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深山共灵犀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ear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傅菲的《深山已晚》,需要让心灵慢下来的智慧。
  全书36个篇什,皆是来自武夷山北部余脉—荣华山中、南浦溪畔等场域的深切体验和思考。36个篇什像是傅菲徜徉在自然中的对话,这对话的对象可能是整个世界,是无数个似曾相识的陌生人,是我们自己,也可以是深山一泓湖水里的一尾鱼、一棵树,或者是天边的一朵云或云下的一滴雨、草上的一枚露珠……
  我喜欢极了这样的文字,它可以让我心无旁骛地伫立在一扇“窗”前,勇敢地剖析自己、面对这个世界。实际上,要在这熙熙攘攘、纷纷扰扰的现世,达成如此的交流,谈何容易?这不仅仅是艺术之思的问题,还是生命智慧和人生境界的表征。我知道的傅菲,他可以。
  张守仁先生在书的序言《自然的圣徒》中夸赞:“傅菲是个诗人。他诗意地栖居、观察、写作。”的确,傅菲以纯美的语言为阅读《深山已晚》的人,展开了一幅长轴山水画卷,每一个落笔的地方都细腻婉转,美成了空谷中回旋往复的诗。他在《鸟声中醒来》中看到了露珠的凝结之美:“光从天上漏下来,稀稀薄薄。空气湿润,在栏杆在竹杈在树丫在尼龙绳上,不断地凝结露水。……我看见露珠,人便安静下来,我便觉得人世间,没什么事值得自己烦躁的,也更加尊重自己的肉身。很少人会在意一颗露珠,甚至感觉不到露珠的存在。只有露水打湿了额头,打湿了身上的衣物,打湿了裤脚,我们才猛然发觉,露水深重湿人衣,再次归来鬓斑白。露是即将凋谢的水之花。它的凋零似乎在说:浮尘人世,各自珍重。……每一个早晨,鸟声清脆,光线灰白,露水凝结,这样的境界呈现在了我面前。缀满竹竿的露水,我是其中一滴。”他在《露從今夜白》中说露珠的灵动之美:“露水,或许是消失最快的事物之一。蒿草金色的花还在熟睡,蚯蚓还没从穴窟里醒来,美人蕉正裹着一层一层的香气,露水不见了。有的被叶子翻身时抖落,有的被风刮下,有的化为一缕气无声无息地成了空气的一部分。……早晨在路边看到几株芷,花有须一样的毛绒,露珠在上面滚来滚去,风一吹,毛绒花带着露珠,一起飞走了,摇摇晃晃,时高时低,一会儿不见影子了。……露珠从柳树上滑落,有节奏地吧嗒吧嗒。我的额头,手背上,茶桌上,凝结了很多露珠,瑟瑟抖抖,如蝌蚪的唾液一般。”傅菲确实是位诗人,他以一颗诗心行世,是自然最贴心的倾听者与记录者。
  如果说,自然滋养了傅菲的心,润开了他的文字落地成诗,吸引了喜欢他的人不断地追逐他的心迹,他也引领了国内自然文学的一种风向:有情、有趣、有思、有美、有灵。醉心自然的傅菲确是用了一颗灵心去捕捞了人世的精彩。
  在《落日》里,傅菲说人告别此世,乡间有着庄严的“买水”仪式:“买水一般在早晨,或落日前,哭丧的队伍披着白布,唢呐流水一样呜咽,炮仗零星地炸响—即将在地里长睡的人,在人世间,最后一次,和相爱的人相怨的人相会。”这是乡土中国里最纯洁的告别吗?我不得而知。但傅菲在《墓畔》里,在自然的规律中见出了人生死的边界。他际遇到的坟墓,在深山密林子的山腰之处、入口之处:“林里并没有路,断落的树枝横七竖八地挂在各处,落叶铺在地上,走上去软绵绵的,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有时我会在林子里转悠半个下午。空空的林子,树叶飘下来,飘下来,盘旋着,透着稀薄的光。鸟声也盘旋着,一圈圈水波浪一样扩散。每次,我都无意识地在墓前驻足一会儿。它像是一个人的旧居,门庭寥落,荒草杂生,门前栽的树也只留下一个根蔸—曾经的主人被时间的风刮走,如一阵青烟。”世间沉重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傅菲对死亡的比喻,如风一般让人和物轻盈了起来,不畏生与死的千般可能。我真不知道傅菲的胸中藏了怎样的一颗慧心,可以看透如此之多之繁的人间事,把轻的用文字的劲道揉得如此美好,把重的用文字的香气熏染得如此轻盈。他在《荒木寂然腐熟》中分享了深山带给他的惊喜和启悟,他说深山会给人许多意料之外的喜悦—比如遇见30米高的乌桕树上的巨大蜂窝,比如荒谷里惊现的无人寺庙,比如松鼠在林间欢愉地嬉戏,比如开在寒冬悬崖上的野花,比如寻找八月瓜途中遇到的倒地荒木……他说,在一个名叫野鱼鳍的山谷里有许多荒木,荒木自在地生长着,也自在地腐烂成泥:“最好的树,都是老死山中的,寿寝南山。……树死了,但并不意味着消亡。死不是消失,而是一种割裂。割裂过去,也割裂将来。死是一种停顿。荒木以雨水和阳光作为催化剂,进入漫长的腐熟期。这是一个更加惊心动魄的历程,每一个季节,都震动人心。对于腐木来说,这个世界无比荒凉,只剩下分解与被掠夺。对于自然来说,这是生命循环的重要一环。这一切,都让我敬畏。如同身后的世界。”这个深爱着生命和写作,敬重约翰·巴勒斯和自然万物的诗人,我很难想象他得经历什么样的生命体验,才能颐养出这样的胸怀与眼界,才得以让文字落地有声,在自然中生长出根基,以如此的仁厚与轻柔漫入我的心里永不散去。
  傅菲说过,文学是一种生命的信仰。所以他才能如此真诚平和地对待生活当中好的、坏的,欢喜的、悲伤的。他要在人性的混沌处、深邃处、幽闭处、复杂处开掘出一道光吗?是,好像又不是。因为他的文字里有一种如泉的干净和清冽,在不故弄玄虚的讲述中洗练人心。比如,读他的《星星缀满我的脸》,他这样描写星空:“星空是无限小的镜像也是无限大的镜像。无数无限小的镜像组成了无限大的镜像。一滴露水有星空,一面镜子有星空,一个玻璃瓶有星空,一口井有星空,一座湖泊有星空,一片汪洋有星空。我抬起头,亮星点点,星空覆盖了辽阔的大地。……星空暂时保管在我木桶里。我从木桶里舀水上来烧。我听到星星在水壶里拉响了停泊时的汽笛,呜—呜—呜—,我喝下一口茶,星光便流进了我五脏六腑。”傅菲说,星空是他的哲学课。把星空当作哲学课的又何止傅菲呢?一生生活在柯尼斯堡的歌德,说星空的寥廓与深邃值得我们永远仰望与敬畏。在圣雷米的一方小窗里望见星空的凡·高,他以直觉的幻象描画出了人类的心灵图景,而傅菲的文字落在我的心湖,荡起了我对童年回忆的层层涟漪。那时候的我,躺在弥漫着稻香和艾草香的晒谷场苇席上看星星,星星那么亮,心那么透。读他的文字,我能寻到我的来处与终点在何方。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也能算作一种幸福?但我确信的是,我和傅菲想的一样,星光可以洗去我们身上的尘埃,余一颗静心去感受时间的低吟、山野的应和。   再读他的《云吹风动》才发现,云里藏了海子的诗,藏了王维的诗,藏了洪应明的诗,也藏了傅菲自己的诗。他的与云诗里少了海子的忧伤,少了王维的淡漠,少了洪应明的强忍;多的是他的飘然与谦卑。他說:“云可能是最轻的东西了,它终生被风吹动。风托着它,拽着它,改变它的形状。风让云聚成一团,也让云成流丝。山区多云,也多风。荣华山的上空,盘踞着云,满池塘浮萍似的,让人卑微:人只是池塘里的微生物,荣华山也只是一朵水莲。”他写云,也写雨;写山,也写人。山里四季的云变幻不定,山里的人们却能把四季的云记在心里,按着云的来去聚散在山林大地间耕作,祖祖辈辈,生生不息。云那么轻,却有着最恒久的坚持,它可以把“大地恢复了原始的模样。摧枯拉朽是最彻底的清洗。云有一双魔手,让即将死亡的加速死亡,让无力生存的加速腐烂,让散叶开花的尽快茁壮成长”。傅菲告诉你的也不只是云,还有离家出走的惶惑少年,仰着稚气的脸庞跟你说看云壮胆的心绪—“看了一个晚上的云,云飘来飘去,多自由自在,我都忘记了自己在山上”。傅菲用他的迷途对了自己的胆怯,爱云就是爱自由与从容啊,这少年多像曾经的我们。所以,“云像什么,我们便会想什么。云,是心灵绽放出来的花。云是浮萍,我们是微生物。”傅菲总是这样,写的是绝尘山川河流里的精彩,说的却是人间烟火的繁重。可这凡间沉重的点点滴滴就那么自然而然地在山林旷野里,应了雨露生了根,开了花,结了果,成了傅菲这如诗如画、有情有趣、有灵有肉的文字。
  傅菲在后记《林中遇见约翰·巴勒斯》中坦言:“我承认,我是一个热爱孤独的人,崇尚自然。深山,或许是我最好的归处。尤其自入中年之后,我对深山,对人世,有了更深的认知。热爱深山,不是避世遗立,而是问道自然的法则,尊重生命自然的伦理。”傅菲用自己的文字、行走深山的足迹和轻逸的审美志趣向心中的偶像致敬。他花了两年的时间潜心学习植物学的知识,却谦虚地说自己懂得还太少。他用一双明眸慧耳去观察、聆听鸟的栖居与鸣唱,却说自己热爱孤独。说着约翰·巴勒斯、亨利·戴维·梭罗、约翰·缪尔、特丽·威廉斯、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理查德·梅比的纯粹,却以一颗虔诚的心,用最古朴的方式敬畏、热爱着自然。他看花、看月,听风、听雨,说话、沉吟、深思、行走……他那么地古雅,把深山之中、目之所及的美好,毫不悭吝地分享给了我们。他构筑的山地美学有着荷尔德林“诗意栖居”所主张的天地神人四方游的整体主义意味,绝不是俯瞰“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孤零零的个体哀怨,而是在“立象以尽意”的唯美文字中为你我呈现、勾画和解说“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的哲人,有着天人合一的宏观融合的见地。我想傅菲的内心必定是强大而丰盈的,他说:“忠于自然,却不雕刻自然之像;忠于内心,却不失丰富浪漫的想象。于自然而言,最大的人性,是尊重生命,尊重一切生灵的生和死;尊重自然原始的风貌;尊重自然的原则;尊重自然的丰富性、残酷性和仁慈性。”
  是的,孤独是万物的定法,而热爱孤独的人,必定能与深山共灵犀;就算那些暂时迷失在喧嚣中的人,也不过为了排解寂寞而愚钝地错失了方向。只是,这客居“深山”的傅菲,在自然的抚慰与启蒙中,比我们先一步找到了自己,这是多么可赞的事!
  (作者单位: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其他文献
汪曾祺作为衔接现当代文学的独特作家,除却为人熟知的小说、散文、戏剧等,还留下了共计293封书信。学界早前对汪曾祺的关注多集中在作家作品、文体风格和文学史意义等方面,思想内容虽在不断深化拓展,但对汪曾祺相关的史料研究尚有空白,而这些书信为解读作家情感世界、文学交往和创作主张提供了直接材料。  2016年徐强的《人间送小温·汪曾祺年谱》首次系统地整理了汪曾祺的生平历程,这是目前仅有的汪曾祺年谱专著。1
期刊
芬兰贸易协会、上海世博会芬兰参展组委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芬兰国家馆定名为“冰壶(Kirnu)”(Kirnu是瓯穴的意思)。中文名称冰壶来自于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壶”代表纯洁与真诚,而这恰恰是芬兰馆想要向世人传达的核心价值。  芬兰馆建筑设计征集比赛于2008年5月在芬兰全国范围内展开,收到参赛作品共计104件。比赛结果于10月6日在赫尔辛基公布:
期刊
最近几年,非虚构写作重新成为一股热潮。它以真实性相号召,激发了人们对于广阔世界的无限好奇。在讨论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时,我们不得不面对小说与现实的严峻关系。就此来说,虚构作家显然承受着诸多质疑。一个流行的说法便是,“日常事件的动人性已走到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去了”[1]。确实如此,面对非虚构作品,人们会陡然发现,它比虚构类作品更具有震撼力。尽管文学理应比现实更集中,更具有典型意味,但不得不承认,人们容
期刊
在世界文学的语境下谈到非虚构写作,人们首先会想到卡波特的《冷血》,想到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在中国文学的语境下谈到非虚构写作,人们会联想到早年间的报告文学,也会想到近年来一系列关于乡土和社会的纪实书写:前者例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和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后者则包括梁鸿的《中国在梁庄》、李娟的《羊道·春牧场》、刘亮程的《飞机配件门市部》,以及近年在网络走红的《我是范雨素
期刊
诗人辛笛先生一生交游广泛,与文艺界、出版界、金融界知名人士均有过从,因而他给亲朋好友的书札数量当蔚然可观。然而五卷本《辛笛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收录书信甚少,仅见《给也斯先生的一封信—〈印象·花束〉诗集代跋》。另有致范用、邵燕祥等好友的书信,散见于《旧信重温》《存牍辑览》等书。笔者近日发现了辛笛致友人南星的五封集外书信,特整理于此,并略作考读。  这批书信以《珍简》为题刊于1939年5
期刊
主持人语:面对当代欢腾的中国喜剧电影版图,旧色喜剧“阿满系列”依然具有教义性和引导意义。在当年内地精神生活重塑的大背景下,张刚导演在时代、艺术与市场建构中孤独地行走。他以独立制片人的身份奔波于制片厂、拍摄现场,忙于挑选剧本、演员,有时干脆亲自上阵,人们称他为内地电影第一个个体户。这个标签本身就有传奇色彩。他的才华和能力使得“阿满系列”在艰苦的环境下得以延续,自1983年筹拍《愁眉笑脸》到2005年
期刊
导语:这组文章的研究对象是方兴未艾的互动视频。网络科技的进步,促成了影视与游戏的媒介融合,孕育出了互动视频的展现形式。互动环节的引入,使得视频的被动接收模式发生改变;观众参与的热情,则让这款大众文化产品收获了广泛的关注。三篇文章的作者,都着眼于互动视频不同于传统视频的特征,探究了互动视频在内容、形式与精神方面的创新,分析了互动视频中“自由”的范围及其边界。互动视频作为一种允许受众参与创作的叙事文本
期刊
2013年7月,我去了福建浦城县荣华山下工作。每天,我会徒步去荣华山走走,有时是十几分钟,有时是半个下午,无论是下雨,还是下雪。我渐渐把自己融入了山林里,似乎是山林的一部分。我一个人,深入深山,去辨识植物,去观鸟,去倾听虫鸣,去认知四季的原色,每一次在山林,都会发现奇异的自然之美。即使在同一座山冈上,因天气因时间因视角的不同,也能发现别样的美。  荣华山是武夷山南麓的一部分,是一座原生态的国家森林
期刊
早期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运作主要包含明星制的生产消费及电影类型化的商业策略两项重要内容。这两项几乎是与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早期中国电影业相伴而生的产业化经营策略,它们一方面是早期中国电影行业的基本生存之道,另一方面也为电影从业者提供了相对自由的创作环境;这也是早期中国电影快速成长繁荣的重要基础。艺术家石挥正是在这一阶段完成了从话剧到电影的转型,实现了由话剧演员转型至电影演员、电影导演的重要过渡与跨越
期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作家对地域文化的审视受到自身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属性的影响。女作家胡辛创作的地域视野离不开江西,赣州、南昌和景德镇是她创作的三个基点也是文化的制高点。她是感性的、激情的。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文化心理,使她对这方水土这方人始终充溢着悲悯情怀。  胡辛出生于瑞金,童年在赣南度过。童庆炳先生阐述作家的童年情结时说:“几乎每一个伟大的作家都把自己的童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