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师生互动、优化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兴趣培养 师生互动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课堂上要加强师生互动
教学的实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教学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师生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平等地进行对话;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创设一种情境。教师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思想情感,增强课堂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胆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师生互动的良好情景。在一些自读课上,可以通过让学生当“老师”,让学生去备课、讲课,并让学生点评。这样的情景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为此“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
1.以教材为本,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学生学语文,对不同的教与学方式的反应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与时俱进。叶圣陶先生早就主张在学生的自学基础上,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开展讨论。新课程实践也证明,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着眼于诱导,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诱导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探求新知的认识活动变成学习的心理需求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3.着力于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恰当地把语文知识由浅入深地进行分层教学,引导学生一层一层地主动去探究、发现、思考、总结规律,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自己动手动脑获取知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
三、结合自身特点,挖掘潜在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只要我们正视学生的实际,从高中教育的特点和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捷径,努力发掘有利因素,重视培养、激发学生对语文科的学习兴趣,就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必修四《短文三篇》一课时,结合三篇文章中最精辟的一些句子,反复启发,再结合单元写作纲要,提出“谈生命、思想、信条”这一论题,让学生举例论述,促使他们对语文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有了理性认识。当然,只此一点还是不够的,还应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运用中亲身体会语文在实践中的作用,使之感到学之有用,方能使学生学之有趣。因此,在《短文三章》的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勾画了疑难字、词,进行生字正音和词语解释,让他们打好基础,随后让同学们勾画出各自认为最难懂的句子来进行分析探讨。学生们通过互动交流,一起来研究解决,最后将统一探究的疑难问题展示,教师随堂加以点拨和指导。结果证明,通过“自学”、“共商”、“互评”、“指引”这一系列教学过程,学生不但对基础知识有了进一步掌握,而且直接感受到语文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价值。这样即使对语文学习兴趣较差的学生也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四、教师的功夫要深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求教师要对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所涉猎,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使学生产生愉悦感,用自己的情绪带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共鸣,提高学习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探索作者和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和价值观,让学生和作者、作品形成一个三维空间,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动接收意识和再创造功能。其次,在讲课过程中要讲究导入艺术,在课堂开始前要引用一个“包袱”,富于情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开动脑筋,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五、利用顺口溜,小品等形式引起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习
教学不是单向的灌输,需要双边的积极合作,因此,要适时地使用一些同学们所喜闻乐见的形式,以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作为有很强娱乐性的顺口溜、小品等形式,在教学中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介绍鲁迅的生平及作品时,涉及鲁迅的杂文较多且较难记,笔者就把鲁迅的杂文编成了顺口溜如下:“华盖花边又热风,三闲而已在二心,文里文外是化(花)学,南北自由谈风月,一贴(且)一阶(介)一亭子,鲁迅杂文在里头。”这样利用顺口溜,既让学生记住鲁迅的主要杂文名,又启发学生语文本身就有许多值得掌握的记忆方法。又如在教《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因为学生对此文章较难理解且对古文不感兴趣,所以笔者提前让他们六人一组把课文内容变成小品,每人扮演一个角色,课前认真排练。当然在排练时,笔者对文章内容作了适当的指点,在表演时,很多小组都推陈出新,活用课文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等把这一课教完,几乎人人都能熟读成诵。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兴趣培养 师生互动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课堂上要加强师生互动
教学的实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教学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师生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平等地进行对话;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创设一种情境。教师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思想情感,增强课堂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胆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师生互动的良好情景。在一些自读课上,可以通过让学生当“老师”,让学生去备课、讲课,并让学生点评。这样的情景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为此“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
1.以教材为本,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学生学语文,对不同的教与学方式的反应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与时俱进。叶圣陶先生早就主张在学生的自学基础上,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开展讨论。新课程实践也证明,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着眼于诱导,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诱导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探求新知的认识活动变成学习的心理需求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3.着力于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恰当地把语文知识由浅入深地进行分层教学,引导学生一层一层地主动去探究、发现、思考、总结规律,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自己动手动脑获取知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
三、结合自身特点,挖掘潜在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只要我们正视学生的实际,从高中教育的特点和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捷径,努力发掘有利因素,重视培养、激发学生对语文科的学习兴趣,就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必修四《短文三篇》一课时,结合三篇文章中最精辟的一些句子,反复启发,再结合单元写作纲要,提出“谈生命、思想、信条”这一论题,让学生举例论述,促使他们对语文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有了理性认识。当然,只此一点还是不够的,还应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运用中亲身体会语文在实践中的作用,使之感到学之有用,方能使学生学之有趣。因此,在《短文三章》的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勾画了疑难字、词,进行生字正音和词语解释,让他们打好基础,随后让同学们勾画出各自认为最难懂的句子来进行分析探讨。学生们通过互动交流,一起来研究解决,最后将统一探究的疑难问题展示,教师随堂加以点拨和指导。结果证明,通过“自学”、“共商”、“互评”、“指引”这一系列教学过程,学生不但对基础知识有了进一步掌握,而且直接感受到语文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价值。这样即使对语文学习兴趣较差的学生也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四、教师的功夫要深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求教师要对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所涉猎,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使学生产生愉悦感,用自己的情绪带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共鸣,提高学习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探索作者和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和价值观,让学生和作者、作品形成一个三维空间,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动接收意识和再创造功能。其次,在讲课过程中要讲究导入艺术,在课堂开始前要引用一个“包袱”,富于情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开动脑筋,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五、利用顺口溜,小品等形式引起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习
教学不是单向的灌输,需要双边的积极合作,因此,要适时地使用一些同学们所喜闻乐见的形式,以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作为有很强娱乐性的顺口溜、小品等形式,在教学中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介绍鲁迅的生平及作品时,涉及鲁迅的杂文较多且较难记,笔者就把鲁迅的杂文编成了顺口溜如下:“华盖花边又热风,三闲而已在二心,文里文外是化(花)学,南北自由谈风月,一贴(且)一阶(介)一亭子,鲁迅杂文在里头。”这样利用顺口溜,既让学生记住鲁迅的主要杂文名,又启发学生语文本身就有许多值得掌握的记忆方法。又如在教《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因为学生对此文章较难理解且对古文不感兴趣,所以笔者提前让他们六人一组把课文内容变成小品,每人扮演一个角色,课前认真排练。当然在排练时,笔者对文章内容作了适当的指点,在表演时,很多小组都推陈出新,活用课文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等把这一课教完,几乎人人都能熟读成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