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驻足课堂,最美的享受莫过于沉浸在对文学作品的朗读了。当学生启用丰富的想象,调动全身的感官,声情并茂地将一段段静止的文字读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一首首和谐的乐曲时,文本之意与读者之情自然和谐共振,语文课最大的亮点便得以凸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仔细倾听课堂的声音,却发现琅琅书声其实并不优美。因此,笔者一路实践,一路反思。
朗读教学,我们无意的“虚化”
课程改革行进至今,最深的感触便是:“读”被强调了出来。“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可是为朗读而朗读、朗读教学与阅读内容割裂的现象,还有存在;同时,朗读指导的手段单一、固化,缺乏新意,导致学生疲于应付,口诵无心,貌合神离。透视成因,朗读教学的虚化可归结为:
1.读,你不应是预设中的一道程序
我们的朗读教学如果被贴上模式、程序的标签,便会走入僵化、一成不变的误区。
曾听过一位老师教学《触摸春天》这篇课文,该教师融朗读指导于阅读感悟之中,但是,每一处的语言感悟都是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再让学生将体会送进朗读中,完全按照教学预设亦步亦趋,甚至于学生自主选择有所启发、有所触动的语句朗读时,教师硬是将学生的思路拉回,因为感觉上一处的朗读指导还不够到位,结果反而越指导越没了味。笔者以为,无论是静默处的细读感悟,还是激扬处的一读为快,都应建立在学生的精神所需上,切莫用强制的手段来对待学生,要避免将学生朗读的兴趣扼杀在教师机械、死板的预设程序中。
2.读,你不该只停留于纯技巧的指导
语言的学习,需要在反复诵读,在潜心涵咏中增强语感,而语感和思想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对美文的鉴赏如果仅靠理性的分析和纯技巧性的朗读指导,那么就会使学生的精神流浪在声音之外,更无法达到“知情合一”、“身心合一”的境界,从而使朗读患上了“精神疲软”症。
像《桂林山水》这样脍炙人口的经典美文,曾经滋养了几代人的心灵,那清新典雅的文字,朗朗上口的语调,使人百读不厌。像这样灵动精致的言语作品应通过充分的语言实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从而为朗读注入感性的色彩,注入生命的活力。如果承载着丰厚意蕴的文章,却让老师用教授成人朗读的方式,让小学生在文本修辞处做上着重号,在文本停顿处做上间隔号,在同一个语气词“啊”上标上不同的读音,用这般成熟、理性的技巧去诠释,怎不让我们的学生读得“言不由衷”呢?
3.读。你缺少实实在在练的时间
真正静下心来看看我们的阅读教学,课堂上许多老师高举人文教育的旗帜,或单方面地煽情,或拿集中大量声音图像信息的课件在课堂上全方位地轰炸,然后引领学生大谈特谈感悟,于是,漫无边际的感悟总是挤兑了“读”的时间。缺少了细细地读、静静的读、自由的读、投入的读、动情的读,读的时间匆匆过场,读的层次模糊不清,读的要求不明不白,读的形式乏味单一。这样我们的学生又怎能将文章读出意,读出味,读出形,读出神呢?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至真至美的文字传递着人们众志成城救护生命的人性之美,像这类情感充盈的文章,课堂上教师如果没有抓住“读”这个载体,而一味地让学生泛泛而谈从文本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那么又何来文本主旨的深化。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能力将丧失殆尽。
朗读教学,我们有声的价值追寻
语言是美丽的,语言是需要品味的。引领学生在语言的原野上徜徉,用动听的嗓音、丰富的表情读出世界的缤纷、生活的感悟、独特的自我,赋予语言生命以最亮丽的底色,聆听这样的声音是最美的享受。
1.有效示范,追寻一份朴素的美
朗读是一种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达方式。它既是一种艺术,又是一种技能。语言的直觉感受能力,与学生的气质类型、生活经验以及个体体验有关,如果一味地想让学生读好,而不断地引导学生分析、挖掘文本的情感价值,再变个方式引导学生“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只会割裂课文的情境,使朗读僵化,味同嚼蜡,从而失去品读的兴致。如果教师能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在学生读不到位时适时搭建示范的桥梁,用自身充沛的情感传递言语信息,激起学生再一次触摸语言的欲望,朗读教学则会如坐春风,教而无痕。下面是笔者教学《触摸春天》时的一个朗读指导片断。
师:海伦凯勒曾说:“人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特殊的内在视觉,那可能看得更真实,那就是用心看世界。”就在那一刻,盲女安静经历了她前所未有的感受,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在她手中扑腾、挣扎、涌动,直至振翅而飞,她不由自主地抬头张望,那一刻她望到了什么?
生:她望到了翩翩起舞的彩蝶围在她身边诉说着飞翔的快乐。
生:她望到了五彩缤纷的春天盛世繁花。
师:请同学们带着自己全新的感受和体会来读这段话。
师:老师觉得你们的读还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我们要静得下心来,走进安静的内心,用心去体会这一份心灵触摸后的快乐。请听老师读。
生:我从你的读中感受到了你的快乐。
生:我感受到了安静在她八岁的那一年似乎长大了。
师:多好呀,请把你们的感受一起读出来吧!(朗读得到了无限的升华)
2.拓展会文,追寻一份意象的美
“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对具有一定内涵而在课文中又起关键作用的语段的朗读指导,可以通过借鉴美文重组表象,补充课文内容,在鉴赏玩味、掂量比较中激活联想和想象,化简单的词语解析为形象鲜活的画面,创造出新的意象之美,从而使朗读一波三起,充满情思和韵味。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其朗读教学颇具匠心。
师:别人看到的花是怎样的?请大家好好读一读,看谁能把独特的异国风光带给大家。
师:请你再读一读,其他同学闭眼感受一下,她的读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窗户外很多的花连成一片,就像是花的海洋。
生:我看到了百花竞相开放,五颜六色,异常美丽。
师:是呀,很多的花连成一片,那就是——(花团锦簇);很多的颜色光彩夺目,那就是——(姹紫嫣红)。听着你们说,老师想到了一段话: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出示朱自清《春》中的这一段话)
师:真是风景这边独好!谁也想来试一试?老师给他 配上音乐。
学生非常投入、忘情地读。
师:这样的感觉,用上书里的词就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能读出你理解的关吗,谁来试一试?
每一个教师都应成为课程开发的实践者。在这个片断中,课文本身的语言朴素简练,对花的描绘仅仅用上了两个生动优美的词语,如果只凭着对词句的解析理解春天的五彩斑斓,是远远不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的。而该教师以敏锐的课程整合意识,巧妙地引用外来的优秀语言拓展文本的意象之美,熏陶学生的语感,此处的朗读言为心声,情为达意,似悠悠琴声,舒缓而美丽!
3.语言创境,追寻一份和谐的美
活化的朗读教学便是在读之前酝酿出“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朗读磁场,带动学生走进文本,掷地有声,字字入味。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该善于创设语言情境,以情传声,以声带情,使情感的催生与技巧的点拨似水乳交融般和谐。一位老师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时,对“静静地”这一词语的朗读处理就非常巧妙:
师:(出示句子)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你从“静静地”这个词中感受到了什么?那位青年虽然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可是内心却极不平静。此时此刻,他在想些什么呢。(生答,略)
师:请把你们的体会送进朗读中。(大多数学生读得平淡无味,言不由衷,似有说归说、读归读之势,无法动情。)
师:不着急,这句话中不仅仅只有这个词触动我们的心灵,再去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也会让你感动?
师:(在学生交流感悟的基础上,教师紧紧抓住“此时此刻”、“仍”、“也”这几个关键词语层层推进,同时配上舒缓略带忧伤的音乐,娓娓道来)这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顷刻间袭击了整个台湾地区,就在那震耳欲聋的轰隆声中,2295人永远地长眠在了废墟中,38万户房屋似排山倒海般倒塌,十几万人颠沛流离,无家可归。而此时,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也在承担着生命的危险,进行着紧张的手术,了解了这么多,你们的心还能平静得下来吗?谁再来读?
(有了教师语言的催化,再加上融技巧性的点拨于真实自然的体悟中,学生的朗读有了质的飞跃)
当学生悟不透,读不好时,教师言语情境的创设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它可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储备,在学生头脑中建构起深入学习的探究点,深化语言的认知与感受。
4.优化形式,追寻一份诗意的美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赋予他们新鲜好奇的特性,假如我们的朗读教学能留足时间想着法哄孩子认真专注,有滋有味地读,还愁朗读教学的效率无法提高?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秋天的雨》第一自然段时,将原来的语言形式进行了转化,运用了诗化的方法,在娓娓动听的音乐声中,朗读了这样一首清新隽永的小诗:
秋天的雨,
是一把钥匙。
它带着清凉和温柔,
轻轻地,轻轻地,
趁你没留意,
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学生在这样的格式引读下,自然地随着音乐的伴奏、优美的意境,有声有色、情趣盎然地读出了秋天的美,层次丰富,气氛浓郁。
由此,笔者联想到,让我们的朗读教学多一些自由灵动,多一些真知锤炼,多一份诗情画意,这才是我们有声的价值追寻!
朗读教学,我们无意的“虚化”
课程改革行进至今,最深的感触便是:“读”被强调了出来。“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可是为朗读而朗读、朗读教学与阅读内容割裂的现象,还有存在;同时,朗读指导的手段单一、固化,缺乏新意,导致学生疲于应付,口诵无心,貌合神离。透视成因,朗读教学的虚化可归结为:
1.读,你不应是预设中的一道程序
我们的朗读教学如果被贴上模式、程序的标签,便会走入僵化、一成不变的误区。
曾听过一位老师教学《触摸春天》这篇课文,该教师融朗读指导于阅读感悟之中,但是,每一处的语言感悟都是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再让学生将体会送进朗读中,完全按照教学预设亦步亦趋,甚至于学生自主选择有所启发、有所触动的语句朗读时,教师硬是将学生的思路拉回,因为感觉上一处的朗读指导还不够到位,结果反而越指导越没了味。笔者以为,无论是静默处的细读感悟,还是激扬处的一读为快,都应建立在学生的精神所需上,切莫用强制的手段来对待学生,要避免将学生朗读的兴趣扼杀在教师机械、死板的预设程序中。
2.读,你不该只停留于纯技巧的指导
语言的学习,需要在反复诵读,在潜心涵咏中增强语感,而语感和思想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对美文的鉴赏如果仅靠理性的分析和纯技巧性的朗读指导,那么就会使学生的精神流浪在声音之外,更无法达到“知情合一”、“身心合一”的境界,从而使朗读患上了“精神疲软”症。
像《桂林山水》这样脍炙人口的经典美文,曾经滋养了几代人的心灵,那清新典雅的文字,朗朗上口的语调,使人百读不厌。像这样灵动精致的言语作品应通过充分的语言实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从而为朗读注入感性的色彩,注入生命的活力。如果承载着丰厚意蕴的文章,却让老师用教授成人朗读的方式,让小学生在文本修辞处做上着重号,在文本停顿处做上间隔号,在同一个语气词“啊”上标上不同的读音,用这般成熟、理性的技巧去诠释,怎不让我们的学生读得“言不由衷”呢?
3.读。你缺少实实在在练的时间
真正静下心来看看我们的阅读教学,课堂上许多老师高举人文教育的旗帜,或单方面地煽情,或拿集中大量声音图像信息的课件在课堂上全方位地轰炸,然后引领学生大谈特谈感悟,于是,漫无边际的感悟总是挤兑了“读”的时间。缺少了细细地读、静静的读、自由的读、投入的读、动情的读,读的时间匆匆过场,读的层次模糊不清,读的要求不明不白,读的形式乏味单一。这样我们的学生又怎能将文章读出意,读出味,读出形,读出神呢?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至真至美的文字传递着人们众志成城救护生命的人性之美,像这类情感充盈的文章,课堂上教师如果没有抓住“读”这个载体,而一味地让学生泛泛而谈从文本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那么又何来文本主旨的深化。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能力将丧失殆尽。
朗读教学,我们有声的价值追寻
语言是美丽的,语言是需要品味的。引领学生在语言的原野上徜徉,用动听的嗓音、丰富的表情读出世界的缤纷、生活的感悟、独特的自我,赋予语言生命以最亮丽的底色,聆听这样的声音是最美的享受。
1.有效示范,追寻一份朴素的美
朗读是一种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达方式。它既是一种艺术,又是一种技能。语言的直觉感受能力,与学生的气质类型、生活经验以及个体体验有关,如果一味地想让学生读好,而不断地引导学生分析、挖掘文本的情感价值,再变个方式引导学生“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只会割裂课文的情境,使朗读僵化,味同嚼蜡,从而失去品读的兴致。如果教师能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在学生读不到位时适时搭建示范的桥梁,用自身充沛的情感传递言语信息,激起学生再一次触摸语言的欲望,朗读教学则会如坐春风,教而无痕。下面是笔者教学《触摸春天》时的一个朗读指导片断。
师:海伦凯勒曾说:“人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特殊的内在视觉,那可能看得更真实,那就是用心看世界。”就在那一刻,盲女安静经历了她前所未有的感受,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在她手中扑腾、挣扎、涌动,直至振翅而飞,她不由自主地抬头张望,那一刻她望到了什么?
生:她望到了翩翩起舞的彩蝶围在她身边诉说着飞翔的快乐。
生:她望到了五彩缤纷的春天盛世繁花。
师:请同学们带着自己全新的感受和体会来读这段话。
师:老师觉得你们的读还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我们要静得下心来,走进安静的内心,用心去体会这一份心灵触摸后的快乐。请听老师读。
生:我从你的读中感受到了你的快乐。
生:我感受到了安静在她八岁的那一年似乎长大了。
师:多好呀,请把你们的感受一起读出来吧!(朗读得到了无限的升华)
2.拓展会文,追寻一份意象的美
“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对具有一定内涵而在课文中又起关键作用的语段的朗读指导,可以通过借鉴美文重组表象,补充课文内容,在鉴赏玩味、掂量比较中激活联想和想象,化简单的词语解析为形象鲜活的画面,创造出新的意象之美,从而使朗读一波三起,充满情思和韵味。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其朗读教学颇具匠心。
师:别人看到的花是怎样的?请大家好好读一读,看谁能把独特的异国风光带给大家。
师:请你再读一读,其他同学闭眼感受一下,她的读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窗户外很多的花连成一片,就像是花的海洋。
生:我看到了百花竞相开放,五颜六色,异常美丽。
师:是呀,很多的花连成一片,那就是——(花团锦簇);很多的颜色光彩夺目,那就是——(姹紫嫣红)。听着你们说,老师想到了一段话: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出示朱自清《春》中的这一段话)
师:真是风景这边独好!谁也想来试一试?老师给他 配上音乐。
学生非常投入、忘情地读。
师:这样的感觉,用上书里的词就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能读出你理解的关吗,谁来试一试?
每一个教师都应成为课程开发的实践者。在这个片断中,课文本身的语言朴素简练,对花的描绘仅仅用上了两个生动优美的词语,如果只凭着对词句的解析理解春天的五彩斑斓,是远远不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的。而该教师以敏锐的课程整合意识,巧妙地引用外来的优秀语言拓展文本的意象之美,熏陶学生的语感,此处的朗读言为心声,情为达意,似悠悠琴声,舒缓而美丽!
3.语言创境,追寻一份和谐的美
活化的朗读教学便是在读之前酝酿出“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朗读磁场,带动学生走进文本,掷地有声,字字入味。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该善于创设语言情境,以情传声,以声带情,使情感的催生与技巧的点拨似水乳交融般和谐。一位老师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时,对“静静地”这一词语的朗读处理就非常巧妙:
师:(出示句子)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你从“静静地”这个词中感受到了什么?那位青年虽然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可是内心却极不平静。此时此刻,他在想些什么呢。(生答,略)
师:请把你们的体会送进朗读中。(大多数学生读得平淡无味,言不由衷,似有说归说、读归读之势,无法动情。)
师:不着急,这句话中不仅仅只有这个词触动我们的心灵,再去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也会让你感动?
师:(在学生交流感悟的基础上,教师紧紧抓住“此时此刻”、“仍”、“也”这几个关键词语层层推进,同时配上舒缓略带忧伤的音乐,娓娓道来)这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顷刻间袭击了整个台湾地区,就在那震耳欲聋的轰隆声中,2295人永远地长眠在了废墟中,38万户房屋似排山倒海般倒塌,十几万人颠沛流离,无家可归。而此时,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也在承担着生命的危险,进行着紧张的手术,了解了这么多,你们的心还能平静得下来吗?谁再来读?
(有了教师语言的催化,再加上融技巧性的点拨于真实自然的体悟中,学生的朗读有了质的飞跃)
当学生悟不透,读不好时,教师言语情境的创设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它可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储备,在学生头脑中建构起深入学习的探究点,深化语言的认知与感受。
4.优化形式,追寻一份诗意的美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赋予他们新鲜好奇的特性,假如我们的朗读教学能留足时间想着法哄孩子认真专注,有滋有味地读,还愁朗读教学的效率无法提高?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秋天的雨》第一自然段时,将原来的语言形式进行了转化,运用了诗化的方法,在娓娓动听的音乐声中,朗读了这样一首清新隽永的小诗:
秋天的雨,
是一把钥匙。
它带着清凉和温柔,
轻轻地,轻轻地,
趁你没留意,
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学生在这样的格式引读下,自然地随着音乐的伴奏、优美的意境,有声有色、情趣盎然地读出了秋天的美,层次丰富,气氛浓郁。
由此,笔者联想到,让我们的朗读教学多一些自由灵动,多一些真知锤炼,多一份诗情画意,这才是我们有声的价值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