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期不仅是智力早期开发的重要阶段,更是塑造良好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借助故事的熏陶、多种组织方式、家园合作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习惯。
【关键词】故事;行动;礼仪
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人在社会中生活,必须学会讲究礼仪,才能立足于社会。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3~4岁幼儿正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在这个阶段进行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将会事半功倍。我们小班的孩子刚入园,第一次接触集体生活,可以说他们还是一张“白纸”,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以正面引导,在这张“白纸”上书写文明礼仪好习惯,让文明礼仪的好习惯从小就深入幼儿的心中,并伴随他们的一生。
1 故事熏陶,将文明礼仪融入幼儿心田。
孩子年龄小,和他们说大道理他们也听不懂更做不到,而故事是孩子比较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我们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一些适合他们的文明礼仪故事,让他们在听听、说说、学学等方式中了解文明礼仪。
1.1 见面礼仪
见面问候是我们向他人表示尊重的一种方式,虽然只有三言两语,但是却表示了对他人的尊重。孩子刚入园,对老师和同伴还不是很熟悉,因此我们采用了见面问候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老师、同伴的友好。我们选择了故事《有礼貌的好宝宝》、《老师早》等,通过欣赏故事让他们知道与人见面应问好。
1.2 求助礼仪
孩子第一次离开家人的怀抱来到幼儿园这个大家庭,被家人呵护的他们不懂得怎样寻求他人的帮助,往往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因此我们借助故事《大象的长鼻子》来帮助孩子了解在寻求他人帮助的时候也要讲文明、懂礼仪。通过分享故事孩子们知道了礼貌的重要性,知道请人帮忙要用礼貌的话语。在活动中,我创设情境,孩子们通过扮演角色来体验故事中人物特点,懂得讲文明讲礼貌会受到大家的欢迎,从而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1.3 不私拿礼仪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对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有时候分不太清,看到好看的、好吃的就想着占为己有。我们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了故事《冰激凌屋子》,故事讲述的是一群小动物面对没有主人的冰激凌屋子能耐心等待,不随便私自地拿取,最后得到了冰激凌屋主人小精灵的热情款待。这个故事给了孩子一个正面的导向,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不随便乱拿。通过故事的讲述,孩子们学会了礼貌的语言“请给我玩一会好吗”、“请给我看一会好吗”等等。
2 多种途径,将文明礼仪融于实际行动。
文明礼仪教育要注重平时,不可今日做,明日不做,必须贯穿于日常的生活活动、学习活动中,力争让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2.1 榜样示范
孩子的特点是爱模仿,尤其喜欢模仿他们尊敬的人。他们常常观察我们老师的行为,并不自觉地模仿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因此,作为老师,我们也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待人接物上要做到文明、有礼,日常生活中要求幼儿做到的,老师必须先做到,给孩子一个正面的榜样示范。如每天来园或离园时主动向家长、小朋友问好和告别,接待家长及来园客人做到热情礼貌,这样细微的小事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慢慢地跟着学、到自己做,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礼仪。
2.2 融于游戏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在游戏中他们通过交往、合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维果茨基指出:“游戏创造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总是超出他的实际年龄,高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游戏好比是放大镜的焦点,凝聚和孕肓着发展的所有趋向。”因此,我们把文明礼仪教育融于游戏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如去做客要敲门、见面要问好、离开说再见等。通过游戏把文明礼仪付诸于实际行动。
2.3 随机引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抓住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并加以引导,让孩子们感受到讲文明讲礼仪是受到大家欢迎的。如:在午睡时,同伴间互相帮忙拉裤管,薇薇说:“请你帮我拉拉裤管。”菡菡说:“好的。”拉完后,薇薇及时道谢。捕捉到了这一现象我马上在所有孩子面前重复了他们的对话,并对两个孩子进行表扬。慢慢地,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模仿和经验的积累,掌握了很多文明的话语,变得越来越有礼。
3 家园合作,将文明礼仪融于日常生活。
陈鹤琴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三字经》开篇就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远。”两三岁的孩子已经分得清你我,会鹦鹉学舌,会模仿大人的行为,懂得别人态度的好坏了。这应该是对他们进行文明礼仪训练的开始阶段,如果家长不重视,将来孩子缺少文明礼仪的好习惯。所以,幼儿园和家庭应该携起手来,内外结合,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
3.1 礼仪故事大家选
在开学初,我们就把培养幼儿文明礼仪这一方面作为重点和家长交流,也得到了家长的肯定和赞同。我们发动家长一起收集文明礼仪小故事,有了家长的参与我们收集了很多故事,然后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筛选,选择了一些适合的故事,让孩子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培养幼儿文明礼仪习惯。
3.2 礼仪互动大家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教孩子学礼仪、懂礼貌,是责无旁贷的,幼儿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与成人的学习和模仿,家庭是幼儿的礼仪教育的主阵地。作为家长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站立、坐姿、走路、说话教起,订立一些规矩,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经常提醒孩子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如:孩子说:“给我剥个橘子。”家长可以说:“你应该说请。”孩子:“妈妈,请给我剥个橘子。”通过这样的对话,以及经常的练习,幼儿的文明礼仪的语言习惯就会慢慢养成。
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益”。文明礼仪要成为一种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该需要教师、家长共同教育、引导,本着滴水穿石的态度,从一点一滴、一招一式的地方抓起,为幼儿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
作者简介
顾卫红(1983-),女,江苏省张家港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江苏省张家港市花园浜幼儿园中小学一级教师、幼儿园一线教师。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花园浜幼儿园 江苏省张家港市 215600
幼儿期不仅是智力早期开发的重要阶段,更是塑造良好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借助故事的熏陶、多种组织方式、家园合作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习惯。
【关键词】故事;行动;礼仪
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人在社会中生活,必须学会讲究礼仪,才能立足于社会。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3~4岁幼儿正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在这个阶段进行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将会事半功倍。我们小班的孩子刚入园,第一次接触集体生活,可以说他们还是一张“白纸”,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以正面引导,在这张“白纸”上书写文明礼仪好习惯,让文明礼仪的好习惯从小就深入幼儿的心中,并伴随他们的一生。
1 故事熏陶,将文明礼仪融入幼儿心田。
孩子年龄小,和他们说大道理他们也听不懂更做不到,而故事是孩子比较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我们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一些适合他们的文明礼仪故事,让他们在听听、说说、学学等方式中了解文明礼仪。
1.1 见面礼仪
见面问候是我们向他人表示尊重的一种方式,虽然只有三言两语,但是却表示了对他人的尊重。孩子刚入园,对老师和同伴还不是很熟悉,因此我们采用了见面问候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老师、同伴的友好。我们选择了故事《有礼貌的好宝宝》、《老师早》等,通过欣赏故事让他们知道与人见面应问好。
1.2 求助礼仪
孩子第一次离开家人的怀抱来到幼儿园这个大家庭,被家人呵护的他们不懂得怎样寻求他人的帮助,往往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因此我们借助故事《大象的长鼻子》来帮助孩子了解在寻求他人帮助的时候也要讲文明、懂礼仪。通过分享故事孩子们知道了礼貌的重要性,知道请人帮忙要用礼貌的话语。在活动中,我创设情境,孩子们通过扮演角色来体验故事中人物特点,懂得讲文明讲礼貌会受到大家的欢迎,从而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1.3 不私拿礼仪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对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有时候分不太清,看到好看的、好吃的就想着占为己有。我们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了故事《冰激凌屋子》,故事讲述的是一群小动物面对没有主人的冰激凌屋子能耐心等待,不随便私自地拿取,最后得到了冰激凌屋主人小精灵的热情款待。这个故事给了孩子一个正面的导向,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不随便乱拿。通过故事的讲述,孩子们学会了礼貌的语言“请给我玩一会好吗”、“请给我看一会好吗”等等。
2 多种途径,将文明礼仪融于实际行动。
文明礼仪教育要注重平时,不可今日做,明日不做,必须贯穿于日常的生活活动、学习活动中,力争让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2.1 榜样示范
孩子的特点是爱模仿,尤其喜欢模仿他们尊敬的人。他们常常观察我们老师的行为,并不自觉地模仿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因此,作为老师,我们也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待人接物上要做到文明、有礼,日常生活中要求幼儿做到的,老师必须先做到,给孩子一个正面的榜样示范。如每天来园或离园时主动向家长、小朋友问好和告别,接待家长及来园客人做到热情礼貌,这样细微的小事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慢慢地跟着学、到自己做,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礼仪。
2.2 融于游戏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在游戏中他们通过交往、合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维果茨基指出:“游戏创造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总是超出他的实际年龄,高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游戏好比是放大镜的焦点,凝聚和孕肓着发展的所有趋向。”因此,我们把文明礼仪教育融于游戏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如去做客要敲门、见面要问好、离开说再见等。通过游戏把文明礼仪付诸于实际行动。
2.3 随机引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抓住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并加以引导,让孩子们感受到讲文明讲礼仪是受到大家欢迎的。如:在午睡时,同伴间互相帮忙拉裤管,薇薇说:“请你帮我拉拉裤管。”菡菡说:“好的。”拉完后,薇薇及时道谢。捕捉到了这一现象我马上在所有孩子面前重复了他们的对话,并对两个孩子进行表扬。慢慢地,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模仿和经验的积累,掌握了很多文明的话语,变得越来越有礼。
3 家园合作,将文明礼仪融于日常生活。
陈鹤琴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三字经》开篇就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远。”两三岁的孩子已经分得清你我,会鹦鹉学舌,会模仿大人的行为,懂得别人态度的好坏了。这应该是对他们进行文明礼仪训练的开始阶段,如果家长不重视,将来孩子缺少文明礼仪的好习惯。所以,幼儿园和家庭应该携起手来,内外结合,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
3.1 礼仪故事大家选
在开学初,我们就把培养幼儿文明礼仪这一方面作为重点和家长交流,也得到了家长的肯定和赞同。我们发动家长一起收集文明礼仪小故事,有了家长的参与我们收集了很多故事,然后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筛选,选择了一些适合的故事,让孩子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培养幼儿文明礼仪习惯。
3.2 礼仪互动大家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教孩子学礼仪、懂礼貌,是责无旁贷的,幼儿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与成人的学习和模仿,家庭是幼儿的礼仪教育的主阵地。作为家长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站立、坐姿、走路、说话教起,订立一些规矩,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经常提醒孩子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如:孩子说:“给我剥个橘子。”家长可以说:“你应该说请。”孩子:“妈妈,请给我剥个橘子。”通过这样的对话,以及经常的练习,幼儿的文明礼仪的语言习惯就会慢慢养成。
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益”。文明礼仪要成为一种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该需要教师、家长共同教育、引导,本着滴水穿石的态度,从一点一滴、一招一式的地方抓起,为幼儿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
作者简介
顾卫红(1983-),女,江苏省张家港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江苏省张家港市花园浜幼儿园中小学一级教师、幼儿园一线教师。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花园浜幼儿园 江苏省张家港市 2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