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教学重视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构建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是新课改的首要任务。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中指出:“要把教学过程看做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这使我们对教学本质有了新的解读,也使我们对师生关系有了新的认识。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师生关系,而且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和实际行动,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
一、 走向学生,让教学更有效
实行新课程以后,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也不再是至高无上的“首长”,而是平等中的首席、互动中的“学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诘问: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或达成教学目的,教师是改变学生还是改变自我?是学生走向教师还是教师走向学生?
例如有这样一堂公开课:一教师正在进行思想品德七年级的“公共生活中的礼仪和礼貌”导入环节教学。当教师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甲颁发奖品时,不料学生甲居然坐着并伸出一只手来领奖。教师沉思片刻,调整了教学思路。
教师:请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在领奖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姿势。
经过学生几分钟的讨论后,教师:同学们讨论得真热烈!下面,老师先来给大家作个示范。(教师走到学生之间,做了个标准的领奖姿势)
教师:我们再请甲同学来给大家作个演示!
接着,学生甲到讲台上立正、伸出双手、直视教师,并说了一声谢谢。演示了一番后,大家一起鼓掌。
教师:大家看,一个领奖礼仪从头到尾都是有规范的,礼仪也是知识,我们只有加强学习,养成好的习惯,才能在公共场合中不失大雅。公共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有不同的礼仪礼貌要求,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生活中的礼仪……
这个案例对笔者有深刻的启示。案例中的教师在学生出现失误或错误时,不是远离学生,也没有训斥、批评和指责学生,而是主动走向学生,去示范、讲解和矫正,很好地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遇到矛盾、分歧、争执时,我们不能强迫学生改变、放弃自己的观点来“臣服”教师,而是师生在共同的探究、讨论、辩论中达成一致、获得真知。教师应当允许学生阐述自己的看法,应该主动了解学生的方法,有时还要准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想法。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其合作者、服务者,至多也只是引导者。
看来,只有教师走向学生,真正关爱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得到实现。
二、走近学生,让课堂更和谐
由于受到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教师和学生之间似乎天然就存在着距离:学生不愿接近教师,不敢向教师敞开心扉,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也不是教师。其实,为什么我们要等待学生走近教师?为什么教师不能主动走近学生?
比如一教师在教学思想品德九年级“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时,提问:“为什么人民民主专政本质上是人民当家作主?”然后请后面的一位学生回答,他说:“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但由于这个学生的声音很小,该教师没听清,于是这名教师主动走到这个学生面前,请他重复一遍,然后才加以评论。
这虽然是教学中的一个小小细节,但细节体现理念。新课程的推行已经十年了,教师也都知道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也都在用自己的情感和行动去热爱学生、亲近学生,改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关系,但现实却并不让人乐观。虽然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双方,可就师生关系而言,教师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教师来说,做的还不够多。
现在的教师的确很忙、很辛苦,但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也很高。我们不能因为所谓的忙,就忽略了学生。实际上,教师能不能主动走近学生,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而是教育观念的问题。如果我们真的确立了新课程理念,真正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我们就会事事为学生考虑,时时替学生着想,常常主动走近学生。其实,教师走近了学生,学生也会走近教师,那样我们和学生之间就不再有距离。
三、走入学生,让师生更亲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学生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他们在天资、性格、智慧、情感等方面甚至会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学生不同个性的体现。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他们都有其美丽和可爱的一面,但有时教师却发现不了。教师不走入学生的心灵,就难以发现学生的可爱和可亲。笔者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学生。
接连几节思想品德课,小强不是迟到,就是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有时还打瞌睡。可是,小强平时不是个不守纪律的孩子,笔者觉得他事出有因。
笔者找他谈话,想了解原因,他只是保证以后一定遵守纪律,也没说出什么原因。于是笔者决定悄悄地家访,看看到底有没有“情况”。
笔者的“突然袭击”,让小强手足无措,当时他正在洗衣服,笔者忙着帮他把手上的肥皂沫冲洗掉。他这才很不情愿地介绍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原来他生活在单亲家庭,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父亲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一个奶奶,这几天奶奶又病了,他每天下午回家,除了做作业,还要烧饭、洗衣服、干家务,很累,所以有时早晨睡过了头。“老师,您喝杯水吧,秋天天气干燥,您每天上课要讲很多话,注意多喝水,保护好嗓子!”离别时的一句话让笔者感到温暖,也让笔者感受到了他的可爱。与同龄的孩子相比,小强背负着很多生活负担,但他默默地承担一切,没有一句怨言,还学会了关心别人。
小强在班级算不上是个表现突出的孩子,但也有可亲可爱之处。以前之所以没有发现,是因为笔者和他接触得太少,师生的心灵之间还有距离。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往往走得近,处得亲。国外也有这样的统计资料。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对影响未成年人的几大因素做了调查,排名分别为学校、家庭、社会、同伴、媒体;而90年代的排名却是:同伴、媒体、社会、学校、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同伴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什么同伴的影响大于学校和家庭,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朝夕生活在一起,平等地相处。
当然,教师不可能走进每一个学生家庭,也不可能天天都和学生在一起,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多接触、多了解学生。师生之间能否融为一体、亲密无间,关键还是看教师能不能放下威严、蹲下身子,走入学生、融入学生,能不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能不能把学生视作朋友和伙伴。果真那样,学生也就能把教师当作是朋友和家长,就会向教师敞开心扉,师生自然就会亲如一家人。
总之,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师生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但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关心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一种义务,是一种责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关注和爱护,教师走向学生、走近学生、走入学生,都是发自肺腑的、美好的情感,而没有任何功利和世俗的色彩。
(责任编辑袁妮)
一、 走向学生,让教学更有效
实行新课程以后,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也不再是至高无上的“首长”,而是平等中的首席、互动中的“学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诘问: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或达成教学目的,教师是改变学生还是改变自我?是学生走向教师还是教师走向学生?
例如有这样一堂公开课:一教师正在进行思想品德七年级的“公共生活中的礼仪和礼貌”导入环节教学。当教师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甲颁发奖品时,不料学生甲居然坐着并伸出一只手来领奖。教师沉思片刻,调整了教学思路。
教师:请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在领奖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姿势。
经过学生几分钟的讨论后,教师:同学们讨论得真热烈!下面,老师先来给大家作个示范。(教师走到学生之间,做了个标准的领奖姿势)
教师:我们再请甲同学来给大家作个演示!
接着,学生甲到讲台上立正、伸出双手、直视教师,并说了一声谢谢。演示了一番后,大家一起鼓掌。
教师:大家看,一个领奖礼仪从头到尾都是有规范的,礼仪也是知识,我们只有加强学习,养成好的习惯,才能在公共场合中不失大雅。公共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有不同的礼仪礼貌要求,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生活中的礼仪……
这个案例对笔者有深刻的启示。案例中的教师在学生出现失误或错误时,不是远离学生,也没有训斥、批评和指责学生,而是主动走向学生,去示范、讲解和矫正,很好地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遇到矛盾、分歧、争执时,我们不能强迫学生改变、放弃自己的观点来“臣服”教师,而是师生在共同的探究、讨论、辩论中达成一致、获得真知。教师应当允许学生阐述自己的看法,应该主动了解学生的方法,有时还要准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想法。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其合作者、服务者,至多也只是引导者。
看来,只有教师走向学生,真正关爱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得到实现。
二、走近学生,让课堂更和谐
由于受到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教师和学生之间似乎天然就存在着距离:学生不愿接近教师,不敢向教师敞开心扉,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也不是教师。其实,为什么我们要等待学生走近教师?为什么教师不能主动走近学生?
比如一教师在教学思想品德九年级“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时,提问:“为什么人民民主专政本质上是人民当家作主?”然后请后面的一位学生回答,他说:“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但由于这个学生的声音很小,该教师没听清,于是这名教师主动走到这个学生面前,请他重复一遍,然后才加以评论。
这虽然是教学中的一个小小细节,但细节体现理念。新课程的推行已经十年了,教师也都知道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也都在用自己的情感和行动去热爱学生、亲近学生,改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关系,但现实却并不让人乐观。虽然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双方,可就师生关系而言,教师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教师来说,做的还不够多。
现在的教师的确很忙、很辛苦,但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也很高。我们不能因为所谓的忙,就忽略了学生。实际上,教师能不能主动走近学生,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而是教育观念的问题。如果我们真的确立了新课程理念,真正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我们就会事事为学生考虑,时时替学生着想,常常主动走近学生。其实,教师走近了学生,学生也会走近教师,那样我们和学生之间就不再有距离。
三、走入学生,让师生更亲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学生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他们在天资、性格、智慧、情感等方面甚至会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学生不同个性的体现。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他们都有其美丽和可爱的一面,但有时教师却发现不了。教师不走入学生的心灵,就难以发现学生的可爱和可亲。笔者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学生。
接连几节思想品德课,小强不是迟到,就是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有时还打瞌睡。可是,小强平时不是个不守纪律的孩子,笔者觉得他事出有因。
笔者找他谈话,想了解原因,他只是保证以后一定遵守纪律,也没说出什么原因。于是笔者决定悄悄地家访,看看到底有没有“情况”。
笔者的“突然袭击”,让小强手足无措,当时他正在洗衣服,笔者忙着帮他把手上的肥皂沫冲洗掉。他这才很不情愿地介绍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原来他生活在单亲家庭,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父亲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一个奶奶,这几天奶奶又病了,他每天下午回家,除了做作业,还要烧饭、洗衣服、干家务,很累,所以有时早晨睡过了头。“老师,您喝杯水吧,秋天天气干燥,您每天上课要讲很多话,注意多喝水,保护好嗓子!”离别时的一句话让笔者感到温暖,也让笔者感受到了他的可爱。与同龄的孩子相比,小强背负着很多生活负担,但他默默地承担一切,没有一句怨言,还学会了关心别人。
小强在班级算不上是个表现突出的孩子,但也有可亲可爱之处。以前之所以没有发现,是因为笔者和他接触得太少,师生的心灵之间还有距离。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往往走得近,处得亲。国外也有这样的统计资料。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对影响未成年人的几大因素做了调查,排名分别为学校、家庭、社会、同伴、媒体;而90年代的排名却是:同伴、媒体、社会、学校、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同伴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什么同伴的影响大于学校和家庭,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朝夕生活在一起,平等地相处。
当然,教师不可能走进每一个学生家庭,也不可能天天都和学生在一起,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多接触、多了解学生。师生之间能否融为一体、亲密无间,关键还是看教师能不能放下威严、蹲下身子,走入学生、融入学生,能不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能不能把学生视作朋友和伙伴。果真那样,学生也就能把教师当作是朋友和家长,就会向教师敞开心扉,师生自然就会亲如一家人。
总之,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师生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但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关心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一种义务,是一种责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关注和爱护,教师走向学生、走近学生、走入学生,都是发自肺腑的、美好的情感,而没有任何功利和世俗的色彩。
(责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