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整体环境的日益改善;政府办公条件不断改进;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添置;固定资产的日趋增加;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工作,显露了诸多不规范、管理薄弱现象。这些情况影响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一大隐患。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清查;问题
现针对目前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开展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做一些简单论述。
一、目前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以及清查工作的问题
(一)缺乏规范的购置、保管和使用制度,在管理上无章可循;一是固定资产不能做到及时入账,尤其是房屋建筑物。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购入的固定资产或接受国家无偿划拨,捐赠的固定资产不及时入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本级单位根据相关规定利用自身专项资金为相关单位购买固定资产,相关单位使用固定资产,但账目却记在本级单位,例如卫生事业单位利用精神卫生专项为街道社区购买的精神病人活动及使用用品;对于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接受上级主管部门无偿配送的固定资产,在添置固定资产的同时,由于没有发生资金往来关系,在接受固定资产时没有做增加固定资产账务处理;有的即使增加了固定资产但金额不详。单位在购入固定资产时,由于单据书写不详,在财政核算中心入账时造成一些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固定资产,被做为费用列支,同时也就没有记入固定资产账目,形成账外资产。
(二)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一些单位固定资产账目不健全,要么没有固定资产金额账,要么没有实物账,不能从价值、实物形态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反映,不有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存量、结构和存在状态,不能把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固定资产管理实行以后,要求固定资产账目必须对应使用科室和使用人,同时还要有管理人,但这两次固定资产清查在实行上有一定困难,由于要求固定资产与资产时点报表的数值相符,一些不相符的固定资产和一些由于特殊原因不存在的固定资产,由于账目上还要显示,所以必须与实际相符,这就使固定资产清查流于形式。
(三)固定资产清算管理不到位。固定资产清查是指从实物管理的角度对单位实际拥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实物清查,并与固定资产进行账务核对,确定盘盈、毁损、报废及盘亏资产。固定资产清查的范围主要包括土地、房屋及建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要求各单位配合会计师事务所认真组织清查,原则上对所有固定资产全面清查盘点。
二、针对以上情况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和对策
(一)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购置的监督管理,要建立国有资产清查登记和闲置资产统一调剂制度,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和考核办法。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使用部门应每半年对账一次,使账实、账卡、账账保持一致。每年对本部门的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查明固定资产的实有数与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维修等情况是否正常。
(二)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有关固定资产管理。
为了更好的利用固定资产,实行固定资产归口管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维修与保养,建立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范,按照集中领导、归口管理的原则以固定资产的类别确定分工管理如下:
1.1财务部门作为固定资产的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明细账。
是没有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明细账。财务会计资料无法真实反映和有效控制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由于固定资产实行原始计价一贯制的办法,单位会计无法确认盘存资产数量的多与少、及其价值的增与减,账面资产总值失去了对实物的控制。
1.2资产管理部门应负责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它固定资产的购置、安装、维护和使用管理。
使用单位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使购置的固定资产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有的甚至长期被闲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占用上存在的“苦乐不均”和无力把闲置资产“盘活”的状况是造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重复购置、企业拨付的行政事业费一增再增,但仍不敷需要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采用过程化、作业化的管理固定资产。“过程化、作业化固定资产管理法”是作者首创的一种固定资产管理方法,运用过程化管理思想,通过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申购、验收、转固、维护、修理、使用、报废等过程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与监控。将固定资产划分到作业中心,与具体的作业任务相挂钩,落实管理责任,对产能、使用效率进行分析管理;完善固定资产的档案建设,建立固定资产电子档案,使管理过程留下可便捷追溯的线索;通过建立一体化的管控程序,落实会计监控手段,使固定资产管理和会计核算、会计监控衔接于一体。
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与成本管理是相互渗透、互相关联的两个管理任务,过程化、作业化固定资产管理法通过流程整合将这两个管理有机地拴在一个链条上,这个链条就是“过程”。通过建设科学严密的内控制度、管理细则、操作程序,使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细节得到有效的事中控制与事后监督。其中档案建设是事中控制留下的线索,它是事后监督的依据和保证,而事后监督的落实又是对事中控制的监测和督促,因此事中控制与事后监督是相呼应的。
三、真正能贯彻执行固定资产管理的原则
(一)法制化原则。健全制度,法制先行,这一原则在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同样适用。与企业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各方面的的规范,以及国外对非营利性组织会计核算的严格规范,我国的事业单位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要想从整个社会角度实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大幅度提升,首当其冲的就是健全法制规范,从总体上进行规范。
(二)宣传贯彻原则。态度决定一切。仅仅有制度作为管理的基础和保障是不够的,人员的态度尤其是管理层的态度,在整个管理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审计和《会计法》的新要求,已经对管理层形成一定的约束和压力,这一规定已经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单位负责人乃至整个管理层的重视,但是这互通情报单位事业的发展速度,以及外部经济环境的对事业单位内部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这样就要求管理层对此给予更多的关注。
(三)责权利划分原则与风险收益原则。固定资产在资产总额中一般都占有较大的比例,确保资产安全、完整,意义重大。一个单位的良性发展,固定资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效率上,都难以适应经营管理新形式的需要。因此,寻找一种简便、高效的管理手段成为必然。因此,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人员的管理和对资产的监管,责任的划分将使资产使用人更加重视自身在资产使用以及管理中的作用。
(四)现代化管理原则。经济模式的转变,E时代的来临,都给管理本身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原有的管理模式很难满足管理层应对市场决策的需求,引进新型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变得越发重要。在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中,原有的管理模式无论在质还是量上都已经无法满足管理层的管理与决策需求,因此引进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力度,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和效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必计提折旧,但是由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来源复杂,历史久远,政治背景复杂,且在事业单位总资产中的比重较大,其固定资产管理仍旧很繁琐,因此建议引起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现有的电子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条码技术的发展更对原有的软件管理提供了新的平台。很多单位在应用新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过程中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一些单位规模较小,或财政资金不足时,这些先进的系统得不到推广。
尽管固定资产在事业单位有其自身的核算特点,但是由于它价值高,使用年限长的特征,它的管理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它是事业单位财政核算的重要部分。只有及时、有效、准确的管理此项工作,才能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才能有效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高建强。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与研究。经济师,2006年09期
[2] 刘发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浅析。财会通讯,2009年09期
[3]刘萍。试析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效益。辽宁经济,2007年10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清查;问题
现针对目前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开展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做一些简单论述。
一、目前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以及清查工作的问题
(一)缺乏规范的购置、保管和使用制度,在管理上无章可循;一是固定资产不能做到及时入账,尤其是房屋建筑物。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购入的固定资产或接受国家无偿划拨,捐赠的固定资产不及时入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本级单位根据相关规定利用自身专项资金为相关单位购买固定资产,相关单位使用固定资产,但账目却记在本级单位,例如卫生事业单位利用精神卫生专项为街道社区购买的精神病人活动及使用用品;对于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接受上级主管部门无偿配送的固定资产,在添置固定资产的同时,由于没有发生资金往来关系,在接受固定资产时没有做增加固定资产账务处理;有的即使增加了固定资产但金额不详。单位在购入固定资产时,由于单据书写不详,在财政核算中心入账时造成一些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固定资产,被做为费用列支,同时也就没有记入固定资产账目,形成账外资产。
(二)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一些单位固定资产账目不健全,要么没有固定资产金额账,要么没有实物账,不能从价值、实物形态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反映,不有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存量、结构和存在状态,不能把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固定资产管理实行以后,要求固定资产账目必须对应使用科室和使用人,同时还要有管理人,但这两次固定资产清查在实行上有一定困难,由于要求固定资产与资产时点报表的数值相符,一些不相符的固定资产和一些由于特殊原因不存在的固定资产,由于账目上还要显示,所以必须与实际相符,这就使固定资产清查流于形式。
(三)固定资产清算管理不到位。固定资产清查是指从实物管理的角度对单位实际拥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实物清查,并与固定资产进行账务核对,确定盘盈、毁损、报废及盘亏资产。固定资产清查的范围主要包括土地、房屋及建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要求各单位配合会计师事务所认真组织清查,原则上对所有固定资产全面清查盘点。
二、针对以上情况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和对策
(一)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购置的监督管理,要建立国有资产清查登记和闲置资产统一调剂制度,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和考核办法。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使用部门应每半年对账一次,使账实、账卡、账账保持一致。每年对本部门的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查明固定资产的实有数与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维修等情况是否正常。
(二)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有关固定资产管理。
为了更好的利用固定资产,实行固定资产归口管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维修与保养,建立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范,按照集中领导、归口管理的原则以固定资产的类别确定分工管理如下:
1.1财务部门作为固定资产的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明细账。
是没有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明细账。财务会计资料无法真实反映和有效控制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由于固定资产实行原始计价一贯制的办法,单位会计无法确认盘存资产数量的多与少、及其价值的增与减,账面资产总值失去了对实物的控制。
1.2资产管理部门应负责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它固定资产的购置、安装、维护和使用管理。
使用单位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使购置的固定资产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有的甚至长期被闲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占用上存在的“苦乐不均”和无力把闲置资产“盘活”的状况是造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重复购置、企业拨付的行政事业费一增再增,但仍不敷需要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采用过程化、作业化的管理固定资产。“过程化、作业化固定资产管理法”是作者首创的一种固定资产管理方法,运用过程化管理思想,通过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申购、验收、转固、维护、修理、使用、报废等过程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与监控。将固定资产划分到作业中心,与具体的作业任务相挂钩,落实管理责任,对产能、使用效率进行分析管理;完善固定资产的档案建设,建立固定资产电子档案,使管理过程留下可便捷追溯的线索;通过建立一体化的管控程序,落实会计监控手段,使固定资产管理和会计核算、会计监控衔接于一体。
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与成本管理是相互渗透、互相关联的两个管理任务,过程化、作业化固定资产管理法通过流程整合将这两个管理有机地拴在一个链条上,这个链条就是“过程”。通过建设科学严密的内控制度、管理细则、操作程序,使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细节得到有效的事中控制与事后监督。其中档案建设是事中控制留下的线索,它是事后监督的依据和保证,而事后监督的落实又是对事中控制的监测和督促,因此事中控制与事后监督是相呼应的。
三、真正能贯彻执行固定资产管理的原则
(一)法制化原则。健全制度,法制先行,这一原则在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同样适用。与企业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各方面的的规范,以及国外对非营利性组织会计核算的严格规范,我国的事业单位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要想从整个社会角度实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大幅度提升,首当其冲的就是健全法制规范,从总体上进行规范。
(二)宣传贯彻原则。态度决定一切。仅仅有制度作为管理的基础和保障是不够的,人员的态度尤其是管理层的态度,在整个管理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审计和《会计法》的新要求,已经对管理层形成一定的约束和压力,这一规定已经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单位负责人乃至整个管理层的重视,但是这互通情报单位事业的发展速度,以及外部经济环境的对事业单位内部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这样就要求管理层对此给予更多的关注。
(三)责权利划分原则与风险收益原则。固定资产在资产总额中一般都占有较大的比例,确保资产安全、完整,意义重大。一个单位的良性发展,固定资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效率上,都难以适应经营管理新形式的需要。因此,寻找一种简便、高效的管理手段成为必然。因此,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人员的管理和对资产的监管,责任的划分将使资产使用人更加重视自身在资产使用以及管理中的作用。
(四)现代化管理原则。经济模式的转变,E时代的来临,都给管理本身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原有的管理模式很难满足管理层应对市场决策的需求,引进新型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变得越发重要。在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中,原有的管理模式无论在质还是量上都已经无法满足管理层的管理与决策需求,因此引进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力度,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和效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必计提折旧,但是由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来源复杂,历史久远,政治背景复杂,且在事业单位总资产中的比重较大,其固定资产管理仍旧很繁琐,因此建议引起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现有的电子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条码技术的发展更对原有的软件管理提供了新的平台。很多单位在应用新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过程中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一些单位规模较小,或财政资金不足时,这些先进的系统得不到推广。
尽管固定资产在事业单位有其自身的核算特点,但是由于它价值高,使用年限长的特征,它的管理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它是事业单位财政核算的重要部分。只有及时、有效、准确的管理此项工作,才能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才能有效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高建强。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与研究。经济师,2006年09期
[2] 刘发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浅析。财会通讯,2009年09期
[3]刘萍。试析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效益。辽宁经济,200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