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鳞癌中DSG2互作蛋白的初步鉴定及功能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yc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桥粒芯糖蛋白-2(desmoglein2,DSG2),是桥粒芯糖蛋白家族成员。DSG广泛存在于上皮,心肌等组织中,介导细胞与细胞间的连接,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前期工作已证实,在食管鳞癌组织中,与该家族其他成员不同,DSG2呈显著上调表达,且其过表达能够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移动。研究表明,在多种恶性肿瘤中,DSG2的蛋白水解片段可以影响细胞内的相关信号从而控制细胞的迁移和凋亡等。然而更多深层次的问题尚不清楚,比如:1)DSG2在食管鳞癌中是否存在蛋白水解片段及其对食管鳞癌细胞功能有何影响?2)在食管鳞癌中,DSG2蛋白与哪些功能蛋白相互作用,形成蛋白复合物,参与食管鳞癌的恶性进展?3)在食管鳞癌中,DSG2是否存在翻译后修饰以及该修饰是如何调控的?4)DSG2在食管鳞癌中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基于此,本文旨在对上述科学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为深刻认识食管鳞癌中DSG2蛋白功能作用的本质提供丰富的实验数据资料。
  实验方法:运用免疫共沉淀、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ting等实验方法,鉴定DSG2相互作用蛋白。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确定DSG2胞内段及其互作蛋白在食管鳞癌细胞中的功能。通过ELISA实验验证DSG2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诊断效能。
  实验结果:1)食管鳞癌细胞中存在DSG2胞内水解片段,片段大小约为55-65kDa;且胞内段过表达细胞组移动能力显著增强;2)食管鳞癌细胞系蛋白质谱分析发现DSG2蛋白胞内段存在多个磷酸化修饰位点;3)食管鳞癌细胞系中免疫共沉淀DSG2蛋白,筛选出两种激酶蛋白:蛋白激酶D-2(PRKD2)和蛋白激酶C(PRKCI),免疫共沉淀实验显示,DSG2与PRKD2相互作用。免疫荧光证实两者共定位于细胞膜;4)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PRKD2能够增强DSG2丝氨酸磷酸化修饰;且能够改变DSG2在细胞膜的定位;5)通过PRKD2高表达实验和siRNA干扰实验,证实PRKD2能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迁移;6)食管鳞癌细胞中,证实CAV1与DSG2存在相互作用,且高表达能够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移动;7)DSG2和PRKD2同时高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具有较差的预后;且可作为食管鳞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子;8)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DSG2高表达,且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暗示DSG2可作为潜在的食管鳞癌诊断血清分子标志物。
  结论:本文首次证实了在食管鳞癌细胞中DSG2存在胞内水解片段,且其胞内段可增强食管鳞癌细胞的迁移。免疫共沉淀DSG2蛋白,筛选出互作蛋白PRKD2、CAV1,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研究。其中PRKD2能够使DSG2磷酸化,改变其细胞膜的定位。此外,PRKD2和DSG2协同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时间。
其他文献
高步瀛是晚清民国的著名学者,一生致力于古文典籍的整理、笺注工作,《文选李注义疏》和《选学举要》是其晚年在“文选学”方面的著作成果。《文选李注义疏》以恢复李注原貌为目的,全面整理《文选》李善注,虽然只完成八卷,但在校勘、注释和考证方面的成果得到“文选学”界的充分肯定;《选学举要》是其在萃升书院时的讲义之作,但整部著作蕴含“新选学”因素,对“新选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整理、分析高步瀛的“文
学位
自晋代挚虞编纂《文章流别集》确立了“文、志、论”并列的总集经典体例以来,总集成为文学文献载录传承的重要形式。清人严可均从嘉庆十三年(1808)至道光十四年(1834),经历草创和整理两个阶段,编成《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以下简称《全文》)。是书收录唐以前作者三千四百九十七人(或作三千五百零二人),文稿七百四十七卷,编目一百零三卷,合计八百五十卷,成为迄今为止收录唐以前文章最全的一部总集,也是
学位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一种文教组织形式,为读书人积累、研究、创造与传播学问及文化提供了一方载体和各种条件。其存在时间由唐至清,历史悠久;总计有七千余所,数量庞大,为古代教育、学术、文学、文化、出版、藏书等事业的发展,对学风士气、民俗风情的培植,乃至国民思维习惯、伦常观念的养成等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清代中州书院既具有传统书院的一般性特征,又在时间和地域空间上呈现出了一定的特殊性。而和清代中州书院同一时期的地
学位
文学教育,是贯通古今中西的论题。它以培养才学根底、文学想象力与创造力、形成文学审美力与理想人格为核心。北朝作为多民族融合、多元文化并行的历史时期,其间的文学教育拥有独特的风貌与研究价值。从文学教育的视域进行考察,为还原北朝士人的文学生成途径、审美思维方式以及文化心灵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路。文学即人学,本文分别从帝王的角度分析其文学教育统筹、从学官的角度分析其王道理想追求与文学教育内容、从私学教育者的角
学位
庐隐是“五四”新文学拓荒时期的重要女作家,是文学研究会第一批成员中唯一的一位女性,是接受男权话语启蒙而最早觉醒的现代女性作家之一。庐隐身处感伤的“五四”时代,感染了时代的悲伤情调,其大学时期又适逢新文学运动,亲身经受了“五四”文化思潮的洗礼,对“五四”新文化感同身受。庐隐响应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的“启蒙”号召,是以问题小说创作登上文坛,因此她的文学创作之路与“五四”时代的影响分不开。庐隐在小说中以女
学位
叶灵凤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重要的海派作家。其创作主题多为情爱的书写,善于以深入细致的精神分析展现人物在情爱关系中的心理变化,极力倡导以性观念的解放作为女性寻求平等、社会意识解放的先导,在唯美浪漫的情爱书写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叶灵凤的创作风格丰富多变,先后尝试了情爱文学、革命文学、海派文学的创作,他尤其注重对时代语境的思考,不断将中西文学潮流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之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创作风貌。叶灵凤的
学位
全文共由前言、后语和三章主体部分构成.前言部分作者力求予蔡邕一个总体的把握,在论说蔡邕所处时代的大背景下,揭示蔡邕是中国文人最初的典型,是新旧交替时代的代表性人物.第一章从三个侧面:蔡邕对《论衡》的传播,蔡邕著史的心态,以及蔡邕在文学上的成就和特点,探讨蔡邕作为东汉后期的大儒,在这个学术的新旧交替时代作出的贡献,所处的地位以及对当时、对后世(特别是魏晋)产生作用和影响.第二章旨在考察蔡邕在东汉后期
学位
在人体多种肿瘤组织和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广泛存在一个或多个形态完整的细胞位于另一个细胞中的特殊结构,称之为细胞套细胞结构(cell-in-cell structure)。Cell-in-cell结构可以分为同质型cell-in-cell结构(homotypic cell-in-cell structure)和异质型cell-in-cell结构(heterotypic cell-in-cell str
学位
KIF11是结合在微管上的驱动蛋白,在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起着重要作用。KIF11在高转移的肿瘤细胞和组织中表达含量升高,且与肿瘤浸润相关,但其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和在癌细胞中高表达的机制尚未清楚。利用肿瘤病毒已知的致癌基因,为探索KIF11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和其促癌机制提供了一个新方向。但是,KIF11在病毒转化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和功能仍未知。  我们利用卡波西肉瘤病毒(KHSV)稳定转化的大鼠胚
学位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是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其在控制免疫应答、参与疫苗接种、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等方面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当人类体细胞受到病原体入侵,发生癌变或者吞噬细胞在吞噬侵入体内的异物之后,细胞内的HLA分子首先会与包含了病原体信息的多肽结合,形成MHC-抗原多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