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进入三年级,相当一部分学生就开始对作文有畏惧情绪,家长只好购买各种各样的作文辅导书,逼着孩子读作文,许多“克隆作文”也应运而生。如何克服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使学生做到“有情可抒,有感能发,有话能写”呢?关键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在生活中积累多彩的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习作素材在哪里?在生活的积累之中。
1.观察身边物
三年级学生开始学写钢笔字,家长都给孩子准备了钢笔。孩子们第一次使用钢笔,特别兴奋。我便因势利导,指导学生观察新钢笔:你的钢笔怎么得来的?钢笔是什么样子?它有哪些组成部分?钢笔有什么作用?你准备怎样保护它?在交流谈话中,学生的第一篇习作完成了。
例文一:《我的钢笔》
上三年级了,我们开始学写钢笔字。妈妈带我去超市买了一支新钢笔。
我的钢笔是圆柱形的。它头戴粉红色的“帽子”,身穿粉红色的“外衣”。摘掉它的“帽子”,露出尖尖的“小脑袋”,便是笔尖,写字时可得全靠它哟。脱下“外衣”,露出黑色的身体。它的身体也和人体一样需要水分,只不过它喝的是特制的钢笔水。
钢笔是我学习的好帮手。有了它,我可以写出漂亮的钢笔字。我会及时给它充足的“水分”,不会乱拆,不会乱丢。我会让它永远陪伴着我。
学生喜欢小动物,班级开辟了“饲养角”,养上一小盒蚕,同学们一定会精心照顾,仔细观察蚕的生长过程;同学们喜欢大自然,带领大家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大树、小草、昆虫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成为他们笔下的精灵。
2.关注身边人
现在的学生是家庭的中心,是家庭重点关注的对象,可是他们却很少关注身边关心他的人。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家人、亲戚、教师、同学,既是积累习作素材的要求,更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极好时机。如让学生观察“妈妈的一天”,写写妈妈工作的辛苦,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只要用心体验,就能写出与众不同、感人至深的文章。
3.留心身边事
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情。但如果不是生活的有心人,很好的习作素材就会从我们身边“溜走”。因此,要让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身边发生的感人事。
例文二:《有家真好》
一天晚上,我从外婆家回来,刚走到楼梯口,就听见“咪咪”的叫声。打开楼梯间的灯一看,原来是一只小猫趴在我家楼梯间的铁桶上。这只小猫全身的毛是雪白的,可身上却脏兮兮的,两眼中似乎带着一份恐惧。显出一副可怜相。它眼巴巴地望着我,不停地叫唤着,好像在说:“我饿了!我饿了!我找不着家了!”我想:这一定是只流浪猫。于是,我赶忙跑到楼上,对爷爷说:“爷爷,楼下有只小猫,饿得直叫,我们不如把这只小猫留在我家吧!”爷爷听了直摇头,不同意地说:“不行,不行,小猫到处乱跑,随地拉屎,太脏了。”正在厨房洗碗的奶奶听见了我们的对话,也放下手中的碗,跑过来说:“这是只夏猫,听说夏猫不会抓老鼠,养它有什么用,快把它赶走。”我无可奈何,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小猫被赶出了我家的大门。
第二天早晨,我去上学,刚走到门口的大路边,就看见那只小猫躺在路中央,小猫被汽车轧死了。我不忍看到这悲惨的一幕,赶忙离开了。一路上,我的心情难以平静:如果这只小猫不随便离开自己的家,离开自己的妈妈,它就不会被车轧死;如果我能说服爷爷奶奶,把小猫留在我家,给它一个家,它就会仍然活着。哎,有家真好!
这篇文章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显现出小作者对“流浪猫”的同情之心、后悔之情。小作者不仅仅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还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文章有感而发,便会文从字顺。
班级、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学生积累习作素材的途径。这些活动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为学生提供了尽情施展才能、张扬个性的机会,写出的作文也必定童趣盎然了。
(作者单位:如皋市林梓小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习作素材在哪里?在生活的积累之中。
1.观察身边物
三年级学生开始学写钢笔字,家长都给孩子准备了钢笔。孩子们第一次使用钢笔,特别兴奋。我便因势利导,指导学生观察新钢笔:你的钢笔怎么得来的?钢笔是什么样子?它有哪些组成部分?钢笔有什么作用?你准备怎样保护它?在交流谈话中,学生的第一篇习作完成了。
例文一:《我的钢笔》
上三年级了,我们开始学写钢笔字。妈妈带我去超市买了一支新钢笔。
我的钢笔是圆柱形的。它头戴粉红色的“帽子”,身穿粉红色的“外衣”。摘掉它的“帽子”,露出尖尖的“小脑袋”,便是笔尖,写字时可得全靠它哟。脱下“外衣”,露出黑色的身体。它的身体也和人体一样需要水分,只不过它喝的是特制的钢笔水。
钢笔是我学习的好帮手。有了它,我可以写出漂亮的钢笔字。我会及时给它充足的“水分”,不会乱拆,不会乱丢。我会让它永远陪伴着我。
学生喜欢小动物,班级开辟了“饲养角”,养上一小盒蚕,同学们一定会精心照顾,仔细观察蚕的生长过程;同学们喜欢大自然,带领大家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大树、小草、昆虫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成为他们笔下的精灵。
2.关注身边人
现在的学生是家庭的中心,是家庭重点关注的对象,可是他们却很少关注身边关心他的人。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家人、亲戚、教师、同学,既是积累习作素材的要求,更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极好时机。如让学生观察“妈妈的一天”,写写妈妈工作的辛苦,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只要用心体验,就能写出与众不同、感人至深的文章。
3.留心身边事
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情。但如果不是生活的有心人,很好的习作素材就会从我们身边“溜走”。因此,要让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身边发生的感人事。
例文二:《有家真好》
一天晚上,我从外婆家回来,刚走到楼梯口,就听见“咪咪”的叫声。打开楼梯间的灯一看,原来是一只小猫趴在我家楼梯间的铁桶上。这只小猫全身的毛是雪白的,可身上却脏兮兮的,两眼中似乎带着一份恐惧。显出一副可怜相。它眼巴巴地望着我,不停地叫唤着,好像在说:“我饿了!我饿了!我找不着家了!”我想:这一定是只流浪猫。于是,我赶忙跑到楼上,对爷爷说:“爷爷,楼下有只小猫,饿得直叫,我们不如把这只小猫留在我家吧!”爷爷听了直摇头,不同意地说:“不行,不行,小猫到处乱跑,随地拉屎,太脏了。”正在厨房洗碗的奶奶听见了我们的对话,也放下手中的碗,跑过来说:“这是只夏猫,听说夏猫不会抓老鼠,养它有什么用,快把它赶走。”我无可奈何,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小猫被赶出了我家的大门。
第二天早晨,我去上学,刚走到门口的大路边,就看见那只小猫躺在路中央,小猫被汽车轧死了。我不忍看到这悲惨的一幕,赶忙离开了。一路上,我的心情难以平静:如果这只小猫不随便离开自己的家,离开自己的妈妈,它就不会被车轧死;如果我能说服爷爷奶奶,把小猫留在我家,给它一个家,它就会仍然活着。哎,有家真好!
这篇文章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显现出小作者对“流浪猫”的同情之心、后悔之情。小作者不仅仅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还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文章有感而发,便会文从字顺。
班级、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学生积累习作素材的途径。这些活动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为学生提供了尽情施展才能、张扬个性的机会,写出的作文也必定童趣盎然了。
(作者单位:如皋市林梓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