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_l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写作是英语考试中的高分点,也是考查初中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培养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之初,我们要让初中生懂得英语写作的意义所在,再进行日常训练,让他们在学习之余慢慢提高自身的英语写作能力。目前,许多初中生在撰写英语作文时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诸如语法上的混乱和错误,英语思维方式转变不灵活或者无法用英语思维去思考文章本身,缺乏系统锻炼,英语语感不强,书写问题等。对此,本文从基础巩固、日常锻炼以及经典评估三方面展开分析,总结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一、思维扭转,为写作训练浇筑基石
  知识基础是初中生进行英语写作的重要前提,只有掌握了良好的基础知识,他们才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进行句法、段落和篇章搭建,从而撰写出有意义的文章。不过通过观察发现,目前许多初中生能掌握良好的基础知识,不论是在英语词汇量上,还是在语法和句型的应用能力上都有着较强的水准。但一涉及到英语写作的时候,他们却很容易遇到阻碍。初中生之所以会出现这个问题,主要是受到他们思维方式的影响。所以改变初中生对英语学科的认知方式,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能力,其重要性与基础知识巩固两者必须并驾齐驱,缺一不可的。那么,该如实现这一点呢?笔者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情景融入,我们可以适当地为初中生播放一些原汁原味的英文新闻短片,或者是一些经典的英文肥皂剧。不过一开始需要配上英文字幕,让学生跟着字幕去感受传统的英文说话方式。然后慢慢地由易到难,渐渐去掉字幕,让初中生的学习有个递进的过程。长期坚持,对于培养初中生的英语思维有着很好的效果。不过在实施这个策略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一点,那就是不可以让学习变成单纯的娱乐,否则很容易起到相反的效果。
  二、日常习作,为写作训练延伸筋骨
  众所周知,英语写作能力是日积月累的,若想一步登天无异于痴人说梦。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因此,若想切实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那么日常的练习将是基础中的基础。不过反观当前,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进行着习题的训练,很少有去写英语作文的,就算有时间多余,他们也会选择温习其他科目。这样一来,英语作文的练习机会自然是少之又少了。长期以往,他们的英语作文能力又怎能提高呢?
  其实从整体来看,初中生的英语基础能力并非薄弱,但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为什么会偏低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缺乏日常的训练。正如我们学习语文那样,缺乏了日常的锻炼,缺乏了相应的逻辑基础,那么就算他们掌握良好的基础知识,也只能是徒劳。所以,笔者认为可以为初中生适当地安排一些英语日记,或者是英语随笔的任务。篇幅无需太长,目的在于培养他们的英语写作习惯和能力,这样时间一久,他们再写英语作文的时候自然会水到渠成。
  三、精彩点评,为写作训练画龙点睛
  教师的点评对于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训练来讲很重要,同时合理的点评方法还可以有效激发初中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在某次考试中,一名英语基础不是很好的男生写了一篇作文。从整体来看他的作文,语法上的错误和单词书写的错误很多,但他却用到了一个下学期才会学到的句型,这也恰恰是让我感到惊讶的地方。后来我询问这名学生,他说是在电影中发现的台词,然后挪用到作文里了。此事不禁让我感到深思,平时让学生们学习某项知识,或者进行某些训练,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往往会存在抵触情绪。但是在无心之间,却有学生可以通过对日常娱乐的积累而挪用到考试当中,并让人眼前一亮,这是不是在揭示我们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呢?
  笔者认为,这恰恰是一个很好的引导和趋向。基于此,在对学生的写作训练结果进行点评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融入这个思路。也就是让学生无压力地接受点评和指导。比如当学生的英语作文中出现错误的语法句型时,我们不用急于指出,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互相审阅彼此的文章,这样他们对错误的地方反而更容易加深印象。在一次考试中,such和for example的用法混淆得非常严重,甚至很多学生在这方面丢分。为了帮助他们加深这一认知,我特意创造了语境,并列举了大量的句子来提示他们。其中,这些句子大多数都源于学生喜爱的事物,比如互联网、游戏、青春偶像等。另外,有些学生英语思维僵硬,且不遵循英语的表达思维和习惯,使得他们写出的文章往往变成中式英语,从而让文章的整体变得词不达意,漏洞百出。这时,正如第一部分所言,可以在点评文章的过程中鼓励他们多看一些英文原版的书籍,或者是相关的影音文件,这对于培养他们的英语写作而言也是极具效果的。
  总而言之,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英语写作能力往往可以展现一名初中生对英语的掌握能力。不过目前我国大部分初中英语课堂都将语法和句型的教学当做重点,从而忽略了作文的重要性。同时也担心现阶段初中生学业多,压力大,过多的英语写作训练反而容易顾此失彼。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将写作训练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让平时的英语教学充满写作训练的色彩,鼓励初中生写英语随笔。这样在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同时,他们对单词、语法、句型的掌握也会得到相应的促进和提高。
其他文献
在语文课堂中,精彩的导入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产生“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有趣的语文活动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动力,启发思维;精巧的练习能巩固学生的拓展能力,环环紧扣,逐步深入。但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的思维在一堂课上仅有20 分钟左右的时间处于活跃期,而一节课有45分钟,到临近结束时,思维则反应较慢,甚至进入“休眠期”。且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以得知:学习的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学习的最初,遗忘速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模式层出不穷。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为众多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更为广阔的平台,在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交流能力,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探究性教学就是抛开原来灌输性的讲课,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再通过自己研究计算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通过教与学,学生能在教师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指导下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创造力;教师则通过传授学生文化知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激活语文课堂教学,那么如何让课堂教学的水“活”起来,如何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呢?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点经验和尝试。 
教学活动是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参加的一种互动活动,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对知识进行探究。有效的合作探究活动,能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努力的学习,课堂有更多的交流。  一、传授教材新知,实施合作探究教学  一个新的知识点、一堂新课的讲授过程,不是单纯的教师灌输知识的过程。在学习新的知识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方式获得新知识,让学生能够以直接的经验,给记忆留下印记,让知识更加牢固的记在心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但当前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落后,走不出应试教育的樊篱,片面追求所谓的“竞争力”,不惜挤占学生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重复的训练;部分教师对学生疏于管理,忽视对学生完成作业过程的关注,导致部分后进生照抄答案了事;合作学习流行形式,合作成为“合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机会,
初中数学教学,无论是理论指导还是教学技巧,都体现出了无与伦比的“逻辑”倾向,即所有教学理念的反思与革新都围绕着数学这一学科独特的思维逻辑展开。本文以“开命题式”教学逻辑作为切入点,重点探讨初中数学的教学思维逻辑及其相关内容。  一、“开命题式”的数学教学逻辑  开命题,是基础数学中的一个经典模式,即对一个原理的“无固定结论”的发散式猜想和推论。在基础教育层次为初中生讲解含有未知数的命题叫做开命题。
众所周知,语音、语汇和语法是英语学习与交流的基础性工具,而对于多数中学生来说,学习的最大障碍是语法。许多学生面对语法感觉无从下手甚至望而却步,一提到语法就倍感头疼,语法问题严重阻碍部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根据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本人对初中阶段的重要语法现象做了长期的探讨和总结,我认为歌诀法教学可以治愈很多学生的语法病,且疗效显著。在这里,笔者只是抛砖引玉,以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不断探索教学经验、优化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进行数学题讲解的时候,如果只注重解题方法的讲解,而没有注意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那么学生在遇到同类型题目的时候,就不能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知识。本文从初中数学的教学实际出发,并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解题习惯的策略。  一、初中生在数学解题中常出现的错误分析  (一) 数学符号混乱  数学是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
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关键是增强课堂内容的趣味性,教学立足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不断扩大知识面,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注重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能力。我们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教师应当不断扩大知识面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瓷器活,如果教师的学问只是半桶子水,学生肯定对该教师的课程毫无兴趣,认为其资历不够。因此在教师备课之余,应当不断通过阅读,沟通交流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提
数学学科是三大主科之一,本学科的教学探讨历来是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热门话题。由于各地区各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其教学方法和实践情况也各不相同。根据我校数学教学的实际,针对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现状,我积极地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并总结了一些体会。  近几年来,我在教学中发现数学成绩差的学生存在这样几种情况:(1)觉得数学这门课程比较抽象,学习起来吃力,因而没有信心;(2)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不容易接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