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法氏囊病分子佐剂靶向提呈亚单位疫苗的研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ao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会导致鸡的免疫力下降,进而对一些病原的易感性增强,并导致一些疫苗免疫的失败。  VP2蛋白是IBDV的主要结构蛋白,主要暴露在核衣壳的外面,携带了病毒主要的中和性抗原表位,它能诱导宿主产生针对IBDV的中和性抗体,这种抗体能保护易感鸡使其免受IBDV的感染。LT是产毒性大肠埃希菌产生一种不耐热肠毒素,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和黏膜免疫佐剂活性,但是经过基因定点突变后的LT不仅没有毒性而且仍然保持了良好的黏膜佐剂活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是活化T细胞的表面的一种跨膜糖蛋白分子,而CTLA-4胞外区能与抗原递呈细胞上的B7配体结合,但不传递负调节信号。因此,用CTLA-4胞外区融合抗原免疫动物,不仅能诱导坚强的体液免疫应答,而且能诱导细胞免疫应答。  若将IBDV主要免疫保护性抗原VP2、大肠杆菌LT去毒突变体(mLT)及鸡CTLA-4胞外区基因片段融合,构建通用融合表达载体pET-mLTA-VP2-CTLA-4-MCS-IgV,此融合蛋白能否协同发挥各自的生物学特性具有很大的临床研究价值。  为获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胞外区序列,我们根据GenBank发表的CTLA-4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重叠延伸PCR方法引入了5个酶切位点,构建重组载体pET-CTLA-4-MCS-IgV,然后克隆入去毒大肠埃希菌不耐热肠毒素(mLTA)基因,构建重组质粒载体pET30a-mLTA-CTLA-4,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进行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检测时清晰可见约42.5 kD的目的蛋白,与预期结果一致,表明重组菌pET30a-mLTA-CTLA-4构建成功。  为了构建IBDV VP2融合表达重组菌pET-mLTA-VP2-CTLA-4-MCS-IgV,比对GenBank发表的IBDV VP2基因序列,进行基因优化后合成VP2基因,将其克隆入研究一制备的质粒载体pET-mLTA-CTLA-4-MCS-IgV,经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时清晰可见约92KD的目的条带,与预期结果相一致,表明重组菌pET-mLTA-VP2-CTLA-4-MCS-IgV构建成功,为进一步开发IBDV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且经Western-blot分析证实表达的重组蛋白mLTA-CTLA-4和mLTA-VP2-CTLA-4抗原性良好。  为了研究融合蛋白mLTA-VP2-CTLA-4的免疫保护效果以及作为IBD新型亚单位疫苗的可行性,将表达的mLTA-CTLA-4、mLTA-VP2-CTLA-4两种蛋白纯化后进行动物实验,将360只10日龄非免疫健康雏鸡随机平均分为6组,第1、2、3组用不同剂量的mLTA-VP2-CTLA-4融合蛋白肌肉注射免疫;第4组mLTA-CTLA-4融合蛋白肌肉注射免疫;第5组只用疫苗免疫;第6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首免后7天加强免疫一次,初次免疫后每隔7天采取血清和粘膜样品,测定血清中的IgG和粘膜分泌性IgA的抗体水平。结果显示,融合蛋白mLTA-CTLA-4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无免疫效果,融合蛋白mLTA-VP2-CTLA-4能够产生特异的抗体,对IBD具有保护效果,其免疫效果与中等毒力活疫苗NF8的效果相当。
其他文献
数学猜测,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和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是建立在事实和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想。学生在猜测过程中,新旧知识的碰撞会激发出智慧的火花,思维会有很大的跳跃性,从而增强数感,发展推理能力,锻炼数学思维。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发表独特见解,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究,去解决,主动地学习新知。  一、导入时利用已知经验猜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瑞士心理学家
兴趣是积极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提高数学教学实效。  一、重视数学教学内容的组织,唤起学生的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教学材料的兴趣。因此,教师要适应课改要求,善于整合教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37 25时,根据教材内容,
创新精神是每一个健康的人都具有的一种心理能力,它主要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构成。其中,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思维是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作为独立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就需要我们最大限度地为他们的主动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教育条件。  一、消除位差效应,营造创新环境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新课改要求下,多媒体与初中数学教学得以有效地结合,促进了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多媒体能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等等。这些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严密性和逻辑
对于“数感”,2012年新修订的《数学新课程标准》是这样阐述的:“①理解数的意义;②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③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④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⑤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⑥能估计运算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那么常人眼中的数感是什么呢?简单地说,数感就是人对数及数的运算的感觉、感受乃至情感,它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作出数学的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
摘 要: 生活都离不开数学,自古以来数学都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数学的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教育是在学生接受过小学的基础教育后衔接高层次教育的一个重要过渡环节,但是当今的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种种弊端,很多数学教师为了授课而授课,讲课方式过于生硬呆板,对小学数学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本文作者就如何正确认识小学数学教育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学什么 怎样学 教学观 小学数学教学  目前的小学数
摘 要: 现阶段,很多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都存在口语交际能力较差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就业发展,因此,作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影响高职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因素,以期给相关教育工作者的改进工作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口语 因素探析  一、高职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  笔者在2011年3月对所在学校2010级应用英语专业1班和2班的71名学生进行了有关英语口语水平的调查
“有理数加法”的教学,在性质上属于概念教学,历来是难点课例,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比较省事的办法是:列举简单事例,尽快出示法则,然后用较多的时间去练习法则、背法则。本节课在设计时体现“概念形成的过程”,尽量让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采用了让学生观察、实践、探索、发现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一、课题的引入  首先在引入问题上,一开始,我想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举一些足球赛场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