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系泊链钢是一种低合金高强度钢,因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低成本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海上设施系泊定位领域。在服役期间,系泊链同时处于浅海和深海环境,而这两个服役环境在静水压力、溶解氧含量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别,因此影响其腐蚀和应力腐蚀的工况因素复杂多变。目前,针对深海环境下金属材料的腐蚀和应力腐蚀的科学研究多处于控制单一变量(静水压力)的状态,缺乏对于系泊链钢在浅海和深海两个环境下腐蚀和应力腐蚀系统的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泊链钢是一种低合金高强度钢,因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低成本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海上设施系泊定位领域。在服役期间,系泊链同时处于浅海和深海环境,而这两个服役环境在静水压力、溶解氧含量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别,因此影响其腐蚀和应力腐蚀的工况因素复杂多变。目前,针对深海环境下金属材料的腐蚀和应力腐蚀的科学研究多处于控制单一变量(静水压力)的状态,缺乏对于系泊链钢在浅海和深海两个环境下腐蚀和应力腐蚀系统的研究。基于上述情况,本文系统深入地研究了系泊链钢在浅海环境下腐蚀和应力腐蚀的机制以及深海环境下高静水压力、低溶解氧对系泊链钢腐蚀和应力腐蚀的影响,这对分析海洋工程材料服役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本文以R5和R4级系泊链钢为研究对象,利用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模拟深海环境原位电化学系统和模拟深海环境恒载荷拉伸实验,结合有限元模拟(FEM)方法,以及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AC-TEM)、二次离子质谱分析仪(SIMS)、扫描开尔文探针力学显微镜(SKPFM)、扫描电子电镜(SEM)、三维共聚焦显微镜(CLSM)等先进的表征手段,系统深入地探究了系泊链钢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和应力腐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设计原位实验,探究了系泊链钢在常压下模拟海水中的腐蚀演变过程。系泊链钢中夹杂物为(Al,Mg)O和(Mn,Ca)S复合型夹杂物。利用SIMS观察到复合型夹杂物周围基体富含FeS,在模拟海水中此处优先发生腐蚀,形成点蚀。利用SKPFM发现夹杂物和基体之间存在66 mV的电势差,受其影响下,腐蚀先垂直扩展形成亚稳态的点蚀。大尺寸夹杂物与基体的电势差大于小尺寸与基体的电势差,更容易引起腐蚀。Mn含量高导致R4级系泊链钢夹杂物的平均尺寸(4 μm)大于R5级系泊链(2.4 μm),使其浸泡初期的腐蚀速率(2.50g/m2·h)远远大于R5级系泊链(1.79 g/m2·h)。在腐蚀过程中夹杂物与基体之间电势差消失、Cl-在浓度梯度的影响下沿水平方向扩散,这些因素导致腐蚀沿水平方向扩展,最终演变为均匀腐蚀。(2)研究了常压下系泊链钢的腐蚀演变过程对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系泊链钢在模拟海水中应力腐蚀裂纹萌生位置和氢脆、阳极溶解对应力腐蚀的作用受腐蚀演变过程中不同腐蚀形貌的影响。当腐蚀形貌为点蚀时,点蚀坑根部的高应变导致了微裂纹萌生。点蚀坑底夹角为90°的裂纹分支与应变和氢的分支分布一致,应变和氢促进了裂纹扩展。点蚀造成5%的延伸率损失,氢引起的延伸率损失达到8%,因此在点蚀阶段,氢脆在应力腐蚀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当腐蚀形貌为宏观均匀腐蚀时,微裂纹沿原奥晶界和板条马氏体界面萌生和扩展。在此阶段,总延伸率损失为36%,腐蚀引起的延伸率损失高达26%,阳极溶解在应力腐蚀过程中起主导作用。(3)探究了深海环境中低溶解氧和高静水压力对系泊链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低溶解氧影响系泊链钢的腐蚀机制、高静水压影响点蚀的形核过程。模拟深海环境中低溶解氧导致系泊链钢的腐蚀形貌始终是点蚀。高静水压力使φc从常压的163 mV增加到208mV,促进了 Cl-在材料表面吸附,显著增加了点蚀形核位置,缩短了点蚀孕育时间。高静水压力下系泊链钢形成带有腐蚀盖的点蚀,腐蚀盖提供扩散屏障,形成闭塞电池,有利于点蚀沿垂直方向生长。在10 MPa环境下浸泡1 h后形成的腐蚀盖导致点蚀的典型深度高达约6 μm,这远大于常压环境无腐蚀盖的点蚀深度(约2 μm)。(4)通过高压恒载荷和高压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探究了模拟深海环境对系泊链钢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影响。系泊链钢在0.1 MPa和10 MPa中应力门槛值和延伸率分别为0.91σb、0.825σb和10.7%、10.1%。系泊链钢在模拟深海环境中应力腐蚀敏感性升高。氢和点蚀均可降低系泊链钢在模拟深海环境中的延伸率,它们对系泊链钢力学性能劣化的影响与浸泡时间有关。浸泡1 h后,10 MPa下系泊链钢的总氢含量较高(0.24ppm),且氢在表面富集,浓度高达0.56 ppm,这导致在拉伸过程中形成氢致微裂纹,此时氢脆是造成延伸率损失的主要原因。在模拟深海环境中浸泡200天后,系泊链钢的延伸率损失达到94%远高于在常压环境中浸泡200天后37%的延伸率损失。模拟深海环境中严重的点蚀导致系泊链钢局部溶解,形成较深的点蚀坑。点蚀坑底部的高应变导致裂纹萌生,这导致系泊链钢的延伸率显著降低。
其他文献
双相不锈钢因具有优秀的耐腐蚀性能和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已广泛用于海洋油气开发。然而,已报道多起海洋双相不锈钢部件因氢脆发生失效事件。到目前为止,关于双相不锈钢的氢扩散、氢陷阱以及氢脆机制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明晰。为此,本文对双相不锈钢的氢传输和氢致断裂机制展开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为双相不锈钢的应用及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2205双相不锈钢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电化学氢渗透、多物理场有限元法、
Ni-Mn-Ga铁磁形状记忆合金具有大输出应变、高功率因子、可磁驱动的优势,使其有望满足微型传感、制动领域的应用需求。Ni-Mn-Ga合金多功能特性的来源是马氏体相变,由于马氏体相的自协作行为,导致合金实现双程形状记忆效应需要经过训练过程,难以直接实现高应变输出;另一方面,关于合金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的电阻及阻抗信号的研究非常有限,缺乏对相变相关磁电阻效应与磁阻抗效应的理论机制研究。为了解决块体多晶N
形变是材料在制造、加工和使用工程中的一个必经环节。近年来,突破“超级钢”向更高强韧、耐腐蚀的高性能材料探索已经开始,有国内学者研发出了屈服强度达到2200 MPa、延展性达到25%左右的碳钢材料。腐蚀科学表明,高强度、高延展形变的材料反较低强度、低形变材料更易发生腐蚀断裂,而目前关于材料腐蚀寿命的研究中,很少考虑高延展应变对腐蚀寿命的影响。本论文关注高延展性材料在使用中常发生的应变现象,进行应变与
共晶高熵合金兼具高熵合金广阔的成分设计空间和共晶合金铸造流动性好、微观偏析少等特点,可以满足众多精密仪器和复杂大型铸造零件的要求,为高熵合金的实际应用开辟了新的方向。但目前多主元共晶高熵合金的成分设计缺乏指导准则,这极大的限制了共晶高熵合金的成分开发和实际应用。因此,本论文以二元合金平衡相图中的共晶成分为起点,耦合各元素之间的混合焓进行共晶高熵合金的成分设计,并把此方法从四元拓展到高阶共晶高熵合金
高熵合金作为一类新型的结构材料,具有独特的显微组织和优异的综合性能如高强度和高韧性、耐摩擦磨损、耐腐蚀、耐辐照性、耐高温等,在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可期的应用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其中具有面心立方结构(Face-Centered-Cubic,FCC)的高熵合金通常拥有优异的塑性和适中的强度,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在众多FCC结构的高熵合金中,CoCrNi合金在室温和低温下都呈现出
低合金钢在大气环境中经历初期腐蚀萌生与扩展,向全面腐蚀发展,并形成稳定锈层。在此过程中钢中夹杂物和组织结构影响低合金钢的初期腐蚀行为及全面腐蚀的锈层转变过程,且合金元素在夹杂物区域及组织结构中的分布特征影响了各阶段的腐蚀特征。本文通过真空冶炼、腐蚀形貌观察、产物分析等手段研究了贝氏体组织状态下的合金元素Cu、Cr、Sb单一及协同作用对锈层转变特征影响,明确了合金元素对低合金钢锈层作用机制,并优选了
钛基复合材料可通过引入增强相有效改善基体的耐磨性和综合力学性能,特别是TiB增强相具有与钛接近的密度和热膨胀系数,可减小热加工过程中的残余应力,避免因温度变化产生裂纹。因此,TiB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在钛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粉末冶金制备技术在钛基复合材料成分设计、近终成形、组织调控方面有独特优势,然而钛对氧敏感,临界固溶氧含量低,导致粉末冶金钛制品低氧控制较难,不易实现低温全致密。此外,增强相的引入也会
由于同时具有稳定的多主元基体和高密度、分布均匀的共格第二相,析出强化的FCC(体心立方)高熵合金不仅展现出优异的室温力学性能,还被广泛认为是新一代高温结构材料的有力竞争者。然而,在FCC析出强化高熵合金的制备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尺寸脆性相的生成。脆性第二相的存在会诱发变形时的局部应力集中,从而导致材料失稳。此外,作为一种新型高温材料,对其在高温环境下的力学行为,尤其是高温蠕变行为的研究仍然不足,这
煤系油气是重要的接替能源,在能源工业中具有十分重要战略意义。淮南煤田煤系天然气资源潜力巨大,太原组不仅具有煤系天然气的潜力,还具有煤成油的潜力,在矿区开采过程中,太原组中常见油流。本文通过对淮南地区太原组煤系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生烃潜力、储层矿物组成和脆性特征、储层储集空间特征的分析,以油气地质学的原理和方法为指导,从非常规油气研究思路出发,结合多层次模糊数学方法,对淮南地区太原组煤系油气资源
金属材料零部件在制备、加工及服役过程中由于内部弹塑性变形不协调,始终伴随着内应力的产生、演化及其与外载荷的交互作用,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及服役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铸造应力、焊接应力等可造成材料变形甚至开裂;服役环境下内应力亦可导致材料提前失效。而表面强化处理引入的压应力层可显著提升疲劳性能。微观内应力梯度则对材料的塑性变形和疲劳损伤行为有重要作用。因此,宏/微观内应力使生产加工工艺,服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