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复习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e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适应高中复习阶段知识点多,知识面广的特点,高中历史复习过程中时空观念素养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高中历史复习期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继而论述了当前高中历史复习期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的现状,最后针对问题提出高中历史复习期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时空观念;素养培养;高中历史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0-070-1
  时空观念素养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历史科目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高考命题也越来越注重时空观念的素养。所以对于高三学生在历史复习阶段,只有具有良好的时空观念素养,才会适应新高考的要求,取得良好的成绩。
  一、高中历史复习期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1.时空观念素养培养有助于巩固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
  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基础知识占有很大比重,只有牢牢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在此基础上探究更高层次的问题,而时空观念素养能将以通史体例为主的教材基础知识,进行整合。这样就能以时空为线索,将同一时间段内发生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突破高考核心。
  2.时空观念素养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掌握了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涉及面比较广,而时空观念素养培养能让学生从横向和纵向提高时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牢牢掌握历史时间的分期、先后,并对历史事件进行对比综合。
  3.有助于其他学科知识的掌握
  高中学科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一种学科素养的培养,会逐渐融汇贯通到其他学科。时空观念素养培养不仅能促进历史学科的学习,还对与空间概念有关的地理和数学学科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二、高中历史复习期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现状
  经过调查研究,高中历史复习期学生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的空间很大。经过两年高中阶段的学习,进入高三复习阶段,学生渴望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观念,渴望能在复习阶段最大限度的提升自己的成绩。有些学生对历史学科很感兴趣,但是由于时空观念素养的匮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概念比较模糊,成绩提升很慢。时空觀念素养作为历史学科复习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能对历史学科进行系统的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高中历史复习期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策略
  1.运用时间轴把握历史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高三复习阶段是一个不断总结不断强化的过程。首先要从历史学科的基本要素——时间开始,时间对人类从古代到现在的历史事件起到一个串联的作用。而时间轴能直观的反映历史,不仅用于排序历史事件,还用于辅助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在复习阶段合理利用时间轴,使学习内容根据时间线索逐渐展开,让学生根据历史事实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在时间轴观念引导下,把握历史事件发展的总趋势。
  2.运用大事年表把握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大事年表以年代为经,重大事件为纬,能把零散的重大事件以年代为顺序进行排列,从而完成了历史学科的整体知识构架。高三复习阶段更需要大事年表的融汇贯通作用,能让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大事年表的利用,不仅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巩固基础知识,更能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掌握历史演变过程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大事年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要很好的掌握历史地图的作用
  历史地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事件的动态发展,高三复习阶段要理解历史地图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地图有很多隐藏信息可以挖掘。
  历史地图属于空间概念,人们将发生的历史事件标注在地图上,学生可以以文字文献之外的另一种形式来理解历史史实。由于历史地图上不可能用过于详细的文字对历史事件进行描述,所以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要运用时空观念了解到时间地图上更多的隐藏信息。
  (2)关注历史地图上古今地名的差别。
  众所周知,从古到今,越是历史悠久的古城,越容易出现古今地名有差别的问题。学生在历史复习过程中,要有准备的时空概念,利用空间定位和标识,以免出现知识混乱,不知所云的错误。
  (3)学生要具有自己动手绘制历史地图的能力。
  要想在历史复习过程中更好的整合各类历史事件,学生就要具备自己动手绘制历史地图的能力。复习中强化“左图右史”的概念。就历史事件通过自己编制的历史地图,学生能更好地观察此历史事件在时空中演变的过程,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历史事件都是相互联系的,所以高三复习过程中,不能单纯的只对一个历史事件进行研究,要养成迁移的习惯,找到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从多角度分析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全面了解各个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吴新枚.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1:56-57.
  [2]刘艳.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历史高考一轮复习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7,27:174-175.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简单介绍了情感教育的基本概况以及情感教育在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开展情感教育的必要性,重点分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开展情感教育,借此丰富学生情感,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2-087-1      情感教育作
摘要:导数是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又是中学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主干知识,它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更是研究函数相关性质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阐述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这一课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探索新知,猜想释疑—知识构建,深度理解—提升能力,发展思维—回顾反思,总结升华,五个方面入手,层层递进,螺旋上升。  关键词:情境;兴趣;释疑;反思  中图分类号:G6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烛之武退秦师》、《陈情表》等经典篇目中主要人物的论辩技巧,让我们在欣赏古人言辞智慧的同时,学习古人换位思考、投其所好、委婉说理、以德服人等多种说话技巧,从而达到指导自己的人际交往和工作的目的。  关键词:说服技巧;换位思考;投其所好;以情感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5-065-1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
摘 要:酸碱盐是初中化学知识的总结,也是后续高中学习的重点知识基础,知识点纷繁复杂,运用通常的教学方法很难突破。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分层推进的两轮法,不仅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保护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有效建构学生的学科知识体系。  关键词:两轮法;化学;酸碱盐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1-071-2  一、问题的提出  酸
摘要:传统的美术课堂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而合作的课堂则把主体地位还给了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有兴趣学习,促进课堂更好、更快生成。本文从合作成员的选择、合作纪律的制定和合作对象的多样性三个方法阐述了小组合作模式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具体运用策略。  关键词:小组合作;美术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5-089-1  合作互助学习是在
摘要:面对新的课程标准、新的高考,传统的教学模式还能适应吗?作为高三数学任课教师,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教学适应新课改、新高考?这是我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理念;研究;解题;回归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9-127-1  新一轮高考改革已经在2018年入学的学生身上开始实施,作为高三数学任课教师,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教学适应新课
摘要:错题是我们学习的资源之一,学生能够在错题反思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改正,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高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但学生学习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相对于初中化学来说,它的难度有所加大,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起建立“错题档案”的作用。但由于大多数学生缺乏这种能力,所以教师要让同学们了解错题反思的重要意义,学生要善于利用错题反思,从而提高在化学这门学科中的成绩。  关键词:高中化学;错
摘要: 本文根据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学科的特点,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的对策进行了讨论。学生学科素质的提高,首先是在于学生的态度,如果他们对学科产生了兴趣,从厌学转变成了好学,那么教学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就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当然这个兴趣的培养就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使用。  关键词: 兴趣激发;兴趣培养;兴趣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能够学会相应的知识,更要有一个愉快的学习过程,所以构建一个多元化的高中历史课堂是很有必要的,教师首先就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将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并且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去讲解知识,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参与到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来,最后为了能够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教师也
摘 要:思维和阅读是紧密关联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采取一切手段发展学生思维,训练学生阅读,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词句,明白词语在句中运用,从而感知课文词句的优美。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分析梳理等思维活动走进课文,了解一些常见的构段方法,学会简单阅读方法,运用到自主阅读之中。  关键词:思维训练;课文阅读;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5-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