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口语交际性别差异的教学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将口语交际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列为同等重要的语文素养能力,本文旨在研究初中生口语交际的性别差异,试图找到男女生口语交际的差异点,借助语文教学对初中男女生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教学,力求初中男女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虽然口语交际能力受到了重视,但是口语交际教学大多依赖语文教学,课程形式单一,更没有针对男女性别特征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致使口语交际教学变成各种无效的活动。本研究以寿光市实验中学七年级的230学生、20名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当下初中男女生口语交际能力现状,分析问题剖析原因,力图提出有效策略改进初中男女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缘由、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创新,即抓住课内与课外双平台多维度的培养方式,借助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交流。第一章主要是对概念上进行论述,区分了口语交际、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教学的概念,在研究中以认知发展理论及建构主义教学观、语言学等理论加以理论指导。第二章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当下口语交际中性别差异状况,借助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进一步分析导致差异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目前的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现状。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以“因性施教”为主要教学策略,从“因性施教”的内涵出发,根据其实施的现实依据,笔者分别从教师、男生、女生三个角度分别进行了策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方法对策。最后,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对初中男女生的口语交际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激励式提高男女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依据男女生口语交际能力追踪记录表进行实时记录,以最终达到有效地提升男女生的整体语文素养的效果。初中口语交际能力性别差异的教学研究,还有更大的研究空间,相信会有更多的研究者会关注并加入此课题研究之中。
其他文献
近义连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第二语言学习者经常会对近义连词产生混淆,从而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出现偏误。目前学界大多数对“因此”“从而”的研究都是从其产生的源流和发展的历程上展开的,单独研究“因此”或“从而”的成果也有不少,但是从近义连词的角度,把“因此”和“从而”放在一起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还不多。“因此”“从而”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离不开对这两个词的语法学研究和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偏误研究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对于初中生来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最直接的媒介就是语文教材,文言散文在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文字的形式担负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作为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最新教材,在文言散文的选编方面独具特色。论文中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散文的选文和编排进行研究,指出其价值及待完善之处,希望为之后的教材选编以及师生使用教材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数学教学设计层出不穷,作为沟通教师的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桥梁,备受国内一些教学比赛的青睐。研究者通过对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中不同教学设计的思考与比较,意识到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未必能达到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意图。为了调查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意图与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探索二者存在差距的原因,并试图将此差距最小化,本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词汇教学至关重要。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同义词的教学也一直是重点和难点。“全部”“所有”“一切”这三个词语在句法、语义、语用上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留学生在使用的时候也会出现许多偏误。本文通过检索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对使用这三个词语的语料进行提取和分析,对“全部”“所有”“一切”的本体进行辨析。除此之外,本文还借助暨南大学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
金履祥是宋元之际《尚书》学承前启后、推陈出新的著名学者,治《尚书》之学贯穿于金履祥的一生,形成了独特的注、论、用、表《尚书》治学系统。金履祥天生聪慧,幼而敏睿,在承继家学基础上,早岁先后拜师王柏、何基门下,以“章释句解”为体式完成了十二卷的《尚书注》(此为“注”),奠定了其终身治《尚书》之学的根基。正是在其早岁所成《尚书注》的基础上,金履祥提出了在《尚书》学史上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系列论说(此为“论
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世界人类文化宝库。文言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图景与喜怒哀乐。每每吟诵时,古人的智慧与趣味总会跃然纸上,令人向往。文言文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随着九年一贯整体设计理念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衔接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文言文实际教学过程还存在着一系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汉字教学受到学者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汉字教学法不断地推陈出新,汉字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地变革更新。教材是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一环,关于对外汉字教材的研究也成为近些年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对外汉字教材为研究对象,以《张老师教汉字》和《体验汉字》为例,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两套教材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对外汉字教材的编写提出建议。通过对教材编排概况、生字和汉字知识的选择排列、汉字教
汉代以来的《春秋》学,学者们主要依托三传传文,以探求《春秋》经文中的孔子大义为旨归,意图阐尽可以指导社会秩序的人伦常道。《春秋》经、传的阐释便与社会意识形态联系密切。因此在不同时期,便会注入极具时代特色的新内容或对经、传的不同理解,各《春秋》学者必然要对《春秋》经、传作适合时代的阐释;另一层面看,这便会层累出《春秋》经、传解读的多样性,从而造成原义不显,导致以追求圣人大义为目标的学者产生“疑惑”。
在我国,至上神主要围绕“帝”或“天”展开。从先秦至两汉,随着“帝”神圣性的消散和各类思想文化的融入,中国古代的至上神信仰呈现出以“天”为主要内涵、多种“天帝”形象为外延的状态。从甲骨卜辞来看,殷商时代的统治者将“帝”视作至上神,可为商王朝降雨降福,也会降旱降灾。就“帝”字的甲骨字形来看,其存在着生殖崇拜的意涵,所以商代的至上神信仰与祖先崇拜紧密相连。与此同时,“天”在商代同样具有至上神的含义,只是
数学思想方法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意义。《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考试大纲均对数学思想方法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等关系作为最基本的数量关系之一,贯穿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成为联系各知识点的纽带,是数学研究的基础。不等式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探究不等式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