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学生数学基础差,厌学数学,从事中职数学教学的教师在教学中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从学习环境入手,让所有学生参与数学;巧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生活中应用数学,让学生去实践数学。
关键词:数学学习课堂教学 策略方法
从事职业教育两年时间,对如何上好中职数学课体会较深,中职学生中85%的同学中考数学成绩不到40分,对数学极不感兴趣,可谓是谈数色变,这就对我们从事中职数学教学的教师要求更高,在课堂教学中要讲究策略和方法。以下是本人教学的经验总结,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重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数学
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朴实大度、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交往沟通、求知进取、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我在上完集合的定义后,就让学生举出生活中能构成集合的事例,这时教室里热闹起来了,有说中国人的,有说女生的头发的,有说长安车的等等,然后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这些学生的回答都是对的,且还妙不可言。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二、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
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从而达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例如:我用一节课的时间上函数的概念,什么在一个变化的关系式中,有变量、常量,还有自变量、函数等,一节课上完了,学生对函数还是茫然 。上第二节课时,我问学生:谁去加油站加过油,发现加油机上的数字了吗?只见很多同学都举起了手,其中有一个同学还说:老师,我发现加油机上有三个数字,且有一个始终不变,另两个在不停地变化。我接过这个学生的话题,大声说这就是一个函数嘛。同学们先是一惊,当我把道理分析后,只见学生脸上露出了笑容。
其实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情境,可以巧妙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创设一些挑战性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实践情境等等。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具有神秘色彩的情境,能有效的激趣、导疑、质疑、解疑,让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也有助于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及增强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重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立体图形这一节课时,在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可以让他们自己总结、交流他们对立体图形的感受、自己动手制作熟悉的立体图形,并根据自己的想像利用丰富图形构造生活实景。这样避免了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一味地记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我在进行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教学时,组织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用卡片,纸板,三合板来制作对称面具比赛。结果参加的学生在笑声中感到创造的乐趣。借助一幅学生非常熟悉而又滑稽的大头娃娃的头像,通过“眼睛的不对称,让学生想办法使其变成对称”这样一个过程,使学生在游戏中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通过动手操作使数学知识不再那么抽象,理解数学也不再那么空洞。教师这样将数学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活动,让学生对十分抽象的知识获得了相当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形象性、趣味性。
四、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
例如,用数学的知识去说明,主要指用数学知识去说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屋顶人字架做成三角形、汽车保护拦成平行四邊形、车轮成圆形等等,这其中固有物理属性等原因,另一方面,也有数学原因,诸如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圆的旋转不变性,还有打台球的角度用到对称、聚光镜用到焦点等等。
我曾经在教学完“统计”之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开展了一次实践活动。首先,引导学生设想个人实践目标:假如我是校长助理,想统计学校某一方面的信息,来协助校长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然后,我又激励学生自由组合,制订小组实践计划:假如我们是XX,想统计……做社会的好公民。我要求各小组设计好统计表,利用课余时间去展开调查统计。在这一堂课中,“老师参谋”、“校长助理”、“社会公民”这三个生活问题紧紧地吸引着学生去畅想、去讨论、去实践。由此,他们再次经历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制表分析——作出决策”这一统计过程,从中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实际问题,去构想社会现实,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巨大应用价值和无穷力量。
记得有人说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面对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你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相信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认真研究和解决好以上问题,教学业务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改革纲要》.
关键词:数学学习课堂教学 策略方法
从事职业教育两年时间,对如何上好中职数学课体会较深,中职学生中85%的同学中考数学成绩不到40分,对数学极不感兴趣,可谓是谈数色变,这就对我们从事中职数学教学的教师要求更高,在课堂教学中要讲究策略和方法。以下是本人教学的经验总结,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重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数学
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朴实大度、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交往沟通、求知进取、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我在上完集合的定义后,就让学生举出生活中能构成集合的事例,这时教室里热闹起来了,有说中国人的,有说女生的头发的,有说长安车的等等,然后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这些学生的回答都是对的,且还妙不可言。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二、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
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从而达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例如:我用一节课的时间上函数的概念,什么在一个变化的关系式中,有变量、常量,还有自变量、函数等,一节课上完了,学生对函数还是茫然 。上第二节课时,我问学生:谁去加油站加过油,发现加油机上的数字了吗?只见很多同学都举起了手,其中有一个同学还说:老师,我发现加油机上有三个数字,且有一个始终不变,另两个在不停地变化。我接过这个学生的话题,大声说这就是一个函数嘛。同学们先是一惊,当我把道理分析后,只见学生脸上露出了笑容。
其实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情境,可以巧妙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创设一些挑战性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实践情境等等。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具有神秘色彩的情境,能有效的激趣、导疑、质疑、解疑,让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也有助于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及增强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重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立体图形这一节课时,在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可以让他们自己总结、交流他们对立体图形的感受、自己动手制作熟悉的立体图形,并根据自己的想像利用丰富图形构造生活实景。这样避免了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一味地记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我在进行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教学时,组织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用卡片,纸板,三合板来制作对称面具比赛。结果参加的学生在笑声中感到创造的乐趣。借助一幅学生非常熟悉而又滑稽的大头娃娃的头像,通过“眼睛的不对称,让学生想办法使其变成对称”这样一个过程,使学生在游戏中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通过动手操作使数学知识不再那么抽象,理解数学也不再那么空洞。教师这样将数学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活动,让学生对十分抽象的知识获得了相当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形象性、趣味性。
四、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
例如,用数学的知识去说明,主要指用数学知识去说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屋顶人字架做成三角形、汽车保护拦成平行四邊形、车轮成圆形等等,这其中固有物理属性等原因,另一方面,也有数学原因,诸如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圆的旋转不变性,还有打台球的角度用到对称、聚光镜用到焦点等等。
我曾经在教学完“统计”之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开展了一次实践活动。首先,引导学生设想个人实践目标:假如我是校长助理,想统计学校某一方面的信息,来协助校长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然后,我又激励学生自由组合,制订小组实践计划:假如我们是XX,想统计……做社会的好公民。我要求各小组设计好统计表,利用课余时间去展开调查统计。在这一堂课中,“老师参谋”、“校长助理”、“社会公民”这三个生活问题紧紧地吸引着学生去畅想、去讨论、去实践。由此,他们再次经历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制表分析——作出决策”这一统计过程,从中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实际问题,去构想社会现实,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巨大应用价值和无穷力量。
记得有人说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面对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你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相信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认真研究和解决好以上问题,教学业务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改革纲要》.