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痛,到底有多痛?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love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由眼前的良辰美景、好友欢聚联想到人生的困惑,发出了“岂不痛哉”的感叹。然而面对着之前那样惬意的陶醉和畅快,王羲之的痛到底能有多痛呢?这种痛会不会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呢?
  可以来细细品咂一下下面这一段: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此段开首即说到了“俯仰一世”的问题。“俯仰一世”说的是人世的短暂,痛自然会痛。但在王羲之之前悲痛人世有限的篇章有如过江之鲫,单纯书写这种“痛”,如何能撼动人心呢?再往后细读,你会发现,王羲之的确是承接了前人的传统,书写了人生的有限,但他同时又超越了传统,写出了自己对时间的独特感受。
  在王羲之看来,不论“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的意气风发之人,还是把一切都藏在心里恣意任性的放浪形骸之人,都逃不过时间的侵蚀。
  时间的侵蚀是悄无声息的——当你快乐、满足之时,纵情欢乐之后,两手依旧空空。似乎自己什么也没得到,尤其是,什么也没留下,什么理想啊,什么功业啊,仍旧是那么地遥远。那样的快乐看起来是多么的虚幻和无知,只不过是一种“‘暂得’于己”的镜花水月而已。片刻的欢愉之后,接踵而至的却是无尽的追悔和空虚,这难道不“痛”吗?
  时间的侵蚀是刻骨铭心的——当你失落、怅惘之时,自己对曾经钟爱的事物厌倦了的时候,一切就会显得更加可悲。首先,可悲的是被厌弃的事物,在时间的侵蚀下,它们无一幸免地要变成“陈迹”,时间的尘土会让它们失去最初的光鲜和魅力,在慢慢地枯萎之中凄凉地黯然。其次,可悲的还有自己,时间不仅夺去了自己最初倾心的美好和快乐,还得让自己承担“情迁”的沉重道德负累,这样的自己不也应该被同情吗?如果真的是无情,那情迁就情迁了罢,忙着不断地追逐“另一段”快乐的人,是没有时间悲哀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中间不是也有一个“若”字吗?倘若,就是一种假设,假设,就代表人在现实境遇中的欠缺和渴望。扪心而问,有几个人真的做得到“只如初见”呢?见的对象在变,你自己的心也在变。于是真正的痛苦,就落到了那些普普通通的凡夫俗子身上。既做不到彻底的无情,又做不到始终如一的专情,这就成了“感慨”颇多之人。一方面想要留住那份最初的美好和那份最初的心情,为了所爱的事物,也是为了自己;但另一方面却明明白白地知道这种想法是天真,是徒劳,是奢望。这种惆怅乃至于焦虑,难道不是一种煎熬,不是一种“痛”吗?
  更痛的是,不论自己是否能做到专情如一,不论是那些曾经爱过的,还是正在爱着的,总有一刻还是会“终期于尽”。什么向往啊,期待啊,怀念啊,欢喜啊,都是南柯一梦,终究都会被死亡的深渊吞干噬尽。那些曾经那么鲜活的喜与悲、情与愁,在最终的死亡面前,都显得那么飘忽和脆弱。人生倘若被这种幻灭感追逐着,难道不是一种大痛吗?
  如此这般读下来,王羲之的“痛”便不再只是蹈前人之旧迹的长吁短叹,而是写出了不同于以往的层次和深度。故而,这种“痛”经他的反问“岂不痛哉”,就越发显得直逼内心,沉重难纾了。
其他文献
教学改革是给死水般的课堂注入活力,让教学事半功倍。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期望有好的模式将语文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实践中,将研究性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高中语文学习,需要大量阅读。可学生习惯了“赶牛”式学习,不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给语文教学带来许多的无奈。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
期刊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
期刊
现在,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感到:传统的作文教学片面地强调主题先行,过分刻板地要求突出中心思想,人为地设置许多框框和禁区,其危害是造成学生思想僵化,扼杀学生的个性,束缚学生的创造力。这也激起了学生的反感,纷纷要求改革。那么,如何从传统的作文教学中解放出来,进行改革呢?两年前从《羊城晚报》刊登的“生活素描”得到启迪,尝试以指导学生写生活素描作为作文教改的突破口。  素描,本义是单纯用线条描写、不加色彩的
期刊
自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无论是平时的课堂教学,还是参加比赛的“重要时刻”,在语文教学上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一些同仁建议写一点上好优质课的“经验”和“技巧”的东西,盛情难却,就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以此共勉吧!  首先,老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课前或赛前不能因为过度紧张而影响备课和休息。不能把结果看得太重,想的太多。真正上课时应轻装上阵,又不能过于随意,应保持一种适度的兴奋,找到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期刊
黄遵宪先生曾经说过“我手写我口”,在他看来高中语文作文应是“缘情”“言志”之物,而不是“无病呻吟”地为作文而作文,为考试而作文。因此,高中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固然少不了老师必要的指导与训练,但关键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作文变为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内在需要。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师孜孜追求的目标。然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停留在“
期刊
说起新课改精神是什么,可能很多教师都会如数家珍,毕竟几乎每个教师都有过外出培训的机会,而每次培训,专家都要把“新课改”挂在嘴边。但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观摩中看出,新课改精神在实际的教学中走入了两个极端:一是一些老教师拿着自己几十年不变的教案“我行我素”,从心理上抵触“新课改”,不愿改变自己的教学思想;二是刚走出大学校门不久的新教师言必提新课改,一味地想着如何翻出新意而忽视了最基本的文本。那么
期刊
看过的一个笑话,编的很有意思。在一个国际夏令营里,老师让孩子们讨论一个问题,题目是“世界粮食匮乏问题”,孩子们都不明白这个题目,但原因不同。美国孩子问:什么是世界?他太狂了,美国就是一切,不知道美国之外有世界。非洲孩子问:什么是粮食?他太穷了,没有见过粮食。欧洲孩子问:什么是匮乏?他太富了,不知道有匮乏这种事。中国孩子问什么呢?他问:什么是问题?这是讽刺中国孩子不会提问题,没有好奇心。  是谁偷走
期刊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一般情况下,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的、内涵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其传统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在当今社会还有着许多现代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
期刊
长期以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农村中学,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通常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生的任务就是学。因此,教室常常是“满堂灌”、“一人表演众人看”的场面,形成了教师怎么讲、怎么写、怎么考、学生怎么听、怎么抄、怎么背的教学程式。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推出,教师要一改传统的上课模式,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只有教师勤钻研,学生负担轻,才是减负增效的教学。否则,学生的课
期刊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但是在常规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教师的问题设计存在着弊病。比如,问题设计无序,没有层次感;问题设计得浅显或深奥,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层次;甚至有的教师未经思考,课上随意提问;等等。上述现象决不是课堂教学的个例,这些教学问题的设计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问题设计的目的是把课文中的知识点串在一起,形成一个“知识链”,通过教师的引领与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