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古典小说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复仇故事。透过这些复仇故事,我们可以窥见古人的心理诉求以及当时的社会风气。复仇行为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也存在于《三国演义》中。本文以《三国演义》中的复仇故事为研究中心,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三国演义》复仇故事进行梳理和分类。统计出《三国演义》中共有三十个复仇故事,从复仇动机的角度将这些故事分为三类,分别是家人之仇、他人之仇、个人之仇。其中,为家人复仇的故事有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典小说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复仇故事。透过这些复仇故事,我们可以窥见古人的心理诉求以及当时的社会风气。复仇行为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也存在于《三国演义》中。本文以《三国演义》中的复仇故事为研究中心,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三国演义》复仇故事进行梳理和分类。统计出《三国演义》中共有三十个复仇故事,从复仇动机的角度将这些故事分为三类,分别是家人之仇、他人之仇、个人之仇。其中,为家人复仇的故事有十六个,占据了《三国演义》复仇故事的半壁江山,体现了三国人物对亲缘关系的重视以及强烈的家族观念;为他人复仇的故事有八个,体现了三国人物对个体私人情感的珍重以及有恩必报的文化心理;为自己复仇的故事有六个,体现了三国人物对于自我尊严与生存权利的坚决捍卫。第二部分考察《三国演义》中的三十个复仇故事对《三国志》及裴注的继承和改造,进而探索《三国演义》复仇故事的创作模式,将这三十个复仇故事分为延用史实、改写、虚构三类。其中,延用史实的复仇故事的主人公为魏吴臣僚和东汉人物,故而其书写比较客观公正;改写的复仇故事又可分为将军阀扩张改写成复仇、将反叛改写成复仇、将神话传说改写成复仇三种。在这里,作者以一种更加开放包容富有人情味的态度来审视军阀、谋士、将军复仇背后人生选择的不自由,强调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生命价值,讴歌忠义理想,同时肯定仇恨世代绵延的正义性,反映出后世伦理道德的新变与多元化;而虚构的复仇故事又可从复仇结局的角度分为三种,分别是复仇成功、复仇失败、双方和解。在这里,罗贯中张扬一种智慧的复仇,并试图探讨英雄复仇成功与否与功名实现和人生理想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是探析《三国演义》复仇书写的多样文化心态。一方面,作者在复仇书写中张扬儒家伦理中的忠、孝、仁、义、节,肯定有恩必报的传统文化观念;另一方面,作者又在复仇书写中展现小说人物所面临的忠与孝、仁与义、智与勇的道德矛盾,反映出其道德选择的人生困境。
其他文献
本文以新时代大学生审美观为研究主题,首先通过对审美观相关的美与美感、审美与审美观、审美观教育等概念进行阐述,说明大学生审美观这一主要议题,以审美教育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克思审美教育思想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分析高校开展大学生审美观教育的现状,试图从中把握大学生审美观的积极变化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当前大学生审美价值意识增强,审美判断取向趋于独立、审美
施动感(Sense of Agency)是指通过控制自己的主动动作,对外部世界产生影响的主观性体验。施动感产生依靠意图-动作-结果之间的联结共同发生作用,意图-动作联结属于动作选择的范畴,动作-结果联结属于结果监控的范围,包括对结果的预测和感知。其中意图是施动感产生的前提,之后出现对应的动作并得到相应的结果,施动感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施动感在产生过程中有多重来源,多层模型阐述了施动感的三种成分,包括
近年来,拖延已成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拖延者对拖延现状虽然心存不满想要改变,但往往会在抵抗拖延的过程中陷入困境。拖延降低了大学生的学习效率,由此导致学业压力增加,主观幸福感降低,且伴随有一系列焦虑、内疚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节模式理论认为,个体内部同时存在两种调节模式,即评估模式和运动模式。以往研究表明,评估模式与拖延的关系呈显著正相关,运动模式则与拖延呈显著负相
空间知觉是心理学界的重要研究主题之一。对空间知觉背景的加工是此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He等人在Gibson认为大地重要的基础上,提出了连续地表整合加工(Sequential-Surface-Integration-Process,SSIP)假说,认为在空间知觉的过程中,个体首先精细加工2m-3m范围内的地表,然后以此作为模板,以相同的纹理梯度以及连续的地表作为条件,继而由近及远逐步将整个地表整合进来
随着我国“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学前教育对幼儿教师的需求出现重大缺口,幼儿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和较高的离职率,仍然是制约我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根据付出-回报失衡理论,如果幼儿教师认为他们的付出未得到应有回报,会出现压抑、职业倦怠等消极情感体验,从而极大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甚而导致幼儿教师产生消极怠工、离职等负面行为。但是,现实中有些幼儿教师即使感觉付出高于回报,仍然愿意留在教师岗位,有些幼
20世纪末,教育改革作为应对教育竞争的重要方式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其中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心已然成为各国应对全球竞争的重点。自1997年伊始,英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学前教育课程的介入力度,相继出台一系列学前教育课程政策,逐步形成了独具英国特色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1997至2017年间,英国颁布的学前教育课程政策可谓是英国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发展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以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出来。近几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多次发文,要求推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改革教师和学生评价,大力推进德育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和实效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小学班主任是小学德育工作的具体落实者,在学校教育中担负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是小学德育建设和班级管理的核心和骨干力量。他们的专业水平决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影响着学生
化学语言是表达化学思想的专门语言,化学语言不仅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也是我们运用化学知识的工具,化学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化学素养的基本体现,是学习化学学科所必需的学科能力。由于受到农村场域的师资和教学情况的制约,农村学生在化学语言表达能力形成上仍处于不利的环境。九年级并不是化学知识学习的初始,学生在学习化学之前已经受到了一定的科学启蒙,那么,基于科学启蒙形成的能力基础下,农村初中生在化学学习之初的化学语
园长在幼儿园发展当中起到关键作用,尤其是对于民办幼儿园,园长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等素质决定幼儿园的整体水平和发展前途。尽管我国如今民办幼儿园发展迅速,但发展质量依旧参差不齐。因而园长作为幼儿园的引路人,其作用显而易见。本研究采取个案研究的方法,侧重探究W园长从一线教师到园长身份的整个专业成长历程。笔者通过深入访谈和后期整理,将W园长的专业成长历程分为准备阶段、摸索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怎样的高校招生方式更公平,又要怎样实现高招公平?这些问题对于国家发展意义非凡,也是教育改革中的难题。美国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高等教育发展迅猛,踞于世界首位。这与当时出台的一系列重要政策有很大关系,其中之一便是平权法案。美国的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所以本文以平权法案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政策对美国高校招生的影响。契约主义公平观是重视结果公平的政治哲学,平权法案是它的政策体现。通过制度重新分配社会资源,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