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围绕新课程理念,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可以通过选准教材切入点,切入时代脉搏,寻找真实结合点,体现教学的生活性,营造生命关注“点”,拨动生命的心弦等策略,激活思品教学“探究点”给课堂带来更多的生气和活力。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切入点;结合点;关主点
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必需以育人为本,采取适当探究策略,灵活地将思品教学课堂,变为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舞台。下面就绪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自己体会:
一、选准教材切入点。切入时代脉搏
思品教学具有强烈的生活时代特征,每个时代特点和主题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如何从现实中去挖掘课程的内容,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向我们所呈现的纷繁浩瀚的时事新闻,正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鲜活资源。如在讲授《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这一框内容之时,全国上下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地震,上这一框课伊始,我用媒体展示三张图片:废墟中遇难的母亲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住自己襁褓中的孩子、北川中学老师谭千秋用自己的生命护卫学生的生命、温家宝总理含泪看望灾区的儿童。三张图片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学生们神情凝重。目光中有同情、内心里有震憾。这几个典型的事例犹如投入学生心海中的石子。引发了学生对于“爱”的思考。同时也自然地导向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和社会保护。
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课堂教学时,教师可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入“源头活水”,深入浅出,让事实说话,这样就可以使枯燥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明化,深刻问题通俗化。例如,在讲《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时,以本市正在举行的金秋洽谈会导人;讲《灿烂的中华文化》时,以即将到来的中秋文化导人等等,拉近了教材和学生的距离,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二、寻找真实结合点,体现教学的生活性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中教师要很好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关键在于寻找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要考虑“实际是什么?有哪些?如何联系?”的问题。变“空洞的说教”为“有的放矢”,确保让学生感兴趣。如:教学《诚信是金》时,为响应学校提倡的诚信教育,我结合学生行为设计这样一个开放式的话题讨论:作为初中学生如何做才有诚信呢?精彩纷呈的发言内容,进行得有声有色。有的说,誠信没有贫富贵贱、地位高低之分。有的同学对考试作弊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总的认为,中学里要学的不仅仅就是书本知识,而且考试成绩也不能说明一切,一味地因追求高分而不择手段,这不仅是对其他同学的不公平,更是对自己不自信和不负责任的表现。有的还说,一个对自己都不讲诚信的人,谈何取信于人,更谈何立足于当今社会?有的说,诚信是为人之本,在朋友面前会轻易许诺。而难以兑现;有的同学爱面子的心理,有时不惜弄虚作假,考试作弊、言行不一、借物不还、自己代家长签字等时有发生。通过大讨论。形成共识:以诚相待,无疑是一种残酷的考验。我们应该相信,未来是我们的,正因为前人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我们就更应该努力,身体力行、行将必信,不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同样的遗憾。
三、营造生命关注点,拨动生命的心弦
北京师范大学的肖川博士认为,“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内在形态。”“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具体说来,思品教育应让学生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人手,进而让学生尊重、敬畏生命。同时要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地享受生命、体验生命。
1、以灾难灾害为示例,提升生命的意识。自然灾害的频发和人为因素给社会公共安全敲响了警钟,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啸,2007年我国太湖蓝藻的大面积爆发,2010年4?14玉树地震8月8日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台风频频来袭,沙尘暴漫天飞舞,可见自然灾害的频发和人为因素给社会公共安全敲响了警钟,“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思想品德课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情境等系列活动来体验生活。提升生命的意识。例如在《保持良好的心境》中可通过心理想象创设生命教育情景,想象“坐在即将失事的飞机上,给亲友留下“遗言”;画一条生命起始线,设想终点在哪,并写下每一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曲折事件……再如在讲授《正确面对生命历程中的各种矛盾》章节时可通过学生扮演生活中的情景小品,感受模拟情境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味其中的内心情感,学生在实际体验的情景中,通过角色转换,更能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相互合作,在相互悦纳中提升生命的意识。
2、以热点事件为契机,懂得珍惜生命,思想品德课教学最有生命力的教学原则应该是联系时事热点,激发生命的意识。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社会时事热点中的生命教育素材进行教学、生命教育中的一桩桩轻视生命、漠视情感的真实案例,如以煤矿瓦斯爆炸死亡人数、幼儿被杀事件、伐木工人断腿求生的故事等为契机,构建课堂生命教学中问题情景。例如在进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教学时,正好有一个学生教人殴打,并造成了轻微伤害。所以在上课时,我及时以这个事件为例在学生中展开了讨论:这种行为是否违法?如违法,违反了什么法?行为人应受到怎样的处罚?由于事件刚刚发生,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时,结合这个案例开始讲述新课,在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下学习法律常识,印象深刻,建立自我保护、自我救助及相互帮助等意识和方法,适时的点拨、并引导学生树立确的生命观,走好自己的人生长途。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辩析生命历程中的种种困惑,进一步萌发学生的生命意识,最终树立科学的生命价值观。
3、挖掘课本教材,揭示生命的内涵。思想品德课作为一个重要的德育阵地,其教材中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教育的资源。包容了当今人类生命的观念体系、行为体系,它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整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如七年级教材《珍爱生命》从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人手。告诉我们要去关爱与呵护周围的生命。保护环境,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延伸生命的价值,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又如在教学《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时,让学生明白生命是珍贵的又是脆弱的。人生只有在战胜挫折和苦难中才会有乐趣,才会有生机……。深入发掘其中的内涵,通过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给学生以熏陶感染,了解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提升生命的教育效果不言而喻。进而树立起对自己生命的珍惜和对他人生命的尊重的观念。
总之,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要克服难教、难学等现象。就必须端正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叶澜《“教育的生命基础”之内涵》原载《山西教育》2004年第6期
[3]胡兴松:《思想课教学艺术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切入点;结合点;关主点
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必需以育人为本,采取适当探究策略,灵活地将思品教学课堂,变为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舞台。下面就绪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自己体会:
一、选准教材切入点。切入时代脉搏
思品教学具有强烈的生活时代特征,每个时代特点和主题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如何从现实中去挖掘课程的内容,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向我们所呈现的纷繁浩瀚的时事新闻,正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鲜活资源。如在讲授《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这一框内容之时,全国上下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地震,上这一框课伊始,我用媒体展示三张图片:废墟中遇难的母亲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住自己襁褓中的孩子、北川中学老师谭千秋用自己的生命护卫学生的生命、温家宝总理含泪看望灾区的儿童。三张图片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学生们神情凝重。目光中有同情、内心里有震憾。这几个典型的事例犹如投入学生心海中的石子。引发了学生对于“爱”的思考。同时也自然地导向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和社会保护。
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课堂教学时,教师可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入“源头活水”,深入浅出,让事实说话,这样就可以使枯燥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明化,深刻问题通俗化。例如,在讲《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时,以本市正在举行的金秋洽谈会导人;讲《灿烂的中华文化》时,以即将到来的中秋文化导人等等,拉近了教材和学生的距离,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二、寻找真实结合点,体现教学的生活性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中教师要很好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关键在于寻找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要考虑“实际是什么?有哪些?如何联系?”的问题。变“空洞的说教”为“有的放矢”,确保让学生感兴趣。如:教学《诚信是金》时,为响应学校提倡的诚信教育,我结合学生行为设计这样一个开放式的话题讨论:作为初中学生如何做才有诚信呢?精彩纷呈的发言内容,进行得有声有色。有的说,誠信没有贫富贵贱、地位高低之分。有的同学对考试作弊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总的认为,中学里要学的不仅仅就是书本知识,而且考试成绩也不能说明一切,一味地因追求高分而不择手段,这不仅是对其他同学的不公平,更是对自己不自信和不负责任的表现。有的还说,一个对自己都不讲诚信的人,谈何取信于人,更谈何立足于当今社会?有的说,诚信是为人之本,在朋友面前会轻易许诺。而难以兑现;有的同学爱面子的心理,有时不惜弄虚作假,考试作弊、言行不一、借物不还、自己代家长签字等时有发生。通过大讨论。形成共识:以诚相待,无疑是一种残酷的考验。我们应该相信,未来是我们的,正因为前人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我们就更应该努力,身体力行、行将必信,不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同样的遗憾。
三、营造生命关注点,拨动生命的心弦
北京师范大学的肖川博士认为,“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内在形态。”“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具体说来,思品教育应让学生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人手,进而让学生尊重、敬畏生命。同时要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地享受生命、体验生命。
1、以灾难灾害为示例,提升生命的意识。自然灾害的频发和人为因素给社会公共安全敲响了警钟,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啸,2007年我国太湖蓝藻的大面积爆发,2010年4?14玉树地震8月8日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台风频频来袭,沙尘暴漫天飞舞,可见自然灾害的频发和人为因素给社会公共安全敲响了警钟,“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思想品德课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情境等系列活动来体验生活。提升生命的意识。例如在《保持良好的心境》中可通过心理想象创设生命教育情景,想象“坐在即将失事的飞机上,给亲友留下“遗言”;画一条生命起始线,设想终点在哪,并写下每一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曲折事件……再如在讲授《正确面对生命历程中的各种矛盾》章节时可通过学生扮演生活中的情景小品,感受模拟情境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味其中的内心情感,学生在实际体验的情景中,通过角色转换,更能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相互合作,在相互悦纳中提升生命的意识。
2、以热点事件为契机,懂得珍惜生命,思想品德课教学最有生命力的教学原则应该是联系时事热点,激发生命的意识。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社会时事热点中的生命教育素材进行教学、生命教育中的一桩桩轻视生命、漠视情感的真实案例,如以煤矿瓦斯爆炸死亡人数、幼儿被杀事件、伐木工人断腿求生的故事等为契机,构建课堂生命教学中问题情景。例如在进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教学时,正好有一个学生教人殴打,并造成了轻微伤害。所以在上课时,我及时以这个事件为例在学生中展开了讨论:这种行为是否违法?如违法,违反了什么法?行为人应受到怎样的处罚?由于事件刚刚发生,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时,结合这个案例开始讲述新课,在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下学习法律常识,印象深刻,建立自我保护、自我救助及相互帮助等意识和方法,适时的点拨、并引导学生树立确的生命观,走好自己的人生长途。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辩析生命历程中的种种困惑,进一步萌发学生的生命意识,最终树立科学的生命价值观。
3、挖掘课本教材,揭示生命的内涵。思想品德课作为一个重要的德育阵地,其教材中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教育的资源。包容了当今人类生命的观念体系、行为体系,它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整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如七年级教材《珍爱生命》从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人手。告诉我们要去关爱与呵护周围的生命。保护环境,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延伸生命的价值,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又如在教学《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时,让学生明白生命是珍贵的又是脆弱的。人生只有在战胜挫折和苦难中才会有乐趣,才会有生机……。深入发掘其中的内涵,通过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给学生以熏陶感染,了解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提升生命的教育效果不言而喻。进而树立起对自己生命的珍惜和对他人生命的尊重的观念。
总之,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要克服难教、难学等现象。就必须端正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叶澜《“教育的生命基础”之内涵》原载《山西教育》2004年第6期
[3]胡兴松:《思想课教学艺术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