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教学:有声的价值追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hs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驻足课堂,最美的享受莫过于沉浸在对文学作品的朗读了。当学生启用丰富的想象,调动全身的感官,声情并茂地将一段段静止的文字读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一首首和谐的乐曲时,文本之意与读者之情自然和谐共振,语文课最大的亮点便得以凸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仔细倾听课堂的声音,却发现琅琅书声其实并不优美。因此,笔者一路实践,一路反思。
  
  朗读教学,我们无意的“虚化”
  
  课程改革行进至今,最深的感触便是:“读”被强调了出来。“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可是为朗读而朗读、朗读教学与阅读内容割裂的现象,还有存在;同时,朗读指导的手段单一、固化,缺乏新意,导致学生疲于应付,口诵无心,貌合神离。透视成因,朗读教学的虚化可归结为:
  1.读,你不应是预设中的一道程序
  我们的朗读教学如果被贴上模式、程序的标签,便会走入僵化、一成不变的误区。
  曾听过一位老师教学《触摸春天》这篇课文,该教师融朗读指导于阅读感悟之中,但是,每一处的语言感悟都是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再让学生将体会送进朗读中,完全按照教学预设亦步亦趋,甚至于学生自主选择有所启发、有所触动的语句朗读时,教师硬是将学生的思路拉回,因为感觉上一处的朗读指导还不够到位,结果反而越指导越没了味。笔者以为,无论是静默处的细读感悟,还是激扬处的一读为快,都应建立在学生的精神所需上,切莫用强制的手段来对待学生,要避免将学生朗读的兴趣扼杀在教师机械、死板的预设程序中。
  2.读,你不该只停留于纯技巧的指导
  语言的学习,需要在反复诵读,在潜心涵咏中增强语感,而语感和思想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对美文的鉴赏如果仅靠理性的分析和纯技巧性的朗读指导,那么就会使学生的精神流浪在声音之外,更无法达到“知情合一”、“身心合一”的境界,从而使朗读患上了“精神疲软”症。
  像《桂林山水》这样脍炙人口的经典美文,曾经滋养了几代人的心灵,那清新典雅的文字,朗朗上口的语调,使人百读不厌。像这样灵动精致的言语作品应通过充分的语言实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从而为朗读注入感性的色彩,注入生命的活力。如果承载着丰厚意蕴的文章,却让老师用教授成人朗读的方式,让小学生在文本修辞处做上着重号,在文本停顿处做上间隔号,在同一个语气词“啊”上标上不同的读音,用这般成熟、理性的技巧去诠释,怎不让我们的学生读得“言不由衷”呢?
  3.读。你缺少实实在在练的时间
  真正静下心来看看我们的阅读教学,课堂上许多老师高举人文教育的旗帜,或单方面地煽情,或拿集中大量声音图像信息的课件在课堂上全方位地轰炸,然后引领学生大谈特谈感悟,于是,漫无边际的感悟总是挤兑了“读”的时间。缺少了细细地读、静静的读、自由的读、投入的读、动情的读,读的时间匆匆过场,读的层次模糊不清,读的要求不明不白,读的形式乏味单一。这样我们的学生又怎能将文章读出意,读出味,读出形,读出神呢?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至真至美的文字传递着人们众志成城救护生命的人性之美,像这类情感充盈的文章,课堂上教师如果没有抓住“读”这个载体,而一味地让学生泛泛而谈从文本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那么又何来文本主旨的深化。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能力将丧失殆尽。
  
  朗读教学,我们有声的价值追寻
  
  语言是美丽的,语言是需要品味的。引领学生在语言的原野上徜徉,用动听的嗓音、丰富的表情读出世界的缤纷、生活的感悟、独特的自我,赋予语言生命以最亮丽的底色,聆听这样的声音是最美的享受。
  1.有效示范,追寻一份朴素的美
  朗读是一种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达方式。它既是一种艺术,又是一种技能。语言的直觉感受能力,与学生的气质类型、生活经验以及个体体验有关,如果一味地想让学生读好,而不断地引导学生分析、挖掘文本的情感价值,再变个方式引导学生“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只会割裂课文的情境,使朗读僵化,味同嚼蜡,从而失去品读的兴致。如果教师能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在学生读不到位时适时搭建示范的桥梁,用自身充沛的情感传递言语信息,激起学生再一次触摸语言的欲望,朗读教学则会如坐春风,教而无痕。下面是笔者教学《触摸春天》时的一个朗读指导片断。
  师:海伦凯勒曾说:“人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特殊的内在视觉,那可能看得更真实,那就是用心看世界。”就在那一刻,盲女安静经历了她前所未有的感受,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在她手中扑腾、挣扎、涌动,直至振翅而飞,她不由自主地抬头张望,那一刻她望到了什么?
  生:她望到了翩翩起舞的彩蝶围在她身边诉说着飞翔的快乐。
  生:她望到了五彩缤纷的春天盛世繁花。
  师:请同学们带着自己全新的感受和体会来读这段话。
  师:老师觉得你们的读还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我们要静得下心来,走进安静的内心,用心去体会这一份心灵触摸后的快乐。请听老师读。
  生:我从你的读中感受到了你的快乐。
  生:我感受到了安静在她八岁的那一年似乎长大了。
  师:多好呀,请把你们的感受一起读出来吧!(朗读得到了无限的升华)
  2.拓展会文,追寻一份意象的美
  “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对具有一定内涵而在课文中又起关键作用的语段的朗读指导,可以通过借鉴美文重组表象,补充课文内容,在鉴赏玩味、掂量比较中激活联想和想象,化简单的词语解析为形象鲜活的画面,创造出新的意象之美,从而使朗读一波三起,充满情思和韵味。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其朗读教学颇具匠心。
  师:别人看到的花是怎样的?请大家好好读一读,看谁能把独特的异国风光带给大家。
  师:请你再读一读,其他同学闭眼感受一下,她的读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窗户外很多的花连成一片,就像是花的海洋。
  生:我看到了百花竞相开放,五颜六色,异常美丽。
  师:是呀,很多的花连成一片,那就是——(花团锦簇);很多的颜色光彩夺目,那就是——(姹紫嫣红)。听着你们说,老师想到了一段话: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出示朱自清《春》中的这一段话)
  师:真是风景这边独好!谁也想来试一试?老师给他 配上音乐。
  学生非常投入、忘情地读。
  师:这样的感觉,用上书里的词就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能读出你理解的关吗,谁来试一试?
  每一个教师都应成为课程开发的实践者。在这个片断中,课文本身的语言朴素简练,对花的描绘仅仅用上了两个生动优美的词语,如果只凭着对词句的解析理解春天的五彩斑斓,是远远不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的。而该教师以敏锐的课程整合意识,巧妙地引用外来的优秀语言拓展文本的意象之美,熏陶学生的语感,此处的朗读言为心声,情为达意,似悠悠琴声,舒缓而美丽!
  3.语言创境,追寻一份和谐的美
  活化的朗读教学便是在读之前酝酿出“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朗读磁场,带动学生走进文本,掷地有声,字字入味。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该善于创设语言情境,以情传声,以声带情,使情感的催生与技巧的点拨似水乳交融般和谐。一位老师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时,对“静静地”这一词语的朗读处理就非常巧妙:
  师:(出示句子)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你从“静静地”这个词中感受到了什么?那位青年虽然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可是内心却极不平静。此时此刻,他在想些什么呢。(生答,略)
  师:请把你们的体会送进朗读中。(大多数学生读得平淡无味,言不由衷,似有说归说、读归读之势,无法动情。)
  师:不着急,这句话中不仅仅只有这个词触动我们的心灵,再去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也会让你感动?
  师:(在学生交流感悟的基础上,教师紧紧抓住“此时此刻”、“仍”、“也”这几个关键词语层层推进,同时配上舒缓略带忧伤的音乐,娓娓道来)这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顷刻间袭击了整个台湾地区,就在那震耳欲聋的轰隆声中,2295人永远地长眠在了废墟中,38万户房屋似排山倒海般倒塌,十几万人颠沛流离,无家可归。而此时,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也在承担着生命的危险,进行着紧张的手术,了解了这么多,你们的心还能平静得下来吗?谁再来读?
  (有了教师语言的催化,再加上融技巧性的点拨于真实自然的体悟中,学生的朗读有了质的飞跃)
  当学生悟不透,读不好时,教师言语情境的创设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它可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储备,在学生头脑中建构起深入学习的探究点,深化语言的认知与感受。
  4.优化形式,追寻一份诗意的美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赋予他们新鲜好奇的特性,假如我们的朗读教学能留足时间想着法哄孩子认真专注,有滋有味地读,还愁朗读教学的效率无法提高?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秋天的雨》第一自然段时,将原来的语言形式进行了转化,运用了诗化的方法,在娓娓动听的音乐声中,朗读了这样一首清新隽永的小诗:
  秋天的雨,
  是一把钥匙。
  它带着清凉和温柔,
  轻轻地,轻轻地,
  趁你没留意,
  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学生在这样的格式引读下,自然地随着音乐的伴奏、优美的意境,有声有色、情趣盎然地读出了秋天的美,层次丰富,气氛浓郁。
  由此,笔者联想到,让我们的朗读教学多一些自由灵动,多一些真知锤炼,多一份诗情画意,这才是我们有声的价值追寻!
其他文献
2008年对于教师来讲或许是黑暗的一年,仅2008年10月,就发生了3起让人触目惊心的“弑师事件”。10月4日,山西朔州二中一名23岁的年轻教师倒在了自己年仅16岁的学生的刀下;10月21日,浙江丽水市缙云县盘溪中学31岁的女教师在做家访时被学生掐死;10月28日晚6点37分,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一名大学生将正准备上课的教师砍成重伤,后者经抢救无效而死亡。接二连三的学生弑师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对青少
低年段的孩子能自己主动探求知识吗?教师能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选择,去发现吗?孩子在学习中的第一步都要靠教师引领吗?基于这样的思考,我想以我的实践求证。我决定以苏教版第三册《小鹰学飞》为依托,组织学生来一次自主阅读下的“发现”。    一、一样的“发现”,不一样的效果  [第一次试教]  师:小朋友,这篇课文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你自己来读读,看看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读)  师:能把你的发现告
叶圣陶先生曾说:“课文无非是例子。”课文是经过许多专家反复推敲、精选的例子。学习课文就是让学生反复体味、欣赏这些精品。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法,无论是习作的对象、文章的结构,还是表达的语言,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积累、有所仿作。可是,眼下老师们指导习作,孩子们学习写作,却很少与学过的课文相联系。即便想到课文这个例子,也是抓住眼前所教的单元简单联系,有如蜻蜓点水
《莫高窟》是写景记叙文。课文描述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全文共5个自然段,分两课时完成教学,下面我根据第二课时相关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给孩子的自主空间要把握住兴奋点  【片段一】  欣赏壁画  师:同学们,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宏伟瑰丽的壁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莫高窟的壁画吧!(板书
阅读能力是个人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初中生正处于从“学会阅读”向“通过阅读学习”过渡的关键阶段,各学科在常规教学中适当引用一定的阅读材料助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很有必要。用素材辅助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和智慧。本案例依托笔者自编的科普阅读材料《降温地球—你了解二氧化碳吗?》,将其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旨在进阶式不断提高学生分析、提取和转化有效信息的学科阅读能力,落实核心
班级读书会是学生阅读的一种新兴组织形态,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由师生共同确定一本书,利用课内外的时间共同阅读、交流、讨论,是跨越一本书的共享阅读。班级读书会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如同走进童趣盎然的“巴学园”,与书为友,为书着迷。    一、儿童本位,营造话语环境  理想的班级读书会,是形成“人与人、人与书、人与环境”的快乐阅读、快乐对话。实现这一理想状态的关键,是要选择好共读的书作为支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苏教版第二册的一篇寓言故事,篇幅短小,寓深刻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中,颇有点儿深入浅出的味道,蕴涵着深厚的哲学考量。  针对本课的语言特色,基于学生能力发展的目标,我确立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诵读小松树和风伯伯说的话。2.抓住“喂”“多高哇”“摸”“惭愧”“低下了头”等词语,体会人物说话时的神
《艾滋病小斗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记叙了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身患艾滋病,却能坦然面对、不断呼吁、梦想未来的感人事迹,赞扬了恩科西顽强抗争的精神。文本语言平实,似乎没有“嚼头”,而且学生不了解艾滋病儿童的生活,难以在情感上与文本产生认同、共鸣、回应等,所以这篇课文很容易上成思品课。那么,怎样通过挖掘文字、品味语言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感悟抗争的精神呢?我抓住人物语言,通过增减提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古文素养和文言文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笔者不揣浅陋,认为从如下途径入手,将有助于提升我们语文教师队伍的文言文教学水平。  一、常读古文经典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言素养的积淀和提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有必要坚持诵读古文经典,这是提升我们文言素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一方面,我们可以有选择地阅读自
[教学目标]    1、会认“坠”等5个生字,会写“乱”字,理解并积累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感受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渗透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等重点语句的含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献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