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住房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对于中低收入者居住问题需要政策来保障。我国实行住房保障制度意图实现“居者有其屋”,但是其成效究竟如何意见众多。本文献综述通过现有的研究整理目前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绩效研究的成果。
关键词:住房保障制度 绩效评价 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理论分析多是从政策角度评价现行住房保障制度。高原提出以政策网络理论为基础,将住房保障政策中的多个参与者归类成政策共同体、专业网络、府际网络、生产者网络和议题网络,并通过对这些网络的单独分析以及总体分析来对住房保障制度进行评价。钟荣贵、吕萍则利用政策范式理论,分析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推进以来在不同发展时期下的稳定性、转变以及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已经进行及完成的住房保障相关项目的绩效评价研究中,多数采用的是以某地区为例进行的实证分析,但在建立的模型上有着许多差别。
冯玲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结合,期权博弈和互动公平的思想与项目评价思维结合,利用项目组合型均衡評价方法,以长沙市为例进行政府与开发商之间、开发商与被保障对象之间的组合型均衡均衡评价。
相关指标体系的建立逐渐完善,回归分析作为常用的分析方法也得以运用。罗雅,胡宏伟,刘宇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住房保障政策对商品房销售价格和数量的影响,侧面反映了住房保障政策实施的绩效。
指标体系多元化。郝亚涛,马瑛,张建勋建立了包括住房供给、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三大目标的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赋权,综合评价法乌鲁木齐市住房保障政策的绩效。同样利用利用熵权法,吴宾,孙慧慧开发设计使用三级指标的绩效评估体系,进行绩效评价。类似的,吴翔华和权艳也运用这一综合评价模型来进行分析。
二、住房保障制度的优势
住房保障政策自提出以来取得了不少的成效,最主要的作用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褚超孚、王洁分析廉租房制度有效针对廉租家庭的具体情况,更好地满足居民家庭需要;而经济适用房制度则是满足了中低收入家庭的需要。
另外,住房保障政策对于抑制房价上涨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罗雅等人认为长期住房保障政策显著抑制了房屋价格上涨,但并没有影响房屋市场商品房销售面积。王洁从效率性考虑,认为经济适用房的大量涌入,抑制了房价的盲目上涨。
更进一步地,王洁发现保障性住房的实施对经济增长有了显著的驱动力。褚超孚,更进一步地分析提出,现行的城镇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能够推动住房租赁市场的活跃。另外,住房保障政策还能有效减少社会问题。例如缩小了两极分化,防止形成“贫民窟”,降低社会隐患,利于社会综合治理。住房保障政策积极地推动和谐社会发展。
三、住房保障制度的弊端
与一些住房保障制度已经成熟的国家比较,我国现行的这一制度仍存在不足。
褚超孚认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法制性制度的建设相对落后,且我国目前的住房保障政策形式单一,亟待法律来规范约束以形成强制性、公平性和约束力。彭俊杰、韩海娟指出我国目前的社保制度仅着眼于医疗、养老、就业,仅靠住房改革制度来支撑整个体系是不可行的。
其次,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不能满足住房需求。有研究指出,照北京市目前承诺的投资速度解决近10万户的住房问题仍需20年,还未包括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另外还指出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的问题根源是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造成土地储备不足。另外,供给时审批时间长,过程十分繁琐。
此外,准入条件设置的不合理使得住房供应对象存在很大的局限。万婷指出在经济适用房中,难以准确计算的收入,收入证明可信度差、动态的收入以及不完善的退出机制使得对象失控,廉租房的对象要求为城市户口双困难户家庭,使得“夹心层”和流动人口等群体被忽视。
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政府职责没到位。不少研究者提出政策异变、福利传递监管机制不健全、基础性法律缺位等缺陷是政府没有发挥其作用的观点。从整体上来说,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分配是存在问题的。
参考文献:
[1]高 原.政策网络视角下保障性住房政策探析[J].前沿,2013
[2]钟荣贵,吕 萍.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变迁、政策范式与展望[J].现代经济探讨,2017
[3]冯 玲.城镇住房保障模式及其在浙江省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罗 雅,胡宏伟,刘 宇.中国住房保障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基于1997-2010年的数据[J].学术研究,2012
[5]郝亚涛,马 瑛,张建勋.乌鲁木齐市住房保障政策绩效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12
[6]吴 宾,孙慧慧.我国住房保障政策实施的政府绩效评估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3
[7]吴翔华,权 艳.住房保障政策绩效评价研究[J].价值工程,2015
[8]褚超孚.城镇住房保障模式及其在浙江省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9]王 洁.太原市保障性住房政策评价[D].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0
[10]彭俊杰,韩海娟.浅析我国弱势居住群体的住房保障政策[J].山西建设房地产开发,2007
[11]万 婷.完善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政策性研究[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6
关键词:住房保障制度 绩效评价 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理论分析多是从政策角度评价现行住房保障制度。高原提出以政策网络理论为基础,将住房保障政策中的多个参与者归类成政策共同体、专业网络、府际网络、生产者网络和议题网络,并通过对这些网络的单独分析以及总体分析来对住房保障制度进行评价。钟荣贵、吕萍则利用政策范式理论,分析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推进以来在不同发展时期下的稳定性、转变以及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已经进行及完成的住房保障相关项目的绩效评价研究中,多数采用的是以某地区为例进行的实证分析,但在建立的模型上有着许多差别。
冯玲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结合,期权博弈和互动公平的思想与项目评价思维结合,利用项目组合型均衡評价方法,以长沙市为例进行政府与开发商之间、开发商与被保障对象之间的组合型均衡均衡评价。
相关指标体系的建立逐渐完善,回归分析作为常用的分析方法也得以运用。罗雅,胡宏伟,刘宇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住房保障政策对商品房销售价格和数量的影响,侧面反映了住房保障政策实施的绩效。
指标体系多元化。郝亚涛,马瑛,张建勋建立了包括住房供给、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三大目标的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赋权,综合评价法乌鲁木齐市住房保障政策的绩效。同样利用利用熵权法,吴宾,孙慧慧开发设计使用三级指标的绩效评估体系,进行绩效评价。类似的,吴翔华和权艳也运用这一综合评价模型来进行分析。
二、住房保障制度的优势
住房保障政策自提出以来取得了不少的成效,最主要的作用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褚超孚、王洁分析廉租房制度有效针对廉租家庭的具体情况,更好地满足居民家庭需要;而经济适用房制度则是满足了中低收入家庭的需要。
另外,住房保障政策对于抑制房价上涨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罗雅等人认为长期住房保障政策显著抑制了房屋价格上涨,但并没有影响房屋市场商品房销售面积。王洁从效率性考虑,认为经济适用房的大量涌入,抑制了房价的盲目上涨。
更进一步地,王洁发现保障性住房的实施对经济增长有了显著的驱动力。褚超孚,更进一步地分析提出,现行的城镇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能够推动住房租赁市场的活跃。另外,住房保障政策还能有效减少社会问题。例如缩小了两极分化,防止形成“贫民窟”,降低社会隐患,利于社会综合治理。住房保障政策积极地推动和谐社会发展。
三、住房保障制度的弊端
与一些住房保障制度已经成熟的国家比较,我国现行的这一制度仍存在不足。
褚超孚认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法制性制度的建设相对落后,且我国目前的住房保障政策形式单一,亟待法律来规范约束以形成强制性、公平性和约束力。彭俊杰、韩海娟指出我国目前的社保制度仅着眼于医疗、养老、就业,仅靠住房改革制度来支撑整个体系是不可行的。
其次,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不能满足住房需求。有研究指出,照北京市目前承诺的投资速度解决近10万户的住房问题仍需20年,还未包括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另外还指出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的问题根源是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造成土地储备不足。另外,供给时审批时间长,过程十分繁琐。
此外,准入条件设置的不合理使得住房供应对象存在很大的局限。万婷指出在经济适用房中,难以准确计算的收入,收入证明可信度差、动态的收入以及不完善的退出机制使得对象失控,廉租房的对象要求为城市户口双困难户家庭,使得“夹心层”和流动人口等群体被忽视。
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政府职责没到位。不少研究者提出政策异变、福利传递监管机制不健全、基础性法律缺位等缺陷是政府没有发挥其作用的观点。从整体上来说,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分配是存在问题的。
参考文献:
[1]高 原.政策网络视角下保障性住房政策探析[J].前沿,2013
[2]钟荣贵,吕 萍.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变迁、政策范式与展望[J].现代经济探讨,2017
[3]冯 玲.城镇住房保障模式及其在浙江省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罗 雅,胡宏伟,刘 宇.中国住房保障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基于1997-2010年的数据[J].学术研究,2012
[5]郝亚涛,马 瑛,张建勋.乌鲁木齐市住房保障政策绩效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12
[6]吴 宾,孙慧慧.我国住房保障政策实施的政府绩效评估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3
[7]吴翔华,权 艳.住房保障政策绩效评价研究[J].价值工程,2015
[8]褚超孚.城镇住房保障模式及其在浙江省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9]王 洁.太原市保障性住房政策评价[D].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0
[10]彭俊杰,韩海娟.浅析我国弱势居住群体的住房保障政策[J].山西建设房地产开发,2007
[11]万 婷.完善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政策性研究[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