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315157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甲基强的松龙在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9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症状恢复时间、症状复常率,并对两组患者治疗20天后的谷丙转氨酶水平及总胆红素水平予以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症状复常率为42.2%,复常时间为19.35.5天,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复常率为82.2%,复常时间为15.76.8天,两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0天后两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水平及总胆红素水平具有明显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甲基强松龙应用于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甲基强的松龙;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1- 0172-02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具有传染力强、预后差、难以控制的特点,临床治疗过程中主要以免疫调节治疗、保肝治疗及抗病毒治疗为主,目前临床上还没有发现特效的治疗药物,相关研究发现,甲基强的松龙在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中具有一定的疗效,本文就主要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予以简单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9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45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处于34岁到60岁之间;观察组的45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处于33岁到65岁之间,两组患者想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之间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实施治疗,应用2.1克的谷胱甘肽实施静脉滴注,每天一次,每20天为一个疗程;对观察组患者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实施治疗,对患者应用100mg的甲基强的松龙静滴,每天一次,七天之后将其剂量减小为40mg,每2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都加用相同的营养药物、能量合剂及维生素实施治疗,如果治疗期间有患者出现感染,应用二代头孢开展治疗,对于低蛋白血症患者输注白蛋白、血浆实施治疗[1]。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症状恢复时间、症状复常率,并对两组患者治疗20天后的谷丙转氨酶水平及总胆红素水平予以对比分析[2]。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的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实施处理,组间比较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来表示,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症状复常率为42.2%,复常时间为19.35.5天,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复常率为82.2%,复常时间为15.76.8天,两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0天后两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水平及总胆红素水平具有明显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但是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夜间失眠症状,有9例患者出现了恶心症状,在对患者实施对症处理之后不良反应消失,没有产生其他相关后果。
  3 讨论
  在各种传染性疾病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最高,并且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其中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致病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肝细胞轻中度坏死及肝细胞的嗜酸性变形、气球样变、肝细胞水肿等,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巩膜黄染、腹胀、肝功能异常、厌油、乏力、纳差及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的升高。
  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人类细胞质中自然合成的一种肽,其广泛分布在人体的各个器官中,其能够通过转甲基及转丙氨基发挥抗氧化作用,从而起到保护肝脏合成、灭活激素及解毒的作用。而甲基强的松龙是一种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具有非常强的免疫抑制、抗炎及抗过敏的作用,其作用机理为通过扩散透过细胞膜,与特殊的细胞内受体结合,进入细胞核内,进而与 ABC 结合,通过转译合成各种酶蛋白,发挥其多种作用,达到保护肝细胞,防止肝细胞坏死的用途。
  本次研究中,对对照组患者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实施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实施治疗,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的症状复常率为42.2%,复常时间为19.35.5天,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复常率为82.2%,复常时间为15.76.8天,两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0天后两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水平及总胆红素水平具有明显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在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对患者开展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参考文献:
  [1]蒋鹏,邓勇,樊海宁,王佳森.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3,31(13):456-458.
  [2]沈美蓉,裴彬,李仲平.八宝丹胶囊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12,28(5):1002-100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我院呼吸科2011年5月到2012年4月收治的50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对其病症的临床特征,以及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进行着重分析。结果:在50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中,非冠心病组的临床特点阳性发生率明显没有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率高。结论:对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并运用合理方法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冠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仙灵骨葆胶囊、葡萄糖酸钙片、大黃蛰虫胶囊三联方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评估。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5月期间门诊治疗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4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洛昔康口服,观察组患者给予仙灵骨葆胶囊、葡萄糖酸钙片、大黃蛰虫胶囊三联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以及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WOMAC评分(41.48±6.83)分,低于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生化检测指标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实践意义。方法: 将2012年1月~2014年6月来我院进行体检人员随机抽取280例(入选对象排除肝炎及其病毒携带者),对他们进行体重、血压、心电、B超、血液生化检测。结果: 本组研究中,89例脂肪肝患者的血脂检测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尤其患者的血清胆碱脂酶(CHE)活性升高最为显著(P<0.01)。结论:通过血液生化检测可以检测出脂肪肝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纱条填塞对于剖宫产出血的疗效和价值,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剖宫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子宫动脉结扎止血,观察组患者行宫腔纱条填塞进行止血,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和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明显优
期刊
【摘要】目的:对腺性膀胱炎腔内微创治疗进行探讨,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2月前来西电集团医院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膀胱内灌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腔内微创治疗,主要是选择经尿道汽化电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 结果:经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经皮肾碎石术中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期间门诊收入行经皮肾碎石术的80例患者作为本组的研究对象,根据术前麻醉方式的不同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方式,研究组患者行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的一般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在麻醉效果、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临床诊断为大肝癌的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手术切除法治疗大肝癌,观察组采取射频消融的方法治疗大肝癌,手术结束后,随访1至3年,分析并统计患者的生存情况及术后生存率。结果: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的腹腔出血例数、感染情况、发热情况以及疼痛例数均少于对照组,治疗效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治疗仪对剖宫产术后患者泌乳、子宫复旧方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1年12月剖宫产术后自愿采用康复治疗仪进行产后康复综合治疗的240例产妇作为试验组,同期未用康复仪治疗的同例剖宫产术后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间在泌乳量、泌乳时间、子宫复旧方面的的效果。结果 采用康复治疗仪进行康复综合治疗的产妇, 在泌乳量和术后子宫复旧程度、产后出血明显优于对照组。结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地塞米松防治多西紫杉醇不良反应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肿瘤各科收治的各类肿瘤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均实施多西紫杉醇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化疗前后给予低剂量地塞米松预处理方案,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剂量地塞米松,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毒性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对照组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妇产科急腹症的有效治疗措施,总结相关诊疗经验。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60例,对其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研究中,异位妊娠患者23,3例卵巢肿瘤扭转,先兆流产13例,不完全流产5例,盆腔炎11,子宫破裂1例,胎盘早剥4例;其中44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占73.33%;另16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占26.67%;治愈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