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温带河流中线叶黑三棱的生态学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xi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沉水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它的生长繁殖策略进行研究能够为沉水植被的多样性保护和植物修复提供技术支持。水生植物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会受到生物或者非生物因子的影响,在面对不同的生境条件时会展现出多样化的生态适应性对策。关于水生克隆植物对生境条件的响应研究较少,因此,我们选择寒温带典型水生克隆植物线叶黑三棱(Sparganium angustifolium Michx)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受控实验来研究不同的生命时期中线叶黑三棱对环境干扰所表现出的繁殖对策、克隆可塑性、觅食行为以及对入侵种的防御策略。
  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围绕线叶黑三棱的繁殖方式展开。
  首先,野外调查发现:在自然生境条件下,线叶黑三棱的萌发情况显示,同时期内有性繁殖方式的幼苗萌发数高于无性繁殖,但调查期内各月份萌发幼苗的株高和生物量多显示没有显著差异;水环境的各项指标中,水位和水流速对两种繁殖方式的幼苗萌发数、生物量以及株高影响最大。然后,通过控制实验“环境因子对线叶黑三棱有性繁殖的影响”发现:水位、温度和分布深度三个因素对线叶黑三棱种子的萌发影响较大,其中不同程度的水位波动和温度变化有利于萌发,而分布深度与萌发情况呈负相关;营养梯度对种子的萌发率则没有显著影响。
  论文的第二部分主要围绕线叶黑三棱在生长期内对环境干扰的可塑性反应展开。
  首先,野外调查发现:随着时间的变化,在自然环境的流水和静水中,沉水型线叶黑三棱增加了对地下部分的投资,但它的总生物量要低于挺水型线叶黑三棱。随着水位的升高,沉水型和挺水型线叶黑三棱不仅都增加了对地下部分的资源分配,同时株高也显著增大,且同等水深中挺水型线叶黑三棱的株高和地下生物量都要高于沉水型线叶黑三棱;而沉水型线叶黑三棱的克隆分株数虽然随水深而下降,但同等水深时要显著多于挺水型线叶黑三棱。然后,通过“异质性基质与水位波动下线叶黑三棱的生长表现”和“流水生境中线叶黑三棱的克隆可塑性”两个实验发现:相比于土壤营养均质性基质,土壤营养异质性基质并没有对线叶黑三棱的生长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两种异质性基质中植物的生物量积累有显著差异。线叶黑三棱受到高水位胁迫时,会增加对地上部分的投资来获取光照资源;高水位下有性繁殖受阻,无性繁殖依然是其主要的繁殖方式。相对于静水生境,处于流水生境中的线叶黑三棱产生了更多的分株数和更长的匍匐茎,并且形成了流线型的叶片,这些形态结构能够缓解水流带来的压力;同时,线叶黑三棱增加了地下部分的资源配置(生物量和克隆分株数等),这些可塑性表现提高了植株在流水生境中的定植固着能力。最后,通过“线叶黑三棱在模拟升温和水位梯度下的繁殖策略”和“线叶黑三棱种群对入侵种的抵抗策略”两个实验发现:随着水位的上升,线叶黑三棱的株高受到显著影响;而在升温条件下,它的无性繁殖占主导地位,克隆分株的数量及各部分生物量的投资均有增加,与之相反的是有性繁殖的种子生物量逐渐减少。低水位条件下,相比于沉水型和挺水型外来入侵植物,漂浮型外来入侵植物凤眼莲和大薸通过占据水体上层生态位,对线叶黑三棱的生长繁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说明线叶黑三棱主要通过水平方向的克隆生长来进行捕获光照和营养资源,其种群对其他两种生活型的入侵植物有较强的抵抗力。
  综上所述,不同的环境因子、生物因素以及物种特性决定了线叶黑三棱在面对生境异质性时表现出不同的繁殖方式和形态特征。面对环境干扰时,线叶黑三棱主要通过增加对无性繁殖的比例以及调整生物量的分配比例等方式产生相应的生长繁殖对策。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历史人物,马君武已吸引不少学者对其展开研究。但以往之研究大多关注马君武的革命思想、教育理念和翻译贡献,甚少涉及其文学。虽有少量以马君武诗歌为研究对象的单篇论文,但因篇幅短小,未能对其进行系统性研究,这与马君武的诗人身份极为不符。马君武诗歌虽不能称为上等之作,但其诗歌理论和诗歌作品都顺应了近代文学的发展潮流与趋势要求,在中国近代文化转型时期仍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马君武诗歌创
学位
作为从延祐二年科举中成长起来的文人,王沂的交游广阔,马祖常、欧阳玄、苏天爵、虞集等人与他皆有不同寻常的关系,同年、同僚群体是激发他文学创作的催化剂。沐浴在延祐、天历年间的盛世文风之中,他大力讴歌大元盛世,与友朋诗文酬唱,共同奏出一曲颂圣揄时的赞歌。  王沂自幼随父亲王宗仁在江南居官,得到过名儒耆宿的指点提拨。金榜题名之后,他长期在北地为官,还奉诏多次代祀海镇岳渎。他结交的友人既有南方才子,亦有北地
学位
在历史语言学盛行时期,语言学家们热衷于比较世界不同语言,将其分类、溯源。但是这种方法在印欧语系语言中虽见成效,终究不能适用于世界已知的所有语言。而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的当代语言类型学突破了传统语言类型学的框架,为跨语言比较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方法和理论依据。因而,本文希望尝试运用当代语言类型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对蒙古语和日语的语法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寻求蒙古语和日语之间的深层共性。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首先
学位
人类文明发展的隐喻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还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因为思维的过程就是隐喻性的。目前有许多学者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最常见的隐喻现象是以人体自身的部位作为认知模式的人体隐喻。  人体隐喻属于隐喻的一种,人们常用身体的某个器官或者部位的特殊功能来表达隐喻概念,例如:“头、目(眼)、口(嘴)、鼻、耳、眉、手、脚、心、肝、肺、肠、胃”等人体部位的内
学位
自古以来,中国既是人类文化摇篮之一,又是东方拥有最为长久、辉煌的文化历史的国家之一。中华文化传遍了全世界,尤其对日本、朝鲜、泰国和越南等亚洲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越南作为中国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之一,深受包括古代文学、思想民俗、建筑工艺等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诗、辞、歌、赋、曲、传、表、小说等各类古代文学形式对越南文学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尤其是中国明清小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以《三
学位
《道德经》作为中国最早的哲学经典,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西方国家翻译《道德经》的历史已经比较悠久。整本《道德经》西方译本1842在法国初次问世,后来的译本主要以英译本为主。因此英译本已经成为《道德经》外文译本的主要研究对象。其他语种,如东南亚语言的译本很少被研究者重视。  印尼作为东南亚大国,语言、文化多元的国家,印尼各地本土文化在历史上曾受到过各种外来文化,如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以及西方文化的影
在美国电影发展史上,英雄形象由来已久,英雄电影构成了美国电影发展的重要部分,扮演着重要角色。漫画艺术中英雄的形成,也对美国英雄电影产生重要的影响——英雄形象从画本搬到大银幕当中,最终成为美国电影产业中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电影类型。本文以二十一世纪美国电影中英雄形象的变化作为研究的课题,以时间轴为准,分析传统英雄形象的起源发展及其背后的历史原因,探索美国英雄电影发展历程,再针对二十一世纪美国英雄电影中
大英图书馆历来以馆藏宏富着称於世,尤其以敦煌文书爲国内学者所熟知。然而,其所藏大量的其他中文写本文献一直默默无闻,不爲学界所知。本文采用传统文献学的方法,通过专题叙录和个案研究两个角度,深入揭示这批文献的特色、来源、编目情况及价值。  总体来看,它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中文稿抄本,而是以历史档案爲主,兼及其他学科。它们体现了英国人讲求现实利益的实用主义,带有窥视异域风情的心理及作爲战争胜利者的炫耀心理
余华作为当代一名著名的作家,不仅在中国大受欢迎,在韩国也受到诸多读者的追捧。1995年,根据小说《活着》改编的同名电影在韩国上映,该电影也成为韩国大众开始知晓作家余华的的契机。1997年,小说《活着》在韩国翻译出版,由此,余华作品在韩国的传播正式开始。目前,随着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增进,余华作品在韩国的传播愈发广泛。被称为世界畅销书的《活着》以及《许三观卖血记》、《第七天》等作品深受韩国读者的喜爱,
学位
肝硬化和肝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两种肝病。目前,这两种肝病临床上均缺乏有效的治疗策略和靶向药物,主要原因为缺乏特异的靶向分子。为了鉴定肝硬化和肝癌特异的靶向分子,指导该肝病的临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通过结合高通量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和高灵敏度的近红外二区成像技术建立起快速、高效的肝病靶向分子研究体系,并开展了肝硬化和肝癌靶向分子的鉴定及验证。本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  1、蛋白质组学结合近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