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生物教学语言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6190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生物教学语言是生物教学中最关键最重要的部分,它既有一般教学语言的共性,又有其特性,在生物教学中应该让生物教学语言与生物学科相适应。
  关键词: 生物教学语言 生物学科特点 学习基础
  
  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语言始终都是协调各方面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最基本的途径。无怪乎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生物教学过程中的语言应用既应该满足一般教学语言的共性,又有一些独特之处。笔者认为生物教学语言应该与生物学科的特点、学生学习水平相适应。
  
  1.与生物学科特点相吻合
  
  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现象的发现、生物理论的提出都是科学家长期研究的结果。生物学是一门既注重实践性,又具有一定逻辑推理性和很强描述性的自然科学。在交给学生单纯知识的同时应该让他们对生物科学有个整体印象。这就要求生物教学语言具有实践性、准确性、逻辑性、整体性。
  1.1实践性
  生物学理论的提出来基于实验,所以需要靠实验,以及生活实践来检验。在大部分的教课书上都有小资料版块,它们一般为得出相关理论知识的背景或者是一些验证相关理论的证据。有些教师常在不经意间忽视这部分的内容。灵活应用这部分资料会让纯粹的内容讲述血肉丰满,弃之可惜。
  1.2准确性
  首先要正确使用生物学名词和术语。生物学名词、术语量是生物学科的基础。比如说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传导”,而在神经细胞之间是“传递”。存在于胚珠内的是“胚囊”,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会形成“囊胚”。在胚囊中有“极核”和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其次要注意纠正生活学习中错误的直观认识,如小麦植株所结的麦粒实际为它的颖果而非种子;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别是由胰腺中的胰岛B细胞和A细胞所分泌而非胰腺所分泌。
  1.3逻辑性
  注意强调概念定义中限定语的应用,如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生物和生命活动都是复杂的,有时候说的太绝对就会犯逻辑性错误,如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若没有“主要”两字就偏离了本来的科学事实。比如,我们知道现有生物的形状是变异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可能会有“两栖动物‘为了’适应陆地生活,它们的体内出现了肺”等类似的说法,这样给学生的印象好像生物的性状是某个未知的神给予的。
  1.4整体性
  生物科学各个分支是密不可分的,如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都是密切联系的;再者生物科学常研究生命活动的具体过程。这些都要求我们进行连贯的整体性的表述。如在人教版(旧版)选修中讲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在核糖体上翻译出来的多肽,进入内质网腔后,还要经过一些加工……”在这部分的讲述中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有人总结过在描述形态结构时常使用的句式:“……由……组成”、“……包括……”、“由……进入……”、“……可分为……”等。
  
  2.与学生学习基础相符合
  
  对于大部分高中生来说高中生物课本中介绍的生物知识,理论性较强,而且比较抽象,上课时一味地照本宣科,势必让学生反感,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在西部地区由于学生生物基础普遍较薄弱,因此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2.1借助语文表达技巧
  如可以采用比喻、反问、引用等方法,当讲到遗传和变异部分时可以引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用这样民间习语帮助学生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比如将限制性内切酶比作剪刀、将DNA连接酶比作针线有利于学生掌握这两种酶的作用。
  2.2选择启发式的语言
  从学生出发,设计好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提问、引导语,使学生动脑动手,在这个基础上,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产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刘会元.生物教学语言的类型与运用[J].中学生物教学,1997,(12).
  [2]黄韵梅.浅谈生物课堂教学的语言形象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6).
  [3]人教版(旧)选修生物教材.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随时代的发展日显弊端,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传统应试教育和现代素质教育的差异,对传统应试教育进行辩证的反思,同时对现代素质教育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地理教学 突破    传统应试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根深蒂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今的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的地理应试教育主要偏重于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在创新意识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活动化、教学过程的情境化,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在充满生活和创造性气息的课堂中汲取知识的养分,才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领略物理的魅力与美丽。  关键词: 实验 复习课 物态变化    在物理复习课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常是教师单方面构造知识框架并结合例题讲解,由于形式单调,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学习物理的过程,是知识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程序设疑教学法——针对某一节内容、一个题目或一组物理数据按一定程序不断地设置疑问,逐步引深内容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揭示物理规律的方法。    1.理论依据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开始试验一种被称为“程序之匣”的教学方法。它有点像玩具,里面设置机关,当学生准确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就可输入结果。这时,匣子里的机
探讨健脾软肝方全方对四氯化碳肝纤维化大鼠胶原沉积的影响,分析健脾软肝方全方与拆方药效学配伍关系 方法: 1.四氯化碳(CCl)皮下注射与高脂低蛋白饮食复合因素复制大鼠
提问是指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获得发展的教学行为。实践证明,提问作为一种教育行为,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及思想的陶冶。地理课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在教学中应善于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课堂中的提问设置尤为关键,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问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绝大部分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认真地概括、总结得出来的。但是,单靠观察和实验,也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因为很多物理知识比较抽象难懂,比如说:“物体运动不需力来维持。”这句话更是颠覆了学生一直以来的生活经验。还有,如关于分子运动及原子结构的知识,气体压强的知识,电场、磁场,光波、声波等,这些物理知识所涉及的物质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就无
摘 要: 本文探讨了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理念和原则,介绍了课程开发的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 中学生物 校本课程 课程开发    1.前言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要求课程选择应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一个空间。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的开设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发。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掌握的动态过程,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个性张扬的外部环境,学
高中化学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并具备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基本问题的基本技能。在以往常规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师生之间缺少互动以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本人在多年的教学中认为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就自己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能动的方式获得的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因此,必须营造一个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与学生共同学习知识。就自己多年的化学基础型课程的教学实
目的:评价针刺局部穴位配合远端穴位对耳鸣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单盲的临床研究,将耳鸣患者按区组随机分为4组,即局远配穴组、局部穴位组、远端穴位组
21世纪是教育更加注重质量和人才素质的世纪。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构建和谐社会,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国家和社会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工作,就成为中学生物教师最为迫切的要求,我认为生物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学生的情感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