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第一小学在三级课程建设中坚持以校为本,通过有效实施国家课程、创造性实施地方课程、特色化实施校本课程,使三级课程成为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整体,实现了人与文化、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
有效实施国家课程 实现教与学的和谐
我校在国家课程实施过程中,围绕“教什么、怎么教”和“学什么、怎么学”,通过教材研究、高效课堂研究、综合实践课程研究,实现了教与学的和谐。
教材梳理研究。学校组织教师研读教材,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数学、英语教材上的知识进行分类梳理,编辑完成了语文、数学知识梳理校本培训教材。教材梳理研究,为教师开通了读懂教材的渠道,实现了理解教材和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统一,为教与学的和谐引航。
高效课堂研究。我校为了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提高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开展了高效课堂的研究。为了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语文、数学针对学科特点确定了五环节教学模式。语文教学模式为:设计预习→前测→导学解疑交流→检测反馈→课外延伸;数学教学模式为:前测访谈→导学质疑→合作交流解疑→分层训练→课后访谈。高效课堂研究实现了教师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统一,为教与学的和谐护航。
综合实践课程研究。为了拓宽综合实践课程实施途径,学校结合区域的资源优势自主创建13个课程基地,并编制了《大峪一小综合实践课程基地活动手册》,包含基地简介、课程实施方案、学生评价三部分。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每个年级每学年选择两个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同年级、不同学科教师把教材中相同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设计实施方案,使活动有主题、成系列、见成果。
创造性实施地方课程 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和谐
学校结合书香校园建设,努力打造书法特色课程,安排专职教师成立了小书画家协会,并邀请社会各界书画爱好者为协会的顾问,学校也因此成为门头沟区书协的团体会员校。协会通过开展专题培训、书法作品展览、写春联等活动,给学生、教师、家长中的书画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
门头沟区地方课程中有环保生态教育、素质教育拓展、劳动艺术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主要依托灵溪生态环保教育基地、琉璃渠劳动艺术教育基地、雁翅素质教育拓展训练基地、斋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四个地方课程教育基地完成。学校还确定了 “亲近自然,绿色环保;感受、传承琉璃文化;锻炼意志,体验合作;尊重历史,培养责任”四个活动主题,进行拓展学习。
地方课程的创造性实施,使学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效衔接,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和谐,促进了学生的和谐发展。
特色化实施校本课程 满足师生个性化发展
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办学理念为指导,围绕书香校园建设,开设了“人文素养、健体益智、艺术素养、巧手实践、学科拓展”5大类33门校本课程,实现 “传承文化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健康聪慧、多才多艺温文尔雅、实践体验丰富生活、品诗读书滋养心灵”5个目标。
课程分为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必修课程有古诗文诵读、班本诵读等。选修课程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按低、中、高年级段设置。校本课程开课前,学校举行“我逛校本课程超市”活动,组织教师们现场进行课程内容的介绍和演示,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
为了有效推进校本课程实施,学校设计装修了茶艺室、美食厨房和书法教室,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校本课程建设激发了教师的潜能,调动了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在课程中和谐发展。
在三级课程建设上,学校围绕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不断完善和谐的课程体系,使三级课程的每个层面、每个环节、每个点都渗透和谐的文化元素,让和谐的文化沁润教师、学生、家长,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实现文化育人、文化立人,是我们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 编辑 吴君
有效实施国家课程 实现教与学的和谐
我校在国家课程实施过程中,围绕“教什么、怎么教”和“学什么、怎么学”,通过教材研究、高效课堂研究、综合实践课程研究,实现了教与学的和谐。
教材梳理研究。学校组织教师研读教材,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数学、英语教材上的知识进行分类梳理,编辑完成了语文、数学知识梳理校本培训教材。教材梳理研究,为教师开通了读懂教材的渠道,实现了理解教材和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统一,为教与学的和谐引航。
高效课堂研究。我校为了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提高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开展了高效课堂的研究。为了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语文、数学针对学科特点确定了五环节教学模式。语文教学模式为:设计预习→前测→导学解疑交流→检测反馈→课外延伸;数学教学模式为:前测访谈→导学质疑→合作交流解疑→分层训练→课后访谈。高效课堂研究实现了教师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统一,为教与学的和谐护航。
综合实践课程研究。为了拓宽综合实践课程实施途径,学校结合区域的资源优势自主创建13个课程基地,并编制了《大峪一小综合实践课程基地活动手册》,包含基地简介、课程实施方案、学生评价三部分。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每个年级每学年选择两个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同年级、不同学科教师把教材中相同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设计实施方案,使活动有主题、成系列、见成果。
创造性实施地方课程 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和谐
学校结合书香校园建设,努力打造书法特色课程,安排专职教师成立了小书画家协会,并邀请社会各界书画爱好者为协会的顾问,学校也因此成为门头沟区书协的团体会员校。协会通过开展专题培训、书法作品展览、写春联等活动,给学生、教师、家长中的书画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
门头沟区地方课程中有环保生态教育、素质教育拓展、劳动艺术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主要依托灵溪生态环保教育基地、琉璃渠劳动艺术教育基地、雁翅素质教育拓展训练基地、斋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四个地方课程教育基地完成。学校还确定了 “亲近自然,绿色环保;感受、传承琉璃文化;锻炼意志,体验合作;尊重历史,培养责任”四个活动主题,进行拓展学习。
地方课程的创造性实施,使学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效衔接,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和谐,促进了学生的和谐发展。
特色化实施校本课程 满足师生个性化发展
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办学理念为指导,围绕书香校园建设,开设了“人文素养、健体益智、艺术素养、巧手实践、学科拓展”5大类33门校本课程,实现 “传承文化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健康聪慧、多才多艺温文尔雅、实践体验丰富生活、品诗读书滋养心灵”5个目标。
课程分为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必修课程有古诗文诵读、班本诵读等。选修课程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按低、中、高年级段设置。校本课程开课前,学校举行“我逛校本课程超市”活动,组织教师们现场进行课程内容的介绍和演示,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
为了有效推进校本课程实施,学校设计装修了茶艺室、美食厨房和书法教室,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校本课程建设激发了教师的潜能,调动了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在课程中和谐发展。
在三级课程建设上,学校围绕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不断完善和谐的课程体系,使三级课程的每个层面、每个环节、每个点都渗透和谐的文化元素,让和谐的文化沁润教师、学生、家长,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实现文化育人、文化立人,是我们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 编辑 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