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个性化阅读是作品本身的要求,作品本身的“潜在空间”为个性化阅读提供了可能性 因此,个性化阅读又是创造性阅读,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个性化阅读呢?笔者从三个方面作了尝试:一、课堂教学,尊重学生个性;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个性;三、读写结合,张扬个性。
关键词:培养学生个性;完善学生人格
个性化阅读,首先是作品本身的要求。我们阅读的作品,其中倾注了作者的观念、意识和情感,体现着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方式、感情表达习惯以及审美趣味等,可以说,优秀的作品都是作者情感和个性的结晶。阅读作品,只有在我们体会到作者的切身感受、发现作者特殊的思维方式时,才能进入作者在作品中营造的“个性”领域。
我们知道,文学语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因而作品中就会有某些“不确定”因素。有的作者故意在作品中留下某些“空白”,这就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去“确定”、去“补白”。换一句话说,作品本身的这种“潜在空间”为个性化阅读提供了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化成现实,就需要读者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发挥作用,来“各显神通”。因此,这种个性化阅读又是一种创造性阅读。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明明莎士比亚只创造了“一个”哈姆雷特,为什么每一个读者心中都有各自的哈姆雷特呢?这是因为每一个读者都有自己的思想见解、生活经历、文化修养、性格爱好等个性因素,这些都会影响乃至制约人们对作品的感受、体验、理解。这就是说,读者本身的个性因素也决定了阅读应当是个性化的。鲁迅在谈《红楼梦》时就说过,不同的人会从中读出不同的东西来。他说的也是读者的个性对作品阅读理解的巨大影响。再进一步说,学生需要通过个性化阅读来发展自己的才智,发展个性。
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个性化阅读呢?以下是笔者在这方面作的一些粗浅尝试。
一、课堂教学,尊重学生个性
语文课本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是时代历史的沉淀,是社会生活的写真,是古今中外发展变化的万花筒,是世事人情的霓虹灯。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或是在历史的河床上捡拾闪亮的贝壳,或是在生活的画册中寻找感人的瞬间,或是在万花筒里窥视古今中外的奇观,或是在霓虹灯的闪烁中领略世事人情。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同时,要促使学生思索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赞赏学生的个人感受、独特见解,适时地把他们引向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之中,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也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教师不能以统一的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维,要允许学生对课文有多元解读,如学生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有的认为是鲁讯对儿时生活美好的回忆,有的认为是鲁迅对封建腐朽的私塾教育的批判和揭露,有的则认为兼而有之等,对此教师应予以肯定,给予鼓励。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劳动成果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褒奖,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自豪感,从而形成自我激励的心理机制。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也完善了学生的人格。
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个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初中三年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这显而易见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而仅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推荐名家作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如七年级可读《鲁滨逊漂流记》、《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这些名著,有的情节离奇,有的情真意切,会吸引学生非常投入地去阅读。在形式安排上,可在班里组成读书兴趣小组,定期交流读书心得;可以专门安排一节自选阅读外,让学生既能自主地、有兴趣地广泛阅读,又得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此外,教师在指导课外阅读时,既要提倡精读、细读的阅读方式,也应积极介绍“信马由缰”、“蜻蜒点水”、“囫囵吞枣”等阅读方法,不求烦琐分析,但求博闻强记,从而给个性化阅读以充分的空间。在内容上,教师也可提供那些视点新、角度新、个性色彩鲜明的文章给学生阅读,让学生自由地写出自己的感受、体验、理解或评述,以此培养学生的个性阅读能力。
三、读写结合,张扬个性
阅读的延伸,便是写作,它能使学生“厚积而薄发”。写作活动中,首要之处是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感受,有独特的见解,在表达中不说套话、假话,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自己的特色作文。而结合阅读进行写作,可谓行之有效之举。如在读了《鲁滨逊漂流记》后,我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学生们各抒己见,有写议论类的,如《顽强的意志是成功的保证》,无疑,鲁滨逊顽强的意志在这位同学身上得到了充分理解、完善;有写想象类的,如《假如我被抛弃在荒无人烟的海岛上》,无疑,笛福丰富了这位同学的想象力……
总之,个性化阅读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个性,完善学生人格,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关键词:培养学生个性;完善学生人格
个性化阅读,首先是作品本身的要求。我们阅读的作品,其中倾注了作者的观念、意识和情感,体现着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方式、感情表达习惯以及审美趣味等,可以说,优秀的作品都是作者情感和个性的结晶。阅读作品,只有在我们体会到作者的切身感受、发现作者特殊的思维方式时,才能进入作者在作品中营造的“个性”领域。
我们知道,文学语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因而作品中就会有某些“不确定”因素。有的作者故意在作品中留下某些“空白”,这就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去“确定”、去“补白”。换一句话说,作品本身的这种“潜在空间”为个性化阅读提供了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化成现实,就需要读者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发挥作用,来“各显神通”。因此,这种个性化阅读又是一种创造性阅读。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明明莎士比亚只创造了“一个”哈姆雷特,为什么每一个读者心中都有各自的哈姆雷特呢?这是因为每一个读者都有自己的思想见解、生活经历、文化修养、性格爱好等个性因素,这些都会影响乃至制约人们对作品的感受、体验、理解。这就是说,读者本身的个性因素也决定了阅读应当是个性化的。鲁迅在谈《红楼梦》时就说过,不同的人会从中读出不同的东西来。他说的也是读者的个性对作品阅读理解的巨大影响。再进一步说,学生需要通过个性化阅读来发展自己的才智,发展个性。
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个性化阅读呢?以下是笔者在这方面作的一些粗浅尝试。
一、课堂教学,尊重学生个性
语文课本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是时代历史的沉淀,是社会生活的写真,是古今中外发展变化的万花筒,是世事人情的霓虹灯。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或是在历史的河床上捡拾闪亮的贝壳,或是在生活的画册中寻找感人的瞬间,或是在万花筒里窥视古今中外的奇观,或是在霓虹灯的闪烁中领略世事人情。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同时,要促使学生思索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赞赏学生的个人感受、独特见解,适时地把他们引向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之中,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也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教师不能以统一的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维,要允许学生对课文有多元解读,如学生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有的认为是鲁讯对儿时生活美好的回忆,有的认为是鲁迅对封建腐朽的私塾教育的批判和揭露,有的则认为兼而有之等,对此教师应予以肯定,给予鼓励。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劳动成果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褒奖,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自豪感,从而形成自我激励的心理机制。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也完善了学生的人格。
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个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初中三年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这显而易见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而仅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推荐名家作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如七年级可读《鲁滨逊漂流记》、《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这些名著,有的情节离奇,有的情真意切,会吸引学生非常投入地去阅读。在形式安排上,可在班里组成读书兴趣小组,定期交流读书心得;可以专门安排一节自选阅读外,让学生既能自主地、有兴趣地广泛阅读,又得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此外,教师在指导课外阅读时,既要提倡精读、细读的阅读方式,也应积极介绍“信马由缰”、“蜻蜒点水”、“囫囵吞枣”等阅读方法,不求烦琐分析,但求博闻强记,从而给个性化阅读以充分的空间。在内容上,教师也可提供那些视点新、角度新、个性色彩鲜明的文章给学生阅读,让学生自由地写出自己的感受、体验、理解或评述,以此培养学生的个性阅读能力。
三、读写结合,张扬个性
阅读的延伸,便是写作,它能使学生“厚积而薄发”。写作活动中,首要之处是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感受,有独特的见解,在表达中不说套话、假话,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自己的特色作文。而结合阅读进行写作,可谓行之有效之举。如在读了《鲁滨逊漂流记》后,我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学生们各抒己见,有写议论类的,如《顽强的意志是成功的保证》,无疑,鲁滨逊顽强的意志在这位同学身上得到了充分理解、完善;有写想象类的,如《假如我被抛弃在荒无人烟的海岛上》,无疑,笛福丰富了这位同学的想象力……
总之,个性化阅读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个性,完善学生人格,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