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设问题·实验探究·迁移应用”教学模式契合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以生为本,问题为主线,实施高中地理小实验教学。从创设情景,引出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地理小实验,设置探究问题;知识迁移与应用,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
关键词:地理小实验;教学模式;喀斯特地貌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 版)》中明确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地理核心素养由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组成,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因此,我认为应用“创设问题·实验探究· 迁移应用”教学模式进行高中地理小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实现地理实践力的创新发展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问题·实验探究·迁移应用”教学模式
“创设问题·实验探究·迁移应用”教学模式包括3个环节,其中,创设地理情景,引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为教学模式的初始环节。一般通过创设与生活有关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地理小实验,设置探究问题为核心环节。地理小实验主要分为五类,分别是演示实验、模拟实验、模型观察制作实验、学生自主实验,野外调查,本文主要选取模拟实验和野外调查,学生通过对小实验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实现“问题”与地理知识的对接。迁移与应用是重要环节,迁移即将地理学习成果在新的情境中应用,促进了原有地理知识与能力的转化与升华,从而实现学习的目标。
二、以新教材2019年鲁教版必修一中走近桂林山水为例
(一)模拟实验
1、创设情景,引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引用《徐霞客游记》中一段关于“喀斯特地貌”的描述:“……复穿石山峡而西,则诸危峰分峙叠出于前,愈离立献奇,联翩角胜矣。石峰之下,俱水汇不流,深者尺许,浅仅半尺。诸峰倒插于中,如出水青莲,亭亭直上。……”,设问其描述的是何种地貌景观?然后通过设置景观图片,让学生进行配对,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混淆峰丛和峰林;天坑和溶洞;石钟乳、石笋、石柱。
2、设置模拟实验,突破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和成因
实验1:喀斯特地貌的溶蚀作用
【实验准备】石灰石、稀盐酸、试管、导管、烧杯、澄清的石灰水、支架
【实验过程】在盛有少量石灰石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然后将导管伸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实验现象】在盛有少量石灰石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酸性溶液溶解石灰石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2:石钟乳、石笋、石柱的形成过程
【实验准备】磷酸钠溶液、三氯化鐵、烧杯 、漏斗、导管、支架
【实验过程】用烧杯模拟溶洞,将磷酸钠溶液倒入烧杯中模拟自然界中溶解二氧化碳的水;烧杯上方用漏斗与导管相连模拟溶洞的顶部;然后在漏斗中加入三氯化铁,模拟自然界中的石灰岩
【实验现象】三氯化铁与磷酸钠溶液接触,反应生成难溶物。我们可以看到烧杯顶端长出乳芽,乳芽向下生长形成倒挂的“钟乳石”,部分“钟乳石”继续向下生长形成“顶天立地”的“石柱”,部分溶解液随难溶物掉落到烧杯底部,又从烧杯底部往上生长,形成“石笋”
3、迁移与应用
解读经典,判读以下描述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类型
(1)乱尖叠出,十百为群,横见侧出,不可指屈 (2)两山夹中,回环而成一洼,大且百丈,深数十丈,螺旋而下,而中竟无水 (3)由中窦入,其门甚隘,已而渐高, 其中悬石拱把,翠碧如玉柱树之,其声铿然,旁由有两柱,上垂下挺,中断不接,而相对如天平之针 (4)溪南一桥门架空,以为城门与卷梁皆无此高跨之理,执途人而问之,知为仙人桥,乃石架两山间,非砖砌所成也
(二)野外调查
1、创设情景,引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在大化县七百弄乡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开荒开到山尖尖,种地种到天边边;石旮旯里刨包谷,哄饱肚皮不赚钱。”这就是喀斯特贫困,产生贫困的原因是什么呢?
2、通过野外调查,走访大化县七百弄乡,收集资料
材料一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山无三寸泥”,为了生存,只能在洼底人为开发的同心圆梯田,当地人称为“龙卷地”。
材料二 “一水三用贵如油,洗菜洗脚又喂牛”,“水在地下流,人在地上愁,禾苗田中旱,吃水贵如油”,为了解决饮水问题,各级政府带领农民积极探索,修建了水柜。
材料三 上级政府在开展精准脱贫调研时,得知三个重要信息。第一,七百弄峰丛洼地与路南石林、桂林峰林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典型喀斯特地貌。但是七百弄知名度最低,几乎无人知晓。第二,当地的沃柑,皮薄计多,肉嫩化渣。第三,当地的鸡和山羊自小生态教养,肌肉结实,肉质细嫩而富有弹性,风味独特,历来是当地的菜肴佳品。
3、迁移与应用,根据收集资料,设置探究问题,结合地理实例,合作探究,树立人地协调观
问题1:结合材料一,简述当地在农业生产方面面临的困难
问题2:结合材料,分析水柜形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问题3:结合所有材料,试从经济和生态的角度,指出当地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三、教学反思
“创设问题·实验探究·迁移应用”高中地理小实验教学模式满足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理念,三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利于学生思维的建构。在本堂课教学过程中,由于地理实验仪器不足,实验教学的硬件条件较弱,以及石灰岩的溶蚀作用和淀积作用时间过长,在课堂中演示会因课堂时间有限而无法完成,因此教师只能在课前进行实验,将实验过程录制成视频,对视频进行剪辑加工,在课堂中给学生播放,让学生观看。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3] 张海.地理实验设计与教学评价[J].地理教学,2018(17):15-18+36.
关键词:地理小实验;教学模式;喀斯特地貌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 版)》中明确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地理核心素养由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组成,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因此,我认为应用“创设问题·实验探究· 迁移应用”教学模式进行高中地理小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实现地理实践力的创新发展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问题·实验探究·迁移应用”教学模式
“创设问题·实验探究·迁移应用”教学模式包括3个环节,其中,创设地理情景,引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为教学模式的初始环节。一般通过创设与生活有关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地理小实验,设置探究问题为核心环节。地理小实验主要分为五类,分别是演示实验、模拟实验、模型观察制作实验、学生自主实验,野外调查,本文主要选取模拟实验和野外调查,学生通过对小实验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实现“问题”与地理知识的对接。迁移与应用是重要环节,迁移即将地理学习成果在新的情境中应用,促进了原有地理知识与能力的转化与升华,从而实现学习的目标。
二、以新教材2019年鲁教版必修一中走近桂林山水为例
(一)模拟实验
1、创设情景,引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引用《徐霞客游记》中一段关于“喀斯特地貌”的描述:“……复穿石山峡而西,则诸危峰分峙叠出于前,愈离立献奇,联翩角胜矣。石峰之下,俱水汇不流,深者尺许,浅仅半尺。诸峰倒插于中,如出水青莲,亭亭直上。……”,设问其描述的是何种地貌景观?然后通过设置景观图片,让学生进行配对,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混淆峰丛和峰林;天坑和溶洞;石钟乳、石笋、石柱。
2、设置模拟实验,突破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和成因
实验1:喀斯特地貌的溶蚀作用
【实验准备】石灰石、稀盐酸、试管、导管、烧杯、澄清的石灰水、支架
【实验过程】在盛有少量石灰石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然后将导管伸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实验现象】在盛有少量石灰石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酸性溶液溶解石灰石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2:石钟乳、石笋、石柱的形成过程
【实验准备】磷酸钠溶液、三氯化鐵、烧杯 、漏斗、导管、支架
【实验过程】用烧杯模拟溶洞,将磷酸钠溶液倒入烧杯中模拟自然界中溶解二氧化碳的水;烧杯上方用漏斗与导管相连模拟溶洞的顶部;然后在漏斗中加入三氯化铁,模拟自然界中的石灰岩
【实验现象】三氯化铁与磷酸钠溶液接触,反应生成难溶物。我们可以看到烧杯顶端长出乳芽,乳芽向下生长形成倒挂的“钟乳石”,部分“钟乳石”继续向下生长形成“顶天立地”的“石柱”,部分溶解液随难溶物掉落到烧杯底部,又从烧杯底部往上生长,形成“石笋”
3、迁移与应用
解读经典,判读以下描述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类型
(1)乱尖叠出,十百为群,横见侧出,不可指屈 (2)两山夹中,回环而成一洼,大且百丈,深数十丈,螺旋而下,而中竟无水 (3)由中窦入,其门甚隘,已而渐高, 其中悬石拱把,翠碧如玉柱树之,其声铿然,旁由有两柱,上垂下挺,中断不接,而相对如天平之针 (4)溪南一桥门架空,以为城门与卷梁皆无此高跨之理,执途人而问之,知为仙人桥,乃石架两山间,非砖砌所成也
(二)野外调查
1、创设情景,引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在大化县七百弄乡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开荒开到山尖尖,种地种到天边边;石旮旯里刨包谷,哄饱肚皮不赚钱。”这就是喀斯特贫困,产生贫困的原因是什么呢?
2、通过野外调查,走访大化县七百弄乡,收集资料
材料一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山无三寸泥”,为了生存,只能在洼底人为开发的同心圆梯田,当地人称为“龙卷地”。
材料二 “一水三用贵如油,洗菜洗脚又喂牛”,“水在地下流,人在地上愁,禾苗田中旱,吃水贵如油”,为了解决饮水问题,各级政府带领农民积极探索,修建了水柜。
材料三 上级政府在开展精准脱贫调研时,得知三个重要信息。第一,七百弄峰丛洼地与路南石林、桂林峰林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典型喀斯特地貌。但是七百弄知名度最低,几乎无人知晓。第二,当地的沃柑,皮薄计多,肉嫩化渣。第三,当地的鸡和山羊自小生态教养,肌肉结实,肉质细嫩而富有弹性,风味独特,历来是当地的菜肴佳品。
3、迁移与应用,根据收集资料,设置探究问题,结合地理实例,合作探究,树立人地协调观
问题1:结合材料一,简述当地在农业生产方面面临的困难
问题2:结合材料,分析水柜形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问题3:结合所有材料,试从经济和生态的角度,指出当地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三、教学反思
“创设问题·实验探究·迁移应用”高中地理小实验教学模式满足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理念,三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利于学生思维的建构。在本堂课教学过程中,由于地理实验仪器不足,实验教学的硬件条件较弱,以及石灰岩的溶蚀作用和淀积作用时间过长,在课堂中演示会因课堂时间有限而无法完成,因此教师只能在课前进行实验,将实验过程录制成视频,对视频进行剪辑加工,在课堂中给学生播放,让学生观看。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3] 张海.地理实验设计与教学评价[J].地理教学,2018(17):15-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