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心理健康的人通常是乐于学习,而不是把学习当作负担。
2.2正常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而且能与兄弟姐妹、同学、师生和朋友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多于消积的态度。他们重视集体的团结,珍惜朋友间的友谊。青少年从小就在成人的影响下学习和与人交往,他们逐渐学会诚恳、谦虚的态度对待别人,尊重他人的意见,乐于和他人交往。
2.3正确地估价自己。心理健康的人以自己正确的了解,能正确地对待自己,能发挥自己的优点,也能克服自己的缺点。他们能在学习中正确地估价自己的能力,了解自己的性格,并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安排学习。由于对自己能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因此表现得既自重又不自卑。在完成自己学习任务的同时,自觉地培养和发展自己的优秀心理品质。
2.4正确地对待现实。心理健康的人能和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对周围的环境能有客观的、正确的认识,并能细致地观察和了解生活中各种复杂的现象和现实对自己的要求。在解决所遭遇的各种问题时,能采取既是积极又是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即或有时遭遇挫折和失败,他所采取的适应方式也是成熟的、健全的。
2.5积极乐观的情绪。心理健康的人,对事积极热情,情绪稳定而深刻。热爱生活,精神饱满,奋发向上。遭遇到挫折时不灰心、不消沉。
3常见的青少年心理疾病
3.1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是由于大脑过度紧张而造成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失调。神经衰弱大多是由于学习负担过重,生活挫折,长期的心理矛盾冲突引起恐惧、悲伤、压抑、烦闷等消积情绪且长久地无法改变造成的。这种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疲劳无力、头痛头晕、情绪烦燥、容易冲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效率低等症状。
3.2歇斯底里。患者多数是由于突然的心理创伤导致大脑机能失调所致。表现为意志模糊、嚎啕痛哭、喊叫等症状。
4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的思想、情感等的内在活动。俗话说,人心不同,犹如其面。这说明心理的个体差异性和复杂性。由于心理现象是非物质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因而不容易被人们所了解。但是它又在活动中时时刻刻地发生着,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特点,因此我们可以窥视和发现它。青少年正处于个性的形成阶段,这时期的特点是: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这个时期的心理发展过程是在比较短的时期内发生的,具有突然、急剧变化的性质,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只要掌握这时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并给予教育和正确的心理引导,青少年就能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促进青少年健康的成长。
4.1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没有对现实世界有个正确的认识,就会产生悲观厌世,甚至仇恨社会。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才能冷静、妥善地处理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才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周围发生的一切,并给以正确的解决。世界观又决定着人生观,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认清了人生的目地和意义,就能树立远大的理想。这种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的理想,能促使青少年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并鼓舞着青少年努力学习,勇于同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作斗争。能正确地估价自己的言论和行动,正确处理自己和集体的关系。全面地估价自己性格的缺点和优点,在顺利时不忘乎所以,受挫折时不灰心丧气。由于世界是多变的、复杂的,作为一个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结合自己所教的科目,帮助青少年正确地认识世界,使青少年树立科学的、辩证的世界观。
4.2充分地认识自己,接受现实中的自我。大千世界,人的个体差异千差万别,人所处的环境也千姿百态。一个人不仅应该对自己的一切有充分的了解,而且应该愉快地承认和接受。生活中有的人不了解自己,有两种极端的表现为:一种是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另一种是过低的估计自己,对自己缺乏信心。这真是认识别人容易,认识自己难。有的人虽然了解自己,但不能接受自我,因而长期感到压抑和不安,并逐渐演化成心理疾病。这种人如果不加以及时矫正或治疗,不仅不能健康地成长,而且很容易作出过激行为,并走上犯罪的道路。全国A级通缉犯马加爵,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他之所以因一点小事而做出骇人听闻的事,这与他不接受现实中的自我的不健康心理是有很大关系的。因此,认识和了解自己、接受自我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用这样几种方式来帮助青少年了解和认识自己。
4.2.1通过和别人比较来了解自己。通过同他人的比较来了解自己的学习成绩、品质、认识自己的形象。但要真正了解自己,只与周围的人比较还不够,要与理想的标准、青年的榜样进行比较。例如,有的青少年用张海迪作为自己战胜疾病、克服困难的榜样;用雷锋精神衡量自己的品质;用战斗英雄来检查自己对人生意义的看法;用居里夫人对科学的态度来激励自己努力学习。青少年同英雄模范相比较,能够以更高的境界认识自己和要求自己。
4.2.2从别人的态度来了解自己。人总是要和别人交往,别人的态度常常可以作为了解自我的尺度。假如,一个学生在学校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受到同学的尊重,同学愿意和他接触,喜欢和他一起讨论学习中的问题,这些都表明了这个青年具有一定的才能和良好的性格,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信。反之,如果一个学生不被周围的人所重视,大家对他有厌烦的态度,这种情况会使他感到不安。这时应该检查自己和同学不合群的原因,了解自己的缺点。如果一个青少年能经常了解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是有助于自我认识的。
4.2.3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成果来了解自己。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活动,例如,智力竞赛、科技制造、书法比赛、文艺晚会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才能,树立他们对自身的信心。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各方面的情况有了正确的了解,那么他在活动中的表现也会是很恰当的。
4.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马克思说:人是社会的产物。既然社会造就了人,那么人就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人一出生就生活在社会里面,就同别人接触。青少年是在社会集体中生活,要与周围的老师、同学和亲人朋友交往。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与他人的交往也是不正常的,主要表现为孤僻、恐惧、怀疑和孤独。正常的人际关系只能建立在既充分了解自己,又客观地了解他人的基础上。双方都为了增进友谊,互相促进,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4.3.1教师和家长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上应成为青少年的表率。父母既要关心他们的成长,培养他们具有优良的品质;又耐心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使青少年热爱父母,尊敬师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教师对每个学生要抱期望的态度,期望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师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尊重学生;既要做他们的师长,又要当他们的知心朋友。这样的教育才会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
4.3.2教育学生关心他人,使学生懂得应当把别人看成是和自己平等的人,要像尊重自己一样去尊重别人。要关心别人,首先要了解别人,全面地看别人的优点和缺点。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根据个别的品质作全面的肯定或否定。当某同学犯错误时,应该给予善意的批评,使对方感受到批评后面的友情。如此关系,才能使青少年在愉快、团结和友爱的集体中健康成长。
4.4培养健康的情绪。情绪是对客观事物同自己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应,是人在活动时产生的兴奋状态。情绪不仅在人冲动时支配着人的言行,而且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常的情绪是由适当的原因引起的,有正常的反应强度,情绪的反应时间随客观情况而转移。青少年情绪极易波动,忽儿兴高采烈,忽而愁眉苦脸,这样不稳定的情绪,使人容易失去心理平衡,甚至导致心理疾病。教师应该帮助青少年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情绪不是压抑情绪,而是找出产生这种消积情绪的原因,并寻找适当的途径去克服它。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稳定的情绪,稳定的情绪使人心境安定。培养稳定的情绪,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另一方面是要锻炼他们的意志,用坚强的意志来控制情绪的波动。只要人们对学习和生活抱有乐观的态度,情绪也会是开朗健康的。
4.5对青少年进行适当的性知识教育。性,是一个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在传统文化占主导地位的中国,性文化是封闭的和禁锢的,性被披上了神秘的外衣。青少年正处于性机能的逐渐成熟期,性机能的成熟使青少年产生了性意识。这种生理的成熟和心理上不成熟的矛盾,如果不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对青少年进行性健康教育,首先是学校应当重视性知识教育,把青春期的生理卫生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当中,根据青少年的不同发育时期进行不同内容的教育。同时,在性道德方面也给予适当的教育,性行为是人类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而不是一种低级的趣味活动,使青少年懂得性道德和性文明。其次,还需要家长的配合。俗话说: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对青少年心理上的微妙变化,往往首先会引起父母的注意,父母可以视情况给予及时的教育和引导。对她们在一些有关性的问题上的疑惑,家长不要回避,而要作正面的回答和引导,消除青少年对性的蒙胧感和神秘感。再次,还需要社会的支持。中国的性文化是封闭的,但这种封闭实际上是封而不闭、藏头露尾的。在大人们的谈论中,在电影电视或报刊杂志里,在网络世界,都不免有些与性有关的内容。从这些渠道获得的信息,往往缺乏教育性。特别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目前中国已进入网络时代,在众多的网民里面青少年占了绝大多数。有些网站利欲熏心,在网上撒布黄色小说、图片和视频,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一方面,网络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和查处力度,控制色情信息的泛滥。另一方面,要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远离这种精神“毒品”。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健康的心理,虽然不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是不会健康成长的。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应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让青少年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